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第一季

大陆剧大陆2014

主演:杨志刚,杜若溪,于毅,刘芊含,巨兴茂,牛北壬,肖茵,江柏萱,萧松原,马赫,张少华,王奎荣,申军谊,寇振海,史可

导演:郭靖宇

 剧照

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2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3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4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5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6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3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4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5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6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7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8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19勇敢的心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2 12:42

详细剧情

  20世纪30年代初,古老的华夏大地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热河一带颇有名气的霍家少爷霍啸林一向浪荡不羁,他和保安司令赵金虎的儿子赵舒城是好朋友,并喜欢唱黄梅戏的女孩阿梅。谁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和赵金虎争夺阿梅,饱读诗书的舒城则越来越不满父亲滥杀无辜的军阀行径。两家的矛盾最终爆发,霍家惨遭灭门,背负仇恨和伤痛的啸林侥幸逃脱,遁入江湖,他发誓一定要为家人报仇。学成一身武艺的啸林沦落黑道,成为名震汉口的一霸。  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露出险恶贪婪的面孔,无情爪牙撕破华夏大地的肌肤,血流满地。走过一大段弯路的啸林意识到人生所犯的错误,在命运的指引下,他将用血肉铸就一段爱国传奇……

 长篇影评

 1 ) 《令人心动的offer》带教律师背景介绍

备注:此篇在知乎先发布过一次,所以图片带有知乎的水印。

前言

整个综艺的拍摄手法,剪辑节奏基本和韩国原版《Good people》是如出一辙,所以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的整套复制模式。

些许不同的是,一则则是嘉宾观察室在何炅的控场节奏下的话题引导风格走得肯定不是姜虎东派哈哈哈,二则则是在中国的国情下发生的故事风格走向是不同的。

像韩国综艺《Good people》其实也是带火了节目中的精品律所和四位带教律师,温柔细心的权律师,智慧人性的蔡律师等等,给他们每个人的个人品牌带来了很大的传播度,随之而来的就是律所品牌的打响和个人客户资源的增多,所以这款职场综艺给任何一个参与者带来的效应都是多多益善的。

带教律师的背景介绍

《Good people》会在第一集就有带教律师的四位介绍,但《令人心动的offer》还没有透露。所以在这里将带教律师的背景做个整理和介绍,以下资料全部是对外公开的资料,不涉及律师的个人隐私。

徐灵菱,在锦天城的律师没有找到她(有点奇怪),2018年辞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职务,相关的报道如下。

金勋,第一集没有太多镜头,但从面相看起来很亲和,期待后面的爆发力。

工作语言:中文|日语|韩语

教育背景

  • 1994-09-01至1998-07-01 吉林大学 经济法 本科学士
  • 1998-09-01至2001-07-01 吉林大学 公司法 研究生硕士
  • 2003-04-01至2005-03-01 日本北海道大学 商法 硕士
  • 2005-04-01至2008-03-01 日本北海道大学 商法 博士

工作经历

  • 2001-07-01至2002-07-01 延边大学法律系 教师
  • 2006-04-01至2008-03-01 日本学术振兴会 (知识产权)研究员
  • 2008-05-20至2011-12-31 华东政法大学 教师
  • 2009-12-10至2012-06-30 上海市全程律师事务所 兼职律师
  • 2012-07-01 至今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总部 高级合伙人

柴晓峰

王剑锋,目前应该是团队带教律师里面资历最年轻的,颜值最高的啦。

就目前的剪辑节奏来看,李浩源很像<Good people>的小林一样的选手,何运晨很像小李,两个人各有千秋,最想看他们在同一位导师的带领下的火花了。

扒资料很辛苦,喜欢的话点个赞,赞赏一个吧,谢谢么么哒!

 2 ) 宽容且美好的实习生活

补看了《令人心动的offer 1》,真不错。最后留下的三位实习生蛮令人信服的。何运晨自身能力强又很温暖的角色,沟通交流与组织能力都强;李浩源专业素养综合实力强,中英文都很不错,而且知道如何突出自己。是技术骨干,但感觉有种傲气;邓冰莹真是口齿清晰又反应快,辩论赛冠军出身,做诉讼律师很适合呢。另外梅贞,说话真是温柔啊~何炅老师主持的观察团也都蛮有意思的,看他们的点评有趣也有话题伸展。

另外,锦天城对实习生们真是用心良苦,考题任务多样性而且有带教律师点评,最关键的是所有的实习生都能安全地待完一整季,而不像Apprentice 那样每一集都有实习生被吼道”XXX, You are fired! ”🥶

 3 ) 202212慢慢来比较快

1,普法and初步了解法律行业and入职注意事项,另外,各种嘉宾的观点可以归结到职员或老板的想法,从而可以知道他们角度的思想 2,李浩源这样的骨子里优雅的男生真的太有魅力了。果然读书尤其是古文真的是会体现在气质上,融入血液的文化底蕴太彰显古人君子风范了 3,梅桢这种有学历有实力而不争不抢的符合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的女性性格,却没有被选择,而强势的、不停的展露自己锋芒的小邓,反而被选择,这点非常值得思考 4,能够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跟多种多样的人交往的一些礼节与细节,学习到小何等人与他人相处的方式。ps,面试也可以参考小何和李浩源的视频进行模仿和学习 5,小何后来说到,他淡定与从容来自于多次失败与被拒绝。所以说该装的时候还是得装一装,说不定装着装着就习惯了,就成为了新的一个自己 6,最后一期,邱晨对他们八个人的总结印象特别深刻。人的性格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几周之内完全展现出来,所以要给自己给他人时间,人也要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也确实有缺点,优点和缺点没有可比性,慢慢来比较快 7,上了职场就不是学生了。要处理好同辈压力,不要太过于逼自己,实习期有可能掉一层皮,要做好准备 8,相比于他们,我选择想要从事的这份职业真的没有他们辛苦,当然赚的肯定不如他们多,也不可能生活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不过看到他们这么辛苦,我就知道自己何其有幸暂时拥有眼前幸福的一切 9,从郭旭身上也能看到,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等别人说完等别人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再做反馈也不迟 10,他们很优秀,但也很努力,我不像他们那么优秀,但是我也必须努力。

 4 ) ?律己之师丨这个路口成就下段旅程?

· 🍀整体观感 ↓↓——[8.8/10] 依法律人不是目的,以法助人持律扶善,方有德律大家匡正之追求,秉器之风范。 · [拥抱]难忘篇幅 ↓↓ 经过节目前面四集的铺垫,8位实习生们开始真正融入环境,熟悉规则,彼此默契起来。 第五集开始,几乎每集都有一个深刻的难忘点,着重推荐其中三集。 ↓↓ ①第五集课题☞🌿黄山歙县做法律援助 —— 何运晨组负责走访援助「赡养老人案」; 邓冰莹组负责走访援助「留守儿童案」。 —— 其中,邓冰莹组采集情况,让人几度破防,整体处理也更加细致入微,尽管情况繁复。 ②第六集课题☞🛒超市虚假合同调查取证 —— 郭旭组逐个质证原告方列出的证据点; 李晨组正面论证合同存在的不合理性。 —— 在分工上,李晨组确实效率更高,合力更大;取证目的上也是釜底抽薪,更加有力。 —— 此外,这集最后,实习生们在各自饭局上吐露心声,大家难得放松,关系也更进一步。 ③第七集课题☞🛳️游轮问题诉讼可视化 —— 两两搭档丨四组都惯性陷入到案情细节中 —— 在这次小小组配合中,除了体现出大家的默契配合,法律专业外,也袒露了内心挣扎。 —— 特别珍贵的是,大家在这个紧张的过程中,能彼此理解和支持,浩源那段让人无脑站。 · ✍🏻品质学习 ↓带教律师↓ ①金律☞严格犀利丨憨缓可爱 ②柴律☞精确直接丨温文尔雅 ③徐律☞一针见血丨知性优雅 ④王律☞自信干练丨得体绅士 ↓实习少年↓ ①李浩源☞博识善察丨共情乐享 ②何运晨☞机敏专业丨躬身通汇 ③李晨☞顾全大局丨善良幽默 ④梅桢☞上进负责丨通情达理 ⑤邓冰莹☞观点鲜明丨立场果决 ⑥薛俊杰☞沉着细谨丨温暖率真 ⑦郭旭☞执行力强丨果敢大方 ⑧蔡昆廷☞努力踏实丨细腻呆萌 ·

 5 ) 这个节目太脱离律师事务所实际了

一颗星给四位上海的律师(徐好像还不是中国法律意义上的律师,姑且也算律师吧)和北京的岳律师,他们展现了律师的风范,估计也为这个垃圾节目作出了不少妥协。还有一颗星给李浩源、邓冰莹和何运晨,看上去学习能力不错,感觉像是那种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那种人。他们应该正是律师事务所想要的实习生。

垃圾广告太多。

我没看过韩国版,不发表对比性的意见。

第一集,本来是令人心动的offer,其实大家都知道其实不怎么令人心动。这一集这个工作怎么好也没讲清楚。本来嘛,这个节目可以说实习生通过努力成为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全职律师,可是标题没有体现律师,是不是政策上不让用,不知道弄个offer是啥意思,是不是还有第二季,变成其他行业的了?不是律师了,那我再也不看了。

一上来弄个劳动合同的陷阱插进去是要干嘛呢?装作要考察实习生。不过我觉得这个是很好的普法教材啊,可以重点普法一下。

询问院校出生是法律类雇主的习惯,学生肯定也受到影响。

第二集,组长选人,感觉是综艺节目套路啊,《这就是灌篮》也是这样啊。

人家那几位律师都说法庭辩论不要搞成辩论赛,结果节目为了吸引观众,弄成辩论赛一样。中国式法庭审理是在法官主持下进行的,各方在法官指引下发表意见,是纠问式诉讼,不是抗辩式诉讼。

辩论赛这个形式是误导观众,观众以为法庭辩论就是这样,那么那些观众真的去打官司岂不是要把法官逼疯。法庭上一般也不会站起来发言,站起来的话法官以为你要对谁人身攻击呢。法庭上一般不可以越过法官直接问对方问题,显得多没有秩序,给人感觉法庭不在法官控制之下一样。

何运晨一组输得彻底,原因竟然是选错了法律条文,不知道是怎么安排的,我觉得这个就是不公平竞争嘛,要是他选对了条文,不敢说结果有多少改变,场面也算势均力敌啊。

第三集,蔡问李浩源的那些劳动合同法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不应该问,都是法学院学过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蔡可能懂澳大利亚的法律,在这弄这些中国法是不是浪费?是资源的错配。蔡到后面就彻底打酱油了。

那既然你们这个节目追求真实,他的背景要是来这个律所做中国法,律所不可能收他,律所就喜欢李浩源这样的学霸。还有那几个外行评论员(岳律师当然不外行),是活跃气氛的吗?每次都无关痛痒的评论,中间穿插普法也比较肤浅。

实习生熬通宵可不是好事情?其实这些案子对于实习生还是挺难的,建议多点时间,让他们细细地静下心来好好研究。

熬夜加班不是好的价值观,高以翔的事情才刚刚过去。

会见当事人表面上是聊天,其实非常难,比文案工作难很多,有的律师事务所有专门的谈案律师,最好是非常有经验的律师来进行,年轻律师会见当事人往往效果不太好。

第四集,滤镜是不是太牛逼了,邓冰莹在家怎么和在办公室是两个人?带个眼镜差别这么大?

刑事辩护这个,一个人一分半钟,体系性不好。尤其是徐律师一开始已经说了要点了,从程序、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罪与非罪,量刑)等方面进行。

我觉得要是能够按照程序按照顺序一一展开辩论才好,显得非常有秩序,效果好的话可以堪比律政剧。应该先陈述起诉事实与理由,辩方进行第一轮答辩。然后法官进行争议焦点归纳,各方律师在每一个争议焦点都充分发表意见,发表完意见后再对另一个争议焦点发表意见,也不可能重复。这个辩论赛搞得乱七八糟,每个人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另外就证据也可以单独拿出来一一展开发表意见。一个证据是否采信,采信后是何种证明目的,对于案件走向影响巨大,刑事案件证据都特别多,几百页不在话下,举证质证完全可以单拿出来。

第五集,请假。跟《这就是灌篮》一个套路啊。

开始煽情了,也看到中国这两极分化的状况。

第六集,这一集没普法啊?

第七集,诉讼可视化,那是天同律师事务所写的一本书嘛。

//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16.38215c07Z38Krz&id=562665465524&cm_id=140105335569ed55e27b&abbucket=14

第八集,又通宵了??

第十集,我觉得这个辩论比以前那个好一点,不过正如评论说的,李浩源他们也确实没发挥出来。

 6 ) 亲身经历的“心动的offer”以及捋一捋剧中的重要职场技能

节目很好看,在享受大律们高级的语言表达的同时,我也想到了自己去年MBA第一年暑假在美国实习的经历。其实我也不是什么职场新人了,进商学院前已经有一个工程硕士,先后在工程,非营利组织和一个很初期的风投工作了6年,做到了初级管理的职位。

我暑假在湾区的某Blue Chip实习了两个月,做的主要是金融策略相关的工作,跟我同组的还有来自另一个学校的MBA,美国人,男,叫P好了。一般来说MBA暑假实习结束,公司会发一个return offer给他们觉得表现优异的实习生(仅代表Top15的项目)。Return offer意味着可能离毕业还有一年,我毕业后的工作就有着落了。一般来说公司名额非常多,只要好就留,所以实习生之间不存在太大的竞争,自己好好表现就行。可偏偏今年疫情对很多公司冲击巨大包括我们公司,于是公司给我们打了预防针,我和P,两者可能只能取其一。

我听到这个情况后自然是有压力的,因为如果拿不到return offer再次找工作,在美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会非常难,而如果找不到针对MBA的工作,那么薪水就可能很难帮我偿还我20万美金的学生贷款。

我忍不住把我和P的背景梳理了一边:我本科来自国内普通的211,工程硕士在美国一个专排30左右的州立大学就读。从业6年时间我没有任何和金融相关的经验和教育经历。P本科在一个很不错的私校念的经济学,比我小4岁但是工作时间只比我少两年,一直做的都是金融相关的工作,MBA项目和我的也算劲敌,排名一直不相上下。乍一比较,我觉得自己在背景,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上都处于劣势。而最让我担心的一点是,我需要公司办理工作签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很多公司都冻结了办理,所以公司很有可能暗地以这个理由拒绝我。但我也明白自己的优势,成熟度,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P和我是同一个Manager带,我们除了各自的主要项目,还有一些合作项目。最后实习结束我们需要独立制作两页PPT在30多名VP面前进行10分钟演讲和Q&A(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在我分享最后的结果之前,我想说一说我在这个剧里面观察到的我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一些职场技能。

主动和有效沟通 (direct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还是想说梅帧和何运晨那一段。梅帧和何云晨沟通的时候是一种商量的口吻,并且她的语言组织非常清晰,1.我想要什么;2.为什么想要这样;3.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最后一点特别关键,因为我自己刚入职场提要求的时候经常会停止在1和2。如果不加3,会把何至于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果他已经有类似的顾虑(梅帧的表现可能会减分),这时候说出来,不好听也伤感情,但不说,就不能就这个顾虑进行讨论,表达意见和指定解决方案。所以梅帧很直接,把这个后果说了,主动开启和队友直接沟通的频道,也给了何表达想法和做选择的余地。这是我们在商学院一直在学的直接高效沟通的技巧——内容直接,但是表达委婉,而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口直心快“。还有一集在大家埋头苦干的时候,梅帧去找大律要模板,也是主动高效沟通的另一种表现。

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我在商学院找实习的时候被一再强调,几乎所有我面试过的公司,比如通用,亚马逊,花旗银行,美国航空(你们看全是不同的行业)都明确表示,比起拥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相关经验,我们更关心的是求职者的沟通能力,因为我们明白以你们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可以很快获取,但是为人处世的能力不是短期能形成的,所以更可贵。虽然在国内工作时间有限,我觉得这项能力在国内的一些行业也开始慢慢的受到高度重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学习能力和经验相当的情况下(甚至是稍弱的情况下)遇事好沟通的人,总是会更受欢迎的。

我发现年龄在国内求职非常容易成为一个天花板(这是不对的),但我在美国求职的时候,目前来说这种经历很少(其实压根没遇到),担忧的反而是那些较年轻的同学,因为一般情况下(强调一般)年龄和成熟度应为正比。而成熟度较高的职场人更容易体现好的沟通能力,更受公司喜爱,当然不排除个别行业和公司。

主动提升自己的短板 (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and push limits)

后期某一集,梅帧主动和何运晨商量是不是能让自己多说, 因为自己想锻炼和提升自身表述水平,这是对自我发展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之前几乎每次团队战,组长和队员在进行分工的时候,考虑的都是人尽其用,让大家去做最擅长的事以追求最好的表现。从团队表现的角度来看,这样分工确实合理。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团员技能发展会非常不均衡,而在资本市场中综合能力均衡并有所长的人,更容易突出。能力发展不均衡则很容易陷入只扮演一种职场角色的困境(特别常见技术岗)。当我是团队领导者,在利益相关性很高的项目里,我会这样分工,但如果利益相关性较低,我会欣赏愿意主动要求自我挑战的人。

我自己以前也长觉得专业能力是最最重要的,非常怕做会显得自己能力不行的事情。后来带的新人多了,才明白其实公司对新人期待值是相对较低的,对一些错误的包容度比较高,只要新人能够接收反馈,并主动改进,公司不介意让新人尝试一些挑战。其实在职场初期前5年,是最适合提升短板的时候,犯错成本相对小。不会但是愿意学,比呆在技能舒适圈里的新人更能得到重视。

主动寻求建设性反馈(seek constructive feedback)

看到好几次实习生们去找大律寻求反馈,这种态度特别好。好的反馈能够帮助自己了解同事或上司的期待,了解自己是否达到预期,也发出一个信号:我在乎我的工作,我在乎和你工作,所以我想要变得更好。反馈不一定只找上司要,合作同事之间也可以互相给反馈。我们在商学院有专门的给反馈和接受反馈的训练。好的建设性反馈需要心思去组织,还需要因而而已的组织语言,拿捏轻重,侧重客观事实和解决建议。好的接受反馈的态度应该是主动倾听(active listening),主动询问细节,说白了就是明白自己哪里做的好和不好,商讨怎么可以改进。李晨去找柴律要反馈,柴律给的是解决方法,他要的确实情绪上的慰藉,其实是一种没有倾听的表现也不是很职业的表现(当然理解孩子还年轻)。所以不是每一个找我要反馈的人,我都会给的,而认真给我反馈的人我一定是心存感激。

谢谢各位读到这儿了。八月份实习完,漫长的等了一个月,九月中旬时候接到HR电话,告诉我我拿到return offer了,我自己心头大石也算落下。P自然就没有拿到offer,我也替他感到失落。我和P合作的非常开心,他人很好相处,对我在金融相关的概念还有excel的用法上有不少的帮助,而我主要在团队沟通时起主导(我们经常要和产品部沟通)。我自己感觉两个人都很合格。后来我的manager跟我做最后反馈的时候,说她觉得我的硬技能不太好,很需要改进,这一点做中期反馈的时候她已经说过,后半段实习也能看到我在努力改进,所以非常喜欢我主动做事的态度。我实习的时候,一切都是从头学起,但我并没有加班,也是因为主动沟通,主动思考优化方案,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而最后做presentation,我主动找了很多个同事帮我做试炼,所以最后我在9个实习生里,得分是最高的,我猜测也在一定程度上帮我赢得了这份offer。

 短评

第一集德阳医生案,可以的!

4分钟前
  • 帕里克吃布洛芬
  • 力荐

人间理想何运晨。生子当如李浩源。

9分钟前
  • Cello
  • 力荐

有一说一,想嫁何运晨。

13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李晨肯定是考研准备到一半被拉来参加综艺,走到哪都不忘带本法硕分析

17分钟前
  • 艾读书
  • 力荐

节目很精彩,不仅展现了毕业生初实习的战战兢兢,还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观众还可以通过看节目,了解一些法律知识。ps.我个人最欣赏何同学,长的好看还有趣。

19分钟前
  • 穆子衿
  • 力荐

和韩国版如出一辙,但是确实非常精彩,作为一个并不懂法律的吃瓜群众,觉得他们还是挺厉害的,展现的也确实是很真实的年轻人的职场生活,现在我还能想起来我第一次实习的时候连和领导一起吃午饭都很拘谨的场面。另,盼望出一季在翻译公司实习的节目,我肯定报名参与!

20分钟前
  • NEVERMIND
  • 推荐

感觉嘉宾的面试可以学习李浩源好文采和何运晨的幽默感,都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加分,不过原来面试官这个年纪的都玩王者荣耀,真是你的队友...

23分钟前
  • 更俗
  • 推荐

还有好几年才会正式踏入职场,在学校就业办观察了很久。在就业办了解到的更多是工作的需求,而在这里更加明白了职场新人需要照顾的很多礼仪。也不光是未来正式工作吧,想起来自己之前做过的兼职,当时啥也不懂就给签了合同,而旁边研究生学姐却在仔细看合同,在这部剧里也晓得了合同的重要,值得职场新人参考。

24分钟前
  • xxx
  • 力荐

还行啊 最喜欢冰莹 真的就是为诉讼而生

28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第一天就有限时任务,真的太难了,紧张死了我,我看着都难,没接触过律师的觉得学到了很多,突然觉得这个律师还挺有趣的,小何加油。

31分钟前
  • 朱诺
  • 力荐

八位实习生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展现,不明白人设都一样的说法是有什么根据,是看过韩版就自己给他们对号入座了么?已婚、天才都是标签而已,这样就人设一样了?对人设是有什么误解?节目设置和流程跟韩国版是一样的,但也有超出我预期的地方。从李晨身上看到了我本科时期早出晚归累的狗一样还成天乐呵呵的实习期。比heart signal好看,毕竟过了儿女情长的年纪了……期待后面的发展。

33分钟前
  • funfun
  • 力荐

听说勋博士在豆瓣投诉恶评哈哈哈哈哈哈

38分钟前
  • 无心人
  • 力荐

建议想从事法律的同学少看点这种造星的节目,多看点马背上的法庭这种电影,司法不易,法律更不易。

40分钟前
  • 盼盼的逗逗
  • 还行

好看,我喜欢这种风格的综艺,比谈恋爱有趣多了。留下李浩源何运晨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最后获得了额外加入的名额,而且是李晨的话,我直接改一星,这种专业性的东西不可能一下就提升,如果真的达到了这样的效果,那我会告节目组误导观众哦(doge

45分钟前
  • 棋不意
  • 推荐

9012年了,还有人不知道因为限韩买了版权也不能大张旗鼓吗?在这里打一星说抄袭?无知很有优越感吗?我没有反对觉得节目不好看打一星,我只是觉得没有看过就秀优越很傻逼。完整追过韩版,一直很期待能有国内法的类似节目,知道买了版权就在等。看了一期之后觉得除了节奏还是有国内综艺普遍拖沓的问题之外,整体水准还是比较高的,期待后面几期。(2019.11.1)看了第二期,我盲押梅桢李浩源。另外,这个节目的低分激进评论区真是法学生爷现眼大赏。(2019.11.7)

48分钟前
  • 不想被发现
  • 推荐

李晨这种努力上进清纯干净可爱乖巧腼腆真诚温暖的应届生形象在面试的时候会很讨喜。清北的毕业生身份一般在还没见到人之前就已经一百分的基础分了。应届生千万不要急于表现不懂装懂会直接被扣到负分。李浩源这种有真才实学的是任何行业的导师最想要的,但是细节错误真的会有点可惜。面试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都不是废话都是有目的的,是想从多个维度找到是否有契合岗位的点。(我九年前在校内第一次参加校招拿到很好的offer,算是运气好在还没有感受到就业紧张的懵懵懂懂时候。四年前开始带实习生真心觉得现在很多毕业生比当年的我优秀太多了

53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推荐

身边有做律师的朋友,所以感触更深。旁人看到的是他们年入几百几千万,外表光鲜亮丽,但背后都是一个个案子熬出来的。昨天朋友跟我说,做这行,不是财务自由就是驾鹤西游。其实哪个行业不艰辛呢?

58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1.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等别人说完再反应也不晚2.职场不需要学生气,稳重内敛3.简洁有利,直戳要害的能力

60分钟前
  • 伪小玮826
  • 力荐

3.5 比《心动的信号》成功不知多少的素人综艺。去年内地综艺中剧本感的TOP1,整体拿捏与平衡的手段极强,需要费脑力看;价值观和情感输出也特别稳扎稳打,堪称是彻头彻尾包装成综艺的剧集。的确够精彩。

1小时前
  • 徐若风
  • 推荐

李浩源真的很擅长这种文字和思辨性工作,可以看出来他天赋很强,小何看着大大咧咧的其实还挺沉稳的,我觉得两个人被留下的可能性强。

1小时前
  • mouss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