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战争片俄罗斯2008

主演:康斯坦丁·哈宾斯基,丽扎· 波亚尔斯卡娅,谢尔盖·别兹鲁科夫,Vladislav Vetrov,安娜·克罗瓦切克

导演:安德列·克拉夫丘克

 剧照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2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3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4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5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6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3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4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5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6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7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8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19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8:42

详细剧情

高尔察克(康斯坦丁·哈宾斯基 Konstantin Khabensky 饰)是俄国海军上将,他有着卓越的将才,指挥战舰在一战中屡建战功,并受到亲王亲自授勋。年轻英俊,风华正茂,大好前途在他面前展开,爱情也自然如约到来,在一次酒会上,高尔察克遇见了美丽的安娜(Elizaveta Boyarskaya 饰),可惜她当时已嫁作人妇,但两个人难以掩饰彼此吸引,安娜不惜为他离开自己的丈夫。时局动荡,沙皇倒台,十月革命爆发,惯于忠诚的高尔察克在内战中执着尽力,也无法抵抗白色政权的瓦解,高尔察克遭到出卖,被苏维埃政权秘密处决,而安娜被苏维埃政府关押了37年,最终释放,她对高尔察克仍至死不渝。

 长篇影评

 1 ) 俄国社会走向的温度计:美化过去,体现的却是危机重重的今天

这部片子是非常让人震惊的。如果不了解历史,仅仅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就是个中上层次的高投入大场面片子,但是如果结合俄罗斯现在的情况,让人担忧。

第一,这是俄罗斯官方投入,动用了二千万经费拍摄的,而把原苏联的国家第一敌人变成了爱国英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是俄罗斯原来的皇室还在,国内有一部分人要恢复君主制的话,这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皇室后代的,也不可能恢复君主制了,贵族阶层也早就被破坏的差不多了,他们没有实际势力和发言权。有发言权的是Putin和Medvedev这样的新贵,推崇,美化已经消失无影的君主制,动机是让人怀疑的。

第二,票房收入可观,看来,俄罗斯有怀念,理想化过去的倾向,这种怀旧,是不健康的。看来,对现实的不满被找到了一个新的替罪羊,就是苏联,苏联被他们妖魔化,但这并不助于改变现在俄罗斯的现状,而只是转移民众指责的目标,有助于现在俄罗斯的新贵巩固自己的地位。我们知道俄罗斯社会并不是一个开放,自由,平等的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统治阶层,这个阶层借用Nationalism等等Ideology来巩固他们的势力。

第三,宗教被统治阶层利用。这部电影里面频频出现东正教,但是,口口声声祈祷的人却一点都没有对自己抛弃结发妻子而感到内疚,他的情妇更是不顾一切,这种行为和片子中对宗教的推崇成为了明显的矛盾。要注意,东正教是不允许离婚的。这一点,体现了俄罗斯现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东正教在被压迫后现在被官方大力推崇。这不是真的要信仰,要跟随耶稣。这是俄罗斯Nationalism的体现,东正教不是简单的宗教,对俄罗斯人来说,是他们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样把正教和政治有结合在一起,却不像俄罗斯传统文学中表达基督教的精神,比如爱,对自己罪的认识等等,却只是把宗教作为工具来利用,是俄罗斯现在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俄罗斯的Orthodoxytoday的影评中还提出一点,这部片子是排外的,片子的大坏蛋其实是外国人:捷克人,法国人,还有左派的人物,看上去是格鲁吉亚人和中亚人的面庞。这是极端Nationalism的体现。

现今俄罗斯,对流入俄罗斯打工的原苏联其他地区的人员是非常排斥的。俄罗斯,越来越不开发了,越来越不宽容了。

总体来看,这是部宣传片,是体现了俄罗斯社会走向的一个片子,感觉是:俄罗斯在退步,人性在退步,危机重重。

 2 ) 很好的电影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的片名是中国盗版商的翻译,但这个翻译比俄罗斯原名《将军》我觉得要吸引人和更贴近剧情。

高尔察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著名白军将领的一位,他和邓尼金都大名鼎鼎。

但通过我们的教育只能了解他是白军的著名将领,最后被消灭,而能作为一个主角来表现的也只有在现在的俄罗斯。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经对法国当年收留沙皇白俄而表示感谢的事。在俄罗斯翻案的今天,历史还原了高尔察克的真正面目。

我一向敬佩对信念忠贞不渝的人,高尔察克最早是沙皇波罗的海舰队的一名上校,由于在一战中与德军作战英勇而晋升为黑海舰队司令。

在俄国动荡的年代,作为军人是最无奈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在政权更替的时期,很多沙皇军人被镇压了。他们很多是高层将领,被士兵和所谓起义的下级军人所杀。

而高尔察克有机会逃脱这一切,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信念的忠贞使他从国外又回到国内,率领和他一样想恢复俄国的原沙皇军队对布尔仕维克发动了进攻。

只可惜,他的信仰和历史潮流所不容,他对祖国的忠诚却与大多数民众的愿望所违背。

不过作为军人,沙皇军队中的一部分军人却没有辱没军人的名声,虽然他们效忠的只是旧有一切的代表。

影片正面描写的沙皇军队在弹尽的情况下,用冲锋来捍卫军人的荣誉一段让人动容。

影片的另一条主脉是高尔察克和安娜的婚外爱情,他深爱着安娜,但由于两人都有不同的家室,他后来用拒绝与安娜来往来对自己的家庭忠诚。

这与他对祖国和信仰的忠诚一样,同时更让人可信,如果一个对自己婚姻不忠之人怎么能对自己的信仰毫不妥协?

后来,在局势不利的战斗中,他给妻子写了封离婚信,一方面不拖累妻子孩子,一方面不破坏在神面前的诺言而能与安娜在一起。

而我们现在的大部分人,在信念方面却不如当年的一个我们书本上所说的白军将领,所以,我只想说:不提主义,只讲精神。总之历史能说明一切,也能评判一切。

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成者为王败者贼,我们看到的红军白军的描述可能都不见得是客观的。但我无意研究历史,只是针对本片中的人物做出评价。

隐约的感到,本片还在信仰上做了大量的描写,不管是战斗中高尔察克率领的波罗的海舰队官兵还是被杀害之前的白军士兵,都有祷告的习惯,他们是有信仰的人,而影射的对手却是没有信仰的人。

还有个感受就是,俄罗斯现在并不比中国有钱,但中国的某些电影人总TM爱用些没钱来给自己找借口,看看人俄罗斯的电影,一点不比所谓好莱坞的差,中国人为什么就没胆拍几个大点的片来看呢?

 3 ) 无畏与敬畏,从贝加尔湖到哈尔滨

其实推荐这部电影我是犹豫再三的。因为至少有两种困扰,让我难以决断 。第一就是贯穿影片始终的爱情故事,这份爱情实际上是不符合基督教的传统伦理的。第二是电影非常非常的沉重,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直驶往寒冬雪夜,直到男主人公中枪殒命,直到女主人公孤独地老去。我不想在我们欢度基督胜利的日子里给大家添堵。但是最后我决定还是推荐给大家,主要是两个更重要的理由。第一、影片对爱情的记载是诚实的,可以医治具有中国(教会)特色的假冒伪善。第二、这部影片实在经典,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东正教及其与中国相关的历史。

我深爱这部影片,超过其他任何一部电影。不仅仅是摄影很美,主要是我感叹电影对悲剧的诚实记忆。从人的角度看,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地上是一场悲剧,尽管最后复活将这一切彻底颠覆了。戴德生说传道人是脚手架,房子建好之后,就会被嫉妒徒拉出去斩首示众,或者踩在脚下更上层楼。高尔察克是一个悲剧英雄,但是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悲剧。或者说他的一生根本不是悲剧: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献出了生命。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你生活在别处,以至于穷途末路。从喀山圣母到约伯圣像,这些道具已经启示了高尔察克一生的轨迹:神祝福他,但最终他将像约伯一样被送入苦难和死地,直到复活的永恒。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西伯利亚铁路上的连续向东行进。这是命运的列车,我们知道这列火车通往死亡和殉难,但是,我们伸手却拦不住它。这是必须向死而生的使命。这让我想起主耶稣对彼得说的话:“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约翰福音21:18)。神已经捆绑了我们作为活祭,挣扎和抵抗无效。正相反,你要顺服,并且欣然前往。圣经还记载了另外一次托运祭牲的著名事件:“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创世纪22:9)。而我们靠自己很难明白这场献祭之旅,除非我们在路上不断信靠这样的应许:“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创世纪22:14)。

一列开往远东的列车,爱情和信仰在一排子弹中应声倒地,或者启程。

没有结局的爱情见证着一种宗教敬畏,或许神的美意或爱情本来如此。这列火车是向我驶来的,5000多公里,目的地是贝加尔湖和伊尔库茨克。再向东就到了我的家乡。这当然完全是个人的神游象外。我看见自己从高尔察克扑倒的地方站起来,又看见火车继续向东。冰河开始碎裂,直到哈尔冰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建筑艺术馆正在出售门票。我在人群中默默祷告,仰天叹息。鸽群在万里霾空旋转而且降落,我听见有声音响起: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然后我的骨肉至亲从高尔察克的尸体里剜出那颗温暖的子弹,从我背后开枪射击,子弹穿膛而过,将血湔到教堂的台阶上。一朵蓟花,很美,很美,展翅上腾。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7009058.html

 4 ) 沉静如海

选择这部片子多半是已经对电影的主人公有所了解的,所以也无须赘述。当我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过去十几年接受的教育所看到的历史并非那样言之凿凿,已经形成的世界观突然被粗暴的打破时,我们那个自信满满的人生是该有如何的反应?历史的真相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去接触的,课本上那个曾经凶险的敌人或许也是个一腔热血的男儿,谁知道?所以不要想从这片片子里去找到什么,这不过是一部电影,不是解密资料也不是纪录片。

两个小时的影片情节连贯,开场五分钟即进入激烈的海战状态,高尔察克就如天生的将才一般沉着指挥着自己的战舰,靠着大胆和冷静,以弱胜强凭着布雷舰炸沉了一艘德国的巡洋舰。之后是在波罗的海解救了亲王,受到了亲王的亲自授勋。一切都波澜不惊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所有这些看似完美的东西都很轻易的被击碎了。那些高高在上有着无数荣誉的帝国的军官就如同牲口一般被干掉。

一个人的命运是何等的飘摇不定,本来是冉冉上升的将星,突然间皇帝退位,变成了无主的军人。哈宾斯基演绎下的高尔察克有一种能量在吸引着我,或许也是所有俄罗斯民族身上的优点,一个男人的在危难关头不变的沉着和对信仰的坚贞不渝,沉静如西伯利亚上封冻的贝加尔湖和花岗岩。排除掉两个小时的剧本对其一生刻画的纰漏或者阶级立场,仅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我在他身上发现了值得我欣赏感动的品质。

对祖国对战友的爱,眼看着屠戮开始,他为了保护祖国的军队抛弃个人荣誉,将代表着个人荣誉的佩剑抛于黑海之中,冷静的化解了即刻发生的暴动。在最后时刻,解散掉部队,就算迎接的是死亡,独自面对,保护那些忠心耿耿的战友,这是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抛开个人成败,人生五十年,生命有什么可吝惜?只要存在过。我想这也能解释为何当面对临时政府搜捕他的妻儿时,一位他的老部下或是昔日战友愿意舍身相助,即便镜头没有在他身上多停留一秒。

对安娜的爱,影片中未曾有过轰轰烈烈充满激情的场面,大部分都是分隔两地,通过书信寄托思念。短暂的见面,高尔察克对安娜说“我爱你所以我选择离开你”,就是这句话击中了我,深深的让我佩服这个男人选择放弃的勇气。而就算最后安娜连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和你跳一次舞都没能实现,但我知道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重逢后她那句“这段和你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就足够让高尔察克、让所有人欣慰。

难以想象的悲凉,新政权夺取了胜利,伟大的工人阶级打倒了腐朽的沙皇统治,抛开所有这些口号来看,整部片子透出的是一股如西伯利亚零下六十度严寒的死寂和肃杀,没有太多时代变革、革命风潮下的鲜血淋淋却无时不刻透露出悲怆和压抑,反复出现于脑中的是这样的镜头:风景如画的塞瓦斯托波尔岸边是一车空着的代表着荣誉的军服和配枪而海面下是一具具被石块拖入海底如兵马俑般竖立着的尸骨,一丝寒意沁入心底;被称为”白匪”的哥萨克军人们在弹尽粮绝后伴着军乐向前冲锋,在水冷机枪的扫射下如草芥般扑倒在地,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和西伯利亚冻土混为了一体。不去谈人生的意义,有的只是说不出的苦闷。

值得唏嘘的是影片的结尾,当一切都已成为尘封往事时,后人笨拙的想捕捉些许片段来重现那个时代,却放过了那位最有发言权角落里的女士。
没有功过对错,尘归尘土归土之后,至少爱过,就够了。


 5 ) 没有信仰的时代,我们靠什么来约束道德?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лча́к),俄国著名海军上将。历史上他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曾在1999和2001的两次平反请求均以失败而告终。2004年,俄罗斯立宪法院将高尔察克平反案移交军事法院再一次举行听证会。虽然遭到前苏联退伍老兵和左翼政治家的反对,但是在圣彼得堡和伊尔库兹克分别建立了高尔察克纪念碑,甚至还有一个岛以他的名字命名。维基百科对他的评价是:“政治上的无辜受害者和理想主义爱国者”。

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虽然离经典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还是被康斯坦丁•哈宾斯基演绎的高尔察克小小地感动了一下。影片中印象最深刻就是他卓尔不群的冷静,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他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一名感人的爱国者和一个这个真性情的男人。

这是我第一次欣赏康斯坦丁•哈宾斯基的表演,看后也证实他在美国演艺圈“俄罗斯第一男演员”的地位。对胜利渴望的执着眼神,被俘后不屈的坚韧眼神以及对爱人的无微不至的呵护眼神都让我震撼,影片岁具有好莱坞名人传记的范儿,但在特级制作,戏剧冲突,叙事编排上还存在差距,康斯坦丁•哈宾斯基将高尔察克演绎到如此地步,实属不易。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高尔察克都没有放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这种热爱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和爱人。具有的战争元素的俄罗斯艺术,不管是文学(《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电影(《星星敢死队》)都极有感染力,我身边的朋友多多少少都被感动过,对此我深思许久却没有答案,昨晚在看完《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后,才找到原因所在。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信仰,我们全然没有真正为自己生活过,但从高尔察克身上我们能看到付出生命而在所不惜的信仰。

读大学时,我和老外谈中美文化差异时,他经常感慨中国人的“聪明”。为了物质利益可以加入这个组织,那个团体,而在美国,他如果是个基督教徒,就非常信仰基督,而不会为了其他信仰伊斯兰教。没有信仰的人心中没有约束道德律的标准,尽管有法律来评判,但在中国这个法制不完善的国家,法律能管得范围要远远小于道德的领域,所以毒奶粉此等人性丧尽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尼克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说过:“我们的科技无比先进,能登上月球;但道德却丧失殆尽,犹如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会不会“金钱无所不能,道德一文不值”?

 6 ) 我喝醉了,觉得疯狂是世界的唯一真理。

我喝了四分之三,希望在睡着前,写完这篇狗屎。
人每一刻都面临选择,比如,喝还是不喝这一杯,尤其是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杯啦。
高尔察克是谁,我不知道,扮演过《守夜人》《守日人》中安东的那个演员,扮演了《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中的高尔察克,所以,既然是戏剧,为什么有些傻逼要列举历史上一些同样不知道真假的事做影评呢?
安东演技不错嘛,至少我看不出他有羞怯、生涩或其它镜头前普通人会有的症状,既然如此,那些无聊和寂寞的人又在说什么胡话呢?
扯上政治,作为普通观众,可以以此增加观片的快感,因为这片分明在歌颂伟大的高尔察克“匪帮”嘛!
我来说点实话吧,
人或者全为利益,有时候,人受了蒙蔽,不知道什么对自己真的好,于是就有了政治这门骗术、
一旦人们全都知道,自己活着想要些什么,什么对自己真的好,世界无产者就联合起来了。
海战的场面好像游戏特效,片尾则完全是PPT水平嘛,这样最好,提醒你们啊,那些不合时宜的严肃者们,这是戏剧啊,戏剧!懂!?就是好看好玩好爽。
罗马的某一个贵族,喜欢看人和人在圈子里厮杀,人和狮子打斗,有什么不可以?
全部的历史造成,人的一个致命幻觉,就是觉今是而昨非。
政治正是要让偶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觉得这个时代好或者尚可忍受,从而这个时代的人,成为统治者千秋万代的燃料,但是,人不能穿越,所以,要活下去,不仅要觉得这个时代好,也要通过一些艺术作品觉得这个时代糟,无论怎样,都异常兴奋、不自觉也不自知自己很满意了,历史就是这样混乱不堪,残暴异常,一些聪明且“坏”的人统治大多数自以为聪明且蠢的家伙。
高尔察克受的教育,经历与个性,或者说这个人,(既然都是往事了,)决定了他致力反对那些首先反对他和他的同僚的人。
影片中,工人们和士兵们都是些吐痰、抽烟、粗鲁丑陋的家伙,而贵族们则干净、整洁、富有教养和礼貌,温文尔雅,有人性的光辉,却是那个时代无能为力的被迫害者。
我却想说,人类历史不休不止的洗牌活动——革命,向来如此,以其突然、暴力、迷惑性和无可挽回,制造我们称之为悲剧的悲剧。
不断的祷告也是这部片子的亮点,上帝在这个渐渐无聊而和平的虚伪世界,成了边缘人的麻醉剂,仪式性和阻绝一切理性的祷告,正是这些吸取太多理性和科学的人需要的,任何疏远人,控制人的异己力量都需要这样的不假思索的东西来平衡。
If anything in this world is certian If history has tought us anything It's you can kill anyone ——教父2
爱情是最大的非理性,两个陌生人,也只能是两个陌生人才能有这样的火花,火焰和火灾,一旦有了亲情,他们开始厌烦,真是可悲啊。
逆反是人的天性,就像随遇而安、得过且过、苟且偷生是人的天性,都是些胡说八道。
我爱这个世界,正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一无是处。
快乐的根源不是嘲讽吗?
不论一个人是什么出身、担任什么职务、做过什么事情、杀死他难道不是不可想象的残暴吗?
耶稣、佛陀等都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那个从远古活到现代,每十年返老还童一次的大学教授,所以,真正的悲悯恰恰是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需要的。
恶魔都有致命诱惑力,即适用于高尔察克也适用于布尔什维克的列宁和斯大林们,尤其看一看他们对待托洛茨基的手段,再看一看托洛茨基领导十月革命的手段,就觉得,一旦事无巨细了解了一个事件,不仅一切皆可原谅,而且所有的人都不可原谅。
这个导演成功的用摄影技巧和配音,演员和服装,剪切和灵感抓住我的心,我喜爱这样的艺术品,艺术即是不问对错,不问正义与邪恶,艺术只是《香水》中的香水,感官愉悦是第一位的,毕竟人生短暂啊,大家抓紧时间活着,不要等到苟延残喘时,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虚度年华而羞耻。

 短评

这又是一部让我很难打分的电影。它具备了一切好看的元素,但没下功夫去精雕细琢;套用了一个讨巧的模式,把故事说得圆润流畅,却放过了那个时代背后更巨大的话题。

3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拍得很美

4分钟前
  • 子安
  • 力荐

高尔察克,英雄的,无畏的一生。影片很虐,也有点避重就轻,抛去被时代裹挟的命运之流的大帽子,其塑造了一个矛盾而内敛的英雄。“要把他们埋在一起吗,不分红军白军?”“埋在一起,他们都是上帝的子民。”一句对白,拍出了情怀。

7分钟前
  • 有寂
  • 力荐

讲述俄国著名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传奇的军旅生涯和爱情生活的俄罗斯影片,导演安德烈·克拉夫库克曾执导《寻找幸福的起点》。个人十分喜欢《寻找幸福的起点》,不过这部影片和《寻找幸福的起点》的风格截然不同。

12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因此说,历史才是塑造英雄的最大后台,而运气是成功的关键词

14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在俗(什么钢铁镶钻的艺术字啊!)和雅之间反复横跳的俄式审美,在山坡扫射的枪口下逃过一劫的谢尔盖,躲在桥洞下抽烟,桥上三两士兵走过,水漫过膝盖止不住颤抖。坠入水下挺立的尸体、十字架冰窟、几场行刑场景和配乐都非常绝。冰天雪地中进军的白卫军,顶着粗粝的风、密集的枪林弹雨,没有弹药补给的卡普佩尔在战壕中打气:上帝是仁慈的。屏幕外的人恐怕只会在心中默念:天地不仁。世界史课堂上一句话带过的the whites rebellion、高尔察克,做笔记时搜到的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听着就很英雄主义,浪漫悲剧。时隔几年才真正点开,果真如此。(原本看介绍把预期降低到《珍珠港》级别,着实惊喜到了。

16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推荐

男女主人公像两张白纸,毫无魅力可言

17分钟前
  • muzer
  • 较差

太帅了

21分钟前
  • 北北
  • 力荐

老毛子的片一旦动真格的,尽管一大堆毛病也会让你竖起大拇指叫一声牛逼。P.S.:最后是说女主被拉去演《战争与和平》了吧。

23分钟前
  • 个别人
  • 力荐

渣男上将高尔察克......那个女主似乎感动了很多人,但我对她只感到恶心,我最后再说一遍:靠男人养活的女人没有资格谈论真爱!那不是追求恋爱自由的进步女性,而是卖了还想立牌坊的婊子!另外,再衷告男同胞们一句:不要随便带入性地意淫,现实中你们很可能是谢尔盖而不是高尔察克。

26分钟前
  • 海藏精卫
  • 还行

白卫军与旧时代挽歌。

28分钟前
  • 力荐

战争场面干掉《集结号》,爱情故事干掉《非诚勿扰》,一部老毛子的片子干掉冯小刚2部,哈哈

33分钟前
  • RiverBlues
  • 推荐

我们从未一起跳过舞。

35分钟前
  • 宝贝呱
  • 力荐

题材很吸引人,无奈以爱情作为大时代变迁和人物悲剧命运的切入点和贯穿线索实为糟糕,高尔察克倘有魅力,也绝不在电影中编造出的庸俗化的风流韵事,作为科学家、北极探险家、日俄战争后的俄海军重建挑大梁者、黑海舰队司令官、流亡的将军、被红色政权处决的反革命首领,如此一生塞进两小时已勉强,还被赘笔占去大篇幅,可惜。

39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这小子拿着沙俄中央银行16吨黄金跟日本买武器,武器没拿到手自己先被枪毙了,让日本人捞了个大便宜。

41分钟前
  • Jo
  • 推荐

很容易手一松给四星的,苏联战争史诗大片,罗曼史走向但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尼玛这导演编剧得多恨苏共才能拍出这么一部恶毒的片儿啊。活活儿把一“反动军阀”拍成了姜维。强化了宗教意味,强化了大俄罗斯情结,另外这不是活生生的通奸么,都拍成忠贞爱情了。现在的俄罗斯真可怕……

4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俄罗斯的演员怎么那么好看?哈哈,

48分钟前
  • jijis
  • 推荐

布尔什维克毁了一个天才以及他的爱情!!

49分钟前
  • Ni9ht_Kid
  • 推荐

他们到底还是给你平反了啊

52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2008-12-12,倒霉的德军舰桥,为白匪翻案。

57分钟前
  • itrek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