末代皇帝

剧情片英国1987

主演: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得·奥图尔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剧照

末代皇帝 剧照 NO.1末代皇帝 剧照 NO.2末代皇帝 剧照 NO.3末代皇帝 剧照 NO.4末代皇帝 剧照 NO.5末代皇帝 剧照 NO.6末代皇帝 剧照 NO.13末代皇帝 剧照 NO.14末代皇帝 剧照 NO.15末代皇帝 剧照 NO.16末代皇帝 剧照 NO.17末代皇帝 剧照 NO.18末代皇帝 剧照 NO.19末代皇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3 20:42

详细剧情

溥仪(尊龙 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俄国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豆瓣

 长篇影评

 1 ) 我们也只是在门外张望

世界那么小,小到我们就像生活在巨大的玻璃缸里,透明的世界,我们彼此遇见。世界那么大,大得有些地方,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到达。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间向后退去,白云向前飞去。历史是很玄妙的东西,我们在门内,时间在门外流过,不留任何痕迹。我们一直在向门外张望,希望能看到永恒,结果,什么都无法预知。我们只是在盲目的行走,无法主宰什么。
   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远是斑驳的朱红的墙,辉煌的金銮殿,蓝的天,白云略天而去。紫禁城那么大,大得推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这个地方,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
   昏暗模糊的佛堂里几缕清晨的阳光从朱红窗棂里射进来。两边是斑驳退色的罗汉们,张牙舞爪的严肃。伟大文明夕照的美丽余晖,在一个三岁孩子的手中点点消失。“你那么小,你怕我吗?这里的每个人都怕我。我是至高无上的慈溪太后。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很久了。唯一能住在这里的是皇帝。他已经驱龙而去了。他今天死了。小溥仪,我将封你为万年皇帝。”而后她死了,在朝晖中,天亮了。溥仪笑了,跌跌撞撞地走出屋子。万年皇帝,一个牢笼,罩住他地一生。从一眼天真的孩子,到沧桑而冷漠的眼光。
万年皇帝,给了他什么,只是在他母亲死的那天,十三岁的溥仪平静的说“我母亲今天死了吧”。然后他推着自行车走遍皇宫的每一个门,朱红庞大的门。门外是匆忙的市集,褴褛的乞丐,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门却在恭敬的侍卫手上怦然关闭。门外有他的母亲,他的模糊的短暂童年,有他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世界。他绝望,叫着:“open the door”。第二次喊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雪地上,溥仪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一生所爱的女人,已经不重要,只是,那是一辈子爱他的人,唯一的,仅有的,所有的。同样朱红伟岸的门,应声合上。“open the door”溥仪喃喃着。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历史的背后,是我们碌碌的背影。我们坚信着我们在创造着历史,其实,我们一直在沿着历史给予我们的轨迹向前走着,无法抵抗。我们总以为我们看清了历史,其实,我们只是在门内无助得向外张望。身在历史中,我们无法知晓什么。溥仪投靠日本人,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地掘了满洲的皇陵,慈溪的尸体被撕成几块,脖子上的项链做了宋美龄的结婚礼物。而他的决定背后,是日军哈尔滨的细菌试验厂。这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监狱中的溥仪,看着记录片,惊愕的缓缓站起。溥仪在满洲,也是坚决的回绝过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他在国会上愤怒的说,满洲国和日本一样是平等的,只是没人听他,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永远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相。

 2 ) 再看《末代皇帝》时注意到的十个细节

2022年9月更新:

在ipad上重温片段。

有人同情真好。大部分时候,孤独是永恒的归宿。

老贝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真挚的、感人的、隽永的。

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2018年4月更新:

《末代皇帝》的转场设计堪称经典,百年呼唤贯穿我们的近代史:

open the door!

大意了,老贝并不险恶。

2017年12月更新: 今年2月一个艳阳天又去了故宫。第一次看了灵沼轩、宝蕴楼和畅音阁。 畅音阁让我想起《末代皇帝》里慈禧去世的那场戏,在我的印象里,那位僵尸一样的Dragon Lady就像是从一出土洋混杂的戏里走出来的角儿,从《老旧金山》和《娇花溅血》等所有默片的唐人街暗室内,从《顽主》群魔乱舞的酱菜缸大戏台上,从《美国往事》随着1933年禁酒令终结而散去的鸦片烟雾里。 在2017年2月一个瓦蓝瓦蓝的清晨,怀着欣赏标本的心情我悠哉游哉地参观了畅音阁,忘记了Dragon Lady总是会复活的。 2017年4月更新: 想起2016年的公务员拉面节上,又看了4k修复的3d版本 。强烈推荐。 —————————————— 2008年02月24日 1.电影博物馆俨然已成不挂牌的北京市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不少都相互认识,笑着打招呼:来了?今儿人真多。 放公益电影的1号厅座无虚席。开场后来晚的人站着徘徊一下只能走掉。 2.上次看的dvdr是200多分钟的导演剪辑版,画面修得很漂亮。当时觉得好长,有些情节,比如溥仪的奶娘早年入王府的回忆,婉容和文绣跳舞,有些拖沓游离。156分的普通话影院版本这两段情节都咔咔了,还有很多段落明星缩短了,叙事的节奏张弛有度,总体上略微偏快,甚得我心——去年一年来我是离静默的文艺片越来越远了。 3.老拷贝磨损得很厉害,多处跳片。时常一句话没说完就转下一场了。 4.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点儿。只认得陈冲(婉容);看dvdr看到了尊龙(溥仪)、英若诚(战犯管理所所长)和PeterO'Toole(庄士敦)。这次还看到了邬君梅(文绣)、坂本龙一(从天津到满洲国监控溥仪的日本官员,忘了名字)和陈凯歌(客串午门的卫队长)。 5.溥仪恋母大肆渲染。奶娘在湖心亭给十一二岁的哺乳;一干白面血唇面如僵尸的皇太妃坐在画舫上拿出望远镜偷窥。我一开始还想在中国公开放映的版本里得删点,实情是几乎没有删节。 溥仪说奶娘对他而言不仅是奶娘,还……。中文台词忘了,大概是抚养了他什么的,英文台词大不一样了,他说:She is my butterfly(她是我的蝴蝶)。蝴蝶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西方人的东方幻想里女人对男人无条件的牺牲和爱。 6.1959年溥仪获得大赦,管理所所长笑言:你出去了,我还得在监狱里继续呆下去。一语成谶。1967年,颤颤巍巍的溥仪冲进红卫兵游街的队伍,为呆着高帽的老所长辩解:你们弄错了,他是一个好人。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这一幕是广场附近拍摄的。同年拍摄的《便衣警察》里让男主跑去“扬眉剑出鞘”惹上牢狱之灾的戏,是一大群群众演员拥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完成的。这在今天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贝特鲁奇的镜头无比依恋战犯管理所的高墙、铁丝网和钢枪哨兵,不乏把开放前的红色中国比作一所大监狱的险恶用心。 7.每一次从现实到回忆,都以“开门”的呼唤声切入。历史一所无可逃避的监狱,老贝等人想推开这座老监狱的门,拿只西洋望远镜窥视一二。借他的眼睛看过去,溥仪是可怜的,庄士敦是完美的。溥仪是需要拯救的,庄士敦一己之力当然帮不了他太多,但庄士敦代表了更好的文明。老贝这样想,同时期的中国从知识界到普通人也这样想。里外上下都很和谐。 8.英若诚疑似给自己配了音。陈冲我不熟,听不出。尊龙不是原声。加长英文版里他只有一处说了中文。1967年他成了一个老花匠,下班后和同事们告别,说我走了,明天见之类的话。这段在放映的普通话版本里也有,那是他的声音。 9.懂得在何时何地怎样遮遮掩掩才是艺术。比如苏州园林。《末代皇帝》vs《赎罪》(同一天在电影博物馆看的),同是为奥斯卡特别烹制,高下立判。庄士敦在五四人潮席卷京城的时候进宫见溥仪,他在路上被情愿的人潮堵住了,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一字排开,插上刺刀,对准人群。一触即发。观众正“期待”人群的鲜血和惊叫,镜头一转,庄士敦已到紫禁城。下一段落,他和溥仪正上课,隐隐听到枪声和惨叫声。溥仪趴在地上听,听得更为清晰。这一细节经不起推敲,当时那一下效果却很好,比直接拍砰砰砰扫射风流蕴藉得多了。 10.细节最忌不实,不实的细节不如没有。可总有些特例,演到情之所至,不合情理的细节观众不仅不怪罪,还如获至宝。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的结尾。 行将就木的溥仪花一角钱买了一张门票,孤独又怡然自得地走入文革时空荡荡的紫禁城,跨过“禁止入内”的标志,想再次走上太和殿的龙椅,被身后一声断和叫住了,原来是个红领巾,问他是谁。他说他曾是皇帝,坐过那里。孩子说,prove it。老人笑着坐上龙椅,从龙椅后面摸出一个蝈蝈匣子递给孩子——分明是他登基大典那天从一个老臣那里讨来的那只匣子。孩子疑惑地看着匣子。抬头再看老人已经不见了。孩子打开匣子,一只蝈蝈神气活现地爬了出来。

 3 ) 末代皇帝,溥仪

世界那么小,小到我们就像生活在巨大的玻璃缸里,透明的世界,我们彼此遇见。世界那么大,大得有些地方,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到达。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间向后退去,白云向前飞去。历史是很玄妙的东西,我们在门内,时间在门外流过,不留任何痕迹。我们一直在向门外张望,希望能看到永恒,结果,什么都无法预知。我们只是在盲目的行走,无法主宰什么。 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远是斑驳的朱红的墙,辉煌的金銮殿,蓝的天,白云略天而去。紫禁城那么大,大得推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这个地方,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 昏暗模糊的佛堂里几缕清晨的阳光从朱红窗棂里射进来。两边是斑驳退色的罗汉们,张牙舞爪的严肃。伟大文明夕照的美丽余晖,在一个三岁孩子的手中点点消失。“你那么小,你怕我吗?这里的每个人都怕我。我是至高无上的慈溪太后。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很久了。唯一能住在这里的是皇帝。他已经驱龙而去了。他今天死了。小溥仪,我将封你为万年皇帝。”而后她死了,在朝晖中,天亮了。溥仪笑了,跌跌撞撞地走出屋子。万年皇帝,一个牢笼,罩住他地一生。从一眼天真的孩子,到沧桑而冷漠的眼光。 万年皇帝,给了他什么,只是在他母亲死的那天,十三岁的溥仪平静的说“我母亲今天死了吧”。然后他推着自行车走遍皇宫的每一个门,朱红庞大的门。门外是匆忙的市集,褴褛的乞丐,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门却在恭敬的侍卫手上怦然关闭。门外有他的母亲,他的模糊的短暂童年,有他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世界。他绝望,叫着:“open the door”。第二次喊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雪地上,溥仪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一生所爱的女人,已经不重要,只是,那是一辈子爱他的人,唯一的,仅有的,所有的。同样朱红伟岸的门,应声合上。“open the door”溥仪喃喃着。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历史的背后,是我们碌碌的背影。我们坚信着我们在创造着历史,其实,我们一直在沿着历史给予我们的轨迹向前走着,无法抵抗。我们总以为我们看清了历史,其实,我们只是在门内无助得向外张望。身在历史中,我们无法知晓什么。溥仪投靠日本人,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地掘了满洲的皇陵,慈溪的尸体被撕成几块,脖子上的项链做了宋美龄的结婚礼物。而他的决定背后,是日军哈尔滨的细菌试验厂。这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监狱中的溥仪,看着记录片,惊愕的缓缓站起。溥仪在满洲,也是坚决的回绝过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他在国会上愤怒的说,满洲国和日本一样是平等的,只是没人听他,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永远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相。

 4 ) 对施特拉罗在《末代皇帝》中的色彩应用的探讨

在观看过一系列施特拉罗担当摄影师的作品后,我认为施特拉罗在其绝大多数影片中对色彩的应用都有其强烈的目的性和情感性的,这由摄影师的艺术特性所决定并给影片增色不少。《末代皇帝》是施特拉罗作为摄影师第3次获得奥斯卡摄影奖,影片中的色彩应用保持了施特拉罗的一贯风格,值得仔细分析。
  1.色彩与叙事结构
  《末代皇帝》采用嵌套式的双时空结构,主要线索以溥仪的回忆时空为主,现实时空交错穿插于其中,将溥仪的不同时代的生活结构在一起。对于双时空结构的处理,一般会将两个时空赋予不同的色彩以视区别,色彩的挑选取决于影片的时代背景的特殊标志或导演对叙述时代的主观情感意图。通常我们看到影片可能采用单一色调表现历史而在现实时空使用真实的色彩。像《辛德勒的名单》中使用黑色表现历史(然这主要是导演意图突出那短历史的黑暗有关),同时常用的还有黄色(物体长时间存放的褪色),好处是时空跳跃清晰。黄色和黑色表现历史是与观众的欣赏习惯有关的。
  《末代皇帝》中的色彩应用被赋予象征意味,它首先是摄影意图的展现,其次才承担现实的表现功能。施特拉罗将现实时空的整体色调设定为绿色,绿色在施特拉罗的影片中具有一贯的含义,就是生命力。将现实时空设定为绿色既是表现新中国在解放后的强大生命力,也表现溥仪在新中国的改造中重新获得新生。这种绿色设定不是完全臆想的,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例如当时的解放军服装的色调。溥仪被押送到看守所的时间是冬季,地点是东北,现实中的色调应该是灰蓝色,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但施特拉罗放弃了现实的蓝色调而采用绿色调,因为绿色象征意味主要还包涵和平,仁慈,这两种意义是及其重要的并和影片主题吻合。现实时空是解放后的中国,是和平的,另外对战俘来说,中共的政策是宽厚仁慈的。
  对于溥仪回忆的历史时空,施特拉罗使用了偏暖的红色作为主色调,另外还使用略微清淡的黄色调。“夕阳红”是溥仪生活的历史时代的象征,在溥仪进宫继承大统的段落中,这种色调一直存在,无时无刻不给人以时代终结与帝国没落之感。而在表现溥仪童年在宫中嬉戏和庄士顿出现的时候,“夕阳红”开始退去,而温和淡雅的米黄色开始出现,
  当溥仪在天津租界开始投靠日本人时,施特拉罗开始使用一种深沉,冰冷的蓝色调。蓝色的色调具有孤独,失望的含义,暗示溥仪企图依靠日本人的力量恢复王权的行动最终会使他失望的,而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溥仪完全陷入了日本人的囚禁和利用之中。溥仪住所的窗口完全被蓝色所覆盖,只有象征溥仪傀儡皇权的那占台灯孤独的亮着,溥仪的处境一目了然。蓝色同样也是日本军国势力的象征,日本是岛国,蓝色是大海的颜色,同时具有冷酷,凶残的意味。在东方珠诱惑婉荣吸毒的场面中,这种象征意义显现无疑,笼罩东方珠的是日本军国势力的蓝色,这种蓝色开始诱使婉荣走向堕落的深渊。
  由于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的主色调,如果直接相连的话难免给人以唐突的感觉,这时候施特拉罗的高明之处就表现出来了。在连接溥仪自杀和溥仪进宫两场戏的时候,巧妙的以溥仪自杀流出的血液作为转场的色调基础,鲜红的血液慢慢扩展到整个画面,这里的血液的颜色并没有被绿色覆盖,(火车站场景中唯独有两处红色没有被覆盖掉,另一处是“秋收起义”壁画中的红旗,此后一旦出现代表中国的旗帜颜色一概是正常红色),现实声音开始模糊,然后红色的宫门被打开,同时运用个声画两种手段转场,效果十分流畅。
  2.偏色与正常色
  在《末代皇帝》中,虽然施特拉罗在不同的时空施以不同色调,但这种色调的笔墨在不同的段落是浓重不一的,因此产生了偏色和纯色的感觉。在一开始的火车站段落,绿色是主色调,全部画面是完全偏绿的,绿色的饱和度远远高于其他颜色,其他颜色失去了正常的表现。在接溥仪进宫到慈禧驾蹦这段戏中,全部画面则完全偏红,其他颜色影调加深。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偏色的场面基本都是表现时代大环境的戏,在以上两个场景中,时代的意义大于个人的意义,人的色彩包容于整个环境当中,画面当中只有时代的颜色而丧失个人的色彩。
  第一次真正的正常色是在第四段伴随溥杰的出场而出现的,同时“夕阳红”消失,色彩回复现实颜色(可以通过人物服装看出),这时候溥仪是作为个人第一次登场,是他在自己生活中的第一次出现。
  1931年庄士顿离开中国,溥仪前去送行。溥仪在车中的画面色调是青色的而庄士顿离开的画面却再次出现了那种“夕阳红”的色彩,这种变化再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橙色这种温暖的颜色象征溥仪对生命中那段与庄士顿相处美好时光的缅怀。
  3,服饰颜色与环境
   整部影片的服饰色彩设计是极其认真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当时的实际颜色设计的,但服饰颜色的应用却要在表达剧情,突出主要角色的原则下建立。
  溥仪作为紫禁城内唯一的主人,他的服饰颜色永远突出于其他人。在《末代皇帝》一片中,当溥仪在紫禁城中时,他的服饰无论是纯度或是亮度都高于其他人,其他人一般都穿着颜色灰暗的服饰,或作为一个色彩整体出现。他们的色彩与溥仪产生高反差,作用是作为背景突出皇权独一无二的地位,是一种辅助的,仆人的,无特色的色彩。
  溥仪作为皇帝除了在正式的场合穿着黄色的龙袍外,在一般场合还有其他日常的服饰穿着,因此导演可以将服饰的颜色和具体的场景结合起来,表达人物不同的心境和产生特殊的戏剧化效果。例如溥仪和溥杰窥视袁世凯的军队开进紫禁城的段落,袁世凯的行进方队穿着是黑色的军服而袁世凯的将官服是灰色的,其实北洋军阀的军服都是灰色的,这种设计既有助于将袁世凯和士兵分开,但更重要的是溥仪此时的穿着同样是黑色。袁世凯军队的黑色是一种于皇城环境格格不入的颜色,给人一种外来势力的闯入感,他的存在在溥仪看来就是这种黑色。在宫墙的一边,袁世凯的衣着颜色是唯一与其他人不同的,而宫墙的里面,溥仪的衣服颜色也是唯一的(指有溥仪出现的画面中),这就形成了一种对称的平衡,直接表现溥仪已经不在是中国的唯一主人。在运用黑色方面,还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例子,溥仪穿着蓝色长袍,骑自行车试图出宫。这时候溥仪的衣着颜色和守门护卫队的衣着颜色是一样的,他们整体作为了皇宫内部世界的颜色。当护卫队为阻止溥仪出宫而将大门关上时,由于光线消失,卫队的衣着颜色顿时变成黑色,而溥仪由于背部被光线打亮衣着仍然是蓝色和卫队产生强烈对比。黑色再以此变成一种势力,一种阻止溥仪自由的力量。这样的色彩变换应用在全片中多次出现。在迫使溥仪出宫的冯玉祥军队的服装色彩上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原先灰色的军服呈现出草绿色的色调,用来表现革命的色彩。
  在溥仪依靠日本人的力量在满洲建立伪满洲国的段落中,画面上部呈现阴冷的蓝色,而下部确实象征溥仪皇权的黄色调,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黄色已经不在是溥仪以前在紫禁城中的明黄色调,此处的黄色亮度明显降低,不在是明黄而变成了土黄。整个登基笼罩在蓝色之中,表明了溥仪已经不在是真正的君主,而只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的傀儡。
  黑色作为一种黑暗,入侵势力的象征,成为最有力的表现手段出现在溥仪从日本觐见天皇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卫队全被日本人调换的场面中。这时,溥仪周围所有的随从都已经是日本人,而这些人的服饰颜色统一为黑色,而不久溥仪的服装也最终无奈的归为黑色。
  文秀在与溥仪离婚试图摆脱这种生活的场景中,黑色承担了一个明显的象征意味。当文秀冲出张宅,跑进磅礴的大雨之中时,小侍卫跑出来递给她一把黑伞。而文秀持伞走了几步,发现自己似乎仍然笼罩在皇室的阴影之下,这时候画面上伞的黑影遮盖了文秀的脸部,她立刻发现了这一点,果断的将伞扔掉“我不再需要它”。接着镜头下摇,逆光的砖墙暗部入画形成一道黑色的,具有囚禁意味的影像。
  4,人物色
  作为一部描写中国帝王生涯的影片,象征皇家高贵身份的黄色绝对不可缺少。但施特拉罗的高妙之处在于不仅仅将这种明黄使用在皇家的服饰之上,还在不同的场所施以黄色来表现皇权。在溥仪出宫后虽然不在穿着明黄色的龙袍,但在他意识中这种皇权的地位是渴望恢复的,因此在溥仪出现的场所,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这种黄色的光。但这种黄色的光源却越来越小,当他完全投靠日本人后就光源往往就变成了一盏台灯,溥仪作为帝王的象征从他登上皇位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确定下来,虽然他被迫退位。但在这部影片中黄色一直是溥仪所代表的封建王权的象征。
  东方珠(川岛芳子)的出现是身着一套橙黄色的飞行员服装的,这中设置的意义在于设定这个人物的滑稽的丑态地位,正如她说的“我身穿飞行员的服装,却不会飞” 。橙黄色用来暗示其的皇室血统,但她却为日本人做事,因此她的设定是不伦不类的。
   5,纯主观的色彩应用
  在表现中国文化大革命这个是非颠倒的年代上,色彩起到了暗示导演批判意图的功能。交通灯“红停绿走”的交通秩序被颠倒,预示着这个时代的黑白颠倒,正邪不分。
  影片的最后,溥仪一人来到故宫,这时的故宫再一次笼罩在一片红色之中,溥仪登上龙椅取出陈放蛐蛐的那个瓶子,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全是一只翠绿的蛐蛐。这点绿色,究竟是溥仪被封存的那个童年记忆还是被共产党改造后的新生,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参考书目
  1.刘恩御 《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

个人微信公众号:爆裂电影 blmovie

 5 ) 一生都在告别的男人

开场不多久就是告别。幼年溥仪被召唤入宫,与母亲告别。漆黑的夜里,母亲依依不舍将他交到乳母怀中,这一别就是数载。

接着,是与慈禧告别。这是一场永别,慈禧与溥仪见匆匆一面后便撒手人寰,将一片破碎的江山交付与未知人事的他。

童年溥仪并没有享受到指点江山的权势与荣耀,就与江山告别了——弟弟溥杰告诉他,其实整个中国他都已经失去,紫禁城外的一切早就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只有这里还把他当作主子“蒙骗”着。

还来不及从失去国家的悲伤中走出,乳母也与溥仪告别了,因为他长大了。这是溥仪的第一场追戏,在偌大的、荒草丛生的紫禁城里拼命奔跑,然而终究没能追上不告而别的乳母,一去不返的童年……夕阳下,只有他幼小的身影在巨大的宫城阴影中茕茕孑立。

少年溥仪告别了他的母亲。这一次的永别更令他绝望,明明是自己的生母,甚至还不如仅有一面之缘的慈禧太后,最后一面他都不能见到。这一次,他试图利用自行车这一紫禁城外的工具冲出去,依旧失败了。

他愤而与自己豢养的老鼠告别,摔死了它——这居然是他唯一的一次主动告别。看似有无上权势的他,其实只有摔死老鼠的能力。

青年溥仪与建福宫告别。它被黑夜里的一把大火焚毁,同时焚毁的还有朝廷的账簿,太监和官员贪腐的证据……这时的溥仪悲哀地发现,不要说天下,连紫禁城的事他都无法掌管。

不过也无所谓了,因为很快,他也就与这紫禁城告别了。那么努力都无法走出去的宫城,结果别人持枪来将他赶了出去。这是他第一次欢喜地被动告别,终于可以与这个关押了它十多年的地方说再见。做一个唱歌娱宾的花花公子也比当这样的傀儡皇帝强。

可是花花公子的人生不再拥有三宫六院,虽然溥仪不过只有一后一妃,但妃子文绣还是决定要与他告别,离婚追求自己的自由与幸福。这场告别戏其实拍得特别浮夸,与电影整体的史诗氛围并不相称。邬君梅饰演的文绣冲入雨中,侍卫递上伞,但随即她又扔掉,说:“我不需要了!”然后就任凭雨水自由地洒在身上。想要真正有所得到,就要先学会放弃。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充满了浅薄的意有所指。这是整部电影中最轻快的一笔。

刚告别了生命中亲密的女人,接着溥仪又与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告别。老师庄士敦要回英国了,溥仪去送别他。为他请了一支乐队,用二胡、唢呐……演奏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溥仪再一次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几乎就在成为皇帝的同时,皇后婉容就与他告别了。她的孩子一出生就被杀害,孩子的父亲被暗杀,她被送往医院时,溥仪追了出去……这是电影中另一段追戏,这一次的宫院不大,宫墙不巍峨,宫门也不高,但溥仪依旧被拦在门内。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他还是当年那个无力的孩童。

无力回天。日本投降,依附日本人的溥仪再次告别自己的“皇宫”。他这一生被中国人利用,被日本人利用,然而中国人掘了他的祖坟,日本人逼疯他的妻子,他们用他,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爱他。那些爱过他的人也都一一离开了他。这一场他与婉容的告别戏特别悲伤,陈冲饰演的面目全非的婉容朝他啐唾沫,朝日本人啐唾沫,朝“皇宫”里的每一个人啐唾沫……然后将自己关进房间,不跟他逃走。她也选择了与他告别。曾因为害怕而渴求他的庇护,与他在一个被窝里左拥右抱,有过最亲密关系的她们都选择了与他告别,都来责怪他。可是他又该怪谁?

最终,溥仪并没能逃走,被苏联红军抓获。之后又被移交中国政府,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去管理所之前,他再次做出主动的告别,选择死亡,想与自己的人生告别。然而,他连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力也没有了。他被救起,被关押,从一个高墙,到另一个高墙,再次与自由告别。

狱中,以英若诚扮演的管理所所长为首的一群人要求溥仪交代自己的罪行,与过去的自己告别,甚至与真实的自己告别……

狱中的溥仪起先与自己的奴才关在一起,被管理所所长发现,强迫他调换房间,将他与最后的一点皇权扯断了关系。他终于彻底告别了那个叫做“爱新觉罗”的身份。在这里,他的名字是“编号981”。

“编号981”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待了10年,10年之后与之告别。告别时管理所所长说:“看,你比我先出去。”溥仪再一次被逐出高墙,然而这一次他断绝得彻底,也终于是真正得到了自由。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原来只有全然的放弃,才能真正的得到。从此世上再没有皇帝溥仪,只有花匠溥仪。

然而时代的车轮依旧向前,轰轰烈烈的革命再次来到。只是这一次,没有人会再管一个花匠,要革的是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的命。人群中溥仪冲上前去:“你们抓错人了吧?他是一个好人啊!”然而没有人理会他,就像当年没有人理会追乳母轿子的他,想出宫看母亲最后一面的他,追婉容车子的他……当皇帝的他,与做花匠的他,其实是一样的无力。他只能与他们,与他告别。

最后的最后,是一个隆重的告别仪式。年迈的溥仪终于再次踏足紫禁城,这个如今叫做“故”宫的地方。曾经他是这里的主人,而现在却要买门票进去;曾经他想尽办法都不能出来,而今再也没有人会在门口拦住他。他颤颤巍巍走向龙椅,在椅子下掏出一个罐子,里面是他当年登基时,官员送他的蟋蟀……一个皇帝,最终证明自己是一个皇帝,不是靠冠冕玉玺,不是用文武百官,也不是拿金银珠宝……而是一个蟋蟀。一个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罐子中这么多年的蟋蟀。

每个人都觉得他有无限的风光,只有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看得到他的失意。别人的一生都在努力得到,而他却要用一生来不停告别。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去世,享年61岁。

 6 ) 文化输出的正确姿势

《末代皇帝》拍摄于1987年。1987年是个微妙的年份,中国正处在和西方世界蜜月期的尾巴上头。1987年以后,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风向变了,由80年代中期的笑迎八方客变成了选择性吸收。无论如何,像当年那样,为了配合一部电影拍摄而封闭整座紫禁城,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都参观不得的事情,再不会发生了。

中国投之以桃,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也报之以李。纵然这部片多少带着点西方人对中国的猎奇眼光,但大体上还是不倚不斜地讲述了一个十分中国化的故事,没有太多偏见,也没有太多溢美之词。当然,辫子头、忠字舞、领袖同志这些已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东西,还是免不得被拿出来大书特书一番。没有办法,电影是要给观众看的,大多观众没时间,也没兴趣去细细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之处,必须拿这些已经定型的符号去冲击他们的眼球。就像我们一说美国,首先想到的也是汉堡、白宫、摩天楼和自由女神像一样。

抛开这些表面化的符号,《末代皇帝》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完整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中国史书处理皇帝的方式,向来是用简单的两分法,要么是明君,要么是昏君,没有中间地带可言。溥仪自然要被归于昏君的那一类里头去,一说到他,懦弱、昏庸、叛国等大帽子立刻就扣上去了,这样的皇帝,似乎根本没有为他著书立传的必要。我们要写的,是秦始皇,是汉武帝,是唐太宗这样的帝王,让大家在他们纵横捭阖、开创盛世的伟业中感动地流下热泪。偶尔拍两部昏君的影视剧,也基本是当成爱国主义警示教育片来拍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这样的人,应该被永远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头去。

《末代皇帝》没有这样拍,没有美化,没有贬低,它只是把溥仪当作了一个普通人,一不小心诞在了帝王家,莫名其妙地立为皇储,然后被大时代裹挟着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影片里的溥仪,没有什么大智慧,眼界既不深邃也不宽广,厚此薄彼、欺软怕硬都写在了脸上,平凡得跟紫禁城外的你我一样。在观影的过程中,大家很容易便忘了,他是一个皇帝,就像我们也很容易忘了——皇帝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皇帝。

这种处理方式在当时无异是新奇的,哪怕放到现在也是凤毛麟角的,然而就是这种对人性的细致刻画,才让影片显得分外亲切动人。我们可以看到溥仪在享受皇位带来的前呼后拥时的虚荣,可以看到溥仪在和婉容新婚之夜时的青涩,可以看到他对西方花花世界的崇拜,可以看到他对自由的向往。哪怕在看到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最大黑点——和日本人勾结成立满洲国时,也不会对他深恶痛疾。换作任何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可以重返往日崇高地位的巨大诱惑时,他有没有能力抵挡得住?

这种对人性的细致描写,让我们从皇帝,这个在史书里尊贵得不可直视的面具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人物、时代和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影片的效果便达到了,而附带的那些文化符号和历史进程,自然也就映入了观众的脑海。

导演和编剧皆是西方人,他们当然知道,最能打动西方观众的是什么。文化有隔阂,但人性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末代皇帝》能在外国取得成功并不奇怪,就像大多中国观众不知道《哈姆雷特》发生在哪国、哪个时代,但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也心有戚戚焉。大多西方观众对清末、民国和共和国的历史也不那么清楚,但他们可以感觉到,个人在面对时代车轮时的渺小和无可奈何,那些表现出来的,或丑或美的嘴脸,他们都可以代入其中——至于历史,那不过是舞台而已。历史延绵了这么多年,什么背景都变了,但人,唯有人,才是舞台上不变的主角。

说到底,这才是文化输出的正确方式。中国文化的那些符号,比如张国师最爱的那几个——长城、方阵、剑客、整齐划一的舞蹈等等,大多人已经看腻了。我们想看的是人,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中国人,不是那些混入宏大场面之中的,面目模糊的泥胎木偶。我记得王小波在书里写过,有位外国人告诉他,60到70年代的那段历史,虽然是社会的悲剧,但却是艺术家的宝库,在那个扭曲的年代里,不知道会发生多少精彩的人性故事啊!因为此,他甚至觉得有些嫉妒中国的艺术家。

然而我们中国的艺术家却走偏了。在文化输出上,我们也一直在搞两分法。要么跟早前的“中国风”电影一样,一味买惨;要么跟如今的“中国风”电影一样,只拍盛世,完全忽略了人性的复杂,完全忽略了大时代下呈现出来的世间百态。这样的东西,一部两部是很新鲜,可三部四部下来,自然也就乏味了。

《末代皇帝》之后,中国文化输出最成功的电影大概算是《卧虎藏龙》。这部片子的精彩之处也不在于武侠风打斗场面,而是类似于《哈姆雷特》般欲望和伦理的冲突,片中的人物个个是有血有肉的,不是机器,精彩的打斗不是为了战胜怪兽,是内心激烈的斗争折射到肢体和语言上而已。《英雄》在某种程度上也想要模仿《卧虎藏龙》的路子,可惜它还是忽略了“人”,更多是想说一些“大一统”、“天下苍生”之类大而空的中国性政治正确,没有深挖进个人内心,效果自然也就打折了。但纵使如此,它对西方观众的文化普及,也比什么一言不合就要去打怪兽的《长城》高明多了。

为什么如今的中国电影无法打动人心?因为它们根本没想过要去写“人”。在这些影片里,人物全是符号,全是背景,都被导演和编剧构思出来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逻辑推着走,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做出来的事情。一部好的电影,“人”才是关键,情节和对白都是从“人”的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不在人性上头下功夫,中国的文化输出,始终都是一场自娱自乐的自high而已,方阵排得再齐,灯笼点得再多,也于事无补。

 短评

作为一个外国导演不可能拍得更好了,但我是一个中国人。

8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他痛哭流涕追阿毛、失魂落魄追婉容,但始终追不回那昔日辉煌的时代。他反抗太监偷窃文物、反抗日本傀儡操控,但终究反抗不了自己跌宕唏嘘的命运。他做了一辈子囚徒,在紫禁城在满洲国在抚顺管教所。终于买了张观光票,在赤色余晖中蹒跚进入太和殿。须臾一世,只有那皇座下藏着的蟋蟀,还认得他是帝王。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这不是你的错……这真的不是你的错。或许隔着银幕来看,溥仪的人生遭遇令人唏嘘,然而,比起前朝旧史的末代君王们,他这个退位皇帝已经算是得善终了。

11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能赶上电影节3D巨幕演《末代皇帝》真不容易。全片处处都是痛点。尊龙演的溥仪太经典。最后登上宫殿时,小心翼翼回头看,那种微妙的感情,配上一只穿越半个多世纪的蝈蝈,精妙动人。

16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神作。三个小时完全不觉得长,没有一个镜头是浪费的。有人觉得这个电影太过魔幻主义。但那个时代, 这群人,不用魔幻现实主义的镜头怎么能体现的出来!尊龙太美,绝望之极时眼神里也有傲气。只可惜时代弄人。最后蛐蛐的隐喻太太太太太贴切又催泪。

18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贝托鲁奇镜头下的中国始终是存在于他想象中的红色国度。电影拍得过于西化了,但讨巧的用溥仪的命运承载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的变迁,进而阐释人与命运对抗的古希腊悲剧主题。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不断失去的过程,溥仪无疑是失去最多的,因为他曾经拥有整个中国...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尽管看一群中国人在屏幕上讲英语很是奇怪,但不能否认这是部出色的电影:它与国家无关,与王朝无关,这只是一个渴望自由却不得的人的编年史;"门"的意象被反复提及,寓意溥仪被禁闭的一生;贝托鲁奇娴熟的运镜,要人命的广角自然光,美妙的配乐。

2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所有的离开你都赶不上,所有的门你都打不开。所有的人都是撒谎者。

28分钟前
  • 囍夭夭
  • 推荐

有史以来一部最地道最出色的中国电影,居然,Made By Italian~

30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文绣冲入大雨,婉容堕入烟楼,青白蛇与红白玫瑰俱凋落,徒留末代君王像失魄的十二少一样老去。

32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极致的美,极致的伤。音乐太灵,画面太精,原来早在1987年,外国导演就早于《活着》《霸王别姬》把20世纪中国历史拍的如此炉火纯青了…“我从未和家人分开过” 额娘,阿嬷,婉容,庄士敦,溥杰,皇宫…溥仪的一生都在告别,跟亲人,跟时代,跟历史,身不由己。@上海国际电影节 4k修复版

3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觉得对于一个外国人拍的中国人物传记来说,它最可贵的不是那些对比强烈的色彩和镜头,而是他的态度,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他并没有评判什么但是他把故事默默地摆在那里,到结束,你会一时觉得心情复杂,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电影里不仅仅塑造了溥仪一个角色,而是通过细节也讲述了围绕着他的一些人的沧桑,这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我觉得异常珍贵。虽然还是有些次要人物显得有些脸谱化,呵呵。。。CC版本,3小时38分。。。

42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不偏袒的好片儿!一个进自己原来的宫殿还要买票的皇帝。

46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力荐

喜欢尊龙。他把溥仪演的太好了。事实上溥仪哪里值得那么多同情呢,他的一生在不幸中成就了大幸,在那个乱世里,他比几乎所有人都过得要好,过着国宝大熊猫的生活。他做错了的事,有人代为受过。他没有的气节和美感,还有人演出来赐给他

51分钟前
  • 周游雪场
  • 推荐

26岁的陈冲真是美得叫人目瞪口呆

53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光影,音乐,及每一个具有寓意的表现手法都不用再多作笔墨褒赏,极惊讶导演对溥仪这个人的解读以至于成就这部电影所呈现的态度,把整个故事说完,尔后留观者独自在唏嘘。那个关于"门"的意象完全表现了溥仪近乎悲剧的一生,作为一个小孩,他却自幼被禁锢;作为一个皇帝,却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58分钟前
  • A-sun*
  • 力荐

城门开的那日 竟是离家之时

1小时前
  • Hauu
  • 力荐

太寂寞太寂寞了,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寂寞的,好不容易有一点儿亲情、爱情、友情,很快都被剥夺掉了。他因为寂寞而衍生出的种种行为都挫败了,最终给他带来更深的寂寞感。这也是看了这么多遍,依旧这么打动我的地方吧。真是从一开始音乐一起就难过得不行。

1小时前
  • 邓安庆
  • 力荐

一部酷似史诗的电影,张力很足,镜头娴熟大气,演员表演纯熟,从各个角度还原了中国的历史,细节十分出色。这部电影涵盖了太多的元素,耗资庞大,临时演员数量极多,场景大气恢弘。可以说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影。只是关于历史的感慨和影片的深意或许还可以再深掘一点。总体而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巨作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溥仪只是那个大时代里一个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注定在历史洪流中成为悲剧人物。……贝托鲁奇并没有洋洋洒洒的去讲溥仪的故事与中国的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只是……紫禁城太监还有皇帝与皇妃在后宫都是一口英文……★★★★☆

1小时前
  • Q。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