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 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6

主演:蒋昌建,魏坤琳,陶晶莹,张召忠,郭敬明

导演:内详

 剧照

最强大脑 第三季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4-04-21 04:54

详细剧情

  2015年底,科学真人秀《最强大脑》第三季正式启动,新一季的节目主题为“核桃计划”,主打“让科学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常驻评审张召忠、郭敬明,观察员王石、刘强东、周杰伦相继加盟。

 长篇影评

 1 ) 最强大脑之【人物篇】

我是个不太合格的最强大脑观众,第三季开播才被爱奇艺APP安利(进驻视频app真的很有用有木有(⊙v⊙)),然后开始追啦啦啦。

首先,综艺当然看的是主持人功力与嘉宾咖位。

主持人蒋昌建,名字无怪乎这么熟,原来是辩论圈老手,怪不得字字铿锵,气场强大;陶晶莹,综艺大咖,她说话总是给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情商极高,是节目中的感性担当,第四期王鹰豪那段由见一斑;张召忠大爷,拥有非常hin objective的态度,同时出身又红又专,老一辈艺术家的表情真是萌萌哒!!他的言论通常有趣,有时还挺,欸,有用的,制作为表情包之后更是圈粉(看表演时候辣如痴如醉的动图)。

重点说一下Dr魏跟四儿。

魏坤琳教授是隔壁学校心理学的,莫名让我亲切微笑脸微笑脸。不过平心而论,每次都是0号衬衫发胶打这么高眼睛这么小真的是...有点帅啊!主要是他每次说话的时候都是笑笑的哎呀呀真是萌翻我了,皱起眉头的时候也是hin帅,勾起笑容也有被电到,主要是他浑身散发的阳光啊阳光啊还有学识的光环,好吧颜性恋的我被圈粉了嘤嘤。

但!是!我还是保持理智的。咱们且看郭敬明,有才,有钱,有影响力。关于他的心理很多人都分析过了。说实在的,评价一个明星可以透过研究其粉丝的心理,胖友们这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啊。基本上个人认为他的饭们主要是看中了他凤凰男的前身以及金钱权力至上的物质boy心理,谁看不惯他谁就是愤青,“嫉妒”小四有钱有权。我对郭敬明尊敬但是谈不上粉丝,是欣赏其才华,却对他的一些价值观没有强烈共鸣的一个人。

这两人莫名掐起架来的主要原因是各自都认为自己时key opinion leader,受不了自己的权威地位被challenge。代表理性的魏坤琳自然信仰他的科学之道,这一点不难理解;代表“才子”的郭敬明偶像包袱非常重,也不甘随便被否定。两两不能说服,能怎样?打起来啊。

不过,第四期剑拨弩张的气氛缓和,郭敬明发出正常人对选手的喜爱,让人好感度回升。魏教授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没有扛住理性,却被迫败给了所谓的“兄弟情”。他其实比谁都知道,这个比赛就是残酷的、就是要挑选最强的人的。然鹅,最终两个魔方选手留下来这一选择,不得不说,非常怪异。以后两位队员如何相处呢?节目组脑子没想清楚吧。




 2 ) 一个文科生对于魏郭撕逼的看法

看完第二第三期 我实在忍不住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了。
我是坚定地站在叨叨魏的立场上的。首先 我一直觉得三季以来 从最强大脑的节目性质和宗旨来看 选用一些非科学专业领域的人当嘉宾并赋予其一定程度上决定比赛结果的预判分的权利的做法是欠妥的 因为这势必使得一个专业节目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因为非专业的不了解而对专业产生的误解 我甚至不认为可以称得上是二者的分歧。有许多人认为科学需要质疑精神 这话固然对 但是要知道的是 质疑也是要在有了相当一定程度的了解基础上 否则就是不必要的质疑。
对于叨叨魏来说 我始终觉得他做出了一个教授应有的素质 面对非专业人的质疑 他耐心做出解释 面对第二期郭对其讥笑 冷眼 甚至说出「你什么都对」这种无理式的撕逼话时 魏一直在做忍让并时钟笑脸相迎 而在第三期面对郭将两个概念不同的测试进行类比还振振有词的做法时 才说出「我觉得你说的话很业余」。甚至我觉得其后将郭比喻成女人的行为我也能表示理解 因为说实话 换做是我 早就会当场将郭比喻成傻逼了。所以 三季以来 其实我一直对魏抱有些同情态度 他作为的是整个科学团队的唯一的场上代表 而面对感性的或者无知的嘉宾的质疑 只有他一遍遍做出在他看来最浅显的解释 面对观众认为其固执 死板 甚至冷血的态度下 只有他为整个科学团队直至科学担当无知者攻击的挡箭牌并且用微笑承受。

至于郭 在自己不认可的选手完成比赛后 阴沉着脸 不鼓掌 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 在魏解释时不看对方 甚至发出怪异的讥笑声 并且在对方多次道歉直至伸出手企盼自己能够与他握手言和的情况下还愤然离场 丝毫不给对方颜面 我以为 到底谁的素养出现了问题 这个答案已经很明显。也难怪他的文字和电影一直那么地小家子气 格局小肚量低的人 是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大时代的。

所以 最后想再说两点。一 请不要再说魏郭「撕逼」了 「撕」的人只是郭。二 麻烦节目组更改赛制 让赋分权完全给予相关科学专业人士。

 3 ) 如何评价郭敬明和魏坤琳的吵架事件?

所有人都把郭敬明与魏坤琳的矛盾当成了一个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在煞有介事地分析其人品人格,但是却鲜有人意识到:这就是真人秀。

这一点放到后面说,先就事论事说就这一期《最强大脑》中郭敬明和魏坤琳产生的冲突。

1、这一期是谁先挑起了冲突?
是魏坤琳。郭敬明首先对他的评判提出了怀疑,他则首先进行了人身攻击。(我说的不明白?)



“我觉得小四说的很多话,都非常地业余。”

《最强大脑》是一个公众场合,魏坤琳在现场也是所谓的唯一的『科学』评审,节目组人为地把他跟科学高度捆绑在一起,所以他说的话是在代言『科学』,他对郭敬明的质疑会让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对郭敬明站在《最强大脑》评审席上的资格进行质疑,而这第一不是一个合理的讨论姿态,第二这极大地伤害了郭敬明的自尊心和面子,而这种伤害对任何人都不应该。这就好像上课时你热心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说,嘿,看这个傻子。一样一样的。

随后这种难堪被成倍地放大了。让这种难堪放大的一方面是郭强势的公众形象和性格特征,二是媒体平台本身的固有属性。

事实上,魏坤琳的确没有资格在现场对郭敬明业余还是专业与否进行质疑。一则因为郭敬明本身并非科学家,他的存在两人对话的根基和身份立场均不一样。他是受邀前来的节目评审,他有权利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他的问题主持人蒋昌建也同样提了出来;第二这超过了魏的责任范围,最强大脑是一个真人秀舞台,不是他的实验室。对于他来说,把这么评分的科学根据(后面他说了)在这个时候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他就能站得稳。

但魏坤琳抱怨了起来:
我从未见过在舞台上,就是说,不是一条一条来回地说,而是说这么长的一段,我们都插不上话。

郭敬明立刻反应:
你不用插上话,因为在你说话的时候,我也没有打断你呀。

这里魏坤琳的反应是无奈一笑。恰好家里的电视放了上一期二者的唇枪舌战,我发现郭敬明反击魏坤琳『我也没有打断你啊』有更渊远的怒气来源——魏坤琳曾在上期节目中频繁地打断郭敬明的发言,恰好是郭敬明让小公举猜分数的那场。并且上期郭对挑战难度提出不满表达想要修改自己的分数被拒绝后,魏坤琳直接带有嘲讽地说让郭敬明自己去进行挑战试试。



这个逻辑我怎么听起来那么耳熟?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这就是科学的化身说的话嘛?

当然,魏坤琳随后解释自己的意思其实是希望郭敬明能亲自去感受一下这个条挑战的难度,他解释完郭敬明也想阐述一下自己的逻辑,两个人都说完各自的立场这争执就可以过去了,于是郭敬明开口了:
<图片3>

咔,他又被打断了.....
<图片4>

您好,欢迎收看真人演绎什么叫死活不给你台阶下...... 大哥,你看一眼郭敬明的脸......
<图片5>

(哈哈哈哈哈哈我笑个场)

主持人蒋昌建感受到了现场的剑拔弩张,准备出手救场,于是问郭敬明,“你觉得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哪一个更能震撼到你?”

郭敬明回答,“我觉得记忆能力更能震撼到我。”

蒋昌建说,『ok』,话没说完,魏坤琳又......打断了......蒋昌建,“我觉得大家可忘了这一点,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不是记忆的项目,就是最牛的项目......”巴拉巴拉还有一堆。郭敬明眼珠子都快翻出来了。

再多的截图我也不放了,简而言之魏坤琳完全没意识到,最强大脑绝不可能是他一个人的舞台,科学是这个舞台的核心,他却不是。他此时越是说得眉飞色舞,郭敬明将越是对他嗤之以鼻、心怀愤恨,因为他已经把他俩的关系拉到了对立面,观众越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郭敬明的自尊心收到的挫折也就越大。

而这其实毫无必要。


2、郭敬明就没错咯?
他当然有。

而且搞笑的是,郭敬明的错误和魏坤琳一样,都是强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表现自己所不具备的素质,也就是试图在对方的专业领域打赢对方。

魏坤琳的身份是科学评审,但他一直试图跟郭敬明打嘴仗;郭敬明的身份是明星评审,但他一直试图证明自己对科学的判断能力,并且二位都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十分强势.......

放到这期节目中来说,郭敬明对魏坤琳没有什么原则性错误(但对主持人和现场观众有),他的反应其实就像一个热衷辩论的愤怒少年,但他没发现到辩论在客观事实面前是很苍白的,愤怒离场更谈不上他自己所要求魏坤琳具备的修养。不过呢,魏坤琳也不负小四拉他下水的重托,频繁地表现出他完全不具备这档节目所要求他具备的素质(所以我才在第一点中对此进行了较多的论证,不希望大家因为对郭敬明的负面印象而干扰判断)。

两个人都不值得追捧,通过踩其中一个去捧另一个,更不值得。

3、赢家是谁?输家是谁?
赢家是最强大脑,输家嘛,嘿嘿嘿。

许多人还是不明白,一场比拼脑力的真人秀和一场比拼歌喉舞姿的真人秀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他们来说,收视率几乎是检验成败的唯一标准,因为电视节目必须有人看,才活得下去,否则其他统统免谈。

如果《最强大脑》真的这只是一个权威组织在进行高智商群体的选拔赛,那其实根本不需要郭敬明、张召忠、桃子甚至范冰冰、舒淇、周杰伦、刘强东、王石等等各种花里胡哨的嘉宾。

相反地,《最强大脑》综艺感非常强,制作理念和水准上也非常领先。

韩国直接搬来的制作团队,各个环节的精心设置(比如邀请T-ara、SNH48、AKB48等团体来直接参与到挑战中,融入得非常出色),知名企业家的各种亮相,再到明星评审的覆盖领域,甚至是嘉宾前来的互动游戏设计,几乎每一项都可圈可点。

但因为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在同档期的强势和高智商节目本身受众的局限,所以江苏卫视一直在极力寻求突破,终于他们机智地找来了郭敬明。果然,郭敬明不负众望,成功撕逼。这年头,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赢了眼球,万事不愁。

但说回真人秀,《最强大脑》这档节目开播三季以来有两个先天的矛盾一直没能解决。

1、复杂的人脑科学不适合做综艺,要做综艺,必须先科普。因为收看节目的人群,大部分是科学素养极其一般的人。节目组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措施是大量拍摄现场直接参与者的反应镜头,而放弃了有效科普和对挑战项目进行足够详细的解释(因为难以执行),所以其实许多观众看着节目都看不太懂,只是看个热闹。郭敬明们没理解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2、科学标准居然全部把握在一个人手中。这一点一直在动摇最强大脑的根基。不管魏坤琳的学术背景多么牛逼,我始终很怀疑他作为现场『唯一的科学评审』的资格。因为人本身就有弱点和局限性,而科学自身也有极多有待探索的部分,我们凭什么相信这个人在现场能做到公正?至于他本人所一直强调的『专业』,在他说出『跟你吵架就像跟女人吵架一样』这种话之后我怎么能够相信他的偏见和局限在他以往的可严重没有无意识地渗透于误导?这些都是隐性的,但这个人手中握有对全部选手的生杀大权,所以锱铢必较并非寻滋挑事。所以这一季节目组做的让步是增加了『爆灯』功能。

(魏坤琳背后的确是一个团队,但是是由他在代言和带领,所以不管现场还是幕后他都承担绝对的发言权,我这么说不知道各位还有意见吗?)

真人秀的特质是模糊真实和表演的界限,通过镜头和剪辑,把一切能够引起情感的因素都放到最大,无论优缺。所以,真人秀中,观众和观众的想象力才是最关乎生死也是最来势汹汹的部分。这一点我们的杰伦小公举心里最最清楚啦,所以他给另外两位示范了一下什么是高情商。



忽然想起一个古老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至于输家,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是输家的。魏坤琳不会愿意,郭敬明不会愿意,观众最不愿意。但偏偏观众最不可能是赢家。因为所有真人秀的制作者们都知道你们爱看撕逼,那就来吧,前排售卖瓜子花生小板凳啦,看不过瘾不收钱啦,一场接着一场,一拨接着一拔,直到你满意啦,直到你突然感慨时间都去哪儿啦。


原文发于公众号:愚乐(likejokes),请务必关注。

 4 ) 当最好的节目遇上无良的节目组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个综艺节目,可以说最喜欢,没有之一。自从第一季偶然跟爸爸一起看电视看到贾立平在水下盲拧魔方并且成功了,我这个只擅长打乱魔方的人就迷上了他,也迷上了这个节目,两天时间,我把这个节目所有播出的全部看完了,在惊叹着人类脑力的同时,也在心里感谢着赞赏江苏卫视能推出这么好的节目,令人能在各种明星类草根类节目中逃离出来(并不是说这些不好,只是觉得大同小异),于是我坚持着这个节目。一季完了以后,我总是要反复再看好几遍,舍不得他们就这样淡出我的世界,然后再期待下一季的精彩。第一季我最喜欢贾立平,因为那是我对这个节目热衷的开始,第二季,喜欢王昱珩,喜欢他的霸气,对战日本的豪气,说话直爽,情商智商都是很高的,尤其是在他说那个三十万的扇子和一把打开是字折上无痕的扇子,来讽刺日本南京大屠杀和企图掩盖真相的罪恶,来提醒中国人勿忘国耻,那一刻我被他感动了,纯粹的汉子。我很感谢他们陪我度过了我的高中。
       然而,今年一开始的队长之选就令人非常不愉快。在李威和郑才千的比试中,最后评论郑才千为心机boy,明明就是一个剪辑的问题,实事求是不好吗,我们可以不看那些噱头,我们只想看到最真实的他们,最真实的节目,不想看到一个好人被冤枉成这样,人家还要出书还要为人师表的呀,最关键的是根本没有做错什么,否则为什么到最后李威,王昱珩他们这些不怕事的人也帮他说话,长时间的相处,他们必定懂得他的品行。剪辑的问题真的是不能再忍了,为了追求华丽可以理解,但请不要扭曲事实。还有节目组为了追求收视率,刻意制造话题,上星期本来是中德之战,当天晚上宣传的还是德国小正太,结果睡一觉起来成seline离婚前最后一次上节目,这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是综艺节目,但这次中英之战,宣传片的剪辑真的是让人不敢再相信了,宣传片上说是因为林建东让申一帆上去比赛,然后申一帆愤怒离场,林建东说他以后再也不来最强大脑了,结果正片却是比赛之前林建东宣称输了以后再也不来了,申一帆是由于比赛失误情绪不稳而离场了,完全挂不上钩好吗,也不知道正片又被剪辑了多少,现在真的已经让人无法接受了,怪不得他们都说是在忍着呆在这儿,为了荣誉。
        节目组很辛苦,选人辛苦,制作游戏辛苦,但选手也不轻松呀,能不能让他们真实一点,否则这个节目真的没有人愿意来了。

 5 ) 天若有情天亦恼,人间正道是智商

《最强大脑》的舞台上,当孙虹烨在魔方之战中输给了贾立平,主持人蒋昌建拥抱了他。孙虹烨原本也想顺势给对手贾立平一个拥抱,然而贾立平并没有张开双臂,而是保持着手插口袋的站姿,而孙虹烨也就没有主动抱过去,以一个颇为尴尬的姿势走下了舞台。

这是《最强大脑》第三季,不同于前两季,第一期上来就放大招。八位前两季的强手两两对决,争夺四个队长之职。
对抗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第一对黄金东PK林建东,林建东临时要求延时,后来魏坤琳很后悔答应给了他30秒,因为“这样对对手不公平”。然后在郑才千和李威PK过程中,郑才千在王石和魏坤琳几次三番要求下仍不愿完全背对电视机,只为争抢那一点点答题的时间……他们确实都很聪明,智商爆表,然而情商却相对较弱。这些并不高明的小心机,那个未曾完成的拥抱。
就像即将在第二期会看到的之前网上已经疯传的魏坤琳和郭敬明的争吵,相对,魏坤琳真的太不会说话了呀!他哪怕及时地道了歉,哪怕是郭敬明拂袖而去,郭敬明几句话也让现场观众为自己鼓掌。
老天还是公平的,不可能给你最强大脑,又给你玲珑心窍。

我不由想起我的闺密巫婆来。她是一个在写作、星座、做饭等方面都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才情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固执、脆弱、焦虑、胆小、白目、夹生……的人。而看上去是固执、脆弱、焦虑、胆小、白目、夹生,缺乏生活常识,社交恐惧,作息不规律……背后隐藏的却是她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的高度敏感。
她可能会因为同事稿子没写好而心情不好,又会因为自己的照片上了本报这样的小事而雀跃起来。她可能是我们朋友中最豪爽之人,经常跟男人抢着买单,然后又会因为借不起钱给好朋友而伤心。她会因为一个开头写不好而无法继续一篇稿子,又会在写稿之前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找漂亮的配图上。她可能会因为一个未曾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也可能处理不好眼前的事,计划一堆,却迟迟拖延不能完成。她会因为听万晓利唱歌而落泪,也会因为看春晚上《最炫民族风》混搭《小苹果》而恶心到吐……

所谓怪才,有才华的人在普通人看来都有那么一点怪。而也正是这一点怪,让我们比不上他们。就像巫婆写东西总是更能打动人。因为他们比我们敏锐。
我们还没有感觉到生活出招,他们就已经被掌风所伤;我们只觉得蜂鸟震动了翅膀,但在他们的世界已经来了一场风暴。我们只看到白茫茫的雪花点,郑才千和李威却捕捉到每一个的不同;我们只看到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色块,孙虹烨和贾立平却把这千万分之一的每一块颜色都记在了心里(赶紧回到节目,不能再说巫婆了,不然要变成表白帖)……
“怪”和“才”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镜子的两面,是一个人的统一。你如果不懂得欣赏TA他的怪,也就不配拥有TA他的美。
所以,越发显得陶晶莹在《最强大脑》的重要。

 6 ) 关于这季几场比赛的看法

最强大脑中美对抗赛,题目出的都很好。中美风格差不多,都是天赋型选手。胡安把我吓到了,主动回声反射定位,从嘴里发出声音,像蝙蝠一样进行回声定位,好猛!他还说已经帮助了16个国家的盲人进行回声定位训练帮助他们生活自理。很棒!蜂巢迷宫有两种玩法,一种是空间想象和定位能力,一种靠纯记忆力。

刘建那个游戏,记忆编码上对于这种级别的选手很简单,前后2组数字就完成一组编码了,我觉认为这是最强大脑里比较简单的题目之一。当然了,再简单也比那个打俄罗斯方块的游戏难。所以英国那位输掉的方式对我来说有点意外,他记错了。

关于T-ara出场的那个节目,我认为Dr.魏的判断是合理的。拿足球比赛来讲,我看足球最深入的那段时间不需要看号码不需要看球员脸孔,只需要倾斜的几乎垂直的远距广角镜头给个一两秒钟画面就可以判断出当时比赛的持球人是谁。这判断是根据球员的肢体比例及动作幅度的综合特征作出的。所以,不难。

关于俄罗斯方块的比赛,这是我见过的最简单的最强大脑。实际上在游戏中他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零库存的情况下进行游戏的,他把方格全消后已经大大简化了局势。与其他此前的任何比赛都不同,这场比赛大脑的计算量相当小。也没有累计记忆的难度,仅仅是二位想象力和游戏位置感。熟练工而已。

 短评

以前厌恶郭,是因为他抄袭。看了这季最强大脑,对他的态度终于有所改观,变得更加厌恶了,他打分不合理,评价业余还总大放厥词,业余就算了,Dr.魏与他对话,看都不看人家,Dr.魏发言,他总在旁蔑笑,这才发现,这个人素质也有问题。

7分钟前
  • 南瓜大帝_
  • 力荐

靠!第一集比看电视屏幕雪花马赛克图案是什么鬼!人干事?!

12分钟前
  • 数人的绵羊
  • 推荐

反智主义节目

17分钟前
  • 钟方源
  • 很差

王昱珩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在世界领域应该是第一,更为他先提出放弃脑王争夺的态度鼓掌。考虑淘宝店买点东西作为支持。

22分钟前
  • MadBigg
  • 推荐

节目还是不错的,不过拜托让1米5那个煞笔赶紧滚吧。。

25分钟前
  • LeBron James
  • 力荐

项目完成了还是 要淘汰,那那个项目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不弄出魏教授满意的难度来做,无非是节目效果。最后郭小姐气量真的小

29分钟前
  • 栀子花海
  • 还行

郭JM成功让全世界看到了他的无礼、没有教养和低素质。而林建东,你不配。

32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力荐

都不是人

33分钟前
  • 君住朝阳头
  • 推荐

评分制度简直是在搞笑。又不是像达人秀选手自带才艺表演,明明是节目组给的项目,挑战成功还要被淘汰真是太懵逼了。

36分钟前
  • Suki
  • 还行

特别喜欢陈冉冉,有天赋却不嚣张,淡定但不冷漠,有原则也有策略,可以担当地为中国心算的荣誉再度出山,也可以在目的达成后平静地结束,进退有度、双商出众,于无声处艳惊四座。

39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给大家四星 我觉得这个节目与冗长电视剧一样很时候收拾屋子锻炼身体时看 因为你根本看不懂 也无需时刻在电视机前 你只需要出题的时候 看一下感叹 卧槽什么鬼好复杂 然后忙自己的去 听音差不多挑战完成的时候接着看 卧槽厉害什么都可能 顺带起一身鸡皮疙瘩

41分钟前
  • 不需要找到我了
  • 推荐

王昱珩!陈冉冉!

44分钟前
  • 随便改个昵称
  • 力荐

没有最强,只有更强~魏坤琳跟敦敬明这俩货都是我非常讨厌的人,我很想看到两人互撕的结局~如果比赛规则可以有温度一点就更好了,比如让挑战成功的选手过关,不一定要他们参加决赛,但要给他们发个证书承认他们的能力,最终再从中选出可以代表中国队跟国外选手PK的队员,这样会更人性化一点。

49分钟前
  • Mr.杨
  • 力荐

一开始就放大招,道具和项目持续升级,节目组很用心。不断有挑战极限的人碾压观众智商,紧张激烈的PK令人无法呼吸,水哥、陈冉冉、陈智强等实在太强大,表现太抢眼。但是过度煽情、刻意剪辑、激化矛盾也比前两季更甚,让人看得不舒服。btw,任志强是无可争议的最讨厌、最傲慢、最无知、最尴尬的嘉宾。

52分钟前
  • 沐珑秋刀
  • 推荐

大爱水哥和魏坤琳,没有郭敬明那疯狗就可以给六颗星了

54分钟前
  • 老公鸟
  • 力荐

高人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叨叨魏和小四的吵架,我觉得没必要放大。可能有人不理解,但如果有人抓着我的点说我,我也会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55分钟前
  • ᥫ᭡້໌
  • 推荐

路人发现一米五及其势利,发现叨叨魏惹得起,半点分寸都不留,王石叫他小四子屁都不放一个,陶子姐,杰伦叫的666,吃相真的很难看。

58分钟前
  • 推荐

OMG,郭敬明真是用生命刷新大家对他认识的新低...从抄袭到狂妄自大拍出所谓电影的东西,到光明正大得罪叨叨魏,无非还是觉得叨叨魏不影响他那扭曲的前途...真是势利小人呀!!

1小时前
  • darkerthanwhite
  • 还行

郭敬明这种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还是很适合这类节目的,毕竟科学就是需要不断质疑,不停探讨。

1小时前
  • 24city
  • 推荐

智力游戏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陈冉冉是这季最出彩的,她从复出,到初赛战略,到国际对抗的智慧果敢冷静,到退赛的大度与清平,都是让我非常感动的

1小时前
  • reneyoy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