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1405:魔海寻踪

动画片中国大陆2013

主演:张靓颖

导演:朱义昌,高毅

 剧照

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2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3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4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5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6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3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4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5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6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7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8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19郑和1405:魔海寻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1

详细剧情

少男千浪和少女燕子在南海探险。突然,台风起,船触礁,二人坠入海中。千浪在海底发现了一个奇异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储存了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大量的影像资料。在特定的条件下,青花瓷闪现出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原来这个青花瓷是郑和当时书写《航海日志》时所用的笔洗。神奇的青花瓷,将郑和航海险象环生,九死一生的情景一一重现。凶猛的禽兽,狂暴的海浪,危险的海盗,以及莫名疾病,一次又一次给郑和船队带来威胁。但在郑和的统帅下,在船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奋力抗争下,他们智勇出击,逢凶化吉,一路笑傲大洋。

 长篇影评

 1 ) 明朝海盗王陈祖义

陈祖义,明朝人,祖籍广州潮州。洪武年间,因犯罪,全家迁逃至南洋,后在马六甲为海盗头目将近10年。陈祖义经营了一个庞大的海盗集团,人数众多,在鼎盛之时可达万人。其全家沿海岛岸边而住,部下众人皆在临近海岸处搭建海上木屋居住,专门抢劫来往的船只。陈祖义海盗集团的战斗力强大,不仅娴熟海上的情况,而且有上百艘战船,雄霸于印度洋、南海等海面。后来被郑成功抓获,并带回中国,当众斩首。

电影造型

其实,陈祖义这个通缉犯在明朝时期就很出名。早在明太祖时,就曾以50万两赏银悬赏抓捕陈祖义。永乐年间,陈祖义当渤林邦国的大将之时,作为使者进贡,一路上抢掠财物进贡明朝,并且连明朝的船只也不放过。后来,陈祖义自立为海盗,率众海盗攻打沿海几十座城镇。永乐帝以750万两悬赏抓捕 陈祖义,赏金数额超过明朝一年财政收入之半。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通缉犯抓捕赏金,陈祖义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贵的通缉犯。 由于大量的抢掠过往船只,得手后又杀掉男子,烧掉船只,导致很多商船都不敢远洋运货,这严重危害到了周边国家的贸易通商。甚至,周边有很多弱小的国家都畏惧陈祖义海盗集团的势力而纷纷向其纳贡。由于周边众国的示弱及陈祖义以其集团的人数和实力为优势,更是猖獗,几乎过往的船只无一幸免被抢。很多人都控诉陈祖义的残暴。

郑成功此时正奉命携金银宝物下南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海上行驶。在航行之时,发现前面的海面上火光一片,遂下令全速前进。船靠近着火地时,才知道是陈祖义抢劫商船后烧杀船上的人,在航行时,郑和已在多国听闻陈祖义的劣迹,愤怒不已,下令攻打陈祖义的营地。 陈祖义得知,郑和船队载有各种奇珍异宝,又没有强悍军队护送,遂起了抢劫郑和船队心。再加上之前他偷袭了郑和船队的几艘船,尝到了很大的甜头,又闻知郑和是一个太监,十分轻视郑和。陈祖义完全不听部下让其撤离的劝告,认为明朝船队虽多,但并不善战,且不熟悉地形,又多年未战,战斗力低,所以必败。

郑和率军以火炮攻击,陈祖义海盗集团死伤惨重,郑和借机招降陈祖义。陈祖义诈降,想借机除掉郑和。不料,郑和对其早有提防,陈祖义的军师知道陈祖义必败,为谋生路,将陈祖义诈降一事告知郑和,郑和提前做好准备,指挥战船包围了陈祖义的船队,用火攻,并烧毁,杀死海盗5000多人,生擒陈祖义。郑和将陈祖义抓回京城,朱棣万分欣喜,当众斩杀陈祖义。 陈祖义死后,东南亚海域恢复了一定的平静,但手下的海盗四处流窜,烧杀抢掠,给中国的沿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也导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的诞生,让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旧港之战

旧港之战,完全是郑和主动出击。正史上描述的陈祖义诈降等,实际上是在为郑和的主动攻击寻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 陈祖义被擒,实在有些蹊跷。 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根据郑和的助手马欢在其回忆录《瀛涯胜览》中的记载,陈祖义全家在洪武年间“逃于此处(三佛齐)”。在只关注王侯将相的中国历史中,陈祖义作为一位小人物,并没能留下为何“逃于此处”的记载。根据推测,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违反了明太祖朱元璋所订立的海禁措施,这也是当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最容易触犯的“罪行”,也是终明一代中国“海盗”被逼上波涛的主要原因。马欢记录说,三佛齐“国人多是广东、漳、泉州人,逃居此地” 。 三佛齐不仅地理位置好,物产也很丰富。“地土甚肥,谚云‘一季种谷,三季收稻’,正此地也”,因此,“人甚富饶”。此处“水多地少,头目之家都在岸地造屋而居,其余民庶皆在木筏上盖屋居之,用桩缆拴系在岸,水长则筏浮,不能淹没。或欲于别处居者,则起桩连屋移去,不劳搬徙” 。(《瀛涯胜览》) 出逃到异国他乡之后,陈祖义似乎发展得不错。语焉不详的中国正史,多称他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武装团体。有一些难以考证的野史,甚至说他还不时带兵骚扰东南沿海,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而明成祖朱棣又将赏格提升到了750万两的高价,如果这一数额属实,绝对可称是倾国倾城的价码了。 三佛齐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进贡。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三佛齐便正式向明帝国朝贡。1376年(洪武九年),新国王麻那者巫里向明帝国请求诏封,朱元璋下旨封其为三佛齐国王。没想到,这却点燃了当地的烽火。 点火的是三佛齐的邻国爪哇。当时三佛齐已经被爪哇“役属之”,纳入了它的势力范围,“闻天朝封其国(三佛齐)为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爪哇“大怒”,将三佛齐国王诱杀,改其地名为旧港。但是,爪哇势力毕竟有限,“不能尽有其地”,“于是华人流寓者,往往起而居之。遂有广东人梁道明、陈祖义,先后自称头目”。在明成祖朱棣夺位四年后,“旧港头目陈祖义遣子士良,道明遣子观政,并来朝” 。(《明通鉴》) 陈祖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旧港的一名华人领袖。梁启超的《郑和传》中称他为“三佛齐王”,虽不确切,但也贴切。正史记载说,陈祖义“虽朝贡而为盗海上,贡使往来者苦之”(《明史》),“邀截往来贡使”(《明通鉴》)。这些记载确立了陈祖义在正史上的“海盗”形象,郑和剿灭陈祖义的行动,因此被赋予了正义的光芒。 根据正史,陈祖义的被歼完全是咎由自取。据说,海盗习气不改的陈祖义,竟然打起了郑和舰队的主意,阴谋夺取满载宝物的郑和宝船。因此,他向郑和“诈降,而潜谋邀劫”,此时,多亏另一“爱国华侨”、广东人施进卿举报。于是,郑和将计就计,设伏“大败其众”。(《明史》、《明成祖实录》等) 然而,根据郑和助手马欢的记载,陈祖义“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刼夺财物”,却并没有丧心病狂到劫掠郑和宝船的任何记录;施进卿的确举报了陈祖义,罪名却不是什么“诈降”,而只是“来报陈祖义凶横”(《瀛涯胜览》)。如果马欢之说属实,则旧港之战,完全是郑和主动出击。正史上描述的陈祖义诈降等,实际上是在为郑和的主动攻击寻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马欢作为郑和的助手,绝无必要为陈祖义粉饰开脱,因此,在彼此矛盾的史料中,马欢的记载应该更为可靠。 其实,按常理推测,陈祖义能够在异国他乡成为“甚是豪横”的枭雄,智商与情商应该至少在中人以上,审时度势是其生存的本能,绝不可能疯狂到以卵击石的地步。根据正史,郑和的舰队足有27000多人,舰船高大,装备精良,绝对堪称当时的“无敌大舰队”。陈祖义虽然是一方枭雄,无非也只是被“千余家”当地华人所认可和追随而已,面对郑和,陈祖义就仿佛小舢板面对航母舰队一般,过于渺小。 战斗是相当残酷的,结局也是完全一边倒。郑和舰队“杀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其七艘,及铜伪印二颗,生擒陈祖等三人”(《明实录》)。史料没有记载郑和舰队的伤亡。这就是郑和下西洋时赫赫有名的“旧港之战”,也是七下西洋过程中仅有的三次战斗的第一场,对手则是自己的海外同胞。

 2 ) 对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表达

说实话,尽管在中学历史课中就学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一直以来对于该事件并没有太多的认识。特别是当阅读到更多相关资料时发现整个事件的诱因竟然是永乐皇帝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以绝后患时,对于曾经接受的关于下西洋事件的意义更是充满怀疑。然而,不管永乐皇帝一开始的念头如何,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七次南下,本身可能已经早就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本意,对于雄才大略的永乐帝来说,如果一次是为了寻找政治对手,那么多次派人南下显然就不仅是寻人这么简单的事情,其中自有更大的利益在诱导他前进。

对于永乐帝来说,下西洋除了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及各种异国奇珍之外,还是他刷政治声望的手段。通过下西洋扩大明朝在周边四夷中的政治影响力,进而改善大明的周边环境,以便全力对付北边的蒙元残余势力也是其目标之一。然而,如果站在当下的时代来看,下西洋最大的利益或许是它的文化影响力,因为这是中国古代一次全方位的文化输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播洒到世界。

由京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创作、制作的3D动画电影《郑和1405 魔海寻踪 》立足于当代的叙事视角,将下西洋的曲折历程与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充分展现到观众面前,使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得到了全面的释放。

对于航海,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对于习惯于大陆生活的中国人来说,航海只是一种互通有无的手段;而对于以航海为基本生活方式的西方人来说,航海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生命线,也是获得他人资源的手段。在他们看来,抢劫本身并无不妥,都是谋生的手段,因而,在荷马史诗中对海盗跟航海家同样预以赞美。然而,郑和的航海却是以和平为目的,这是迥然不同于西方的航海模式。《魔海寻踪》多次强调这种和平航海模式的意义,它使得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而且也真心建立起来与他国之间的友谊。

对于航海来说,最大的恶梦除了自然灾害就是盘踞在大洋上的海盗,正是通过不遗余力地打击海盗,郑和将和平的理念传达给当地国家。以加拉国王为代表的南洋诸国开始真正心悦诚服地接受大明,因而在这种背景下的公主下嫁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既是文化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它以尊重当地的民风习俗,与所到国友好相处并增进之间的了解为最终目标。

这种文化航海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它使得中国以平等的方式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而也赢得当地人的尊重与爱戴。对于处于文化强势地位的大明来说,这种态度尤其难能可贵,因为在随后不久的将来,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对于南洋诸国来说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灾难。

透过《魔海寻踪》,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是怎样伴随着郑和的远行而渗透到南洋诸国之中,也看到我们传统文化中平等、和平的理念是怎样穿越大洋和时间而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可以说,《魔海寻踪》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的一次全方位的展示。

 3 ) 《郑和1405-魔海寻踪》:把历史带入奇幻魔海

    觉得吧,3D视线下《魔海寻踪》有拿人物和历史打岔的勇气,影片中的世界,绝对有别于教科书所表述过的,是影视作品的再次创作,离奇古怪,但还是精神抖擞的捋着教科书制定的线路,大义凛然,除暴安良,以及儿女情长。

    “七次下西洋”在教科书里的平铺直叙,显然少了彼时的诡异与危险,徐克能通过“狄仁杰”把大唐盛世带入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魔海寻踪》同样也可以通过“郑和”,改变时代和人物的航向,让大明进入一个云谲波诡的世界。又为了不至于太过离奇,虚构的让人心虚,便让两个现代的小朋友一同进入,儿童的视角中世界总是变形怪异和充满危险的,于是,故事就有了可以肆意布置幻想的理由。

    创作上,也可见其用心之处,甚至两个小朋友如何“进入”六百多年前的世界,都能展现出创作者是费了心力的,因为既要规避影片中出现“穿越”性质的到场,又要让人物身临其境,便只能寄托到虚幻的影像上,但虚幻的影像要有根源和出处,于是便设定在了郑和身边,他所佩戴的貔貅被拟人化的赋予生命,成了郑和内心自我意识的形象,之后,如此创造性的应用,放回到两个孩子身上,以幻像到场,让两个时代有了呼应,“穿越”也终于被一种精神意念所取代,有了到场的合理性。

    从海底得到的古物,遇水成了时空通道,是对航海主题的侧面反映,水是通道也是航道,让两个时代就此发生联系。这也符合儿童的思维——简单,便捷,却又充满魔力不可思议。3D视线下的故事驶入大海,让画面有了表达的机会,惊涛巨浪与海市蜃楼,沿途的层层障碍,都是为视觉表现预备好的铺垫。

    但影片也没有放低对故事的要求,凶恶的海盗与无畏的船长,善良的王子与邪恶的奴才,被掩藏身世的公主与恩怨难明的国仇家恨,故事的波澜起伏不输海上翻滚的滔天之浪。仇恨制造危机,也给情感带来剧烈震荡,七次航海,危机终于一次比一次深重起来,情感的对抗,也激烈起来。

    魔幻色彩的巅峰来自最后的大战,“地狱之门”被打开,海洋陷入火海,人物陷入绝境,这既是视效出众的一部分,也是情感转折最大的地方,历史终于被带入这片魔海,现实和过往,都要为生存而战了。故事的最后,当然不言自明,历史从困境中走出,而现实中,遇险的两个小朋友也终于平安离开孤岛。粼光闪闪的海面,在等待下一批人去征服。

 4 ) 《郑和1405:魔海寻踪》:儿童、奇幻、冒险的大杂糅

作为明朝时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郑和最广为人知的自然是“郑和下西洋”这段故事,他从1405年开始到1431年这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前往西洋,既带来了与周邦的和平外交,也开拓了航路等。不过对于当时郑和在茫茫大海上的经历,则较少有文字记载,但从艺术创作来看则是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想象空间——这部由高毅、朱义昌联合执导的《郑和1405:魔海寻踪》,便是一部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为背景的、杂糅了儿童、奇幻、冒险等类型片元素的3D惊险动作片。
一般来说动画片是老少咸宜的类型,比如好莱坞的《功夫熊猫》、《飞屋环游记》等,而如何将郑和下西洋这样一个以成人的冒险生活经历的故事做到老少咸宜呢?影片《郑和1405:魔海寻踪》采取了近几年流行的“穿越”、“奇幻”的方式,也即讲述两个少男少女在一次海上航行时遭遇龙卷风而遇险,男孩在海里救女孩时也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古代的盆具,在沙滩时仔细看盆具时不仅是隐约看到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情境,甚至后来还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带到了郑和的船上,跟随、旁观郑和的历险……很多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怀有英雄梦或者探险梦,这也是为什么像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能风靡全球的缘由之一,影片便通过“穿越”的、有些奇幻的方式让孩子“跟随着”郑和一起冒险,而这种叙事手法也无疑更能让少年儿童观众更快的融入剧情、叙事之中。
奇幻、冒险便是影片《郑和1405:魔海寻踪》的最重要类型元素,而这也是新世纪来好莱坞或华语卖座大片的主要类型,如《哈利·波特》系列、《西游·将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而担任《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监制的知名电影人陈国富,也负责了本片《郑和1405:魔海寻踪》的策划工作,而影片的一部分剧情,则跟《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有些相似之处,如郑和在岛上与海盗们的动作戏,又如鲨鱼袭击船只等。更何况,在华语电影里较为缺少奇幻片,近来的《魁拔》系列再到《郑和1405:魔海寻踪》等,都在一步步的拓宽着华语奇幻这个较为鲜有的类型。
新好莱坞的一个主要特点,除了题材故事的不断开拓之外,也夹杂着不同类型片元素的杂糅,这也使得好莱坞电影能够推陈出新的方式之一,如当年的《星球大战》便是将西部片、探险片、动作片、太空题材等杂糅在一起,掀起了一股“星战”热。随着内地市场的开放,华语片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与好莱坞作品之间的竞争,而一种手段便是将不同的卖座类型元素杂糅翻新,更何况,近十多年来韩国电影的复兴已经提供了一个借鉴好莱坞而成功的案例。
整体来看,虽然《郑和1405:魔海寻踪》也存在着一些剧情含糊的问题,但这种土法炼钢的借鉴好莱坞、将不同类型片元素相杂糅的方式,依然值得鼓励、支持,更何况,在近期的国产片里,这也是唯一一部老少咸宜的、合家欢式国产片。

 5 ) 3D背后的中国美术片情怀

  国产片开始出现异常部队了,《魔海寻踪》重新演绎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跟类型片抡了起来。然而,3D格局下的初登场,却带着一副清丽典雅的面孔,让人找回了对于美术片的怀念。
  
  对于国产动画片有点偏爱。作为东方动画的鼻祖,我国独特的美术文化注定了,国产动画风格上与舶来品有质的不同。遗憾的是,中国的动画产业经历了比文革还长的枯死期,二维动画时代就已经鲜有优质的现代题材。中国人是不可能子子孙孙一直靠水墨小青蛙和雪人兔子的故事来填补二次元渴望的,《喜洋洋》和《芭芭拉小魔仙》从故事上重新获取了观众群,进入CG时代后,《魁拔》、《侠岚》、、《昆塔之盒子总动员》都让笔者爱不释手,从过往的作品来看,国产动画中,剧情、人物、画风、情感、趣味、主题上,均已出现及格甚至优良的作品。3D来了,《魔海寻踪》划开了第一桨,带着种种不成熟,爬上了大制作的平台。
  
  作为中国第一部3D CG海战动画长片,用一句话概括:这明显是个场面恢弘的大家伙,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从屏幕上甩开阵势,明朝的木结构战船是汉民族海军的骄傲,真的画出来放在3D屏幕上,那个画面做到了让基本上是个中国人心里都美滋滋的——广角构图回归《清明上河图》式的众生相风格,一幅透视良好的流动浮世绘;船的质感做的靠谱,看到画面,能听见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桅杆敦实的木头声。动画的基底是绘画,电影的基底是摄影,二者隔着梁子,意蕴差别深远。首次看到手工画作的明朝舰队,印象非常难忘。
  
  这部作品无法同中国美术脱开关系,比起近两年的大部分动画,本片保留了中国美术片特有的笔间韵味,并未堕入国外以中国美术片为基础加以改良的动漫之流。郑和用过的笔洗从一只大海葵的肚子里仙逸地飘起来,明清花皎白的胚子润润蓝釉,预揭开陈年的故事。海水里两个中国小孩儿做背景,守着这口出处考究的瓷器,整个片子一下从过往的观影体验中脱引而出——在西方人的动画片里,很难找到一处这样惊艳的表达,不光是造型问题,更重要的是寓意。只有中国画匠,才有那份情怀,懂得以何样的物,传达何样的气节。本土历史文化的力量透过古典美术造诣准确地传达出来。
  
  反过来,比起古风浓烈的静物刻画,本片的人物造型更具当代美术特征。如果你有点当代美术的口爱,尤其对于建国以来,当代中国美术的流派和演变有些认识,看到正和的形象时,不免会联想到央美某教授搁在全国各类博物馆的经典方化雕塑造型。人物线条被简化,男性人物(屏蔽那俩穿越的小孩儿)汉服造型简洁肃穆,身形给人感觉就俩字儿,高,厚。人物面部轮廓突出饱满的颧骨,眉眼细长,典雅庄重,这也正是汉人审美中俊美的象征。惊喜的是,这种简洁而立体感十足的画风,并没有让人物的表情动态失去味道,相反,有些写意的神韵。做到这一步的意义远大于电影追求的大场面与真3D,这是中国动画开始迈向新时代的信号,古典与现代融合,美术片的情怀没有因为快餐文化而湮灭。
  
  第四个亮点是脚本有了成人故事。开篇讲过,本片足足地打了一把类型牌,这个版本的郑和下西洋除了保留正和时代的历史兴亡感之外,大明公主的爱情和异国公主的人生遭遇跳出了大时代脉路,单成一线。从人物造型判断,显然这两条叙事线是留给18岁以上的观众来追味的,一位端庄贵气,一位性感热辣,完全区别于儿童的q版造型。虽然影片篇幅有限,但唯美的古装爱情和海盗身世奇谈的片段,还是拨动了成年人的心弦。一个想嫁将军却为国远赴他乡,一个一心报仇却错杀了亲生父亲,世事多变的成人世界降落在两个穿越的现代儿童的视角里,让这部片摆脱了哄孩子的层面,也从古板的历史题材进化出一些人文关怀。
  
  从成片来看,《魔海寻踪》明显因为跨界电影,不得不考虑到各层观众对于动漫剧场版的要求,众口难调,多种类型的融合,增加了影片完成功课的难度。事实上,在看到上述呈现的时候,观影前对《魔海寻踪》的期待已经满足,甚至有些意外。对于国产动画,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一点点情怀上的不同,技术是一条可以不断摸索的路,然而中国美术片的情怀却很难找回。
  

 6 ) 《郑和1405:魔海寻踪》:海洋牧场,青春飞扬

文/黄鑫亮

 

由唐宋时期相对开放的对外交流,到明朝逐渐又实施了闭关锁国,无疑郑和下西洋就站在了从开放到封锁的节点上,若是继续奉行唐宋时期的对外来往互通有无,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将带给中原无以估量的效应,即使明朝中后期逐渐封锁,世人仍然不断传诵着郑和下西洋的事迹,这在更多人的心里更像是一个传奇,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海员,这些听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就发生在六百多年前,也许在郑和的心里,大船只是他的一匹匹良驹,海洋是他驰骋的牧场,他一生中的七次放牧,不仅收获了手里可以捧着的奇珍异宝,嘴里可以品尝的作物饮料,更让郑和和他的随从的眼睛里收获了外面世界的概念。

 

无疑将这样的事迹拍成一部3D动画电影是相当有必要的,而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过于庞大,电影选取了第一次下西洋的经历,也就是这个谁也不能忘了的1405年,船队智斗海盗、活捉陈祖义、护送玉雪公主到加利国完婚,不少孩子的家长其实内心里都是想找一些国产的优秀动画给孩子看的,而一部有着历史沉淀,充满青春气息的动画片更是一些仅靠画面精美、制作强大的国外动画所不能比拟的,至少在看的时候,会不断激发起孩子探索历史的兴趣,而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也不会认为乏味,以往父母一直认为动画片幼稚看着看着就睡着的现象自然也不会发生,每一代人的童年都至少有一部动画片陪伴着长大,无疑这部动画片将树立起孩子们无畏艰险、勇于探索的价值观。

 

当千帆竞发航行在未知的波涛中,当残忍的禽兽一起向船队发起攻击时,当海盗诡计多端的施展自己的阴谋时,娇生惯养的孩子们的心里的那一份潜藏已久的朝气将会被激发出来,也让他们明白终有一天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不能为他们亲力亲为,他们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探索璀璨又荆棘的属于他们的未来。当然电影的开头就如同餐厅里的开胃菜,对于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更是至关重要,如果在一开始的剧情不能吸引到孩子,凭借孩子们的耐心很难入戏,这部电影的开头就运用了孩子的同龄人的视角。

 

少男千浪和少女燕子探险时遇到台风导致船触礁,两人坠入海底却发现一个奇异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竟然储存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原来这个青花瓷就是郑和当年书写《航海日志》时的笔洗,如此引人入胜的开头,不动神色并不说教的将孩子引入到历史的书卷里,灵活巧妙的让孩子燃起求知欲,比我们的陆地大的多的海洋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海洋学的知识也等着孩子们长大以后去探知,说不定我们人类的下一站就在海洋,相比于陆地,海洋更像是一片看不到边际而又物产丰美的天然牧场。

 

当然此片比较有想法的就是情感的处理,有别于大多数影视作品里将宦官演绎成一个个心理扭曲的怪物和阴险毒辣的反面人物,此片中的郑和不时会卖卖萌,甚至与玉雪公主也有一段纯洁的爱情,这就很好的处理了以往我们对于宦官智商绝佳和做事严谨的两极分化评价,宦官有着身体的缺陷,但却未必是大多数人想的那样有情感的缺位,因此郑和的感情戏可以说开了先河,同时郑和和他的无数随从,也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水手,水手固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坚韧和毅力,但我更愿意将水手称作是放牧者,他们的眼中和心里自然也有着一般人所达不到的眼界,陆地和海洋上的放牧者驰骋起来的快乐只有风儿才知道,当我们在追风的时候,风儿在追逐着他们。

 短评

我操。

3分钟前
  • 谋杀示波器
  • 很差

还真就不错 很有诚意呀

6分钟前
  • 33米兰
  • 推荐

鼓励中国动画,加油!

11分钟前
  • 亲爱的雷拉
  • 推荐

除了人脸画的太过分之外,整体画风和效果比某羊好百倍,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不深究剧情的基础上。。。

15分钟前
  • 一止谓正
  • 较差

万万没想到啊,这么高大上的名字居然是个动画片,其实中国能做出这个水平的动画已经很不错了,要什么自行车

18分钟前
  • 老三
  • 还行

逻辑在哪里

19分钟前
  • kIDsfaCe
  • 很差

还是那句话,先把2D做好再想3D的事!故事可以,动画是渣渣!

22分钟前
  • 維以不永桑。
  • 还行

脑残剧无误~沐浴戏加一星~

23分钟前
  • 神圣的羊驼
  • 较差

纠集了海尔兄妹,大航海时代,波斯王子与希腊史诗于一锅的动画,还是坐得住,除了每个元素间生硬的节奏。元明清氏的扁凸鼻梁人设,点缀莫名其妙的不知火舞胸泳造型,抛开策划有陈国富,颇多狄仁杰氏族画风,属大明城郭全景与多场海难战船纸片CG最得其精髓。很多应邀影评摆历史拿段子,只字未提上译配音

25分钟前
  • 蛤蟆窝棚
  • 较差

这电影名字取得真荷里活。

29分钟前
  • sucree
  • 很差

插曲不错

33分钟前
  • finzaghi
  • 较差

我觉得拍的还不错

38分钟前
  • 应小么
  • 推荐

鼓励一下

43分钟前
  • 热水没有
  • 还行

多了一星是为剧中中国武士的设计,很国土,值得发扬

44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其实可以不止一颗星...

45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很差

画面可以给8分(国产3DA中没见过更好的),做得很认真。剧情只能给5分。主要人物有现代的千浪与燕子,明代的郑和、加利国王与王子,陈海儿,陈祖义,明朝公主,朱棣。陈海儿浓墨重彩。郑和与公主之前的情愫令人吐血。片里的男人个个五大三粗膘肥体壮。郑和在片中的称呼是“三宝总帅”……20140224观。

48分钟前
  • 海凝
  • 推荐

不是赤裸裸地坑爹,而是“赤裸裸”地坑小朋友。

5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很差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碉堡了!记忆中最刺激的观影经历!!

55分钟前
  • ecila024
  • 力荐

。而网友提到的《郑和之魔海寻踪》,小编也特意去网上查看了一下预告片,制作精良,尤其是震撼的海洋场景,让人心生向往。

59分钟前
  • カマェル
  • 很差

有点光头强要乱入的即视感

1小时前
  • 井盖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