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喜剧片其它2021

主演:雷娜特·赖因斯夫,安德斯·丹尼尔森·李,赫伯特·诺德鲁姆,汉斯·奥拉夫·布雷内,玛丽亚·嘉西亚·狄·梅奥,Mia McGovern Zaini,Rebekka Jynge,Deniz Kaya,Gisle Tveito,Helene Bjørneby,西娅·斯塔贝尔,威达·桑登,Lasse Gretland,Sofia Schandy Bloch,Savannah Marie Schei

导演:约阿希姆·提尔

 剧照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2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3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4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5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6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3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4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5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6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7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8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19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20:58

详细剧情

  故事聚焦当下的奥斯陆,围绕年轻睿智的女性朱莉展开。30岁的她仍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尽管她与事业有成的制图员阿克塞尔彼此相爱,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并很开心和他在一起,但她拒绝给渴望孩子的阿克塞尔生子。朱莉决意离开阿克塞尔前往艾文德,希望能够开始新的生活……

 长篇影评

 1 )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有一天凌晨两点,我从噩梦中醒来,看着漆黑的房间,整个人融化在巨大的惶恐之中,甚至能感觉到周围伴随着的死 亡气息,那是另一个我自己。

总是被我刻意忽略的自己,被我装满悲伤情绪的自己,在黑暗中潜伏,并试图寻找机会反击的自己。

那一刻,我看到他了,他张牙舞爪,他歇斯底里,他奋起反抗。

我无处可逃。

我是在这样的瞬间突然理解:原来难以言说的悲伤,在恐惧面前不值一提。

我是我自己的对手,我无法反击。

天色是在七点左右亮起来的,我盯着窗外,洞察着天空由深蓝渐渐泛青,而后亮起来的全过程。

我就这样一直待到下午,仍是百无聊赖。

我知道我必须走出房间了,否则我能感觉到一定会有些什么东西,在心头瞬间爆炸。

常青画廊时常是我的庇护所。

当下正在展出的是法国艺术家乔瓦尼-欧祖拉的《风之痕》。

在入口处,乔瓦尼-欧祖拉写道:海上的风有时狂暴,有时温柔,只有海边的碎石知道。这是最好一个人来看的展览,直观世界,感受孤独恒常如新。

整个展览的元素,诸如落花、大海、星空、日出和日落,全都是我喜欢的。

离开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乔瓦尼-欧祖拉要建议「一个人观看」,我不知道。

偶然,我在隐藏于某个角落的采访里,找到了答案。

乔瓦尼-欧祖拉表示:

我以某种方式体验过盛大的美丽,然后我离开了,但美丽的事物仍然很美丽,也很强大。

因为美丽是永恒的,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即便是伴随着死亡的气息。

死 亡是一种恐惧,它不允许你成为真正的你。因为你有恐惧,所以你无法到达真正属于你的地方,你不能到达那里的原因是因为生命和欲望,但不要害怕,因为也只有这种能量才能推动你成为真正的你。

正因为如此,人才是美丽的一部分,所以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是真实并自由的,所以我认为观看必须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是在一个很好的空间里,你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单一的个体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因此在画廊里又重新散起步,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整个世界就只有我自己,时有海浪声传来,为我一个人歌唱。

我感觉到一种盛大的喜悦,在死一般的痛苦之后,我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遇到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

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

30岁的尤利娅仍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不愿意让自己停下来,她举棋不定,她在不断地抛弃,也在不断地寻找人生中新的可能性,包括职业、爱情、生活等,然后有那么一刻,她突然觉得世界崩溃了……

整部电影被划分成了十二个段落,试图借此去理清楚尤利娅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1)其他人:关于爱情与家庭,家庭与孩子的关系。

2)出轨:关于爱情中的孤独,出神的瞬间。

3-m et oo时代的口 交:关于女性独立,女性表达。

4-我们自己的家庭:关于原生家庭,关于父母与自己的关系;

5-坏时机:关于生活处于平稳状态时,诱惑的出现;

6-芬马克高地:关于诱惑本身;

7-新篇章:关于走出稳定生活,开启新的可能性;

8-尤利娅的自恋闹剧:关于新的可能性中的危险信号;

9-鲍勃猫摧毁圣诞节:关于女权主义与男性作者是否在物化女性的争执;

10-第一人称单数:关于某一刻想起过去;

11-乐观:关于放弃以及其代价;

12-一切都到尽头:关于世界在我内心的反馈。

所有的情节和事件全都是围绕着尤利娅展开,她的选择,她的犹疑,她选择后的代价,以及在代价中学会的成长,而这个过程中关于女性、关于个体、关于世界的思考,进一步扩充了故事本身的容量,也是因为这份扩充,我在电影中体验到了诸多极为愉悦的「电影时刻」。

所谓电影时刻:

一些以生活为基础,并明显高于生活,而形成的美好瞬间,我称之为「电影时刻」,这种想法的产生得来于《爱乐之城 La La Land》结尾的重逢。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有诸多电影时刻。

在「出轨」章节中,阿克塞尔是一名漫画家,著作等身,在记者会上备受关注,而尤利娅作为他的女友,与其说是感觉到被冷落,不如说是在那样的场合里,她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挣扎,她好像从来没有为某一件事而死心塌地,所以她因为「嫉妒」阿克塞尔,而感到孤独。

这样的时刻,陪伴是没有意义的。

她选择了出离,在一个陌生的酒会上,遇到了埃文德。

埃文德曾发誓不再出轨,在面对尤利娅时,他虽然被强烈地吸引,但却一再克制。

尤利娅同样如此。

人性微妙之处就在于,理性与感性的冲突,理性在克制,而感性的欲望在喷薄。

两个人故意互相试探「出轨」的边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试探,但就是没有到达最后一步,然后在天亮之后分开。

这样的段落极为动人,它展现的是爱情中的「出神时刻」,是暂时脱离了关系的束缚之后,我突然成为了我,作为一个单一的个体,在欲望的促使下,如何在欲望和道德之间挣扎的瞬间,它尊重了人成为自己,也展现了人的不堪。

这样的段落结束,像做了一场梦,本应醒来一切如初,但埃文德又一次出现了,在一个稀松平常的午后。

尤利娅像是被彻底打开了,被植入了一种「逃离」然后接近欲望的观念,而后她再去审视男友阿克塞尔,尤其他张口闭口只有艺术时,就只觉得平淡无聊。

于是,梦一样的电影时刻又一次开始了。

在阿克塞尔像往常一样,早起冲咖啡,开启全新的一天时,尤利娅打开灯,那一瞬间时间静止了,她冲出家门,然后一切都静止了,她去找埃文德。

在处于静止的世界里,只有尤利娅,只有埃文德是唯一的动态。

她们亲吻、拥抱,然后循环,不说一句话,静默之中又仿佛早已完成了所有的沟通,但没有做爱。

尤利娅回到家,向阿克塞尔提出了分手。

阿克塞尔如此成熟,询问:「你确定你现在是清醒的吗」?

在得到肯定答案之后,才试图挽回,因为他知道「她以后一定会后悔」。

可是,对于尤利娅而言,即便是以后会后悔,但体验「后悔」的过程比起后悔,显得更加重要。

我是在这一刻理解了,先前朋友所讲的:人和人之间保持同样的「常识」很重要。

对于阿克塞尔来说,我知道你以后会后悔,我也知道你是在处于清醒状态下提的分手,那么我即便是如此痛苦,但我还是尊重你的选择,因为你是独立的个体,你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

因为这种常识,这种个体的成熟,才使得尤利娅在诱惑面前所采取的拒绝措施,显得具有意义,我们是互相尊重的。

人是要互相尊重、成全的,情感也是。

尤利娅终于走向了更新的未来,她的人生确实又往前翻了一页。

同阿克塞尔的成熟不同,埃文德更加年轻、充满活力,他和她一样,没想过要拥有自己的孩子,他仍然对性感的女性抱有幻想,也时不时在「蘑菇」的麻 醉下狂 嗨,他是不稳定的,急剧变化的,同尤利娅是同步的。

尤利娅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当她意识到埃文德仍然关注着性感的前任时,也只是想要确认一点:我是不是你理智选择的,而她却占据着性感的位置?

在得到「我完全无法对你理智」的回答之后,她就正式认同了这段感情,即便是后来发现他嗑 药,也陪他一起。

尤利娅自始至终都是活在当下的,她无暇顾及,也不愿意过多思考未来会怎样,她要强烈的感觉到活着的感觉,所以她也是不稳定的,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她随时可能会离开,也随时可能为她所中意的理由决定留下来。

这种决定,这种性格,在当下的道德语境,必然是荒唐而注定备受抨击的,但是作为一个个体,在每一个瞬息始终为自我而活,始终在寻找新的可能性,始终在自我对抗之中感受世界,保持底线,又有什么问题呢?

我理解,所以在和阿克塞尔分手时,她就意识到她害怕孤独,她需要她的陪伴,而离开他的自己只能像是在冰上踉跄的小鹿斑比,但这也是她必须离开的原因。

这正是她离开他的原因,她就是要到冰雪中去,她要人生拥有不同的可能性。

为自己而活的人,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可能性的人,往往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尤利娅尤为如此。

再次见到阿克塞尔是在一段采访中,他作为男性创作者,同主张女性主义的主持人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两人甚至在直播中互相辩驳。

阿克塞尔还是没变,他总想在对谈,哪怕是争执之中,获得主动权。

但,生命没有留给他多少时间去继续这么做了。

而此时的尤利娅,意识到自己有了埃文德的孩子。

同阿克塞尔见面是在医院。

他变得脆弱、苍白,但是却也仍在试图反抗。

他听老唱片,一些以前没有听过的,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存在的音乐。

他一遍又一遍重复看喜欢的老电影,他觉得自己回不去了。

他说,我认识的世界已经消失了。

我所成长的时代,文化是通过具体的物件来传承的,我一辈子都在收集这些东西,书籍、漫画,然后它们再也无法给我,在二十岁时所拥有的强烈感受,那种「我仍在继续」,「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如此」的状态不见了。

我开始崇拜过去的事物,但现在的我没有未来,没有别的东西了,我只能往回看。

他看到了死 亡。

尤利娅是在这一瞬间,看清了自己的。

「你有你创作的那些漫画,我很希望能有你所拥有的东西,你能画画,并且不用怀疑这是不是你应该去做的事,我真的希望我也能这样」。

如同乔瓦尼-欧祖拉所讲,在死亡面前,在恐惧面前,才有可能充分做自己。

阿克塞尔不需要再隐藏了,他开始变得坦诚,而在坦诚面前,尤利娅也无需有丝毫掩饰。

自我与他人中间的界限在此刻被打破了。

阿克塞尔开始坦诚疾病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流露出久违的脆弱,才会在尤利娅面前承认:「我从没让你看到你是一个多么好的人」。

我是在这一刻读懂了尤利娅当初如此决绝离开的原因,以及她作为一个女性在自我和关系之间的挣扎。

阿克塞尔如此成熟,他因为成熟与尤利娅相识,也因为这种成熟错过了尤利娅。

相遇时,他试探:你比我年轻得多,你还有时间寻找自己,而我已经四十多岁,人生进入新的阶段,你不需要我等你,你需要完全的自由。

尤利娅懂了,男人的矜持,他要你自己做决定,所以她留下来了。

分开时,他不再刻意表现的成熟,但也做不到放下成熟,才会说:「我敢肯定我自己记得一些你自己都忘记了的事,等我走了,所有和你有关的一切,我都会带走」。

他如此「狡猾」,无力抗衡命运,但他怎么能接受被她忘记,所以他用这样的方式,让她记得他:「你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感情,你不用回答我,因为你的人生还很长,但我想让你知道,你是我今生的挚爱,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

自由和自我怎么平衡,自我与他人怎么处理,尤利娅始终处于类似选择的漩涡。

在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在自己不能把控的时候,她选择逃避,通过寻找新的可能性,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

年轻的时候,这固然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

当一件事不能再通过逃避躲开,当一个人不能再通过离开放下,当一段往事刺一样扎进心上,人就会拼命想要抓住些什么,开始思考「留下」的意义,在挣扎之中寻找可能性,而不是等待新的可能性。

尤利娅是因为阿克塞尔的离开,才窥见到了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她之所以成为她的原因,也是她为之痛苦的根本,是命运在她手心刻下的掌纹。

想起电影开场,阿克塞尔对尤利娅说,「你还有时间寻找自己」,但他却沉默没说完,所对应的应该是,「你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是命运的言辞,无声,但需要你用时间和经历为佐证。

我也是在这一刻强烈地感知到「我正在融化于这部电影」之中,我此刻的困惑,我往前无路,往后深渊的状态,同尤利娅又有什么区别。

你我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可是,我又因此感觉到一种被看到的喜悦,是那种在被恐惧支配的黑夜里,得到温暖怀抱的幸福感,是只属于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像在黑夜中看到黑夜,在光芒中看到另一束光。

我就是只能只愿活在此刻的人,我抵抗着生活在我身上所残留的痕迹,我也因此读懂了艺术作品中未说出口的留白。

我不能既要活得快乐,无忧的快乐,又想要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的洞察。

我不能太贪心,我只能做出选择,我已经做出了选择。

我直面了死 亡,又重新在身体里复活。

我从思绪中抽离,从电影中起身,重新回到了我自己。

我拉开窗帘,然后发现窗外下雪了。

盛大的美丽铺天盖地。

整个世界被雪覆盖,我要走到这雪中。

2022-02-13

海宁于酒仙桥

 2 ) 共栖与独立

和前任在将近两年之前电话分手。前任并没有死,回到芬兰读了博,大概半年之前彻底block了这个人。分手之后陷入了自我厌恶的深渊,因为分手分得很绝情,甚至没有给他任何挽留的机会,我甚至解释不了自己为什么想分手。我以为是因为发现了他完全无法代替javi曾经带给我的,以为从来没有爱过这个人,只是想停止骗人骗己。我变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情。

看完电影好像疏通了这两年自己的blockage。

从小时候离开家开始我都是没心没肺的活着的,一个人做决定,一个人去寻找想做的事情,从来没有任何co-dependence的准备和期待。21岁遇到了javi,突然allured by the idea of co-dependence,我不再去想自己,也可能是厌倦了一直独立的疲惫,沉迷在爱与被爱的精神世界里。分手后好像co-dependence戒断反应一样,心里生了一个大洞。也曾经想过等他好起来我们也许可以再在一起,可是快一年之后他终于好起来,打了一晚上电话之后坐在阳台上突然意识到,依然还是要异地,他可能还会走得更远,复合了也是一起痛苦下去。从那时候开始吧大概,我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厌恶,为什么让我遇到这个人,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在一起。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会再爱上任何人了。

那之后不久就遇到了前任,现在回想起来也没有完全在假装爱这个人,也不是一直把他当成替代品。我也曾经觉得这个人比自己更重要,试着去爱去关心,然后在某时某刻,或者说渐渐的,因为一些事情,和女主一样,意识到我不想与他co-dependent了。分手scene除去提到女主父亲那部分,前任几乎说过一摸一样的话(怀疑是不是那一代的北欧白男普遍观点):

“为什么不能依赖我?”

”为什么不能两个人一起解决你的struggle?“

”你心情不好,you feel stuck,不是真的不爱我了。“

最后扔下来一句:

”说这些都是借口,你就是用了我再把我扔掉。“

想想幸亏是电话分手,没有女主精神那么强大,当面对质我绝对狠不下来心。

去年偶尔和javi聊天,他每次都会跟我说不要担心他,先考虑自己,照顾好自己。这可能是最大的区别吧。但也许就像女主因为第二位男士和漫画家分手一样吧,对方没有办法理解我为什么需要空间自己成长,我也无法verbalize为何觉得受困于这段关系,所以才一直拿着javi当借口给自己一个解释。

电影最后一幕联想到自己再联想到《第二性》,可能大多女孩子都会经历过一段或者多段intense co-dependence之后才会狠下心来独立。不管最后是不是选择独立,又或者要经历多少段感情,希望我们都能不自责不愧疚自由自在的活下去。

 3 ) 是神还是芦苇?——人类面对不确定性的困境

给本片五颗星,是因为评价一部电影不仅仅是靠当时的观看体验,还有它所能带来的讨论的丰富度。从女性、生育等角度都有很多篇优秀的影评,但我今天想写的是关于人生的不确定性。也许是整部电影围绕着所有人的最核心的主题,这也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个议题。 人们都喜欢读有明确价值观的书,看有明确价值站位的电影,试图从ta人的经验中总结归纳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万能的人生公式。 可这部电影一直在提出问题,却从来没有解决问题,甚至我看不出编剧对女主的两任男朋友的选择是否有倾向性,似乎是一部在随机漫步的电影。 有一个评论说"电影在神性和无聊之间反复横跳” 面对不确定性,这好像就是人类面临的困境。 即使明知是一定会后悔的选择,有些人还是会走向这条道路。然后有大概率在之后某个时刻感受到后悔,因为这个社会看似给你无数的选择,但脚下走着的只有这一条路。 但是选择的瞬间总带有一种神性,这是人类的自由选择,在趋利避害的大前提下,我用自由的意志去做出了一个违反生物界本能的选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只是进行了一次普普通通的类似抛色子似的随机选择,我看似自由的选择其实也只不过是被命运的某一个瞬间击中,被动地做出了随机选择。 辅佐这一观点的是片里女主和漫画家男朋友的一段关于是否要孩子的对话,女主表明她也喜欢孩子只不过不能是现在,漫画家说“你到底在等什么?”女主说她不知道,她说漫画家总是希望她能够用言语明确描述和分析她自己一切的模糊的感受,然后归因到某件事上。也许这也是为什么男漫画家喜欢弗洛伊德的学说,似乎所有之后的人生问题都可以归因到原生家庭,归因到和父母的关系,这样子我们人生的难题又减少了不少。可是我们知道,即使给自己的困境找到了原因,但我们作为人类面临的困境并不会因此减少一分。 说回女主在等待什么,说回人类面对不确定性的选择到底是人类作为独一无二的生物的自由意志的体现还是作为一根芦苇一样脆弱的生物的被动的随机选择呢?

在我看来,我们等待的也许是命运的某一个看似充满神性的时刻给了我们做出随机选择的勇气。

然而衰老和死亡是人之终点,女主吃了蘑菇后看到的是自己衰老下垂的身体,和剧本里前男友最终得了癌症的安排,都在让我们不得不直视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人生里除了出生以外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就是衰老和死亡。 “在我们单行线的人生里,我们到底拥有多大程度的自由?”

 4 )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人(台词分析)

2小时的剧一下子看完了,非常有代入感。不得不佩服编剧台词中的情绪是如此复杂,这种贴近生活还原生活的平铺直述背后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巧思。喜欢normal people也一定会喜欢这部剧。

第一幕:Aksel戳心表白,深情真挚且动人

44岁的Aksel早就预料到了他们之间会出现的问题,但当Julie奔向他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爱,管他那些不确定性。

对于Julie来说,只是遵从内心的喜欢而已,没有任何顾虑

第二幕:跟Aksel已婚已育的朋友们去度假

Aksel表示想要有孩子,Julie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当母亲的本能,具体什么时候想要孩子,她也不知道。晚上开趴体,又搞砸,Julie和Aksel差点开始争执,这时听到隔壁夫妻的吵闹,Julie突然和Aksel相拥在一起。

Aksel一直很在乎Julie的感受,愿意陪她等

第三幕:

Julie以与“出轨男”的一段对话为灵感,写了篇《metoo时代的XX》文章。她写完给Aksel看时,这段很有趣,反复地问,你真的觉得好吗?她渴望在他这里得到认同

第四幕:

俩人一起去探望Julie的爸爸,Aksel极力推荐爸爸看她写的这篇文章,并且热情邀请来城里看看他们住的房子。

Aksel是个细心又在乎家庭的男人

第五幕:Aksel和Julie分手那幕,是本剧最爱的一段

当Julie提出分手时,Aksel得到肯定的回答,第一反应是她要住哪,并一个人出去走走让她打包,把痛苦都一个人扛

执着于生孩子的Aksel为了跟Julie继续在一起,做出了不生孩子的让步。但是这时候Julie什么都听不进去,她只想换一个人爱了,不想面对这些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知道分手原因的Aksel,又争执起来。在这里Julie缺乏认同感,开始怀疑自己,和Aksel表白那段如出一辙。但感情真不是一个人想明白就可以持续的,Julie还在探索

Aksel是一个懂爱的人,他会表达自己的脆弱,需要。毫无保留地去爱

第六幕:

后面Julie换了一个恋人,就不再谈论具体的事,只谈感觉。Eivind其实是想了解她更多的。当Eivind发现Julie写的文章并表示写的很好,Julie却一脸嫌弃,觉得不爱看书的Eivind没资格评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了一句很刻薄的话。咖啡店员Eivind擅长轻松,这是当初让她心动的点,没有上进心,也是她离开Eivind的原因。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并不能看到对方缺点就产生不喜欢了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之所以成为一伙,是因为那些金光闪闪的优点,而缺点也是他的一部分。

离开总是比相处更简单

就像开头Aksel对Julie说的,“凡事都不完美,比所有白痴更糟糕的只有你自己”。Julie开始意识到“原来换个人爱并不能解决爱情的难题,也许我们唯一需要面对的敌人,是那种永远无法被填补的心灵的空虚而已。”

剧中的Julie容易放弃,害怕冲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同时她也是个很有魅力的女性,她对万事万物好奇,持有自己的观点。在Aksel晚宴上溜出来,偷跑进一个陌生人聚会,对一群不认识的人侃侃而谈,假装自己是医生,并科普带娃理论,特别好笑。

出轨那段闻对方汗味、看彼此上厕所,说自己秘密,也是蛮有趣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人。我们都是在这样的矛盾、探索中找到自我的。也许大部分时间,我们需要的是感情,而不是一段关系。

可惜的是Aksel。他细腻、深刻、真诚、宽容。一个敏锐又慈悲的人。多数时候是他在表达和给予,Julie在倾听。

一个被偏爱的人,感受是不多的,她只需要接受爱。而一段健康美好的关系,不仅是要让彼此变成更好的人,更应该让彼此变得更喜欢自己。当Julie找到了自我,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

以上的台词多数出自Aksel之口,也印证了Julie那句“你所有的感受,都要用言语表达出来”。这不恰恰说明了Aksel是个敢于表达爱的人嘛。敢爱是一种强大,表达与付出亦然。愿我们都能找到自我,也能勇敢爱与被爱。

 5 ) 当你发现原来别人才是主角

1

本片男主(之一)安德斯·丹尼尔森·李(1979)成年后的处女作,出场于本片导演约阿希姆·提尔的处女作,15年前的《重奏》。

而女主雷娜特·赖因斯夫(1987)演出的处女作同样是在约阿希姆·提尔的电影中,他的第二部影片,10年前的《奥斯陆,8月31日》——它也是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最后的年度十佳之一,安德斯同样是影片的主演;而这次,雷娜特则借《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赢得了第74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

所以,这次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从选角的迹象上推测,约阿希姆·提尔是有点回归原初的意思的,同样的浪漫,写实,甚至接近轻喜剧的质感——到《奥斯陆,8月31日》其实就已经过于强调写实了。

这次《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豆瓣评分比《重奏》还高了0.1分,在imdb甚至爬上了8分档。

总得来说,约阿希姆·提尔可以说是新世纪豆瓣7分档文艺片中最有个人叙事质感的导演之一了,非常值得关注。

2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是约阿希姆·提尔的第五部影片,中间他还拍了部英语片《猛于炮火》,无甚反响,然后一部恐怖片——估且这么说,或者说心理惊悚——《西尔玛》。

期间一直共同合作编剧的埃斯基尔·沃格特——《重奏》中相互竞争的写书二人组大概有他们自身的一点影子——他自己也开始拍片了,先是《盲视》,然后同样也是今年推出的第二部导演作品,《无辜者》。

静止的一人世界里的日剧跑

转场的剪辑匹配(我做了个倒镜gif,在最后)

《重奏》可以让人感觉到一点今 敏的质感,而《盲视》就更甚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53分钟至58分钟的这段视觉化的(分手决心)心理活动就非常今 敏。

《无辜者》的定调则与《西尔玛》类似,所以我认为它们其实是一个框架内或延续的类似现代文明社会恐惧主题的两生花,而且,不得不说,《无辜者》拍的比《西尔玛》要好。

3

雷娜特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在选专业确定人生事业的时候,从医生到心理咨询师再到摄影师,年轻,游移不定,但又决绝,与此同时,男朋友也换得更劳勤,觉得自己该稳定下来了,好像也稳定下来了,但似乎仍然没到达对的点。

在电影世界里,最糟糕的人可能是其中的配角。虽然奥斯卡给配角也设了最佳。当最后雷娜特透过玻璃落地窗看到前男友一家三口和乐融融的时候,她肯定忽然意识到了,在她认定自己才是主角的他人的人生中,其实她自己才是配角。

原本在橱窗外的,现在变到了橱窗内。雷娜特最后仿佛是一无所有,但她似乎又得到了她最初的预期,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心灵上的什么重要东西,也甭管它是什么。当你失去所有窗口的时候,那东西就出现了。

当你发现原来别人都是主角的时候,其实你才是那个配角……也只有在这个顿悟的大文本中,你才最终升格为主角。

 6 ) 我受够了一直假装没事

“确实,我们那时候学生时代很自由。但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了,压力实在太大了,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总是在看手机。就拿威廉来说,如果我们不限制,他可以一直看手机。” “你确定你现在是清醒的吗?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在坐什么?你在毁掉什么?” “哎哟,别这样。。。你是有什么烦心事在拿我撒气吗?”

“我想了很久。我受够了,还要我说什么呢?” “我真受不了这种事,难受的要死了。不过好吧!你走吧,如果你想走的话,我趁你打包的时候出去走走。” “我一遍遍地看我喜欢的老电影,林奇的电影,《教父》系列,《热天午后》,很多遍。确实如此。” “我成长的年代,文化通过具体的物件来传承的,这样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可以生活在它们当中,我们可以把它们拿起来,放在手里,互相比较。”

“不管怎样,我还是如此,这就是我所有剩下的东西了,无人在意的关于一些愚蠢和无用的东西的知识和记忆。”

”我开始崇拜过去的事物,而现在,我没有未来,没有别的东西了,我只能往回看,然后,这还算不上是怀旧,这是对死亡的恐惧。因为我害怕。这和艺术没有关系。我只是在试着消化。。。”

“我受够了一直假装没事,这种痛苦的感觉太难受了,太难受了,一切都糟透了。还有,我不想成为你的回忆。我不想成为你脑海里的声音。”

 短评

我们只是短暂的需要别人,度过自己无序的人生

8分钟前
  • YY
  • 推荐

用爱情喜剧的外壳拍了一部反爱情喜剧的电影,设置在85/90后这充满了不确定和焦虑的一代人身上,时代更迭印记给故事增添了当下的现实意义。而提尔充满活力又细腻的叙述方式也让整部片情感充沛,好看动人(分手戏看一次泪目一次),同时也再次是一部出色的城市电影。两位主演的表演太棒啦,ADL就不用说了,女主是从哪儿挖出来的宝藏?|二刷3.5->4

1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们只是短暂的需要别人,来度过自己无序的人生。

18分钟前
  • donger
  • 推荐

导演这次在氛围的营造上非常强悍,像女主角的这样形象,在我们身边可能随处可见,这样的形象不局限于女性,男性也大有人在,你甚至觉得这部电影就是豆瓣文青的群体画像。如果把这样的人设搬到男性身上,这个故事的观感就另当别论了,但在后me too时代这样的大环境里,这样的女性形象是一种潮流,抛开男权或者女权的眼光,但看这样的人物,真实到血淋淋了,她身上的焦虑是很多80后90后正在面临的焦虑,全世界可能都一样,不过是想追求自我罢了。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我从未坚持一个爱好,我没办法维持一段感情,我会为了捍卫我的人生信条而冒犯他人,我伤害我深爱的人们,我怀疑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好的母亲,我没有勇气去见他的最后一面,我无时不刻没有在向往自由,我自私地爱着我自己,我讨厌改变,我认为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我从未认识我自己。

23分钟前
  • PAUL
  • 力荐

北欧女人太自在、自由了,足够安全下,可以选择,可以放弃,可以后悔。片中倾向比较明显,生育权是女性独有的,男性只有请求权。

24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the pains of being basic in Europe

28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突然觉得,哪怕是在平权最好的北欧,三十岁女性的困惑依然是选哪个伴侣和要不要小孩,就挺让人丧气的。

33分钟前
  • 岁月何须溪上记
  • 还行

非常轻盈。所谓“寻找自我”的真相其实很多人都无法面对,那就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自我。那个所谓的自我是一种幻觉与愿望,寻找了半天最后发现“自我”就是一片空白,一团烟雾,一汪连自己都不想看见的泥淖。那些令自己变得独一无二的才华根本不存在,它只存在于那些你从书上,新闻上和电影里看见的那些人身上,你误以为自己也有那一切,只是尚未发掘出来。不不不,一片沙漠挖到底也没用水源。这很残忍但很真实。所以首鼠两端,所以惴惴不安,看了这个又要那个,以为这是年轻,但不过是脆弱。很多人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要创造一些什么的人,超越凡俗生活的人,但其实什么也创造不了,凡俗对他们而言已经需要垫脚去够。这样的人在身边太多太多。当然,这电影里没有批判,甚至也不想呈现这一切真相,只是追踪一种成长轨迹。倒也挺有趣。

37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TIFF 2021#总是想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等想清楚了却又错过徒留遗憾,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

40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在神作和无聊之间反复横跳。焦虑、不确定,可能是我们一代人的主题。

42分钟前
  • NortonHill
  • 还行

真实到有点残忍,这是一部不适合情侣共赏的爱情片,因为它对焦的是爱情中善变的“自我”以及几乎难以消除的悖谬性——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特的,都认为“即使没有完美人生,也应寻找完整的自我”,都认为人生应该越来越好一直向上,但其实并不是,并不会。“自我”是现代社会免费派发的新式致幻剂,效果卓群,人人有份。

46分钟前
  • 渡边
  • 推荐

女主的感情线只是bgm,导演要讽刺和批判的是这种30岁左右摇摆不定的nominal feminism。女主表面上是女权作家,实际上只会在吃蘑菇后才会对父权做出反抗;表面上不出轨却实际上已经另有所属;表面上嚷嚷着不要娃实际上最后自己才意识到孩子是维系感情的木桩。一部名义/虚弱女权的打脸片,和爱情无关。

51分钟前
  • 长颈鹿饲养员
  • 还行

疫情严控,出不了门,正好在家看片。93个国家报名奥斯卡国际电影竞赛,现在选出了15部的入围大名单,花色多样,竟然还有不丹的作品。其中我已经看过6部了,除了日本的《驾驶我的车》外,这部挪威电影可以说是我看得很舒服、引起的思索最多的影片。女主朱莉真是一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啊!三十岁了还在随心所欲地唯自己的“欲望、直觉、爱好”生活着,不停地更换着男友;专业也从医转向心理学,最后做起了剧照摄影师。这实在是今天物质富裕、网络通透时代的许多大龄单身青年的真实写照。女权意识、自我中心,唯独还没有认识到在人生中,更重要的“责任和付出”的意义。全片加上序幕和尾声,十四个小段落的剧作结构,编导处理得细腻、生动;男女主演真挚、投入。这位北欧的中年导演未来可期!

5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为后记追加一星,人间真实。男人都是薛定谔式的丁克,只有女人说丁克才是真正坚决的丁克,孩子意外流掉了比起悲伤可能更多的是松口气。不同的人生阶段想要的不同,30岁不想结婚生子,想感受更多激情,想被尊重被听见;40岁感受够了身体交流,想要更多经济上的富裕,精神上的共鸣,和真正懂自己的人对话…这都是没有错的人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遇见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人生是非常棒的,而不是在差不多的年纪被社会被伴侣被家庭绑架去选择“别人”的人生。后记看到当时如果没有流产的“另一种选择”也算是圆满了。最羡慕的是女主不需要主动,就有更好的选择…感情进入倦怠期了就有艳遇,恪守不出轨原则新对象会主动靠近,意外怀孕了苦恼该怎么办,孩子自己留掉了,怀念ex懂自己,ex主动输出“你是一生挚爱”…是我这种高敏感被动人格眼红的人生

60分钟前
  • 77
  • 力荐

很神奇,自我意识过剩,同时又自我意识缺失。

1小时前
  • 还行

相比全世界无数在为饭钱房租和助学贷款发愁的同龄人 北欧青年看似普世的焦虑其实更像是一种衣食无忧保护伞下的选择障碍 是选择从医还是摄影 是选择丁克还是生儿育女 因为每一条路都完全开放 所以反而迷茫

1小时前
  • 水包酱
  • 推荐

平庸却自命不凡、挑衅而不能收场、做梦但无法行动,如果这样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话,这个指控未免有点儿严重了。非常爱开灯后世界静止那一段,美好的恋爱总是写花、写城市、写天气和光,但全世界都不存在。有希望拿影后。

1小时前
  • 蓝詹
  • 推荐

太适合我们这种自称反矫达人的矫情逼了,也可看作是自我意识强烈的矛盾体通过他者映射不断自反的修行之旅。读心术、魅惑术、时间操纵、幻影移行,用超能力放大爱情中最甜蜜和痛苦的瞬间,如拆毛衣般一点点收回纤细的情感火苗,积极的或消极的,彼此交叉缠绕,团作巨型的毛线球藏入历史的抽屉。奥斯陆的清冷与迷醉为这个寻常故事提供了最美的舞台,约阿希姆·提尔应该意识到,他的创作原动力来自于他的乡愁。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不想让任何【其他人】进入生活。孩子也是其他人,有时想要有时不想,像对社交的态度。但不想社交了就宅,不想做父母了却不能不做。想玩,想你关心,想着想着就想规规矩矩【出轨】。用烟接“又纯又欲”(这个恶心的词)的吻。就像【Me too时代的口交】也是矛盾自我的喻体。怀疑一切,只坚定反抗【我们自己的家庭】。总能准确抓住【坏时机】,我们想在爱情里变得更好,却总因爱情展露最糟糕的面相。跋涉过【芬马克高地】,寻找自己的少数族裔血统,在这时代,确证少数性是最重要的事。情难自禁就会翻开【新篇章】,理智地选择不理智,确定地拥抱不确定,抽出卫生棉条用经血涂抹【Julie的自恋闹剧】。分歧不足以让【鲍勃猫摧毁圣诞节】,恋旧却能够。就这样最终活成【第一人称单数】。面对爱与死,人能做的只有【乐观】。【一切都到尽头】,一切未完待续。

1小时前
  • 奥兰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