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号传奇

剧情片美国2013

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哈里森·福特,妮可·贝哈瑞,克里斯托弗·米洛尼,瑞恩·莫里曼,卢卡斯·布莱克,安德烈·霍兰,艾伦·图代克,哈米什·林克莱特,T·R·奈特,约翰·C·麦金雷,托比·哈斯,麦克斯·盖尔,布拉德·比耶尔,小詹姆斯·皮肯斯

导演:布莱恩·海尔格兰德

 剧照

42号传奇 剧照 NO.142号传奇 剧照 NO.242号传奇 剧照 NO.342号传奇 剧照 NO.442号传奇 剧照 NO.542号传奇 剧照 NO.642号传奇 剧照 NO.1342号传奇 剧照 NO.1442号传奇 剧照 NO.1542号传奇 剧照 NO.1642号传奇 剧照 NO.1742号传奇 剧照 NO.1842号传奇 剧照 NO.1942号传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8:42

详细剧情

  本片改编自著名棒球手Jackie Robinson的事迹。他出生于1919年01月31日,1972年10月24日逝世,是美国职棒大联盟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员。1947年04月15日,他穿著42号球衣以先发一垒手的身分於布鲁克林道奇队登场比赛前,黑人球员只允许在自己的黑人联盟(Negro Leagues)打球。虽然当时美国奴隶制度已废除已久,但仍有许多地区依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无所不在的种族偏见仍强烈左右著社会各个阶层,因此Robinson踏上大联盟舞台的这一天,被公认为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长篇影评

 1 ) 改变世界的因子

《42号传奇》

棒球运动虽然规则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其实却是一种很能体现力量与感官协调性的运动。而且可以简化为投手一方与击球一方的竞技。投手想把球投到自己人手中,而击球手则想把球打跑,而且越远越好。所以,这样能够简单又体现高低的运动,自然有不少追捧者。何况,正如体育竞赛是人类文明的竞技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类通过战争来一较高低。所以,正如影片开头所言,二战结束后,大家又回归到文明的棒球比赛中。

当然,更具体地,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棒球是民主制度的最佳代表,毕竟棒球赛票房非常民主。看不出来你是不是名人,你信奉哪一种宗教,不知道你的投票行为或肤色,只能看出那天你支持哪一种球员。

当然,这样能够体现运动本质和价值的制度,来之不易。影片改编自真实地故事,一个穿着42号球衣的黑人棒球选手——杰基·罗宾森,一个改变世界的因子。甚至我们从他的故事中刻意看到,他远比阿里、乔丹,还有贝利这些同样能够对世界产生影响的黑人运动员要早。当然,作为先驱,杰基可能面对的挑战更多,正如影片一直强调的,他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待遇,甚至直接的羞辱:他的队友联名排斥他,他赢了比赛却险些遭到当地人的猎杀,旅馆不会让他入住,对手的教练在比赛过程中一直对他恶言辱骂……但是也凭借那个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聘用他的老板——布兰奇·瑞基的教育和鼓励,他坚持用自己的表现,来赢得胜利,赢得支持,赢得该有的尊重,并且让棒球,成为一项真正的运动,一项公平的运动,而且给更多的黑人以争取平等待遇的信心。

当然,世界始终在变化,而且直至今天来看,人类一直还是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美国黑人的地位,也是必然逐步得到提高。但是变化始终要有个因子——一个特别的人物,比如一个棒球打得不错的黑人。所以,杰基·罗宾森之所以了不起,不仅仅是他出色的球技,更在于他刚好上那个特殊时代,被推到台前。

那么他为什么被推到台前?一方面美国南北战争之后,不仅南北黑人的地位仍然有差异,即便在北方,黑人很难获得与白人同样地待遇。大的层面上看,美国为了标榜所谓的平等,必然要做出改变,所以顶层设计或者主流媒体会有意识去做这样的事;而且在具体的领域,体育是很好的媒介,毕竟人类尤其是年轻人和孩子都喜欢运动,那么能够吸引人注意力的事,而且能够展示“实力”的事。

而最有偶然性的是里面的布鲁克林道奇队老板,他真心喜欢棒球,按照他一开始的说法,顶住巨大的社会压力,让一个黑人进自己的球队是为了赚钱(纽约有许多黑人球迷,钞票不分黑白,它们是绿色的)。但其实,他是出于内心的愧疚,而这一愧疚无疑玷污了他热爱的棒球(我爱比赛,我爱棒球,我为棒球奉献一生。四十多年前在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我是球员兼教练,我们有个黑人捕手,在队上打击是第一名。查理·汤玛斯,很优秀的年轻人。我看到他被冷冻,非常受伤 只因为他的肤色。我没有好好帮他,我跟自己说我有,但我真的没有,我喜欢的棒球有不公平的地方,我忽略它)。

当然,要当第一个参加大联盟的巡回赛事的棒球员,黑人需要面对的困难更大。首先是非裔美国人为国贡献良多,他们从战场归乡,却发现在家里等着他们的是种族歧视、种族隔离跟《吉姆·克劳法》;其次才是民间的种种约定俗成的排斥,以及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暴力残害;最后才是球场上的羞辱。为了预防这样的问题,布兰奇·瑞基一开始就给杰基·罗宾森打预防针:我想要既有种又不反击的球员,人们不会喜欢这样的事,他们会想尽办法激怒你

只要你一回嘴,大家会说你不对,只要你一动手,大家会说黑鬼脾气失控了,黑鬼不属于这里。你的敌人会大军压境,你无法跟他独自对抗,我们要用打击、跑垒跟守备赢他们,就那样。我们要赢球,让全世界相信两件事——你是个绅士,也是伟大棒球员,就跟耶稣基督一样。你必须有种,让别人打你另一边的脸,你能那么做吗?

当然,杰基成功了,赢得比赛,赢得队友,甚至为黑人赢得尊重。布兰奇对他说:你知道今天早上我看到什么?

我经过一块空地,一个白人小男孩要上场打击,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吗?他在模仿你,在手上抹泥巴,伸长手臂挥棒,跟你一样,白人小男孩在模仿黑人!

所以,这部电影也从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运动的价值,不仅仅是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力量代替战争,而且真正可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22.11.26

 2 ) 一些幕后故事,对理解此片很有帮助

幕后制作

种族主义时代的英雄

        在制作了奥斯卡获奖片《灵魂歌王》之后,霍华德·鲍德温(Howard Baldwin)就和自己的妻子卡伦投入到了这部电影的制作之中,在他们的心里,一定要拍摄一部讲述非裔黑人在美国打拼的影片。虽然在现实的好莱坞,这个电影项目非常难以推广,但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霍华德相中的,是著名棒球运动员杰基·罗宾逊故事的电影。
        杰基·罗宾逊1919年出生在美国的佐治亚州,大学时期就参与过棒球、橄榄球、篮球和田径的比赛。并且参加过游行、争取市民权利、而且还参过军。1945年,他和道奇队签约,留在在小联盟。在小联盟里的时间里,他刻苦训练,就为了有朝一日能登上大联盟的舞台。这一天很快就来了,1947年的4月15日,道奇队的总经理布兰奇·里奇交给了罗宾逊一件道奇队的42号的球服,并让他以先发一垒的身份登上了大联盟。这个事件,彻底改写了大联盟黑白球员的种族隔离政策,而罗宾逊则是改写历史的第一人。但是罗宾逊知道,作为踏出关键第一步的人,一个黑肤色的球员,必须是一个球技精湛、道德水准高尚、经得起媒体和球迷挑剔并且能忍受侮辱和不公平对待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避免冲突的发生、长久地留在大联盟里,让更多后世的黑人球员看到希望。
        进入大联盟的第一年,罗宾逊就得到了该年度的新人王,1949年获得了国家联盟的最有价值球员奖。1955年,他和道奇队一起打败了死对头纽约洋基队,赢得了世界大赛。随后一年,罗宾逊就选择了退役。因为加入大联盟的时候就已经28岁了,所以严格说来,罗宾逊是一个职业生涯很短暂的球员。但是他带给棒球这项运动的意义,却影响深远。
        1997年,是罗宾逊加入大联盟50周年的纪念,大联盟所有球队都在队服上绣上了他的名字。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4月15日都被定名为了"罗宾逊日"。
        在美国,罗宾逊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更是一种反种族歧视的标志和符号。所以,全美各个阶层,都会几年他,而不仅仅只是在大联盟内。音乐界有专辑纪念他,电影界有电影纪念他。而到了新世纪里,霍华德·鲍德温更是找来了著名编剧布莱恩·海尔格兰德一起打造了一部传记片。

关键性的两位人物

        霍华德·鲍德温为这部电影忙碌了足足有9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要为电影寻找独具慧眼的投资商,更要为影片找到合适的编剧和导演。毕竟,拍摄一部传记片,最难的就是剧本和合适的演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为电影忙碌了接近5年之后,著名编剧布莱恩·海尔格兰德走入了鲍德温的团队。海尔格兰德在好莱坞混迹多年,写过《洛城机密》和《神秘河》这样的剧本,也指导过《危险人物》和《圣战骑士》这样的电影,有着相当多的编剧和导演经验。对于杰基·罗宾逊的传记片,他有自己的想法。
         海尔格兰德明白,他不可能把罗宾逊的一生都放在一部电影里表现,要表现,就要表现最关键的转捩点的故事。于是,他开始研究棒球的历史,开始寻找整部电影的切入点。他选择了罗宾逊进入道奇队,到他冲破重重阻力登上大联盟并开始自己传奇的职业生涯这段时间的故事来讲述。海尔格兰德说:"这是整个事件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美国社会的转折点。他不止是一个伟大的球员,更是一个伟大的黑人。他的到来和出现,让棒球这项运动重新焕发了青春,并且使得人们都对种族问题产生了新的看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实,在故事中,除了这个人物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性的白人,他叫做布兰奇·里奇。当时,他是道奇队的总经理,就是他把罗宾逊招进自己的队伍,并让他登上大联盟舞台的。海尔格兰德在这个人物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因为他是历史的推手。海尔格兰德说:"现在,除了历史学家和棒球研究者之外,没有几个人知道里奇了。我之所以在这个人物身上花费了这么多的笔墨,完全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忘记他。他了解棒球这项运动,明白应该如何和球员、球迷以及出资的老板们周旋。招进罗宾逊,不仅是棒球史上的关键,也是他职业生涯的关键所在。"
        在片中扮演里奇的是老牌演员哈里森·福特。对于这个人物,福特说:"他的故事,就像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他的决定,推动了整个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值得我们怀念和歌颂。能出演这样的一个角色,是我的幸运。"在片中扮演标题人物罗宾逊的,是并不出名的年轻黑人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他的那种并不算成熟的表演,在海尔格兰德看来,恰好能表现出一个黑人运动员刚刚来到大联盟时的紧张和不安。他说:"这个角色有生疏的、有点胆怯的特质。虽然说博斯曼演过一些电影,但他还是新人,他的那种带有紧张感的表演,很好地表现了罗宾逊刚刚进入大联盟时的那种心理特质。总而言之,这是非常好的表演。"

·哈里森·福特在片中扮演的布兰奇·里奇这个角色,最早是准备交给罗伯特·雷德福的。
·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在1995年曾经准备拍摄一部讲述杰基·罗宾逊故事的电影。在斯派克的计划中,丹泽尔·华盛顿将扮演罗宾逊。但是他的计划从未实现。
·本片是关于杰基·罗宾逊生平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电影拍摄于1950年,叫做《杰基·罗宾逊的故事》,由杰基·罗宾逊在片中扮演自己。

 3 ) 《42号》——见证完美的制影手法

  与中国近代十多年的民族战争相比,美国的黑人运动则是一场数十年的种族斗争,二者的艰辛程度难分伯仲。本片就是一部描写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国黑人棒球运动员的励志传记剧情片。但是,无论是以黑人为主角,还是传记类、运动励志类电影,美国电影中均不在少数。那么,本片的看点在有哪些?由于本人以前在分析《帕克》中的叙事手法和剪辑时,因各种原因未能做到细致剖析,本文着重从这些角度,分析本片如何在芸芸经典中脱颖,以及中国电影人所要借鉴的地方。
  影片的故事背景在拥有深厚棒球文化的美国,应该是万人皆知的一段历史。即便如此,电影的叙事上也没有通过增加叙事的难度,减少因时间轴出现跨越时出现出戏的可能性,而是采用最简单的叙事方式,为观众讲一个感人故事。因此,即使像笔者一样连棒球规则都一窍不通的普通观众,观赏这部电影,对故事框架的接受也不会存在太大问题。本片的主题虽然简单清晰,却绝非只是描写一个黑人的种族斗争史而已。考虑到电影欲要展现出导演刻意暗藏其中的其他个人价值观,淡化叙事难度又显得极为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观众有精力或许关注一些可能与影片主题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东西。
  影片以这位主人公的故事为主线,期间夹杂了大量可能是普通人的和普通人身边常见的故事,利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节点,在大故事背景下若隐若现,同时又不可或缺。如同片中发生巨大变化的众多人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结一样,这些表面琐碎的刻画,反应了该片导演的心结。
  影片一开始,老板瑞奇为大联盟引入第一位黑人选手时的理由——“美元不分黑白,而是绿色的”。有时,人们为了既得利益,往往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那些模棱两可且对自身无关紧要的事情,则被直接无视掉。片中在不同节点的多个情节中都有体现和印证:如杰克在黑人棒球队时的一次转车加油时,白人服务员的屈服;再如教练克莱德一句无奈的“是,老板!”。
  影片中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题外”小插曲就是在辛辛提那的一场比赛中,一个随父亲一同看比赛的小男孩观众对待我们的黑人主人公的态度转变:由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到逐波随流厌恶男主人公,再到低头羞愧略有反思。这一系列通过微不足道的配角的细节刻画,展现了导演的一个重要心结:我们的行为对后代以及未来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性格的形成和素养的积累都是外部环境使然,这里的“环境”包括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往往是在一些在成年人看来习以为常的点滴中形成,影片在这段情节中将此展现地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中老板瑞奇责怪教练克莱德说的“你的种族歧视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也是不无道理的。可以想象,如果现在我们的社会主流,如明星和主要媒体中,充斥着色情和暴力,那么等到这一代孩子长大后,光着身子在街上混战的情形,也是可以被想象到的。
  除此之外,本片仍有许多值得观众挖掘的小看点。对于这些小情节,影片多以幽默的方式叙述,于是,在种族歧视这种主题下,给观众意外之喜。这样也以此淡化了主题的严肃性,极大地缓解了因影片主题产生的压抑情绪,使得在同类电影中别具一格。而且这样也将影片的特殊基调和主人公乐观的性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相互深化了的特殊效果——塑造了一部“黑人杰克的电影”。作为一部没有任何特效等视觉冲击的电影,完全靠影片叙事来防止观众出戏,这种处理方式必然是电影人的理想方式之一。但是如何防止喧宾夺主,则在考量一位导演的能力。
  影片在严格遵循按照时间轴发展叙事的前提下,在叙述各个情节,包括处理因为时间轴跳跃等因素造成的结构性情节断点时,都是通过主人公参与或者受主人公影响的事件巧妙联接在一起,成为破解了这一难题的主要因素。结合上述通过不时出现的幽默情节,使得从表面看,影片中无论穿插了什么样的情节,整部影片几乎是一气呵成。
  随着故事矛盾的发展,在跳跃性情节产生时,影片依然给出旁白性文字阐明必要的时间,然而,也仅此而已。这些情节之间的联系,则通过必要的过度性叙事或者直接通过配角的戏份将其串联。而在那场佛罗里达的比赛中,比赛结果和男主人公对故事矛盾的处理方式,则是通过该段故事情节的中间部分中杰克夫妻的自嘲阐述,同时又引出下面具有矛盾转折性的故事情节——理性的美国白人用理性的方式对待这位黑人主人公。
  这些剪辑技巧则从侧面反映了一位优秀电影人是如何巧用“笔墨”:大量使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情节。在“纸”和“笔墨”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大量运用对故事情节具有推动作用的情节。而在可以强化主题时,则不惜利用数分钟之久的片段,其中不乏众多角色动作表情刻画、大段对白刻画或长镜刻画。这些则是国内电影人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因为经典片段往往出自这里,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也因此而塑成。
  一部传记类电影自身,就是一个非常难的命题。在巨大的逻辑时间轴面前,鲜有导演能做到对主人公事迹的精准挑选和完美融合。这种艰难的抉择往往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以致于有些导演不得不拍成系列片甚至电视剧。如果还要考虑到历史背景、道德取向、市场因素、观影人群等因素,以及衬托出一些个人心结,则可能已经超出了“考量一位导演的水准”这种粗浅的衡量界线。于是,笔者只能莫言了。

 4 ) 美国黑人二部

美国黑人二部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各类主体阶层中,无疑欧洲白种人移民为主!
另外一个主要人群就是历史上被欧洲殖民者劫运到美国的非洲黑人奴隶的后裔,又称“非洲裔美国人”。
他们属尼格罗人种(negro是拉丁语,词义为“黑色的”,在美国种族歧视猖獗时,逐渐演变成对黑人的诬蔑语言,等同于“黑鬼”)。1680年有700人,1730年为9万人,1800年为100万人,1978年为2500万人,目前维基数据为4200万以上,约占全国人口13.6%,其中三分之二为黑白混血种人。
通用英语。主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部分人信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人群主要分布在美国东海岸几大州。

图片:非洲裔美国人人口分布及比例(2000年)

回顾美国史。
在19世纪中期,他们由美国南北战争而获得自由。
在20世纪中期,他们由美国民权运动而获得平等。
2008年,巴拉克·奥巴马赢得总统选举,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有黑人血统的总统。
三个发展阶段,充满美国黑人的奋斗史!而奥巴马获得总统宝座,这可说是非洲裔美国人获得美国社会地位的一个辉煌标志了!

美国黑人在本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他们积极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并对发展美国的经济文化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同时一直也是美国农业的主要力量;在钢铁工业中黑人工人约占三分之一,在汽车工业中约占半数;在体育方面,黑人的成就更为显著。
最近看了二部影片,一个是40年代职业棒球运动员传记,二是二战美军飞行员故事!

一、《42号传奇》

时隔多年,好莱坞史上不朽的实力派明星,哈里森·福特重出江湖,这部《42号传奇棒球手》由其主演白人大亨,布鲁克林道奇队的总经理布兰奇·瑞基(Branch Rickey),开创黑人运动员在大联盟职棒先河,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部电影!

美国职棒大联盟是美国体育运动的狂热项目(没有“只有”),连橄榄球超级碗也得屈居其次。
在美国体育运动的悠久历史中有一段传奇,20世纪40年代的42号球手----黑人球手Jackie Robinson,无人不知!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人性的尊严和人性的解放,第一位参加美职联的黑人球手,之前黑人球员只允许在自己的黑人联盟(Negro Leagues)打球!
深深烙印着美国那一个时代黑暗与进步的历史,作为和《姜戈》同期上映的一部电影,两部影片所反映的内涵更是可见一斑,拒绝种族歧视,人人平等,没有肤色没有隔阂,这次是人类的进步,文明的进步。
本片就改编自著名棒球手Jackie Robinson的事迹。


富有深刻含义的影片潜台词,即哈里森·福特饰演的道奇队老板瑞基在开先河地引入杰基·罗宾森这个行为中,经历了三个过程:
1、当他提出引入想法,遭遇同僚反对时,表示,黑人的钱、白人的钱,美元都是绿色的,引入黑人球员可以增加观众,提高收入;
2、当杰基·罗宾森询问为何要拉其入大联盟时,他否认了踏平种族歧视的出发点,表示作为棒球生意人,只是从生意角度看问题;
3、在杰基·罗宾森受伤后,他坦陈自己年轻时,同队有位出色黑人选手,因为肤色而遭遇不公,这是他长期的心痛!

当然,我认为杰基·罗宾森被选中,道奇队老板瑞基是有多种考虑的!
他需要一个既不年轻、也不年衰;既不懦弱、也不逞雄的出色黑人选手来担当大任。
1、场上使对手情绪失控,从而影响发挥,失分;
2、场下获得争议,通过恰当手法获得“同情”,获得大众,加分;
3、场内控制球队诸多运动员,加大竞争压力,可以用适当的钱,获得较强的实力!
最后一切,都是为了总冠军,也都是为了名誉与利益!
而其中最大风险就是:种族歧视鼎沸而被毁灭,这是个赌局!

幕后:
种族主义时代的英雄
  在制作了奥斯卡获奖片《灵魂歌王》之后,霍华德·鲍德温(howard baldwin)就和自己的妻子卡伦投入到了这部电影的制作之中,在他们的心里,一定要拍摄一部讲述非裔黑人在美国打拼的影片。虽然在现实的好莱坞,这个电影项目非常难以推广,但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霍华德相中的,是著名棒球运动员杰基·罗宾逊故事的电影。
  杰基·罗宾逊1919年出生在美国的佐治亚州,大学时期就参与过棒球、橄榄球、篮球和田径的比赛。并且参加过游行、争取市民权利、而且还参过军。1945年,他和道奇队签约,留在在小联盟。在小联盟里的时间里,他刻苦训练,就为了有朝一日能登上大联盟的舞台。这一天很快就来了,1947年的4月15日,道奇队的总经理布兰奇·里奇交给了罗宾逊一件道奇队的42号的球服,并让他以先发一垒的身份登上了大联盟。这个事件,彻底改写了大联盟黑白球员的种族隔离政策,而罗宾逊则是改写历史的第一人。但是罗宾逊知道,作为踏出关键第一步的人,一个黑肤色的球员,必须是一个球技精湛、道德水准高尚、经得起媒体和球迷挑剔并且能忍受侮辱和不公平对待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避免冲突的发生、长久地留在大联盟里,让更多后世的黑人球员看到希望。
  进入大联盟的第一年,罗宾逊就得到了该年度的新人王,1949年获得了国家联盟的最有价值球员奖。1955年,他和道奇队一起打败了死对头纽约洋基队,赢得了世界大赛。随后一年,罗宾逊就选择了退役。因为加入大联盟的时候就已经28岁了,所以严格说来,罗宾逊是一个职业生涯很短暂的球员。但是他带给棒球这项运动的意义,却影响深远。
  1997年,是罗宾逊加入大联盟50周年的纪念,大联盟所有球队都在队服上绣上了他的名字。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4月15日都被定名为了"罗宾逊日"。
  在美国,罗宾逊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更是一种反种族歧视的标志和符号。所以,全美各个阶层,都会几年他,而不仅仅只是在大联盟内。音乐界有专辑纪念他,电影界有电影纪念他。而到了新世纪里,霍华德·鲍德温更是找来了著名编剧布莱恩·海尔格兰德一起打造了一部传记片。

关键性的两位人物
  霍华德·鲍德温为这部电影忙碌了足足有9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要为电影寻找独具慧眼的投资商,更要为影片找到合适的编剧和导演。毕竟,拍摄一部传记片,最难的就是剧本和合适的演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为电影忙碌了接近5年之后,著名编剧布莱恩·海尔格兰德走入了鲍德温的团队。海尔格兰德在好莱坞混迹多年,写过《洛城机密》和《神秘河》这样的剧本,也指导过《危险人物》和《圣战骑士》这样的电影,有着相当多的编剧和导演经验。对于杰基·罗宾逊的传记片,他有自己的想法。
  海尔格兰德明白,他不可能把罗宾逊的一生都放在一部电影里表现,要表现,就要表现最关键的转捩点的故事。于是,他开始研究棒球的历史,开始寻找整部电影的切入点。他选择了罗宾逊进入道奇队,到他冲破重重阻力登上大联盟并开始自己传奇的职业生涯这段时间的故事来讲述。海尔格兰德说:"这是整个事件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美国社会的转折点。他不止是一个伟大的球员,更是一个伟大的黑人。他的到来和出现,让棒球这项运动重新焕发了青春,并且使得人们都对种族问题产生了新的看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实,在故事中,除了这个人物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性的白人,他叫做布兰奇·里奇。当时,他是道奇队的总经理,就是他把罗宾逊招进自己的队伍,并让他登上大联盟舞台的。海尔格兰德在这个人物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因为他是历史的推手。海尔格兰德说:"现在,除了历史学家和棒球研究者之外,没有几个人知道里奇了。我之所以在这个人物身上花费了这么多的笔墨,完全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忘记他。他了解棒球这项运动,明白应该如何和球员、球迷以及出资的老板们周旋。招进罗宾逊,不仅是棒球史上的关键,也是他职业生涯的关键所在。"
  在片中扮演里奇的是老牌演员哈里森·福特。对于这个人物,福特说:"他的故事,就像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他的决定,推动了整个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值得我们怀念和歌颂。能出演这样的一个角色,是我的幸运。"在片中扮演标题人物罗宾逊的,是并不出名的年轻黑人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他的那种并不算成熟的表演,在海尔格兰德看来,恰好能表现出一个黑人运动员刚刚来到大联盟时的紧张和不安。他说:"这个角色有生疏的、有点胆怯的特质。虽然说博斯曼演过一些电影,但他还是新人,他的那种带有紧张感的表演,很好地表现了罗宾逊刚刚进入大联盟时的那种心理特质。总而言之,这是非常好的表演。"

 5 ) 为什么这么低

有些人是不是看不得别人好,现在这种人越来越多了,一定要挑刺。
好就是好,又不是文艺片,主要为人权与反种族歧视的斗争,这样的一条道路走起来的艰辛与苦闷。凭借自己的实力、勇气及精神最终得到人们的尊重与接收。

片中感情部分多了,只要结婚和孩子就可以了,足够成为精神支柱。去掉两段感情的加上两段比赛,更好。

老演员哈里森·福特的演出,真的好。过去这么帅的说。。。

 6 ) 戏里戏外传奇

Boseman演绎的Jackie完美诠释了南北战争后黑人在美国的生存环境,现实的Jackie的苦远不止两小时的电影,这也是联盟42号球衣的象征。再看这部电影联系戏外一切感慨颇多,BLM仍在发声,Boseman为黑人做的努力和贡献不可磨灭,Rest in Love,Mr.Boseman.

 短评

确实很传奇

7分钟前
  • 不侠与
  • 推荐

一般吧,美国所谓的人权

12分钟前
  • 苏晓晓
  • 还行

有那么一点点太刻意,但这种投入的感情多于理智的励志片很难不给五星。

16分钟前
  • laurenⅢ
  • 力荐

一般,不是很能理解

19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还行

好故事

24分钟前
  • Bill
  • 推荐

以小见大,从细节刻画一个棒球界的传奇球手,用电影展现一个变革的时代。

25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这个数字就必须满分!很励志的故事~故事节奏也很紧凑,最后很让人为主人公叫好~还是上帝和内心的善良才能化解种族隔离和人性的丑恶,老头子boss在上帝的感召下,在内心善的促使下,改变了历史,迈出了反种族歧视的第一步。

28分钟前
  • 居北望南 9¾
  • 力荐

最近看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真多。此乃又一部佳片,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第一位黑人运动员杰克·罗宾森的故事。1962年,罗宾森入选棒球名人堂。每年4月,大联盟球员都会穿上42号球衣纪念他。42号,也是大联盟所有球队唯一退役的背号。突破种族歧视,是体育精神的一种体现。

33分钟前
  • 王写写
  • 推荐

看起来竟然有一丝激动

34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种族歧视永远也消弥不了的话题

38分钟前
  • 潇潇暮雨
  • 推荐

还不错 能看下去

43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还行

还行,一般般

45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美国一次次种族歧视电影是在不停反思和回味吗?洗

50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推荐

Robinson踏上大联盟舞台的这一天,被公认为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54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42号现在是所有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队的退役号码

57分钟前
  • BBpanda
  • 推荐

今天再看一下这个片子吧,纪念一下查德维克。好看。

59分钟前
  • 阿顺
  • 推荐

其实少部分人还是会有种族歧视的,希望最终的最终能够完全消除就好了

60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美国的民权……

1小时前
  • 兮子镜
  • 推荐

没有太大曲折和戏剧化场景,但平易近人的励志故事。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不错的传记电影。有剧情,有起伏,有高潮。节奏也不错。

1小时前
  • Vinel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