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疯狂

喜剧片其它1980

主演:马瑞斯·威尔斯,Sandra Prinsloo,历苏,Louw Verwey,Michael Thys

导演:加美·尤伊斯

 剧照

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2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3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4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5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6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3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4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5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6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7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8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19上帝也疯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2 08:42

详细剧情

  广袤无垠的非洲大陆,现代文明与原始社会和谐共存。在离现代大都市六千公里的卡拉哈里沙漠腹地,生活着仍未受到外来文明影响的布须曼人。他们刀耕火种,狩猎农作,过着与世无争、敬畏自然的平静生活。某天,一支来自现代文明的可乐瓶打乱了他们一成不变的日子。最先发现瓶子的基(N!xau 饰)将其带回部落,族人惊叹可乐瓶子的完美构造和繁多的用途,认为这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可是兴奋的心情很快为别样的情绪所取代,习惯了平等共有的族人开始想要将瓶子据为己有,矛盾悄然而生。基不愿看到族人发生争吵与殴斗,于是决定将可乐瓶还给上帝,只为恢复曾经平静快乐的生活……

 长篇影评

 1 ) 值得花时间反复观看的影片

虽然整部片子看不到什么特别有名的演员但是情节真的非常吸引人,可以让大家全程开怀大笑忘记生活中的烦心事情,非常佩服导演和编剧的"功夫",佩服佩服佩服。更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是1980年的片子,简直是先知拍的哦

 2 ) 自己的上帝

当历苏站在那个美丽的悬崖边上,一扬手,可乐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然后不见踪影的时候,我总是在想,这会不会意味着一轮新的涅磐?

广袤的卡拉哈里,那么神秘的一方空间。一群被时间所遗忘的土著人生活在那里。他们对现代化的事物一无所知,相信他们所不了解的一切事情都是上帝的手笔。没有近邻,亦没有仇敌,他们安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睦而融洽,与世无争。人们彼此相爱互助,共同分享。那里虽然资源贫乏,环境恶劣,但都并不曾给他们的生存造成压力,反而使人们更加珍惜和感念上天的馈赠。
而在距卡拉哈里几千公里的城市里,人们正被高科技、高节奏的生活所驱赶,利用很多“高级”的工具,如汽车,如电脑,在繁华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匆忙穿行着。逼仄的空气无处不在,压榨了他们脸上的笑容。

影片开头的几分钟内,时空轻易地完成了这样的转换。并在第一时间揭示了导演的意图:强烈的对比,让看电影的我们不得不展开思考。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片断:历苏带着瓶子离开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饥饿,忽然看到一群羊。于是他用浸了麻药的箭射了其中一只;然后走过去抚摸着小羊,对它道歉,解释自己的伤害并不是出于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发现了,对他大喊大叫,历苏非常自然的邀请道“你也一起来吃吧!”;小孩跑了,他以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兴了;小孩带了警察回来,警察二话不说将羊抢走,历苏觉得这人想独吞,真没有礼貌,但是也并不生气,而是自己去找另一只羊……

非常简单的一个过程,将历苏所代表的土著人的纯良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对自然有最大程度的尊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融入自然的一分子。他们没有私有的观念,只有朴素的共享意识。他们无条件的帮助别人,因为他们觉得这理所当然,他们相信平等互爱是再正常不过的人际关系。

反观物欲横流中挣扎奔走的现代人,种种贪婪的欲望正一刻不停的潜滋暗长着。然而我始终相信,纯良的内心是人们所共有的,过去,现在,亦包括将来。正如影片中两个士兵的手拉在一起,尽管是被迫的,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影片中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反面人物,即使是那些恐怖分子,那个偷猎的人,他们都只是丑角,而并非反角。现代人决不是被批判的对象,而是被同情的对象。他们都只是为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卫护着自己不受到伤害。他们的美好品质也没有遗失掉,而只是躲藏在内心某一块纯净的土壤,期待在合适的机会被开垦出来。我想,这也是导演所希望告诉人们的。

如同那条望不见尽头的车辙一样,人类的发展已经走出了太远的距离。这一路充满艰辛,充满了惊心动魄,才有了今天的繁华景象。历苏尽管是无意识,不自觉的行动,仍沿着车辙走出了很远。这象征着卡拉哈里不会永远封闭。可乐瓶子不会是唯一搅乱他们生活的东西,更多的现代化产品将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他们终将被卷入现代化的大潮中。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亦会被无可阻挡的力量所同化。这是令人担忧的。但换个角度来想,美好的品质本来就不应建立在落后、愚昧、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基础上。精神家园的最后一块净土不应该依靠他们来守护。

忙碌的人们啊,只要稍稍缓下脚步,就会留意到身边有好风景。对美好人性的寻找和重建,一定也不会太难。
人,终将凌驾于物质之上。

在土著人眼中,现代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而在现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为他们处于灵魂的本初状态。或许,每个人都是上帝——自己的上帝。

 3 ) 文明vs.原始

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生活着一群未曾经历现代文明洗礼的部落。他们钻木取火,偶尔打猎,完全依靠自然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分享所得,同吃同住。这样的生活平静、简单而又快乐。沙漠中心艰苦的生存条件,对他们来说却是上帝的恩赐。

反观我们这群所谓的civilized people,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不断地追求,其实也是不断地索取。越来越自私,贪婪,也越来越多烦恼。正如文中所说,人为了改进生活环境,发明各种工具,变得更加文明,最终让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儿童必须花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如何在这个复杂危险的环境下生存。

影片中,一个无法分享的可乐瓶打破了原始部落的宁静。这是文明对原始的一次洗礼,在可乐瓶导致了族人内部的争吵,嫉妒之后,酋长决定走到世界尽头去丢弃这个“不详之物”。这个可乐瓶被丢弃到了悬崖之下,酋长愉快地回到部落,回到原来的快乐生活。可是正如观众所知,悬崖并非世界尽头,现代文明无法被丢弃,有了第一次,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碰撞。

从网上查到,这个bushman部落确实已经慢慢开始现代化了,年轻人会使用现代社会的自行车,电器等。不知道对他们来说,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呢?作为一个现代人,我自然无法接收那样的原始环境;但是作为一个以为沙漠就是整个世界的原始部落人,现代化带给他们的便利会超过烦恼吗?

 4 ) 从头笑到尾

在Kalahari沙漠的Bushmen看来,所有的现代人都是神明,所以整个文明社会是疯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进步虽然偏颇,但是非常的搞笑:文明社会越改进生活环境,生活就越复杂,So the children are SENTENCED to 10-15 years of school, just to learn how to survive this complex and hazardous habitat they were borning to……
男女主角真不容易,制造了诸如汽车上吊之类的大量笑料,特别是男主角的口头禅ayayiyayiyayi完美诠释了大脑关机的声音……自认为是个an idiot or something……原来是个博士生,难怪了……
从头笑到尾,一直到演员表还在搞笑,Card 1, Card 2……

 5 ) 凯特是他见过的最丑陋的人了!- 浅谈审美标准的差异

电影里印象最深的是科伊桑人“奇”第一次见到白人女生凯特时的感受:“凯特是他见过的最丑陋的人了。她皮肤白的像从腐烂的木头中爬出来似的;她的头发又长又白,感觉应该岁数很大;她个子很大,你需要花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找到足够的食物喂饱她;这么热的天,她还(傻乎乎地)用(废弃的)蛛网遮盖身体。” 从这段可以看出,科伊桑人和西方社会的审美标准很不一样。

审美标准是极具时效性且主观的。在不同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不同,审美标准会有相当大的差距。

让我们看看国外不同时期女生审美标准的变化:

石器时代:理想的女生是特别丰满的(可参考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雕塑);

古埃及:美女是瘦削的,有着很窄的肩,腰线高;

古希腊时期:大家都喜欢身材丰满、浅色皮肤、两根眉毛连到一起的女生(女生会特意把眉毛留得很浓密);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好看的女生是丰满、有小肚子、浅色且薄的皮肤(能看见血管的那种)、浅色头发、大脑门的;

伊丽莎白时期:浅色皮肤,涂口红的女生是最美的(那时候的人认为口红能赶走死亡);

维多利亚时期:完美的女生是瘦削的,有着很细的腰;

1890年: 流行吉布森女孩那种皮肤白、束腰、会展现真实曲线的样子(这样的形象最初不是来自现实中的女生。它来自美国著名插画家Charles Gibson的一幅画);

20世纪: 大家喜欢瘦削、短发、英气十足的女生(女生开始在美国有投票权了,想身材也能像更有权力的男性一样);

30年代:流行正常体型,开始穿男装(因为经济大萧条,顾不上减肥了);

50年代(好莱坞黄金时代):开始流行曲线美(参考玛丽莲梦露),女生们都希望自己是沙漏型身材;

60年代(伦敦时尚事业变得繁荣): 最美的女生是高高瘦瘦的,有细长的腿的;

80年代: 健美苗条且有曲线的身材最受欢迎。最受欢迎的是个子高挑、健康肤色、有健美手臂线条的女生(这段时间得厌食症的人变多了);

90年代:非常瘦削的病态美开始流行(参考名模Kate Moss);

后现代美的标准:平坦的小腹、健康的瘦、沙漏型身材(参考金卡戴珊);

我们国家不同时代美女的标准如下:

先秦:高挑;

春秋战国时期:柔弱顺从;

汉朝:秀外慧中、面如凝脂、樱桃小口、浅色皮肤、体态轻盈、大眼睛、细腰、小脚、唇红齿白、长长的黑发;

魏晋南北朝:崇尚个性美、自然美;

隋唐五代时期:华丽、唯美、以胖为美;

宋元时期:淳朴淡雅、文弱清秀、削肩、柳腰、纤足;

明清时期:内外兼备;

民国时期:以林徽因为代表的留洋女文青引领了中分的发型、流行细长的弯眉;

5、60年代: 身材要健壮、精力充沛的;

7、80年代: 甜美的(参考邓丽君);

后现代:美的标准变得多元一些了。个性的、温柔的女生都可以很美。虽然大多数女生目前还是追求白皮肤,但深色皮肤的美女也逐渐被认可,审美观念包容性变得更强了。

审美标准本来就不是固定的,它是跟随着不同环境逐渐变化的。在互联网时代,有人曾预测审美标准会变化得更加快。与其一直费力追逐美的标准,不如多照照镜子学会接受且欣赏自己本身的样子。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weibo.com/u/3179898575

参考资料:

http://www.51meixue.cn/archives/713

//eladies.sina.cn/wzx/news/star/2018-04-03/detail-ifysuwzn4957999.d.html?from=wap

//zhidao.baidu.com/question/1668942543840759747.html

//kknews.cc/health/42b85kg.html

//www.scienceofpeople.com/beauty-standards/

//www.thelist.com/44261/womens-perfect-body-types-changed-throughout-history/

//www.thelist.com/138325/surprising-traits-men-found-attractive-throughout-history/

//www.cnn.com/2018/03/07/health/body-image-history-of-beauty-explainer-intl/index.html

 6 ) 从不丧失希望

在我尚未出生时,这部电影就诞生了。直到今天我才与它相遇。

它总是让我流泪。有时侯,笑得流泪,有时侯,感动得流泪。

许多人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深刻的分析了《上帝也疯狂》,有人说导演拍这部影片之初并没有这么深刻、也没想到会引起国际的轰动,都是凑巧被后人推崇而至。

但是了解了尤易斯之后,我便相信了他的内心初衷。

尤易斯,1921年5月30日生于南非东部一个叫做Boksburg的小镇。一生拍过24部电影,集编剧、导演、制片于一身,有的片子他连摄影、剪辑也都一手包办。由于国际对南非的种种限制,这位才华洋溢的导演国际名气却并不大。我也是看过《上帝也疯狂》后才知道他的。他在1974年还拍过一部夺得金球奖最佳纪录片的电影,名叫《Animals Are Beautiful People》,中文译名是《可爱的动物》,而我更喜欢将它译为《美好的人民》。

尤易斯先生的风格总是那样自然、清新,他很善于和自然界沟通,我想只有非常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人才能把世界的可爱表达得这样真实。

《上帝也疯狂》便是上乘电影之一。不拘泥、不做作,就连一只土拔鼠也让人喜爱的忍俊不禁。

要称赞的还有影片的灵魂人物——历苏。尤易斯在非洲大草原花了三个月时间才找到的原著民演员。而在此之前,历苏只见过三个白人。不能说是历苏把基演活了,应该说历苏演出了真实的自己。

这是一部朴素的、善意的电影。它从来不会让生活丧失希望。

伤感的是,尤易斯先生在1996年逝世了,而历苏也在2003年他深爱的家园——一座原始村落追随他而去。

我想,一定是上帝舍不得他们了,要把他们留在身边。

哀念并祝福。

 短评

看海报还以为是个啥破电影,没想到这么好笑。

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小时后只看到表面的搞笑.........只有长大了才看得明....

10分钟前
  • 新世纪囧战士
  • 力荐

这是一部微喜剧,笑后依旧引人深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电影也是如此。

15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

看过好多遍 比较经典了

20分钟前
  • 甜腻的砒霜
  • 推荐

这是一部微喜剧,笑后依旧引人深思

25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纯净原始的感动

29分钟前
  • Zia
  • 力荐

6.5分。本片的评价很高,但我看下来却很不感冒。无非就是拿淳朴的非洲土著开涮而已。你如果真涮得精彩也就算了,问题是一旦镜头从土著身上转移到男女猪那条线,全片立即变成三流的喜剧电影了。无论镜头,表演,音乐都毫无亮点。可能还是一开始的创意在当时太过震撼了才会有如此的评价吧~

33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可乐罐就好了!只是如果!

34分钟前
  • Jacob
  • 力荐

80年代拍出这种电影真的很棒了!感觉挺好玩的

35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超棒的喜剧!笑过之后也引发思考

40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推荐

看完很愉悦的电影,纯粹感

43分钟前
  • 潇潇暮雨
  • 推荐

经过再三斟酌,我得出结论:贸然分析这片是不妥当的,而贸然的分析那两种文明也是不公平的。无论人性还是欲望,都绝非三言两语便能概括,毕竟好坏相生,对立而行的事物我们都已见太多。如此看来,影片阐述的最好的一点,便是两种差异繁多的文明最终能一起共存。而一部喜剧能做到引人深思,是很有意义的

46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成龙早期电影的风格和这个超级像……

49分钟前
  • 熊野爷(老年版
  • 力荐

这是一部朴素的、善意的电影。它从来不会让生活丧失希望。

54分钟前
  • S
  • 推荐

上帝也笑了

56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记得小时候学校就组织看过 现在回过头来又看 其实画面什么的现在看来都非常糟糕,但是对于一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影就能思考这么多的问题,却极其弥足珍贵

60分钟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还行

非常好的片子,很喜欢!从头笑到尾。不过笑过之后是惭愧。人因文明已失去了纯真。

1小时前
  • 萤火虫小花
  • 力荐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应得到尊重。当被科技和现代化充斥的"被文明“的社会及成员面对一个被隔绝的族群,来到一个蛮荒之地,他们会发现,自己是无法生存的。而他们所标榜的价值观会像一层人皮面具被烈日剥落,争夺打斗,尔虞我诈,文明社会真的文明吗?

1小时前
  • o”mygod101
  • 推荐

其实最具喜感的是那辆车~

1小时前
  • makki_8786
  • 推荐

太搞笑了,在我心中可以排在看过的喜剧电影里的top3里

1小时前
  • fox的summe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