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

悬疑片韩国2015

主演:内详

导演:朴洪敏

播放地址

 剧照

独自 剧照 NO.1独自 剧照 NO.2独自 剧照 NO.3独自 剧照 NO.4独自 剧照 NO.5独自 剧照 NO.6独自 剧照 NO.13独自 剧照 NO.14独自 剧照 NO.15独自 剧照 NO.16独自 剧照 NO.17独自 剧照 NO.18独自 剧照 NO.19独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01:48

详细剧情

一个独自居住在半山腰的摄影爱好者,偶然间在楼顶采风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一宗谋杀案,并拍摄到了谋杀时的画面。但是他很快就被犯案的凶手发现,杀人犯迅速赶到他居住的地方,企图杀人灭口,毁灭证据。这时摄影者已经无处藏身,只能躲在家里听天由命,杀人犯带着锤头来到摄影者居住的楼层,最终找到了摄影者,可是就在锤子砸下去的瞬间,摄影者醒来了,他发现自己赤身在乡间的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可怕的噩梦依然在不断的延续……

 长篇影评

 1 ) 电影就像他们两人之间的说不清楚道不明的关系一样迷幻得找不到方向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是由洪常秀编剧并执导,金敏喜、郑在泳、权海孝等主演的剧情类影片,于2017年2月16日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漂亮的女演员来到一个海边的小镇,在这里,她邂逅了一个已婚男子,两人的关系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发展下去的故事 。 在这部《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最重要的也是洪尚秀电影中不可少的一个角色便是“烧酒”,每次女主角都借酒爆发情绪时,引出来的影响都不同,而其后自己到了荒凉的海边面对自己感情时,又是这个烧酒的功劳,也许洪导演认为酒就是个好东西,让情感释放,在他多部代表作中都可见“酒”是必不可少的。这部《独自在海边的夜晚》依旧是充满了洪尚秀气息的一部文艺电影。也许,这就是洪尚秀写给金敏喜的一封情书。 “为什么拍那种电影,拍自己所爱的人干什么,难道想解恨吗?” “你后悔吗?真的后悔吗?” “一直后悔,后悔到痛苦不堪,但就是后悔。” “那么痛,但不由得一直后悔,你以为我愿意啊…但是做多了,就觉得甜蜜。” “所以不想回头,一直后悔,然后死掉了。”

 2 ) 这个春天终于迎来了洪尚秀

在这个让人成天昏昏欲睡的春天的尾巴,我们终又迎来了苦苦等待的文艺老司机洪尚秀,新片《独自在夜晚的海边》自去年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以来,一直不乏追捧,有了洪尚秀与女主角的出轨绯闻,更是吊足了影迷胃口。事实证明,洪大师依然是那个生活哲学家,那些日常产生的碎片式对白依然拥有强大的冲击力与感染力,喝着小酒聊着人生,俨然复制你我的生存状态。

      第一场酒局,女人用强势的气场撑住了局面,发表着自己对爱情的感悟和看法,有人附和有人反对,这样的局面是让人舒心的。

      第二场酒局,女人与导演座落长桌中心,互相说着只有对方能听懂的语言,直接无视身边角色,光环戴在头顶,却异常心酸。导演把一段优美而伤感的文字献给她,悲伤,哭泣,无法回应。

    “在美丽的景色里,会让人更加寂寞啊。”
    “我想要的,不过是可以活得像我自己,不会动摇。”
    “爱情在哪里,根本看不见。”
    “都卑鄙,都满足于谎言,都做龌龊的事,都没有被爱的资格。”



    望着你海边的背影,只获无力之感。

 3 ) 他们都说我们不能相爱

最近,柏林电影节上金敏喜和洪尚秀的情侣大头照让这一对充满争议的小情侣又重回了大家的视野。三年前,金敏喜拿到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时候,在台上大方示爱,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们相爱的事实。几年过去恩爱依旧,除了洪导演增添的白发,似乎没什么迹象显示他们的合作有什么问题,今年还在柏林电影节上得到了最佳导演(终于)的奖项。

官方情侣头像

不在柏林,新片还要等等,于是忍不住回头去看,三年前他们爱得热烈,要全世界见证他们的爱的作品,《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3年前,金敏喜凭此片夺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整个故事大体分成三段,德国汉堡、韩国江陵还有海边。三段式以一种递进的方式来呈现,在电影里导演对于这份感情的情绪,从压抑到接纳,对照现实中他们两个的感情,更像是为了这一份不顾一切的爱,留下相爱的痕迹。

第一段:德国汉堡

女主独自到德国找朋友,电影呈现很简单,大量的对话让人物在最平常轻松的状态下,导演给观众看到一个对感情没有信心的女子,美丽却不修边幅,跟朋友一起做很多轻松愉快的事情,但是又一直魂不守舍。

桥头下跪亲吻土地,像是更过去的决裂,也像是对未来的祈祷。女主希望活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这个想法,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就像这部电影讨论的,我们随心去爱人,但是如果不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我继续去爱,这样可以吗?

突然跪下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难的事情吧

她一直不自信心爱的人会不会来德国看他,虽然说他已经确定好了到达的时间,但是她会去问朋友,“你说他会不会来?”想见的心情,想爱的心情,一再压抑着

到了海边,在沙滩上画出心爱的人模样,和朋友的对话看似随意,实际上里面说的都是大实话…比如说女主跟朋友说,“交往过很多(帅哥)啊”。金敏喜交往过的都是韩国顶级大帅哥(赵寅成等),女主说喜欢的那个人已婚有小孩,还有点秃顶…对应洪尚秀实际的婚姻状态以及那头略略败顶的头发…

知道金敏喜的情史,看到这里不由得会心一笑

这些对应现实复制的对白,在会心一笑之后,突然被一句“我真的好想那个人啊,会像我一样,想我吗?”打断。这种深爱却无法一起,只能在远处思念的孤寂感,导演的理解一定足够深刻,才能让金敏喜在云淡风轻的聊天中,说出来让旁人都心疼的话。

这一段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导演没有去德国看她。不过第一段的最后一幕女主被黑衣人抱走,也许就是在暗示,虽然“我”没有去看你,但是我一直都在默默守护着你。按照这样的理解,黑衣人在德国几次和女主的交集,应该就是导演内心这种想见,但是却没办法来见,只好幻想一个分身来替我守护你。

黑衣人将女主带走

第二段 韩国江陵

女主回到韩国的海边城市,遇到了朋友还凑了个饭局。饭局上面,女主对“爱与被爱的资格”讨论,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有资格去爱别人,或者被爱呢?因为在这个时候,爱上了已经和别人发生了感情契约的人,就没有资格去谈自己的感受了吗?

一群人谈话渐渐意兴阑珊,女主和朋友出门抽烟的时候,导演借用两位男性友人的嘴巴读出了“墙上那首诗”。在金敏喜(女主)缺席餐桌的情况下,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处于不伦恋中,想见又无法相见的纠结和思念,“需要抛开/抛开束缚人的爱情/潇洒地抛开满满的思念/见不到面/急得直跺脚/见了面/却更揪心地痛/毫不留恋地忘掉/潇洒地抛开”。

借用他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爱与思念

配角们心疼女主的对话,心疼她独自承受抨击和压力,只不过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人,为什么要承受如此多的责备?反过来看,是不是也是导演心疼金敏喜的表现呢?巧妙地借用故事里的语言,传达了自己的爱意。

用配角的嘴巴,道出自己的心疼

第三段 沙滩上的梦境

最后,闲暇的一天,女主角在沙滩上睡着了,重遇了导演的工作人员,在大家的拉拢之下,她再次在餐桌上跟她深爱的“导演”见面了。再次见面,并不着急说任何事情,“导演”反而先让下手去拿一本要送给女主的书。情绪总是先抑后扬,一开始大家若无其事地寒暄长短,慢慢地情绪爆发互相质问,“导演”拿起书,读起来了契科夫的文字,“阻碍我们相爱的一切多么不必要”。大概这就是,洪尚秀导演最深切的告白了吧,爱情最朴素的样子,直面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在尚有爱的渴望的时候,热烈地去爱吧。

洪尚秀对这份感情,在电影最后的表白

三段式的故事,实际上也是一个洪尚秀导演自己感情渐进的过程,从最初在德国时候的压抑情感,不自信和无奈;到第二段开始坦诚自己的心迹,所有的思念与不舍;再到最后一段,用一个梦来表达自己,希望勇敢去爱,无怨无悔的心情。从压抑,到心疼坦诚,最后示爱、勇敢相爱这样一个完整的心路历程。

最后梦境的设置,与其说是艺术的表达,我更倾向于这是导演对主流价值观的妥协。虽然他内心无比坚定这份爱,即使是不伦恋,依旧是炽热无比的真爱,但是世俗又如何去理解和接受他们之间的爱呢?只好通过一个梦的掩饰,让观众在最后回到现实,继续相信你相信的事情就好,无论是支持真爱无敌,还是坚守一夫一妻,都能在这个结局,找到自己的平衡。

他们都说我们不能相爱,但是,who cares?

来品品,爱情的味道。

 4 )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

如果跳过洪尚秀的上一部作品——实际上很容易这样做,因为本片和上一部电影的联系不紧密——直接看《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下称《独自》),它可以被当作洪再上一部电影《这时对,那时错》(下称《这时那时》)的续篇。同一位主演,延续的故事线,只不过女主的身份略有改变,从美术工作者变成了电影演员,但,也都在艺术这个大门类下。

《独自》换了叙事角度,从《这时那时》的主要是男方的视角,变成了女方视角。

电影分为两部分,一短一长。第二部分的开头,十足要你记起《这时那时》。

(《这时那时》近结尾剧照)

(《独自》第二部分开头剧照)

第一视觉印象,人变消沉,严肃了。

这部电影里角色没有了《这时那时》的你推我搪,他们或心直口快,或在追问下坦承。相对于《这时那时》的狡黠和戏谑,对磨磨唧唧的猥琐男人的洪式自嘲,《独自》显得严肃认真。人一严肃认真,就不太去搞技巧了,心思都花在了直抒胸臆上。洪氏标志性的结构魔术,这次并没有出现。几乎是平铺直叙,除了空降那个面目模糊的黑衣男子的寓意可推敲,也许会令习惯洪氏电影的观众略感失望,哦,没有要二刷三刷解锁的机关了。

人要郑而重之,返璞归真,也是一片心。

故事线——与其说故事线,不如说感情线——非常简单,一位女演员爱上已婚导演,处境艰难,她远赴德国想厘清思路,对这感情究竟怎样抉择。第一部分在冷清的德国汉堡,第二部分在韩国江陵,女主与不同的朋友对话、喝酒、谈人生与爱情。啊,真是典型的考验耐心的(无)情节,不能忍话痨电影的人可以pass了。

接受这种形式的人继续看。女主在汉堡与女性友人的对话,回到江陵与旧时的伙伴们,包括可能的前男友,叙旧喝酒,讨论爱情的资格,并且在梦中与相恋的导演有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诘问,以及表白。这次洪老师不在结构上创新,采用了以对白层层递进的方式,在四段主要的谈话场景中,让女主的言谈一次比一次激烈,一次比一次袒露心迹,简单地说就是:我爱了,我有资格,纵使艰难,无怨无悔。

对白不乏金句,比如,美丽的风景让人更孤独;比如,(儿歌)初看简单,其实弹下去有深意;比如,我要优雅地死去。

金敏喜对女主的演绎怎样?很称职,有细腻层次,也有爆发力,毋庸置疑导演功不可没。洪老师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看似柔弱,内心刚烈的女主写得呼之欲出。记得读过一篇文章,写美国电影如何分为拿最佳男女主奖的电影,和最佳电影的电影。以人物性格塑造为重心的,即是前一类,如《米尔克》之于西恩·潘,《铁娘子》之于梅姨。那么《独自》令金敏喜在柏林拿下最佳女主,也不意外——这确是一部以人物性格刻画中心的影片。

配角们同样令人欣喜,熟悉的卡司如郑在咏,权海骁,一个是隐约的前情已逝,安于生活,一个是典型直男,都配合得恰到好处;而徐咏嬅和宋宣美分别饰演的远走德国的性冷感知性女友人,和离开首尔返回江陵的颜值担当闺密,都不错,尤其徐咏嬅,信手拈来的短短几段,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们各自不同的爱情与生活观,衬托了女主的特立独行与决绝。

洪氏电影的开头,总有标志性的手写字幕和配乐,短短的钢琴段落,短小的主题。这次用上了弦乐,一段舒伯特,取自C大调弦乐五重奏D956的第二部分,慢板。我觉得很贴切,把女主角的心一曲说尽。

与洪导演的其它影片相比,这不算顶尖之作,三星半吧。它的意义在于坦率,在于求真,在于出色的性格塑造。从另一维度看,其创作时间的特殊,带来了电影和生活的互文,那不是我要谈论的维度,我只说,让电影归于电影。

如果你喜欢洪尚秀作品的风格,或欣赏这个卡司,那么,电影值得去看。

2017.04.15

 5 ) 影片的孤独,观众的孤独:我们都在那擦不透的玻璃后

如果在当代绘画领域寻找《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以下简称《海边》)的类比,Agnes Martin是个不错的选择,两者都只运用最基础的艺术表达手法,营造出来的世界温柔、简单,生活化,与此同时也有陌生感。


每件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从完成那一刻起,便脱离了创作者、如独立人格一般地存在,所以将《海边》与导演洪尚秀和演员金敏喜的不伦恋联系起来是不明智的理解方式,如此的解读就如将梵高的绘画与他爱的妓女绑在一起、或给毕加索的人物画硬按上他情妇的名字一样,只会把我们带入死胡同。

作为业余电影爱好者,电影于我而言,大多两个功效,感官愉悦感,和对生活的启示。这两者在《海边》中我都得不到太多。

因为影片的闭合度很高,即影片很难被延伸到真实生活中。观众有观看权、思考权,但没有参与权。 那些闭合度很低的电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阿甘正传》,它们宣扬一种很容易被带入真人真事的普世观,是依存于观众而存在的 。艺术圈有个经典的问题:是否观众不存在了,艺术也就不存在了?《阿甘正传》是肯定,《海边》是否定。《海边》只在讲导演内心的一个故事,私密又个人,不接受被观众任意挪用到自己身上,也从中挤不出什么大道理。

全程我都觉得自己像那个戴帽子的男子,拼命地想擦干窗户,看清楚电影角色们到底在做什么,但一切都只是徒劳,窗户在那,我永远都不可能进入他们的世界。戴帽男子擦完窗户后,在阳台上悠悠地抽了支烟,多么像我这样绞尽脑汁要写出一篇高深影评的作者啊,总想要从镜子内的景象中获得些感悟。导演把这一切都预想在先,然后嘲弄一番。

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导演的孤独,女主角英熙的孤独,也折射出关于我作为观影者的孤独。孤独是个闭合的圈,没人进入的了,成为影片本身的闭合度。

影片最让我震撼的情节是当英熙向友人喊出她对爱情的理解时。她指责别人“没有被爱的资格”,不能算“真正去爱”,只能是活着,因为他们都只 “满足于谎言”,玩弄着爱情游戏。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坦率很少见,因为如此谩骂友人为虚伪者,只能换来被友人泼水,或友人转身离去,从此关系终结。因此电影情节是超现实的(surreal),影片中的友人们,都反常地平静,也不知是否有把英熙的话听进去。不禁让我思考,导演这样安排剧情是为何?英熙话语的真实听众又是谁?

洪尚秀在接受采访时,访问者有说这样一段话:“影评人让·米歇尔·傅东曾说过,您的电影最杰出之处在于‘诚实感’。与自我告白式的坦率完全不同,您的电影坦率得令人惊讶。明知无可奈何却等了又等,但又并非如此,英熙对虚伪者大声叫喊,像是为了看到人的本来模样而作出殊死尝试。”

我极喜欢这位采访者对这段情节的解读,因为英熙的话喊到了我的心里。虚伪者只怕不只是影片中极平静的友人,也是荧幕前的观众。英熙的喊话在我心中激起了斑驳的涟漪,让我追溯自己本来的模样。曾经的我也是一句假话都不说的啊。感谢洪尚秀这段有女权色彩的描绘,原来坦率的女人也是可以如此堂堂正正、充满自信地面对他人。

且说说那些友人反常的平静。整部影片中除了英熙和英熙梦中的导演,所有配角都像一面打不破的墙。配角的情绪值一直很稳定,并且全程都很“善良”。

作为业余电影爱好者,我总是期待一些传统电影的故事情节,如英熙的男前辈对她发出性邀请,女前辈讽刺她的不伦恋。结果这一切都不存在,这些友人,熟悉或陌生,全都无条件地支持英熙, 包容她的小脾气,“真诚”地夸赞她。我看到他们部分的观点,他们部分的生活方式,但我看不到他们全部真实的样子。换句话说,他们都有很多埋在后面的故事,像英熙一样,但导演拒绝让我看到他们的背后。比如与英熙接吻的女前辈,我不知道她是因为自己经济拮据,想回首尔,才说想当英熙的经纪人, 还是因为真正赏识英熙的才华,想帮她走出困境?再比如不原意承认女友的男前辈,他是否曾经与英熙有过爱情关系,他是否还尝试与英熙开启暧昧关系所以不承认现女友,或者他只是单纯地不愿承认现有的恋爱关系?从影片有限的线索来看,这些可能性都是成立的。

这些不可看透的友人,再次突显了英熙的孤独。尽管表面上获得了那么多爱与包容,但却走不进别人的内心(或者英熙也不想走进)。英熙与友人的关系,也折射出我的社交关系。在我的世界里走过的人,我相信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诚的。真诚,却蒙着窗户纸,不可捅破。有时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像英熙一样情感爆发一次,让我看看窗户纸后面到底是什么。但叫喊出的就一定真实吗?“真实”不是个非黑即白的概念,而是以深浅而层递的。友人对英熙真诚的陪伴也不能疗愈她的孤独,如影片所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很好从表面上、浅层次上建立,但深入内心还是如孤岛一般。看似英熙是孤独的受害者,极需救赎,但人与人相聚,又是谁填充了谁无聊的时间,谁抚慰了谁的孤独呢。

爱情对英熙而言真的是最重要的吗?看似每分每秒都在想着那个男人,但英熙的梦境却给予了我们更真实的回答。梦里出现了多位后辈,他们对英熙赞不绝口。看似英熙辞去工作,想好好理清爱情的脉络,实际上事业与爱情却是绑在一起的。潜意识里英熙不仅想得到爱人,还想成为成功的演员,帅气的前辈。对爱情的焦虑即是对事业、对未来的期许与惶恐。这也是对爱情单纯性的发问,人心不单纯,爱情又怎能在纯氧的环境下存在,它是混杂在人心各种欲望下的执念。

洪尚秀是后现代主义的拥护者,真理不存在,只存在观点。 英熙梦境中的导演读了一段契诃夫的《关于爱情》。有段话没被读出来,但却是洪尚秀的拍摄主旨:“到目前为止关于爱情,只有一句话可以算得上是无可辩驳的真理:‘这是个极大的秘密’,至于此外人们关于爱情所写和所说的话,那都不成其为答案,只是把至今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罢了。某种解释看来似乎适合某一种情况,然而却不适合另外十种情况,依我看来,最好是对每一种情况分别加以解释,不要一概而论。”

如契诃夫所言,洪尚秀不传递普世观,整部影片只是他的自说自话,喜欢就听,不喜欢就走,如此再次回到影片闭合度的问题上。《海边》也不能成为除洪尚秀以外任何人爱情、孤独的解答,但好在它提出问题,等待有共鸣者的思考。

以上影评只是我零碎的感悟,如影片碎片化的情节一样。《海边》的可能性其实更大,它可以是学术餐桌上可口的一道主菜,不论它的反线性叙述、 后现代主义框架、还是对电影与现实边界的质疑,都可以令学者高谈阔论一番,这会是电影史上的一笔。至于从个人层面上来说,它让我看到被玻璃包裹住的自己。

 6 ) 不是任何人女友的英熙

同一个女人(女演员英熙)去不同的海边(汉堡和江陵),遭遇到不同的人,分别和他们聊了些相近的话题(冷、饿、老、累、孤独、欲望、直率等)。而在不同的人里面,前后又存在着各种类似角色(都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姐姐,都是在海边等导演)或相同身份(都出现了戴帽子的神秘陌生人)的关联。如此看来,这个两段式所包含的各种元素,确实都还是洪常秀的那些惯用伎俩:当英熙独自坐在电影院里黯然神伤时,类似的红色座椅背景就像是从《这时对那时错》里穿越而来;而“权海骁”出场劈头追问英熙“为什么假装不认识我”,则俨然还带着《你自己与你所有》时积攒的牢骚和委屈;“郑在咏”的抱头又好像是在和《你自己与你所有》结尾“李裕英”的头疼遥相呼应;就影片中英熙的状态而言,她当然既是《在异国》也是《海边的女人》。

洪氏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种可供对比的细节呈现,所谓在重复中找差异,进而去发现并重建那些难以解释但又常看常新的趣味。纵观本片的1、2两段,虽然时长和内容上的对应并不严丝合缝,但其着力点显然还是那点变与不变之间的余味。它既可以被看作女演员在异国和回国后的两段生活经历,也可以视为现实和梦境参差不齐的交融和互补,特别是在江陵的第2段,英熙在海边被人叫醒了两次,如果把第二次被叫醒视为真实发生的情境,那从她第一次被叫醒到现实这部分,即英熙被摄制组的人员叫醒并和导演见到了面,则显然只是一个梦。但其实,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如果把两处的海边当作同一地点(或者同一虚指)看待,那整个第2段的在江陵,则也有可能是她在汉堡的海边做的一个梦,所以第二次被叫醒之前的那一大段经历,则相当于梦中梦。而梦境作为现实的投射和修补,梦醒时分终不过是一场无望苦等,类似的虚实相间,则还能让人联想到《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

抛开影片本身,一个被热议到无法回避的话题是电影与生活的互文,就像伍迪·艾伦在《贤伉俪》中把自己和米娅·法萝的现实婚姻危机照搬进了电影一般,英熙和男导演搞婚外情的故事也很难不让人作对号入座式联想,虽然洪常秀声明这并不是自传电影,但现实和虚构的有趣之处还在于,高明的虚构总是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它照进现实的同时也引领现实,或者说,只要观者用心去发掘比较,二者会在不自觉中互为佐证。比如片中男导演一再盛赞英熙是非常出色的演员,而金敏喜果然也因这一角色表现而摘得柏林影后,她在颁奖典礼上的表白(“所有感谢都给洪常秀导演,我尊敬你,我爱你”)则又和英熙在片中专门说给导演的台词(“你那么爱我,当然要感谢你喽”)自动契合,而获奖感言的大胆直白,无疑又与女主英熙率直纯真的性格继续形成呼应关系。

据此还可谈谈洪常秀在创作上的微调,除了古典配乐的洋洋洒洒,它还表现在特写镜头的相对增多,结尾英熙和导演对话一场,镜头更是直逼两人脸部并在两人之间来回横移,如此频繁而又急切的主观介入,在其之前作品里也属少见。此外,金敏喜的那部分台词,口号意味也特别强烈,究其原因,估计还是和导演现阶段不由自主的柔情有关。作为当事人一方,洪常秀这次并没有驾轻就熟地选择从直男视角切入,而是以足够耐心庄重的姿态贴近了女性的心境,换言之,哪怕对片中男性(包括男导演)依然不乏调侃嘲弄,但对女主却只有尽可能的体贴宽容,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份爱怜意味,其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较之此前的神秘善变(如海媛、善熙),至此终于难得地见到了性情也因此变得更加骨肉丰盈。

最后还得专门说说本片的“不好看”。在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访谈中,洪导就“反故事性”有过一番言论,意即他向来羞于借助角色表达观点,因为再响亮的观点也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真理,所以一直无意于借事说理和道德批判,但从2015年《这时错,那时对》开始,他开始倾向于表达一些代表个人看法的观点。但同时他也谈到对于陈词滥调的抵制,习以为常的叙事确实能给人愉悦感,但他更希望自己能够绕开那种感觉,“曾经很难做到,但现在还行。”

个人以为,这大概会是其今后作品的一个转向。即在有所表达的同时,为了避免愉悦感(从套路到意义)的产生,他又会揉杂进一些“反观点”言论,有时是为了平衡有时是为了打破平衡,如此一下强调一下解构,对比痕迹自然越发模糊,含义表达因此更加暖昧,总之,故事性会越来越趋弱,这种感觉依然不可言说,但如果组合得当,或许就会是一种全新的情绪创造。

 短评

居然被赤裸裸的诚实打动了。死在悔恨中。爱在怪兽里。就算是做梦也好生气。

6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我早就无数遍的说过,我真讨厌道德,这么一无是处、浅薄单调、随时变化的东西,它不为你负责啊,它不为个体的幸福负责啊,它只对社会稳定这样的集体概念负责啊,它不关心你啊,你干嘛那么在乎道德啊。如果作为个体你真的怕,那我们有那么多可以确定自己的坐标,干嘛拿这么冷漠而低水准的坐标尺去衡量自己和他人呢?我们为什么不接纳自己呢。所有规则都有很强的暴力性在里边。从宇宙上回望地球,谁在乎呢,要去爱啊,欲望是唯一可确定的此刻存在,过去也就过去了。活一次吧,别的去他妈的。

7分钟前
  • 阿布鲁齐
  • 推荐

洪常秀这人有意思。全世界都在议论他和金敏喜的绯(丑)闻?好,他就把这段故事拍出来,还暗戳戳地吐了自己的槽,还让本色出演的女友成了影后。依旧是沉闷催眠那一套,固定长镜头,抽烟吃饭闲聊,粗糙生硬的推拉摇移。提琴声舒缓悠扬,好听。看完像默默抽了一包闷烟。

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並非某些人所謂的已婚導演和女演員的愛情故事,而是女演員結束後掙脫桎梏的狀態與直面世間的孤獨。不少宣言式台詞。從女性視角直指對男性的失望。關於愛的資格、衰老,不同角色集合了愛情的不同時態。洪尚秀過於率直,而金敏喜的角色也一樣率直。影院三刷完成。/時隔一年又看一次,改5星。“學習最好了,學習很乾淨。”0323 KU시네마트랩

13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力荐

真的佩服老洪,虽然说这片是给女朋友写的吧也正好拿下最佳女演员风风光光的,但这种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拍什么的胆量,一般人是真没有的。。那种谈了婚外恋无疾而终之后的崩溃发飙、脆弱令人心疼,金敏喜演得确实不错。所以相比起来这部里尬聊的段落都少了。啊,看完本片再吃真人发的狗粮真是崩溃…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个恩爱秀得有点高级,越来越强烈地宣誓爱情,越来越痛苦地承受折磨,话都说完,人已全醉,从海风里醒来,你还不是一个人在踱步,爱情啊,是独自的事情。

1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导演突然推近景的手法真受不了,感觉下一步就是一个电视台专题片,“来自首尔的金小姐正在煎午餐肉,这是她35岁之后最后喜爱的食物……”

21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之前红尚秀的电影里,他喜欢把故事的前后两部分做微调,让一件事变成另一件事事,本质是永远是一件事。这一次更厉害,借助于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的婚外情这件事,电影里做一下微调,变成另一件事,本质上还是他们之间的这段婚外情,突然明白了金敏喜的那段谁有资格爱与被爱,简直就是他们爱的宣言。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剧情:爱上了有妇之夫怎么办?急,在线等。

2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女人间的吻,海滩上的梦,擦玻璃的人。

2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电影看完了,金敏喜太有魅力,我完全理解洪尚秀,我是女的,我都爱上她了。

29分钟前
  • 重华
  • 力荐

洪尚秀这是在向全世界发出宣告[我们不伦,可我们一样有爱的资格,而逼逼逼的你们除了残忍,就只剩下平凡]并送敏喜小姐姐定情款银熊。啊,有才华真好。

32分钟前
  • 斯琴高丽的伤心
  • 还行

中年人的爱情大概就是,你做过了所有能做的事情,除了四目相对,什么也给不了对方。

37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全是昂着头牵着手说的骄傲的情话。

42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看的是“煮好了”版

44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看到后来眼泪停不住。顾随说诗人要有寂寞心,金敏喜有的。她的神态是那么复杂的厌倦,有爱过的灰,好喜欢她在午后阳光里惘然抽烟哼唱的那一幕,知道我为什么怀着这样的心情生活吗。当然也喜欢她和导演那段激烈的对话,那么深的怨和悔里其实都是无怨也无悔的爱。

47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看了展映,导演演员走红毯。红毯边上一老头看着他们,说:“she is too young for him....”

50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3.5;“阻碍我们相爱的一切多么微不足道”,响亮的爱之宣言,直抒胸臆到几乎具有了全新的面貌,在梦境延宕的情感回声,结构依旧具有其精妙之处;艺术是对生活本身的模仿,此番自嘲不仅以电影浇自己心中块垒,也是借角色之口再次评价自己作品,那么苦恼又那么勇敢,飞天遁地贪一刻的乐极忘形。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男人一辈子都在意淫,只不过有的美梦成真,有的如梦初醒,有的黄粱一梦。女人一辈子都在索爱,只不过有的爱而不见,有的为爱痴狂,有的因爱生恨。

5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韩国应该为洪尚秀拍喝酒吃饭闲聊天戏申请非遗。3.5

59分钟前
  • Meng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