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14

主演:马修·麦康纳,伍迪·哈里森,米歇尔·莫纳汉,托利·基特尔斯,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迈克尔·波茨,麦迪逊·沃尔夫,J·D·埃弗摩尔,丹娜·格瑞尔

导演:凯瑞·福永

 剧照

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2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3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4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5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6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3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4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5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6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7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8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9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12:42

详细剧情

马蒂(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和拉斯特(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是一对合作多年的搭档,马蒂为人开朗圆滑,在警局的同事里很吃得开,而拉斯特则恰恰相反,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然而,令马蒂感到十分钦佩的是,拉斯特拥有极为敏锐强大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许多疑难杂案一经他手,便能够被轻松化解。   尽管马蒂是唯一一个能够受得了拉斯特的人,但两人的合作和友谊却依然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其原因要归结到1995年所发生的一起神秘古怪的宗教杀人案件之中。如今已经是2012年了,当早已不再联系的两人因为这起案件又重新走到一起之时,会有怎样的真相在等待着他们呢?

 长篇影评

 1 ) 【自译】编剧尼克·匹佐拉托谈汤马斯·黎哥提*和《真探》的秘密

编剧尼克·匹佐拉托谈汤马斯·黎哥提*和《真探》的秘密


作者: Michael Calia
原地址:http://blogs.wsj.com/speakeasy/2014/02/02/writer-nic-pizzolatto-on-thomas-ligotti-and-the-weird-secrets-of-true-detective/


(剧照)

马修·麦康纳与伍迪·哈里森在剧中
James Bridges/HBO


  HBO推出的《真探》一剧,兼具惊悚与神秘元素。该热门剧集——由明星伍迪·哈里森与马修·麦康纳分别饰演Martin Hart和Rustin Cohle探员——富于H.P.洛夫克拉夫特*式的惊悚感,以及源自罗伯特·W·钱伯斯*惊悚故事集《黄袍魔王》中的描写与意象。这使得该剧向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打开了“怪奇小说”和“恐怖小说”世界的大门。
  监制兼编剧Nic Pizzolatto通过电邮,与Speakeasy分享了更多《真探》中预兆式的文学与哲学内涵,以及他最爱的几位恐怖作家。


——Speakeasy:如果要推荐几部独立的“怪奇小说”和“恐怖小说”作品,你的选择是?

匹佐拉托:这可不容易——一方面,我想提几部铁打的经典,可另一方面我也想向人们推荐一些小众佳作。比方说,我会推荐洛夫克拉夫特或者爱伦坡,但他们已是名家。而新近作家中,我会选择汤马斯·黎哥提,莱尔德·巴隆,约翰·兰根和西蒙·斯特兰赞斯等人。如果剧粉想了解与钱伯斯《黄袍魔王》同时代的作品,我会推荐卡尔·爱德华·瓦格纳的短篇故事《夜梦之河》或者最近的文集《卡可萨一季》。


——你第一次听说或阅读黎哥提的作品是在什么时候?

  大约六年前我第一次听说黎哥提,当时是莱尔德·巴隆的首个文集让我意识到这个全新领域的存在。我开始四下搜寻同时期佳作来读,而“黎哥提”这个名字在任何圈内讨论中都会首先被提及。我找不到正在发行的纸质本,而即使是二手书,价格也是我那时负担不起的。但是我在图书馆找到了几本,他的文字有种梦魇般的抒情性,迷人而富于幻想。


——在你看来,黎哥提的哪部作品影响力最强?你更喜欢他的虚构还是非虚构作品?你读过他的非虚构作品《针对全人类的阴谋》吗?

  我读过,这部作品非常有力。作为读者,我认为与其视之为一种哲学,不如称之为作者更为影响深远的“终极自白”:一个自身即是怪物的纯粹恐怖故事。在(《真探》)的第一集里,就特地设置了两条故事线(本不需要重写的)以致敬黎哥提。当然,你也发现了这一点。
  Cohle在前几集中宣扬的,是一种带有反生育色彩的虚无主义思想,而在这一方面,我应该毫无保留地推荐:《一位反生育论者的自白》、《被解放的虚无》、《此星之尘中》、《Better to HaveNever Been》,还有很多萧沆*的著作,它们都在我的书单上。其实早在来好莱坞前,我就有了这个想法:下一部作品中将有一个侦探角色是(或自以为是)虚无主义者。我读了好几年的E.M.萧沆,他一直是我的最爱之一,而且奇怪的是,他也是使我获益最多的作家。作为一名警句家,除却尼采,无人可媲美萧沆,同时,他的诸多哲学思想也反映在黎哥提作品的字里行间。不过比起实际上非常富有趣味的萧沆,黎哥提要更加使人不安。探索这些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对于“人性实质上是一种错乱”的批判,没有人比萧沆和黎哥提更为深刻。


——你对哲学的总体感觉如何?

  要从个人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会尽可能远离一个虚无主义者的身份,不过通常,我的个人哲学都会被认为是悲观的。我会管自己叫“现实主义者”,或者一个受了围困的“浪漫主义者”。然而,毫无抵抗地直面萧沆和黎哥提这一类艺术家的思想,直面他们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和湮灭的观点,总是免不了在最深层处受到一种力量的影响,使得自己的思想也越来越根深蒂固。
  而说到冷酷无情的侦探设定,还有什么比萧沆和黎哥提的世界观更无情的了?他们让最冷硬的犯罪小说作家都成了业余爱好者。和《针对全人类的阴谋》相比,米奇·斯皮兰的冷硬简直就是泡泡糖。
  我延迟对Cohle在前几集中抱持的哲学思想的讨论,是因为我不想让人们对Cohle这个角色,或者这一季的最终目的怀有先入为主的想法。Cohle的整体形象,还有这个剧的全过程,只有播完完整的八集才会明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观众们并不需要明确或进一步钻研这些联系就能享受这部剧。同样,我也不希望任何人带着虚无主义的假设来看剧,或是把Cohle简单粗暴地平面化成一个反生育论者或是虚无主义者。Cohle的形象远比这要丰满。正如我先前所说的,Cohle可能倾向于一个虚无主义者,但如果仔细观察这个人物,则会透露出许多不同于此的信息。对他而言,似乎“一切都毫无意义”,但实际上,一切事物的意义对于他反而过于沉重。他太容易被情感所驱使,太敏感,他在乎的太多,这让他不像一个真正的虚无主义者。而在他自言自语般的长篇大论里,我们怎么会察觉不出一个屡次抗争,却往往失意的人所散发出来的绝望气息?当Cohle说出那些不言而喻的事实,这不是和Hart谈论规矩和界限的重要性一样,都是些看似真实,实则虚渺的观点吗?也许这就是Hart在第三集里对Cohle说的那句“你听起来很恐慌”所指出的东西。
  但是他表达的这些观点的正确性却并未因此减轻,而这正是我当前对这部剧感到不安的地方。连环杀手并不让人心慌,电视节目里总是有着比这糟糕千百倍的东西。真正使人心慌的,是这部剧强调出的人性。这些东西经过哈里森和麦康纳极其颠覆性的演绎,立刻变得温和而容易接受了。然后,我想你会发现,随着剧情的深入,这部剧将不断颠覆他原本的颠覆性。



【Nic Pizzolatto同时也是故事集《此处与黄海之间》与小说《加尔维斯顿》 的作者,其作品已于2010年出版,并有望改编成电影。





注1:汤马斯·黎哥提 Thomas Ligotti:美国恐怖作家,“新怪奇文学”的代表。资料可见维基或其个人网站
注2:H.P.洛夫克拉夫特 H.P. Lovecraft:美国恐怖作家,著有《The Call of Cthulhu 克苏鲁的呼唤》等,资料可见维基
注3:罗伯特·W·钱伯斯 Robert W. Chambers:美国作家,后文中提到的《黄袍魔王 The King in Yellow》的作者。该书是一本超自然灵异恐怖故事集,由十个故事组成,前四个故事提到了“黄袍魔王”,与剧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注4:萧沆(Emil Cioran, 1911年-1995年),罗马尼亚旅法哲人,二十世纪怀疑论、虚无主义重要思想家。有罗马尼亚语及法语创作格言、断章体哲学著述传世,以文辞精雅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见称,具体可见维基




 2 ) 【自译】麦康纳评“真探”Rustin Cohle的四个阶段

麦康纳评“真探”Rustin Cohle的四个阶段
奥斯卡赢家谈演绎剧集男主:从“一流警探”到“饱经磨难”*


By JONATHAN RINGEN
Translated by Virgil



  在HBO独具一格的卖座剧集《真探》(季终集将于周日播出)的拍摄过程中,马修麦康纳为饰演Rust这一性格极其复杂的角色,在准备期间写下大量文字来寻找灵感。该剧时间线跨越17年,在此期间,Rustin Cohle(即“Rust”)这一角色以多种不同面目出现:一名冷峻而极擅分析的谋杀案警探;一个嗑药成瘾,代号Crash的卧底探员;一位饱经沧桑而染上酒瘾的前任警官。“基本上,我就是把这个角色掰开揉碎了揣摩,然后写了450页关于Cohle生平的解读。”麦康纳说着,草草翻过那份文章,找到他需要的部分。

  用麦康纳自己的话表述,这是“Rust Cohle的四个阶段”:



1995年的Cohle



  “他终于卸下Crash的身份,回归正常生活。他过着苦行僧式的日子,挣扎着活下去。他想重新夺回对自身的掌控。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会让事情好办得多。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他需要用‘谋杀组探员’的身份规划自己的生活,需要靠案子来真正地生存。因为:一、他擅长此道;二、这能让他不至于选择自杀。”



Crash



  “他是深藏不露的缉毒警,是个疯狂的家伙。百折不挠。这是Cohle享有他全部自由的一个阶段。作为Crash,他可以随意越界。而在内心深处,他甚至热爱着这种生活方式,因为这使他无拘无束。他知道长此以往他会短命,但对他而言,这种想法里包含着自由和平静。”



2002年的Cohle



  “一个大致混合了Crash和95’Cohle的阶段。这家伙已经很好地与往日身份划清了界限,于是他得以更加放松地活出自己。但案件依然是他的救命索。此时的他怀有一丝希望,觉得自己也许有办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对他物的苛求,于是他开始致力于构建家庭,找了女友。但事实表明他并不适合家庭生活,也根本找不到解脱的办法。由此,他再一次服从了自己的本性。”




2012年的Cohle



  “这家伙活得比他预计得要长。他沦为了自身信念的牺牲品。他变得愈发愤世嫉俗,更加愤怒,他不得不忍受这坨名为‘生活’的狗屎。他有些衣衫褴褛,不修边幅,住在一个能够勉强应付自己的地方,离群索居。他已不在局里工作。但他也不在阿拉斯加。他屈身为奴,‘活着’就是他的契约。但他依然蔑视这一判决和救赎。他绝不向失败低头。他不会发疯,也不会自杀。每一日,他都在与内心的魔鬼搏斗,他意识到这个过程会比他希望的长上很多。”



原地址:http://www.rollingstone.com/movies/news/mcconaughey-reveals-the-four-stages-of-true-detective-rustin-cohle-20140304#ixzz2vf9KmNUO



注1:原文是“from crack cop to cracked-up”,我想不出什么好译法就凑了个押韵23333

 3 ) 【翻译】《True Detective》开播前主创Nic Pizzolatto的深度访谈

【翻译】《True Detective》开播前主创Nic Pizzolatto的深度访谈

【在《True Detective》首季开播前和播完后,美国娱乐新闻网站HitFix分别两次对主创Nic Pizzolatto进行了采访,本篇是1月份开播前的访谈,3月份播完后的访谈在: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85199/
水平有限,欢迎挑错。下面所有方括号中的内容,都是我的补充说明。——译者dormant】

英文原文链接:
http://www.hitfix.com/whats-alan-watching/true-detective-creator-nic-pizzolatto-on-matthew-mcconaughey-woody-harrelson-his-gripping-new-hbo-series


《True Detective》主创Nic Pizzolatto谈Matthew McConaughey、Woody Harrelson以及他扣人心弦的 HBO新剧

——一个只写过两集电视剧剧本的小说家是怎样得到掌控如此雄心勃勃剧集的机会的?

By Alan Sepinwall 2014年1月7日


在创作HBO的新悬疑剧《True Detective》之前,Nic Pizzolatto只是为《The Killing》的第一季写过两集剧本。这样的履历竟然能让有线收费电视台的标杆HBO把一个耗资庞大、雄心勃勃的剧集让他来掌控,而且由Matthew McConaughey和Woody Harrelson这两个电影明星主演,第一季全部8集的剧本也都是由他独立完成。

《True Detective》不是一个普通的剧集,它出色的品质——我明天要重看一遍,它是这几年来我看过的剧里最扣人心弦的剧之一——无需旁证。和《American Horror Story》一样,它是一个选集剧【每季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路易斯安那州警察Rustin Cohle(简称Rust ,McConaughey饰演)和Marty Hart(Harrelson饰演)调查一个连环杀手案件,最终跨越了从1995年到2012年的17年时间。Cohle像一个备受折磨的哲人,但却对处理这种案子很有天分,Pizzolatto和McConaughey创造了一个迷人的新角色,而Harrelson饰演的直肠子Hart相比他的老朋友也毫不逊色。Pizzolatto不仅写了全部8集的剧本,而且都是由Cary Fukunaga【凯瑞•福永,新晋美国电影导演,代表作2011年版的《简爱》】导演的,让该剧有了一种前后统一的悲伤美感。

我和Pizzolatto进行了谈话——这个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小说家,话题涉及剧的起源,他从《The Killing》这个剧中学到了什么(包括不喜欢什么),《True Detective》的第二季会怎样,等等。


问:你只有这么浅的电视界资历,到底是怎样获得制作这个剧的机会的?

Nic Pizzolatto:我觉得这是因为这个剧是我写的,而且我还拥有版权,如果电视台想要拍,就必须让我拍。等到我们出来寻找拍摄意向时,我已经到西部【搬到洛杉矶】一年半多了,我明白电视剧的制作流程,我也知道我能胜任。推销这个项目时我的任务就让别人相信我的能力,说实话,汇集了这么多明星、这么多钱的项目,如果我干的不好,我想他们肯定会把我拿下。这只能说你每天的努力表现决定了你的成就。


问:在此之前,你是怎样获得制作一个选集剧的灵感的?

Nic Pizzolatto:有多个因素。在2010年的夏天我写了《True Detective》的一个版本,我觉得可以做我的下一部小说,就是通过两个人的第一视角来讲述故事,Cohle和Hart的视角。按照章节交替,他们轮流讲述17年间合作的故事,和现在的版本区别很大,而且将是一本厚书。但当我打算把它搬到电视上时,我开始考虑如何改成电视剧本,而且可能拍成电视剧会更好,故事的时间跨度和大量线索可以提供给观众一个很好的视觉影像。2010年7月,我写了6个剧本,其中之一就是《True Detective》的首播集,我等了一阵,直到我了解的足够多,等到我们可以拿出来推销时已经能确保按照我们的想法制作了。

选集剧的想法来自于几个方面。我喜欢有第三幕、有结局的故事,对于连载的故事让我不爽的地方就是许多电视剧没有第三幕,只有没完没了的第二幕,当剧集拍到最后一年不得不仓促地进入第三幕,但这并不是一开始就深思熟虑好的。 我想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端、有过程、有结尾。许多从前电视剧黄金年代的选集剧给我的启示是,只要剧本足够好,我们可以吸引到电影界的人才。多数电视剧都需要演员签4到6年的长约,但是选集剧最多只需要5、6个月,我认为这对严肃的演员是有吸引力的。在电影界,饰演优秀严肃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如果他们对扮演超级英雄没兴趣,在我这儿他们可以来演自己真正感兴趣又能提高演技的剧。电影演员很少能得到演这种长篇叙事的机会,而且又不需要被电视界通常需要的多年长约所束缚。


问:我听说一开始是打算让McConnaughey演Hart,然后他说:“不,我想演Cohle,你应该去找Woody去演Hart。” 是这样么?

Nic Pizzolatto:差不多。我希望他演Cohle,我也很高兴Matthew能演Cohle。但事实是,Woody已经是我们想要签的少数几个演员之一了。他刚演完电影《Rampart》和《Game Change》,贡献了两个非常棒、非常不同的表演。Woody一直是我们想签下的演员,而当Matthew让我们考虑他时,我们就说:“是啊,当然,也许你还能帮我们,毕竟你俩是朋友。”


问:看到他们俩演得这么棒,而且在他们的演绎生涯中演过形形色色的角色,我有点儿想看第二季让两个人换一下角色再来一遍,我觉得他们能演好。

Nic Pizzolatto:哦,是啊,那会很棒。我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合作,我们也在寻找今后继续合作的机会。对于电影演员来说(演这个剧)是很累的,至少要花半年的时间,有这个时间他们都能演两部电影了,或者演一部后和家人一起休假。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任何事情我都持绝对开放的态度。人们也在问他们会不会回归,我必须说这完全取决于演员,只要他们愿意我立马就同意。我喜欢看他们一起表演,让我不经去想:“为什么之前没人把他俩放到过同一个严肃电影里?”他们彼此的互动太美妙了,我能给出的最高评价就是——看过他们的表演之后,你会觉得换成任何其他演员都不合适。


问:Woody有过演电视剧的经历,但那是20年前,演的是多镜头的情景喜剧【我记得是在《Will and Grace》里演过女主角Grace的男朋友,幽默感强、性欲十足】,比起这个剧应该轻松多了,在拍摄的过程中,你是否觉得他比Matthew 更驾轻就熟,还是说两个人都是新手上路?

Nic Pizzolatto: 倒也没有,我觉得这对他俩都是新鲜事物。他们都是专业人士,有的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天啊,他们一定累坏了”,但他们会继续坚持演下去。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不同的表演经历,但结果很出色,他们确实做得很到位。如果你能发现他们有任何懈怠的地方,就说出来,我是没发现。
 
问:你只是在《The Killing》编剧剧组里的短暂地待过,那儿的经历是怎样的,有多大用处,那时有没有开始准备这个剧呢?

Nic Pizzolatto: 我在为《The Killing》写剧本之前,就已经写完了《True Detective》的首集剧本,这也是我得到编剧机会的展示作品之一,为了那个工作我举家搬到了洛杉矶。最好的一点就是Veena Sud【《The Killing》的主创】)允许编剧们随意进入拍摄场地,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电视剧制作速成班,教会你谁是做什么的、一个剧的掌舵人需要做什么等等。为今后的事业打基础,这就是我从那次经历中主要学到的事情。可能一开始是源于(我作为)小说家的生活体验,但在播出之后,我对最终呈现在屏幕上的结果感觉很复杂。我意识到如果我想署名上去,就必须自己来制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成品。在第二季开始时我就辞职了,但我必须承认这是很棒的经历,四个月前我还在大学教文学,突然间我就到了电视剧组,这很宝贵。等到我推销这个剧并开始制作时,我已经驾轻就熟了,我觉得“是的,我能做到。”


问:你在拍这个剧之前有没有特别的风格参照,或者有以前看过并且喜欢的一类电视剧、电影,让你想说:“我也想借鉴一下”?

Nic Pizzolatto: 很奇怪,当我仔细去想,很多作品都对我有影响,像《Playhouse 90》、《The Twilight Zone》、《The Untouchables》所有这些黑白电视剧。但说到确定叙述风格,绝不是草率就定下的。也许Errol Morris【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代表作《细细的蓝线》、《战争迷雾》】对我的影响比任何人都大,Errol Morris和Mike Leigh【英国著名电影导演,代表作《秘密与谎言》、《维拉•德雷克》、《赤裸裸》】能够用一部电影完成最高水准的角色塑造。对我来说角色就是一切,这也是相比电影我更喜欢电视剧的原因,你要和角色共生。Errol Morris的伟大之处以及他完美塑造角色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尽情述说。当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每个人都极力解释自己的故事,解释他们做出的决定,为了更契合现在而粉饰过去。这都让我很感兴趣——回忆以及关于客观事实的想法,这就是让我着魔的地方。我也很乐于把一个好的角色交给一个好演员,然后就让他尽情演。不需要任何特效,表演本身就是特效。这也许源于我对剧场的热爱,就是对话。如果你富有创新精神,就可以把戏剧式的对话融入到电视剧中。我喜欢让角色自由发挥。


问:在前几集中,Cohle这个角色很熟悉连环杀手的想法。他有许多理论,也说了很多让Marty发疯的话。让我们回到Thomas Harris【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沉默的羔羊》、《汉尼拔》】,依据他在流行文化中对连环杀手的描述,你是如何处理的,以避免被称作又是一个复制品?
 
Nic Pizzolatto: 评论都还没有出来,所以没准也会被抨击为复制品。对我来说不同之处就源于我的个人坚持,我想要探寻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说与连环杀手没有任何关系。我对连环杀手不感兴趣,我对通过描述血案来吓唬、恶心观众完全不感兴趣,在流行文化中塑造连环杀手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是幻想。对我来说,在第一集中你看到的这些熟悉的桥段——从发现尸体开始,两个关系并不融洽的警察,他们不得不在一个车里交流——这些都是常用的桥段。然而每次我们用到熟悉的桥段,本剧都希望能颠覆它,事情从没向着我们通常以为的方向发展。但并不是凭空的颠覆,事情没按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的原因是角色的行动,角色的行动又源于他们的性格。我用了一些观众熟悉的元素,希望用类型片中常用的故事桥段把观众留住,作为一个所谓的“procedural”【每集剧情独立的系列剧】我也能做一些完全不同的处理。

本剧的节奏在第3集之后其实变化很大,你能在前几集中看出来,这个剧在何处发力,和系列剧通常发力的地方并不一样。通常仅仅是在他们两个角色之间爆发冲突,或者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意义上,我对连环杀手没兴趣,而且我也不想陷入——谁能想出最恶心的连环杀手——这种创意比赛。无论那种题材——科幻小说、爱情小说、严肃文学——我最关心的都是在场景中角色的人性。这个系列剧的案件和剧情满足了所有这一类型的基本元素,确实有悬疑,确实有真正的危险,调查的过程就是层层解开谜团的过程,而且我相信结尾也是合理的、令人满意的;但是这都是为了让剧情更有张力,利用这种叙事结构来达到本剧真正的主旨——对这两个男人、两个角色的探索。不一定非要有连环杀手,唯一的规则就是——会有一个疑案,有人会去破案。这一季只不过是采用了追踪凶手的形式,而实际上,只是假借犯罪调查的方式,让两个主角来探索形形色色的角色。我就是我的抱负。


问:在前几集中,关于Cohle我们了解了很多,非常坎坷的经历导致了他奇怪的性格,你是怎样塑造出这个角色的?以他的遭遇、言论和信仰而言,你不会让他跨过的底线是什么?

Nic Pizzolatto:我从不考虑客观的道德底线。可以说我知道Cohle的底线在哪儿,他会告诉我他的底线,在某种意义上,他对自己没有任何改变。他的道德底线不是建立在观众看法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Cohle的个人荣誉感上。一切都由角色决定,所以Cohle会走多远取决于角色本身。他对是非有着非黑即白的判断,某种程度上,让我觉得虽然他的灵魂和性格很残忍,但也很高尚。他从不妥协,至少有足够的勇气不留假象地合理评价自己的人生,即使那本身就是假象。

开始有灵感是在2010年的初夏,我正在写别的东西,思考我下一本书要写什么。我已经不怎么读小说了,近来更愿意去读哲学类和非虚构类的书。我正在本子上写草稿,突然Cohle的声音浮现出来,他在讲述一个过去的故事,这就是我下一本书里的声音,Cohle正在讲述发现尸体的故事,而这与他女儿的生日是同一天,他一直讲述这些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想法,这让我很着迷。我几个月前找到了那个本子,翻了翻我最初写下来的文字,三年之后从Matthew的嘴里说了出来。所以Cohle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个声音,打动了我的内心深处。这个角色生动表达了很多我自己的妄想,但又不是我。他的外型和內在的积淀都可以演这个角色。

接下来,“Well,如果你想为大众消费做点儿什么,最好有个故事附加在上面,对不对?”要是让两个人整天在车里闲聊,肯定没多少人看。所以,我最关心的是探索角色,又希望能找到一个卖点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看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探索角色的同时,叙事结构本身就是探索案件,这二者完美地契合。然后我们就寻找买家,而HBO在重新解构美国的类型片,让其重获新生方面有着辉煌的履历——《The Sopranos》之于美国家庭肥皂剧,《Deadwood》之于西部片,《The Wire》之于都市犯罪系列剧。【《火线》、《黑道家族》是俺的最爱美剧第一、第二,口味一致啊】


问:在选择案件开始的年代时,你是对90年代中期特别钟爱,还是说只是因为十多年前恰好是那个时代?

Nic Pizzolatto:两点因素都有。我希望是17年 ,因为我想展示角色生活的时间跨度,能够看出他们哪里变了、哪里没变。而且1995年时,我还在路易斯安那州,所以身处这些景色中让我很有家乡的亲切感。通过17年的跨度,我们能够看到发生在角色身上重要的或者有时看上去好像微不足道的事情,可以说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去探索角色。


问:你现在对第二季怎么拍有哪些想法?假设HBO还想拍的话。

Nic Pizzolatto:如果他们还让我们在拍一季的话,我已经在写了。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大概思路。如果继续下去,每年都安排在不同的地方,使用新演员,风景也是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继续构思一些新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至少在一季的某些部分使用。前面我已经提到的那些原因:用优秀的演员,让他们尽情去说,你只需要在旁边拍。另外,人们讲述的故事与真实真相的会有出入。人在讲故事时会说谎,但影像不会。所以我想你能非常有效地对比发现——事实的真相和人们的描述往往是不一样的。人们不说真话会有无数的原因,甚至可能不是故意的。也不一定非要以警察询问的形式表现,如果你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可以是有人在做告解,可以是有人通过广播说话,有无数种选择。所以我认为上面那些元素会保持下去,成为这个剧的特点。

 4 ) 从rust被撞坏的尾灯,到marty上膛的手枪...

...以及那相亲相爱的对视中指。

第六集,rust又变成了单枪匹马,和marty昔日仅有的那一点点默契和情分也疑似被磨了个干净。可惜戳破了我们“两人十年来私下探案,暗地里互通有无”的幻想。

每个人都自成星球,平缓运行的居多。而极与极的相撞,无非两种结局。一,在精神的高处,人与人是能互相理解的,甚至一见如故,即使性格,经历,爱好截然不同。二,也许能短暂的交汇,但终将平行于无边的宇宙。无疑,rust和marty是后者,出世者和入世者的极与极。

marty人缘不错,有家有室,体面又好相处,连rust都能容下,这是现实世界最寻常的看法。只是我们作为观众,开启了上帝视角和rust怜爱功能,才觉得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要是把rust放公司,也许是个神秘寡言不合群,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潜心钻研业务,业绩超级拔尖遭人恨的神经病。(当然,不是他天生如此,他只是个被生活伤害了的哲学家)

marty对rust真正的了解从同居开始,marty本身跟人相处起来爱打水漂,他并不在乎rust的现状和痛苦抑郁的原因。两人精神的交汇发生在第五集,尤其在从没开过枪的marty对虐童的毒犯一枪爆头之后。rust当时还没看到囚童现场,但在那一瞬间,秒懂。直接射杀另一犯罪同伙,然后给了marty一句认同的“称赞”,还指挥有点懵了的marty伪造现场。正是因为marty那失控的一枪,让rust觉得他也算是对弱者还能心存怜悯的,一个有血性的人。

marty正如maggie所说,他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从正常的社会成功论来看,他有名有利有头衔,有老婆有女儿有土豪岳父。他有合格的皮囊和健全的外壳。但对自己的家人像对家俱,能漂亮干净的摆在那里就好。升职后的marty还是和rust搭档破案,安稳过日子。就是那种不打算用心钻研业务,粉饰太平,谁也不得罪,且好处一个都不落下的小领导。这样的人,自然没法理解rust为什么能翻旧案翻的越来越high,所以rust才鄙弃的说,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rust这一极不愿多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完美的rust。看到第六集,突然觉得,他对弱者的怜悯太重了。对人生思考过多,且怜悯心过重的人,都有出世倾向。比如释迦牟尼,好好的王子舍弃不做,去思考全人类的幸福。

这世界从来都不只为一个人存在,被生活伤害的人有很多。遗憾的是,一些被虐者最终反变成施暴者。幸好还有些人,越明白黑暗,越崇敬光明。越见得丑恶,越珍惜美好。他们不惧强权,舍弃一切,从灵魂里生出一把刀来,刺向无名的黑影。

谢谢创作者赐我们一个rust。

至于那场床戏,呃,厨房戏。观众和rust一样伤心,“Get the fuck out of here!”喊得多大声,就有多伤心。那个女人选择了最能伤害他丈夫的方式进行复仇,但可怜了我们差点投入的rust。那个心理挣扎后的回吻,是他的心被喜欢的女人撞击后产生的缝隙啊。

This will hurt him. I'm sorry,but thank you.真是年度最伤台词。

第六集marty冲向rust时撞坏了他的车灯,结尾处,有未修的车灯特写,十年了。希望那把上膛的手枪只是误导观众的噱头,当然,或许marty对RUST&MAGGIE一事必有心结。但在黎明来前,我们还是希望marty能和rust联手。在两颗星交汇之际,用擦撞的火光帮我们照亮天幕。



 5 ) 【自译】有关道具和场景设置的一篇采访

恶魔巢与啤酒罐小人:《真探》剧中13件道具的灵感之源 By Denise Martin Translated By Virgil 原地址:http://www.vulture.com/m/2014/03/true-detective-alex-digerlando-set-design-props-interview.html 在HBO《真探》一剧的摄制过程中,为协助营造路易斯安那偏僻地区的荒凉气氛,第一季导演Cary Fukunaga招募了制片设计师Alex DiGerlando,他曾为《南方野兽》*一片塑造过极富特色的半沉海湾。此前,Fukunaga曾在《南方野兽》的导演Behn Zeitlin的一部短片中工作过,该片也拍摄于洪水过后的南三角洲地区。Vulture对话DiGerlando,畅谈他如何营造出这部探案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氛围,并让他为我们介绍13个精致道具的幕后照片 恶魔巢 剧中的所有艺术作品——从树枝摆件“恶魔巢”到教堂里的画——都由Joshua Walsh创作而成。他是一名在新奥尔良工作了20年的底特律艺术家。“他来自殡葬世家,是一名狂热的猎手和标本剥制师——他大概是这份工作的最佳人选。” DiGerlando告诉Vulture。Walsh用了整整九个月,为该剧制作了100多件作品。 DiGerlando表示,剧本几乎没有谈及“恶魔巢”的外形细节。Pizzolatto粗略的指导方针指定它必须是螺旋形,并能独立立于地面的物件。“第一个犯罪现场中,它们被描述成某种‘守卫’。”DiGerlando说。他们决定采用一种三脚架的结构,放在地面上会自然地自底部产生一个螺旋。“我们同时也被告知,这件作品必须反映出凶手的思维,反映出他理解下的升天进入精神领地的方式。”DiGerlando说,“因此,许多三脚架被加上了从底部向上的阶梯状的横栏。”不过并非所有的“恶魔巢”都加了横栏,它们形态各异。这些物件陆续出现在女孩儿的玩具屋、废弃的学校和勒杜的制毒窝点,“出于不要千篇一律的考虑,我们会在制作时让每一个都存在些细微差异。那并不像流水线装配制作一样容易。Josh Walsh给每一个场景的‘恶魔巢’都单独设计了外形。” 一次偶然的机会,DiGerlando发现了Walsh。为了寻找灵感,DiGerlando已引入远古艺术和巫毒文化,也参考了外围艺术家*Henry Darger和James Castle的作品,这时他在布景师Cynthia Slagter桌上看到了Walsh制作的一个小蜂鸟雕塑。雕塑由麻绳、皮筋、芦苇和小树枝,这和DiGerlando对凶手创作的构想一致。“我们想让这个物件带上粗糙、压抑的感觉。”他说道,“凶手可不是艺校生。他有着更深层的强烈自我表达欲望,通过谋杀和制作这些东西来满足自我。所以Josh的创作方式非常合适,他用了他认为凶手会使用的材料制作了多数作品:泥土,他从二手店买来的撕碎的童装布料,以及植物的根。他会像逛超市似的在沼泽里游荡。” 犯罪现场 在首播集中,Hart和Cohle发现了被杀死的妓女的尸体,其生前被捆绑、强奸、折磨,还被戴上了鹿角王冠,被放置在位于路易斯安那伊拉斯的一处烧焦了的甘蔗田中。 在最初的剧本中,警探们发现朵拉·兰的尸体时,尸体的样貌是在树林中躬身祈祷,背后插着翅膀。要实现的第一环便是树丛。“路易斯安那的树林并不多。这更像是一片沼泽。”DiGerlando解释道。在寻找最终集拍摄地时,剧组来到一处特别显眼的甘蔗田(当然后来最终集的拍摄地就不在这儿了)。“当时人们开始烧那块地,那种烟雾缭绕的阴郁氛围让那里像极了一处诡异的祭台。”Pizzolatto用具有同样效果的鹿角替换了翅膀。“他想起别的作品里也用到了翅膀。我觉得是《血色侦程三部曲》*”DiGerlando说,“不过创作者们总是喜欢让女尸呈跪姿,对着树祈祷,总是会有那么三两个树枝摆件在一旁俯视她。” 螺旋 到处都能看到它们。鸟群飞过的形状,朵拉·兰的背上,新割过的草坪上。只有一处螺旋式不是刻意设置的。。。 相关故事 DiGerlando不能透露太多和螺旋有关的细节——不过我们可以假设它们都包含在Cohle的形而上独白中。(“这是一个什么都没有被解决的世界。”Cohle在2012时间线上曾说过,“有人对我说过,时间是一个扁平的圆。一切我们做过的,或者将要做的事情,还会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都和凶手有关。Pizzolatto自己也画过一个螺旋形,Walsh用金属丝衣架完成了一个螺旋,确定了最终剧里使用的不规则形状。“这个主意成了那些人——凶手和勒杜兄弟——的专属标志。”DiGerlando说。 对那些一心寻找螺旋出现的人,你可以不考虑Hart家里的那个。那是个错误。“我甚至没注意过这个。”DiGerlando说,“我们从我街坊一朋友的女儿那里拿了一堆作品,用来装饰Marty的家。我们都没注意那居然形成了一个螺旋。” Cohle空荡的公寓 白墙、一张床垫、一个十字架。Cohle:“那是用来冥想的。”Hart:“怎么做?”Cohle:“我在花园里静默,从而磨练自身。” DiGerlando和Fukunaga起初想找一个与麦康纳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角色居住的地方相似的地点。“比如一间廉价旅社,”DiGerlando说,“但在我们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两件事。一、剧里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场景;二、一个警探,一个看似疯狂,或者自毁倾向强烈如Rust的人,会住在这么糟糕的地方,这说不通。”于是他们反方向寻找起来:清苦简朴的风格。“不多不少,刚好满足生存必需,那也正好告诉了观众了解这个角色所需要的一切。他不需要任何无关的累赘。”剧组人员开心地扔掉了房间里几乎所有的东西,包括一张沙发床、一张弹簧床垫和一个床头柜。“后来Maggie出现时,看到他正那手电照着那个鹿角,试着理出头绪的时候,这么做就被证明是值得的了。”DiGerlando说,“他不想被任何外物打扰。他活在案件里。也就是说,他活在自己的思想里,那里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啤酒罐小人 它们是Pizzolatto的作品里贯穿始终的一个意象。“我想那在他的小说中也有所体现。”DiGerlando说,“你需要问问他这个主意来自哪儿。”找准小人的形状经过了大量的试验。那得是能让麦康纳源源不断地抛出Cohle阴郁的世界观时也能轻松做出来的东西。Pizzolatto开始想用易拉罐的环制作小人的脑袋,但是这行不通。“我们发现这么做出来的小人看上去有点蠢,简直滑稽可笑。”DiGerlando说,“我们切割了易拉罐顶部的那一圈并折了起来,于是平时对着喝的那个洞就成了小人的嘴。那看起来就像蒙克的‘呐喊’*,带着个大头晃来晃去。” 另一个版本用两个罐头做成一个小人。不过就像对待Cohle的公寓那样,他们开心地把小人缩减到最精简的养子。至于使用Lone Star啤酒,DiGerlando说,Lone Star的品牌营销战略就是让啤酒罐的用处大于酒本身。“让那些星出现在啤酒罐小人身上的做法并不是刻意的。” 焚毁的教堂 第二集末尾,Hart和Cohle来到了火灾后的老塞利奥特牧师(希亚·温汉)教堂。DiGerland小组在邦卡莱分洪道附近从零起建,《南方野兽》中也出现过这个教堂。 “烧毁的教堂太不好找了,所以我们知道得靠自己造。”DiGerlando说。最有难度的一环是找到合适的地点,必须是鲜有人迹之处——那样,Hart和Cohle才能追寻着他们头领来到这儿——但得就在路边。他们在分洪道附近选定了一处不适宜人居,甚至还需要铺上碎石才能抵达的地点。“我们疑虑过很多次‘这值得吗?’” DiGerlando笑了,“但是我们都喜欢这个地方,有水,远处有精炼厂,还有铁路。我们甚至幸运地在他们停下的当口,拍到了火车开过的一幕。至于让野生灌木在教堂边丛生?通向教堂的小路看起来棒极了。”建造教堂花了一个月。他们让火持续地烧着,直到火焰把房屋后部暴露出的支架部分烧成炭状。 教堂内部,他们叫来了Ellen Densen——就是画出Marty女儿那些画的七岁小孩——来画墙壁上的圣经场景。剧本要求的内容中强调了大卫和哥利亚*、耶稣和麻风病人。后来Walsh在Ella的画上方加了一个戴鹿角的少女,用的是烧成炭的木头做成的涂抹棍。“这里发生了许多,”DiGerlando说,“如果你停下来仔细看,你会看到他在她作品上加的部分,还有盘绕在更上方的植物和藤蔓。这么做为的是显示出在两位侦探到来前几个月教堂就被烧毁了,而期间的某个时候凶手出现并留下了他的痕迹。” 路易斯安那州立犯罪调查分局的办公室 这是唯一在每集都出现的场景。场景内部因为叙事在1995、2002和2012之间来回变动而数次改装。 “2012问询时的房间是我们设计时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人们通常不加留意却最重要的部分之一。”DiGerlando说。1995年这是一个会议室,后来逐渐变成了储藏区,这就是后来Hart和Cohle接受问询时,背景里有一堆箱子和打字机的原因了。“把旧电脑挪出来换进新电脑、露出和藏起IT设备的线花了不少功夫。”他说,“全部是我们做出来的:Marty闯入的证物室、蓝绿色方格的地板,全部都是。”办公室被设置在路易斯安那爱姆伍德的一家旧灯泡仓库里。“这地方的时代印记很明显,这些石头的纹理、拱顶小窗、有活动式楼梯的超棒休息室,都是1995的风格。”DiGerlando说,“我们不希望这地方对于1995年来说过于新式。” Cohle的Big Hug Mug(那个放烟灰的马克杯) “这可和我没关系。”DiGerlando大笑,“道具师Lynda Reiss提了好几个有关俗气的马克杯的意见,Fukunaga挑了那个写着“大大的拥抱(big hug)的。这是Cary想自己保留的道具之一。”他说,“开播前没去ebay买上一打我真是亏大了,现在它们每个都值上一笔小钱啦。”这杯子也没什么暗藏的秘密,尽管DiGerlando承认,他们的确打过这个杯子的主意,想给剧集增加点轻松感,“因为这部剧实在是黑暗得让人喘不过气。” 【译者乱入:真的,我在ebay拍下过这个杯子喔,成交价是58美刀,可惜因为运输实在不便,最后交易取消了【想想这种NC粉行为也挺可笑的,不是么?【说完对订制一个的想法蠢蠢欲动【。 塞利奥特牧师的流动复兴教堂 第三集“The Locked Room”的开头,Hart和Cohle发现牧师在他的新教堂布教(“这世界是层纱,你此刻的脸并不属于你。”塞利奥特说),教堂有个帐篷顶,装饰着画上去的圣经摘抄。“这是我的个人最爱之一。”DiGerlando说。 DiGerlando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复兴教堂的帐篷都是带条纹的,感觉太像马戏团,所以他选了个单色的,顶上带着个大十字架。他找了家专门制作这个的公司,但不得不提前3D建模来搞清楚公司能做出多大的十字架,使它和支架的尺寸相符,还要配合塞利奥特牧师的布道。场景美工还要特意把那帐篷“弄脏”,写上些字,做出集会成员手工制作的感觉。“帐篷式的复兴教会会给人一种被时光遗弃的感觉,”DiGerlando说,“现在很少能看到了,它总是带着一点我很喜欢的感伤情绪。” 废弃的学校 在第五集末尾,Cohle再度造访了Rianne Olivier读过的已废弃的学校。他和Marty由于勒杜的原因从没调查过此处。他回去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那里装饰着玛丽的雕像,恶魔巢,还有最诡异的天使画像。 成堆的桌子事先就摆在新奥尔良的肯纳高中旧址,这是DiGerlando有幸找到的最好的拍摄地点之一。“我们特意把桌子摆成迷宫的式样让Rust穿过,带领他走向发现恶魔巢的地方。我们想让恶魔网仿佛学生坐在教室里一般地摆在那里。”他说,“他们会让我们想起Robert Polidari为切尔诺贝利拍的照片。”Walsh画了墙上那些吓人的作“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状的天使。“你可以在他拿起那个恶魔巢的时候从底下看,那会形成一个螺旋。” Beth的公寓 1995年Hart在“兔子牧场”劝这个年轻妓女离开,她在2002年(第六集“”Haunted House)重新出现,换了新工作,有了自己的住处,把目光瞄准了Hart。 “很多这一类的角色的身心都已被毒害了,处境非常凄凉,而Beth(Lili Simmons)则是一个中途把自己从糟糕处境拉出来的角色。”由此,他让她2002年的公寓看起来像是Jan在“兔子牧场”那辆拖车的某种延伸,Beth在那里工作过。“我们试着让拖车显得宜居些,加了不少女性气息。。。让它显得温和些,而不只是那位可怕的女士利用这些女孩儿的地方。剧中的对话体现出了这一点,这比Marty想的多了些人情味儿。”DiGerlando说,“我们想确保Beth的角色性格更丰满些,有真正属于她的生活。她的公寓得是那种她乐意说着‘这是我家’一边住进去的地方。她有了一份正经工作,她要些体面的东西,我们觉得那并不意味着一套千篇一律的公寓。” 为了给她的住地增加些角色的特性,他装上了拱门,贴上了花朵墙纸,加上了一层古怪的灰泥纹理,还制作了一张自己拼装的四柱床,DiGerlando曾在一个童子军活动里看到过用毯子和旧裙子搭起来的这种床。 勒杜和同伙的制毒窝点 在第三集末尾,我们第一次在制毒窝点看到雷吉·勒杜,那时他穿着弹力护身,戴着防毒面具。Hart和Cohle并没有仔细查看这地方,直到两集之后的“The Secret Fate of All Life”里,Marty在屋内发现了可怕的东西,杀了勒杜。 DiGerlando想让窝点带上一种弗兰肯斯坦式的作法自毙感:一辆拖车作为住处,一个船运集装箱作为实验室(“我们布置了一整个实验室,不过很可惜,你们看不到那是什么样的了。”)后方会有一个猎鹿装置、报废的车、桶,以及到处都是的恶魔巢。 “住处本身必须像个迷宫,使得Marty和勒杜在一瞬间错身而过而勒杜不会察觉。”但是对DiGerlando来说,最重要的细节是藏着儿童的上锁的房间,“早些时候我就想用箱型卡车的箱子来做这个了,”他说,“打开它时,我知道会有种戏剧性。” 【译者乱入:喂喂AD你为什么要强调我们看不见!这种得意的语调是怎么回事【。 Cohle的仓库 结果Rust对案子的迷恋比我们想得都要深!DiGErlando提到道具规划师Lynda Reiss的小组花了数月来制作Cohle几年里收集的证据,这些都呈现在第七集“After You’ve Gone”中。 “拍摄的前一天,Matthew在那儿露宿,画了写东西。他在找灵感。”DiGerlando说。仓库是一个顶点,代表着Cohle在1995到2012年这17年间苦苦寻觅的一切。为了确保这地方堆满了东西,Reiss拍了很多照,雇了美工,做了书(比如“教你如何制作恶魔巢”的书),制作了细节翔实的文件和剪报——都是为了展示出那种持续数年的投入感。“这可不像是直接打电话给图象图书馆然后说:‘把你们所有尸体图片都给我。’我们必须自己动手做完所有东西。”DiGerlando指着那些诡异的神秘的随身工具、和马合影的女孩、显微胶片、照片拷贝、年鉴,以及所有之前出现在Rust公寓里的东西。 “那得给人一种‘也许Rust远没我们想得那么疏远,实际上他似乎已经调查了好几年’的感觉。”一切都透露着一种秩序感。“他(Rust)是个很有条理的人,因此即使看上去很杂乱,一切都还是各归其位的。这一块摆地图,那一块放照片,都是能给他灵感的东西。那里甚至还有个做实验的地方,Rust在那里试着做恶魔巢。” END 注1:《南方野兽》一片介绍:http://movie.mtime.com/161048/ 注2:《血色侦程三部曲》:即Red Riding Trilogy,是Channel4电视台2009年的作品,改编自侦探小说作家David Peace的悬疑作品The Red Riding Quartet其中的三部1974,1980,1983 注3:大卫和哥利亚:出自《圣经》旧约《撒母耳记》,犹太人遭到非利士人攻击,非利士人中的巨人哥利亚勇猛无比,没有犹太战士敢于应战,犹太王扫罗下令在全国征集勇士,宣称对战胜歌利亚的人将以女儿下嫁。于是当时正在牧羊却早已被上帝内定为下一任犹太王的大卫用甩石子的方式打死了哥利亚。 【图片很丰富,请去原网址查看

 6 ) “闭嘴吧,尼采!”

Come and die with me, little priest.

最好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凑一块,这种事不常有。其结果就是镜头、台词与表演出神入化,融为一体。路易斯安那州的外景磅礴而诡异,几乎可以闻到沼泽地里新生与腐臭气息。

True Detective是美国50年代的一本地摊杂志,可以想见该剧传承了多少罪案片的套路。妻离子散、远谪他乡的警探,带着过去的伤痕,睡在只有床垫的空房子里。酗酒、不合群、异想天开。太老套了,这样的罪案片我看过几百部,但True Detective超越了所有同类。作为观众,我们最终要接受一点:所有故事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一切差别,包括剧情、年代、人物、场景,只是形式的外壳(所谓类型片,就是某些标准型号的壳)。而真正的差别,在于讲故事的人对这个故事的领悟程度。

创作方面,True Detective更远的渊源来自Lovecraft, Robert Chambers, Ambrose Bierce这批二十世纪初的B级作家,the Yellow King直接取自Chambers的小说 The King in Yellow。Carcosa,以及第四集最后,疯子Ledoux死前叨念的black star rising都是这部小说里的元素。

据说,在该剧播出的过程中,许多美国观众希望剧情向暗黑恐怖的超自然方向发展。果真如此,故事反而乏味,而且坚实的角色形象也会碎一地。编剧Nic Pizzolatto在一场访谈里也说,Lovecraft一派的渊源与取材只是氛围和概念上的,甚至就是用了几个名字,真正文学上的渊源不如说是福克纳、康拉德,以及科波拉。仔细一想,《黑暗的心》,《现代启示录》,《真探》(雾气蒸腾的水泽之地,癫狂的信仰,一个用生命劈开黑暗的痛苦灵魂),简直就是一个故事。

可见创作并非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种群体延续性的思维活动。如果你找不到好看的中文原创小说或剧本,想想前辈们写过些什么,就不奇怪了。另外,严肃文学与类型文学的分野并不存在,只有好看与不好看的故事。Pizzolatto说,如果非要给他的剧本总结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everything is a story。

”Cohle tells you that who you think you are, your identity, is a story you tell yourself. He tells us that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are stories we tell ourselves.”

现实中,如果谁像Cohle一样说话,他一定不会有什么朋友。人类进化出思维,能认识自己的存在,却还没有进化到能面对存在的虚无。所以Cohle说:

"I think human consciousness, is a tragic misstep in evolution. We became too self-aware, nature created an aspect of nature separate from itself, we are creatures that should not exist by natural law. We are things that labor under the illusion of having a self; an accretion of sensory, experience and feeling, programmed with total assurance that we are each somebody, when in fact everybody is nobody.”

这个剧本很多地方就像尼采或叔本华写的,尤其是永恒轮回的概念,被巧妙地嵌入一个邪教杀戮的故事,最终给人的感觉是,这些恶灵真的飞升了,宇宙是一片冰冷的混沌。
Time is a flat circle. Death is not the end。Ledoux遭爆头前一直絮絮叨叨,满心欢喜地迎接死亡。

“闭嘴吧,尼采!”

这片混沌裂变出时间与存在,它就是死亡本身。

“Death created time to grow the things that it would kill”

 短评

后劲太TM足了,越回味越上瘾。

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好处不多说了 noir 南方 克苏鲁 哥特 这几个主题凑到一处 再将探案的务实交织于务虚气氛当中 想不好看都难 一季一个案子 两个主角 在路上式的探案节奏 即使拍成三部曲式电影也并无违和感 那个六分钟长镜头未来或可称为模糊电影与剧集界限的里程碑 可惜反派渲染稍有不足 长镜头若放在最后来用 或可更好

1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神探夏洛克》跟这个比起来就变得好幼稚。。

13分钟前
  • 海洋之 婧
  • 力荐

这就是被神夏脑残粉黑惨的剧啊看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啊,打个五星再看好了(。【——真爱———看前与看完的分割线———如探———】哈哈哈哈看完真探结局的我好像不记得自己听说过有部剧叫神探夏洛克了!!等等....什么,你确定夏洛克是神探?!

17分钟前
  • 9C拜卡搞学习
  • 力荐

一部480分钟的电影,两个孤独男人的半生。兼备剧集的细节空间与电影的镜头语言,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在幽暗尽头寻光。牵扯人心的并非追捕真凶,而是两人与时间的搏斗,以及对自我的重建。

22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纸牌屋》《权利的游戏》再好看也是上乘的通俗文学,《真探》则已然是严肃文学了,它的行文之慎重,笔力之内敛,叹为观止

27分钟前
  • 拐子流星锤
  • 力荐

哈里森抱着个粉红色的大杯子吸着吸管等病床的马修醒过来,马修说Are you watching me sleeping,两人咕哝了一阵以互竖中指结束,我深切地觉得这个片子应该叫#真爱#。以及这片之于我也是真爱。

32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力荐

竟低于预期,没传说中那么好。从双主角多层次的表演、对观众起到绝佳诱引作用的配乐到精致无死角的画面,都让“电影感”在一部剧里发挥到超越多数电影的程度。但故事缺少了实打实的东西,着重腔调,风韵有余扣人不足,最后甚有装逼嫌疑的文末升华。惊艳,但远不足称神。

36分钟前
  • Ocap
  • 推荐

马修帅到吐血,案情慢到吐血,用半辈子来查一个案子真是要把人怄到内伤的节奏,这剧不给Netflix发行实在天良丧尽!!!!

4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在电影越来越像命题作文,美剧越来越流水线的情况下,《真探》有着自己独特的纹理,只属于自己的个性,有一个滴水不漏的故事,整部剧的三幕式结构完全是一部超长的电影,人物的对白写的聪明极了,双雄最后都划出一道魅力十足的人物弧光。这种剧就像一件艺术品,独一无二,难以复制。★★★★

4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了四集以后,我确定,像<真探>这样不主打噱头不主打男色女色不主打卖萌卖腐卖肉不主打大场面不主打多角恋而以慢却后劲十足的叙事方式和冷峻的氛围还有主角的化学反应为主打的良心剧,真的应该多一点

4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德州素以三大特产全世界闻名:扒鸡,扑克,马修·麦康纳。

5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第一集,嗯,第二集,哦,第三集,卧槽!第四集,WTF!第五集,Amazing!第六集,OMG!第七集,WOW!第八集,ToT.

51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在Matthew McConaughey 身边,Woody Harrelson都显得正常无比

54分钟前
  • Z
  • 推荐

导演你确定你拍的是小银幕啊喂!片头黄暴宗教爱国SM一个不少,配乐鼓点洗脑,节奏慢的刚刚好。两位叔的假发和演技一样闪闪发光。明知看的是春番还是想颁奖给这剧怎么办……唯一想吐槽的是,看见鹿角出现的时候,没人考虑过要查查受害人有没有内脏失踪的么?可能已经被汉尼拔博士拿去炒肝了啊!!!

56分钟前
  • ANNA
  • 力荐

我问苍天,这剧为什么这么屌?

1小时前
  • 考拉先生
  • 力荐

纸牌屋那根本就不叫事儿了

1小时前
  • 米四张儿
  • 推荐

电影水准的高级剧,台词酷到没朋友,俩男主角之间的火花比案子精彩多了

1小时前
  • 兮称
  • 推荐

2014,HBO献上两位迷人的马脸男主角,祝您马年行大运!

1小时前
  • 香蕉豆丁
  • 力荐

由本格悬疑渐次展开为人物志,调性题材都像十二宫,叙事平缓却暗潮汹涌,细节堪寻味;马修伍迪两位戏精,表演能放也能收;摄影运镜完全是电影规格;节奏虽慢但不磨人,每个场景信息分配都满格,一集迅速坠入情境,案情悬念与莫测的拍档关系则构成了双重推理。Rust是基督再临,导演是变故事为意境的高手。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