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

战争片大陆2018

主演: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尹昉,王强,郭家豪,王雨甜,麦亨利,张涵予,王彦霖

导演:林超贤

 剧照

红海行动 剧照 NO.1红海行动 剧照 NO.2红海行动 剧照 NO.3红海行动 剧照 NO.4红海行动 剧照 NO.5红海行动 剧照 NO.6红海行动 剧照 NO.13红海行动 剧照 NO.14红海行动 剧照 NO.15红海行动 剧照 NO.16红海行动 剧照 NO.17红海行动 剧照 NO.18红海行动 剧照 NO.19红海行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0

详细剧情

  中东国家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刚刚在索马里执行完解救人质任务的海军护卫舰临沂号,受命前往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舰长高云(张涵予 饰)派出杨锐(张译 饰)率领的蛟龙突击队登陆战区,护送华侨安全撤离。谁知恐怖组织扎卡却将撤侨部队逼入交火区,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与此同时,法籍华人记者夏楠(海清 饰)正在伊维亚追查威廉·柏森博士贩卖核原料的事实,而扎卡则突袭柏森博士所在的公司,意图抢走核原料。混战中,一名隶属柏森博士公司的中国员工成为人质。为了解救该人质,八名蛟龙队员必须潜入有150名恐怖分子的聚集点,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鲜血铸成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丰碑!  本片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

 长篇影评

 1 ) 过于坚硬

三星半

总体感觉跟《战狼2》差不多,都是制作非常强,但电影性及文本很弱。本片在剧本及角色方面还不如战狼2,但动作场面方面又比战狼2更出色。

问题还是不少的,要是跟好莱坞比,只能达到其中游水准,离真正的佳作还有点距离。

首先是角色太单薄模糊,除了张译海清别的角色都是平面化和功能化,就算海清这个角色也相当扁平化,完全是为剧情服务造出来的;

其次在场面上也不算特别出色,过多的近景虽然显得很有迫力,但整个战场位置及动态展现相当不清晰!而且这种近景手持跟拍看得时间长了让人感觉非常疲惫。

这点上林导真该跟卖拷贝学学,他的《危机13小时》几场枪战场面交代清晰干脆,节奏也张弛有度。本片一打到底,从头到尾几场动作戏全是开始交代大全景,给几个空中镜头,后面不断的中近景快速切换,实在缺乏意境,过于简单粗暴。

再者,我认为一部电影文武戏不能分割开!不能说我故意设计文戏弱武戏强,甚至用一方面去代替另一方面。这种不均衡是个弊病。即使《黑鹰坠落》(这电影本身就是个特例)也有很多背景故事,包括美军军方的矛盾斗争。

本片很多地方交代不够清楚:死去的非洲博士在跟哪个将军通话?被干掉的黑衣首领又是在跟谁通话?最后居然没有交代幕后主使。邓梅的老公和孩子获救,连一个镜头都不给!本片的过场戏基本都是靠通话传令来推进,整个剧本给人一种视角散漫,缺乏顺畅的连贯性的感觉,全部力量都用在被分成几大块的动作戏上。

还有,影片的配乐我认为不太好,很紧很满,不停地用打击乐营造紧张气氛,旋律不那么有识别性(就是不好听),甚至让我觉得有点烦躁。

总之,最近几部国产军事大片在题材领域、制作水准、服化道、军事水准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从电影本身来说,尚未达到很高的水准,特别是在剧情、角色、主题、电影美学等看似软性的方面。

最后但绝非最不重要的:血腥镜头很多!千万不要带16岁以下的孩子去看!(我个人认为影片在表现战争的残酷真实方面比战狼2做得好,但在血腥镜头方面有点过度,接近北美MPAA的R级了!)

 2 ) 反驳那些说红海行动战略部署差的人

武警特战很傻?武警特战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安危,选择躲进楼房,是因为里面障碍物众多。塞满人?那是在紧急情况下无奈选择,请问,让你带三个人掩护五十几个人从城市中撤离。遭遇伏击,周围只有居民楼和几间破仓库。你是选择障碍物较多的地方,还是较为空旷容易暴露的仓库???在情急之下,想要再继续部署详细的战术计划那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在你一心为了掩护同胞进入居民楼,况且周围还有那么多敌人的情况下。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检查整座居民楼合适的战略部署位置。因为你手上人手根本不够,你又对这里的地理位置不清楚。你能怎么办?出去找找路?也许不会迷路,但是你听到身后同胞方向传来枪声,惊慌失措的情况下你会在第一时间折回去支援。你确定你不会因为陌生,暂时停留一会?再说,你布置一个卡口点。至少需要两个人,因为需要两个人交替射击。另一个负责掩护,即便是特战队员,也不可能以一敌百。因为敌人不会傻到躲一下,等你弹夹子弹打光了,再对你进行围剿。况且你也看到了,敌方是从多个方向进攻的。至少两个人才可以达到互相为对方掩护的地步。交替射击,时刻留意队友的子弹,避免两人同时换弹夹。
还有迫击炮阵地,为什么那么紧密,很不专业。请问,操控者很专业吗?是哪个国家专属的炮兵部队吗?动点脑子想想,再说,他们认为对方只是政府军掩护平民到安全区的部队。顶多只有几辆装甲车,而且在遭遇袭击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时间会去判断迫击炮阵地方位给予火力打击。况且,装甲车已经在第一时间被摧毁了。为什么会放心交给一个狙击手来保护阵地?我们姑且不说车臣战中俄军百分之七十的死亡来自于狙击手。我们就说在迫击炮的猛烈轰炸下,除了能在第一枚迫击炮落下反应过来的中国特种部队(因为他们乘坐敞篷越野车,下车速度很快),其他装甲车都要开门,跳下车,然后奔跑到隐蔽处。就说他们只知道前面地区很危险,一般只会遭到类似枪支交火。装甲车防御能力是可以应对的。他们会想到对方使用迫击炮吗?再说反政府军狙击手使用的SVD狙击步枪。这把狙击步枪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300米,而我方狙击手使用的LR4型狙击步枪最大射程800米。SVD狙击步枪在1000米距离上,仍具有致命性。1000米距离上,是许许多多突击步枪无法达到的设计距离。精确射击那也得进入400米范围,但是,从那名反政府军狙击手狙击水平上来看,以及两座山的距离来看。应该是300米,再加上之前驱车前进。我认为,反政府狙击手在狙击600米距离上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击中,但是在他没有一枪将队长致命来看,他在600米距离上的水平仅仅能够做到打中目标致命要害偏差一点。这应该是他多次在战场上总结的射击经验。不过即便这样,也可以使目标在500米距离上遭到狙击,立即停下卧倒,形成360°防御,对狙击手进行火力压制。但是500米距离上,不需要躲避,即可持续射击。但是,这位反政府军狙击手缺乏了专业知识,那就是狙击首先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目标——敌方狙击手。他没有率先狙击敌方狙击手,也就我方狙击手。那么,我不免提出质疑,LR4型狙击步枪与其他突击步枪如此不同的长枪管,居然还判断不出来是敌方狙击手。更何况,两个狙击手的对决。打完第二枪,就应该迅速转移狙击阵地,这是每一位狙击手最基本的知识。因为,第一枪,可以通过枪声判断大概位置,第二枪根据枪光判断准确位置,给予狙击。如果,打完第二枪不再撤离,那就是一名狙击手的错误。这样很容易被敌方狙击手狙击。
 再来,为什么会让一个队友去执行捉拿海盗任务。有的人甚至说,队长不应该拿队友的生命来去执行任务。为什么让罗星去执行任务?那是队长对他的狙击技术充分的肯定,认为他肯定能抓住海盗。况且,那三艘突然出现的海盗是意料之外的。没必要去怪队长。
还有,有人说在上级面前嚼口香糖。那说明他本事大,不服。这也凸显出他的狙击技术让他非常自豪,至少蛟龙突击队中数一数二,使得上级也对特殊“关爱”,毕竟是要去国外参加狙击手训练的。
 好莱坞不喜欢拍这种电影???我刚刚看了一个影迷,我“嗤”的一笑,好莱坞现在会有素材重新拍黑鹰坠落之类的电影。最近有什么事件值得美国宣扬的?不过,好像去年到是有一个私自下达命令出动的海豹突击队第四小组全军覆没的消息。哦,还有一个海豹突击队跳伞不幸牺牲的事件。怎么,有什么好拍的?除非再发生一次战争,但是我觉得你们应该都清楚,战争是残酷的。这不影片就凸显出了战争是残酷的。这是一部能与黑鹰坠落互相媲美的电影。
 还有,有人说接总统秘书的妻子,是介入他国时间。尼玛,我就问,你的同班同学两个人打架。你不介入此事,忽然有一个人说,让你帮他把衣服拿一下,你就介入了?你TM的钻牛角尖钻的我都无语了。
 还有人说总是接着扯侨民的事情拍电影。用点脑子好不好。就像美国黑鹰坠落,伊拉克战争一样轰动世界的新闻。美国才去拍。最近,出来撤侨民以及我国军力大力发展,还有哪些事情值得世界国防称赞的???拍军舰下饺子???还有人说开车离开很简单。你傻啊,荒野行动玩过没,你突然遭遇几个人伏击。你开车打算跑,咱先不说对方有没有重机枪,有没有RPG-7反坦克火箭筒,一堆乱枪,没有经过防弹处理的车轮也会最起码被打爆。况且,车中错综复杂,他们只有一张草图,而且只有一张,慌乱之下,想要撤出城内,你是不是想火上浇油?你TM单机游戏玩多了,会给你指引???
 还有人说队长私自篡改命令,我TM告诉你,要是我,我也会救所有人。为什么,我做不到见死不救!做不到!因为他们一但发现中国人逃了,很有可能会将剩余的人全部杀了。他们再大肆宣扬因为中国军人救走了自己的人,所以杀了其他人。这时候,国际会怎么说。
 有人还说抢夺黄饼是干涉其他国家的事,不应该违抗命令干涉。告诉你,因为特种兵有能力阻止这件事。换做我是队长,我也清楚,这玩意会害死多少人。而且,该国不会相信,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更没有能力去阻止这件事。那些人,你们就自私去吧。以为自己生在一个安全国家会没事???日本沙林毒气时间我觉得各位应该清楚吧?
 当然,这不影片沙尘暴确实是最假的。我不可否认,行,你们作为导演,去真的沙尘暴拍一下。特效,这是特效。存在瑕疵不可避免。
还有,有人说人质营坦克是摆设。不去参加主力军对抗。我们先不说,坦克会在战场上损失多少。我就问,政府军袭击人质营,你就一群渣渣上去?没有重武器去抗衡?还有人说,用AK47把穿防护服的特种兵打伤,这威力得多大。到底不是军迷,都被国产电视剧骗了是吧?真正AK47威力咱们先姑且不说,从腋下击中,这里是没有防护的。防弹衣侧面只有腰部防护。况且,AK47威力也不小。他可以击穿8毫米钢板。打在人体上,可以打出一个比较大的弹坑,击中神经中枢也是不可争议的事情。说真的,我是特种兵还有什么武警特战之猎鹰什么玩意的,躲在汽油桶后面,躲AK-47,仔细想想,不可能。AK-47子弹可以轻易穿透,而且我记得美军一名步兵在作战时,左胸口被AK-47击中,尽管穿着防弹衣,但是仍然造成肋骨断裂,重伤。战狼2也有不科学的地方,那就是弹夹可不可以挡子弹。俄罗斯有人试过,用AK-103突击步枪射击AK-47的钢制弹夹,可以击穿,而且还击穿两个。弹夹,根本不可能挡子弹。不过,冷锋穿着防弹衣,到是可以理解没有击穿。
 还有傻帽,说海军陆战队一线作战部队会有女的吗?我来回答你这个愚蠢的问题,我曾经写过海军陆战队的网络小说,两栖霸王花听过没?海军陆战队还有专门的女子特战队。还有,有人居然说M249是重机枪?那是轻机枪,尽管它携带弹药重达十千克。但是,我有必要告诉你。拿轻机枪的人,你以为是一出任务,直接分配她为机枪手手?必定是经过持久训练。你把我们特种兵想得多弱???你咋不说加特林呢,加特林M1314才26千克,跟幼儿园小孩差不多重。最起码,你能举那么个几分钟吧?况且,子弹扫完不出一分钟。还有人说,机枪手光背子弹累死人。你TM以为携带多少子弹,你以为打游戏呢?一般弹盒只装配20发子弹,这是美军认为。因为美军认为,不会在哪个地方持续火力输出达到50发以上,因为很快就会遭到敌方射击。因为,不管是在越战,还是伊拉克战争,美军机枪手伤亡率很高。备弹,也不会多少发。我记得好像是什么备弹只有96发。
我没什么多说的,我对自己生在这个时代很骄傲。因为我有幸看到了中国的崛起。这部影片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不要总是想着与菲律宾,印度,日本打仗。战争是残酷的,会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也许我们打赢了,比如抗日战争,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请问,那时期的人在欢呼雀跃之后的伤心持续了多久。
作为一名军事网络小说作家,我写的小说也不会是彰显个人英雄主义。死就是死,甚至有读者问我,为什么有的任务只有一个人活着回来。我回复他,战争是残酷的。
面对枪林弹雨,死不死并不是最重要的。你能不能再站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3 ) 《红海行动》中的各种军事活动情节真实吗?

还是不错的,有一个情节是要拿自己坦克的反应装甲去接对方的炮弹,而这个炮弹是破甲弹,而不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个细节做的不错。因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虽然更炫酷,但是却对反应装甲基本免疫,如果主角面对的是穿甲弹,基本就GG了,即使有反应装甲。但是剧中确实破甲弹,这就一下说通了。还有临沂舰上的1130近防炮拦截火箭弹,这也是说得通的,因为由射速更慢的730上陆改造而来的陆盾2000基本就是干拦截火箭弹,迫击炮弹 巡航导弹这类活的。所以性能更先进,射速更快的1130更是可以轻松拦截。而且对方发射的是速度比较慢的63式火箭炮,既符合中东这个大背景,也符合拦截火箭弹的剧情。

 4 ) 嘴里一颗糖,热血撒战场。

非常荣幸的,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参与了《红海行动》的提前点映活动。

作为一个非军事迷、非战争迷、非政治迷的“三非影迷”,在不知道卡司构成、不了解基本剧情的情况下,我竟然眼睛都舍不得眨、一秒都舍不得落下的看完了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

友人很是好奇的问我,像我这种一直排斥“主旋律电影”和“直男电影”的典型女性观众,看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感受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实实在在的觉得:真好看。春节档的电影,如果要推荐的话,我第一个推荐它(当然了,血腥场面过多,不建议带小孩看)。

接下来,我就尽量在不剧透的前提下细说一下,对一个普通观众来说,它“好看”在哪。

不可小觑的香港导演

因为历史原因,一直对导演的地域有着一定偏见。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到台湾导演就下意识觉得一定擅长拍细腻的家庭剧、言情片,看到香港导演就下意识觉得一定擅长拍黑社会、警匪片

其实啊,电影的优劣与否,还真不是能按导演的地域来强行区分的。

有些时候,相比亲历者,旁观者反而能更加客观理智的抽丝剥茧。他们不用身处其中,少了很多规则和牵绊,更懂得抓重点,知道故事的发光点在哪里,也很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

林超贤导演这一点做的就很棒。

被比较的宿命

《红海行动》根据2015年3月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取景地位于北非,拍摄周期长达五个月。

电影情节其实特别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讲述了“八名蛟龙突击队队员奉命勇闯敌方阵营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

因为同样有着撤侨、枪战和坦克大战众多相似点,有很多人拿它和《战狼2》做比较,甚至引发了一轮不小的争端。

我觉得吧,没什么好争的。喜欢什么类型的作品,是品味使然,争不来,也说服不来。

我只想简单表达一下我的看法,不喜勿喷——

①《红海》拍的比战狼2早,不存在抄袭,更没有抄袭的必要;

② 排在春节档,也没用什么流量明星(启用黄景瑜算是个擦边球吧),钱都扎扎实实花在拍摄和剪辑上了,是个可以挺直腰杆不用拿票房说话好电影;

③ 和战狼2的个人英雄主义+强势植入的红旗飘飘不同,《红海》主要讲的是战友之间的团队作战与真挚情谊,描绘的是一种更理智、更真实的爱国情感。

④ 总共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高潮部分差不多就持续了两个小时,目不暇接的海陆空切换作战,《红海》没有浪费一分钟去讲儿女私情。

一些缺陷

我一直觉得,对待好的电影,是一定要抱着挑毛病的态度来看待的,因为只有好的电影才经得起推敲、值得被推敲。

所以呢,我就先说说比较让我出戏的几个地方吧。

1. 记者夏楠

怎么说呢,海清饰演的夏楠,是个很有立体感的完整角色。但每当她开口为自己的抉择据理力争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双面胶里经典的婆媳争吵... ...毕竟,国民好媳妇的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她备受威胁、车被炸、和助手阿布深入虎穴、不服从杨瑞队长的指挥和安排、自告奋勇的要与人质交换衣服、近乎执念的想干掉恐怖组织为丈夫和孩子报仇... ...很多时候她的情绪表达的过于外放了些,反倒削弱了观众与她的共鸣。

这个角色唯一触动我的一场戏,是在得知阿布死讯的时候,内疚、绝望、仇恨...各种情绪都表达的淋漓尽致。

哇塞,就是那种隐忍的痛苦感,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表演了。

2. 黄景瑜的台词...

相比其他电影的一些流量小生来说,黄景瑜在这部电影里塑造的顾顺,已经是很成功的了。但如果,这位大帅哥的台词功底更加强一些,会更好... ...

我想,等你们正式观看的时候,应该会懂我的意思... ...

3. 连续紧绷2小时

我很喜欢坐过山车、玩跳楼机,喜欢那种失重的紧绷的刺激感。但如果你说让我连续坐两个小时的过山车、玩两个小时的跳楼机,我也难免会觉得疲惫和烦躁了。

这部片子几乎没有所谓“文戏”,一点不夸张的说,我感觉自己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连续看完了《加勒比海盗》、《黑鹰坠落》、《兵临城下》、《拆弹部队》四部片子的高潮部分,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细节描写,都能切切实实的看到这些经典电影的影子。

亮点

1. 罗星与海盗追击战

影片从紧张刺激的海上海盗追击战开始,全部焦点都集中在了罗星这个神狙击手身上。

作为优秀军人的代表,他技法超群,自信、勇敢且激进。但就是这样一个接近于完美的英雄人物,在追缉海盗成功之后反被前来围攻的海盗射中,伤及脊椎神经,成为了本片中第一个“倒下”的人。

这个时候,“红海行动”四个字才浮出荧幕,影片才刚开始,就用罗星的出场与负伤正确的定义了“英雄”——

所谓英雄,并没有主角光环庇佑,他们也会受伤、会牺牲、会冲动(罗星坚持继续追击海盗的细节)、会退缩(李懂在交战中下意识躲避子弹的细节),但他们还是选择了一往无前。

影片开头定下的这个基调,很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接下来所有出现的人物形象是否立体、真实,是否经得起推敲。

2. 战争场面自如切换

海盗追击战之后,顾顺代替罗星加入了蛟龙八人组。他们接到新的任务,深入城市内部,解救最后一批重要人质。

这一场街巷之战,可以说是中国版的《黑鹰坠落》了。战争场面的残忍与逼真已经无需多说,最触动我的还是作为“汽车炸弹”的平民眼神中深深的无助。

每一次枪声响起,每一次成功拆弹,我都像是跟着屏幕中的人一起在经历着,咒骂着战争的残酷、努力争取着一线生机。

如果把所有战争场面(包括楼战、巷战、狙击战、广场战、坦克战等等)都集中起来,最能调动我观影情绪的当属狙击战了!

看过《兵临城下》的盆友们应该明白,狙击手在配合战中更像是充当了一个庇护神的角色。他们应当冷静理智的做出判断、尽可能占取场景中的制高点、狡猾的隐藏自己、快准狠的干掉对方的狙击手、尽力保障所有队友的行动顺利进行...

图片截自《兵临城下》

而《红海》中,桀骜不驯的狙击手顾顺和略显懦弱的观察员李懂之间的配合,在经历了一小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达到了严丝合缝的境界。在经历了生死狙击之后的李懂,狙击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有了极大的飞跃。

除了上面讲到的这两个“大场面”之外,这部电影有太多的亮点可以拿出来单独说,比如:

◇ 在惊觉自己深入埋伏的时候,队长杨瑞声嘶力竭的呐喊与绝望,以及绝处求生的魄力与坚强意志;

◇徐宏的公交车拆弹过程,紧张刺激程度不亚于一个单独的拆弹小电影;

◇佟莉与恐怖分子的徒手搏击,虽是女儿身,但一点也不比男人差;

◇庄羽身负重伤奄奄一息、性命垂危的时候,依旧支撑着将通讯工具连接起来;

◇有任何人质、队友受伤,陆琛都会第一个出现,实施急救治疗;

◇石头(张天德)惨烈牺牲的时候,佟莉哆嗦着双手将一颗糖塞入他嘴里的场景,让坐在屏幕前的我泪如雨下... ...

3. 谁是真的英雄?

相比其他民族,中国人自古就更崇尚团体的力量。而从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有着真实“人性”的、有着完美团队作战意识的“中国式英雄”。

真的英雄并非只有《英雄儿女》式的盲目伟大,或是《战狼2》个人英雄主义。

真的英雄应该是像《红海行动》这样,有人死,有人狂,有人怵,有人爱吃糖。

写在最后

对军事术语一无所知,纯粹作为一名“小白”级别的观众,我只想说我是真的被打动了,发自内心的想要向同学朋友们推荐这样一部好电影。

大年初一一直都是个喜庆的日子,我有点不明白导演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一天上映这样一部略显沉重、极其血腥的电影。在熊出没、唐人街2、捉妖记2等强势对手的围攻下,我真担心这部电影会成为春节档的炮灰啊...

听说最终上映的时候会剪掉一些过于血腥的镜头,我个人认为是有点可惜的,毕竟,真正的战争本久是残酷的,任何试图粉饰太平的举动都会显得不够真诚。

看完这部片,我深感,战争并不像是其他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举着五星红旗、喊着口号,靠着主角光环,就能耍着帅击退敌人。很多时候,这一仗打得好看不好看?结果是输是赢?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无论身处怎样的险境,你的心里是否依旧坚定的怀有一种勇往无前的自豪与信念。

就像夏楠说的那样:

“总有一些事,比生命更重要啊。”

再次的,推荐大家看看这部片。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空坟墓”。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5 ) 《红海行动》的蛟龙突击队员都用了那些轻武器

在这里要说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英国的《每日星报》援引路透社消息称,有一队不明国籍的武装部队搭乘军舰在也门亚丁港登陆,但并未说明部队的人数以及装备情况,更没有现场照片。外媒援引当地一名海事官员的描述,称这支武装部队的任务旨在确保港口内的外国人撤离,在确保安全后,武装部队跟随贫民一起撤回军舰上。有外媒猜测这支部队来自沙特,但遭沙特方面否认。
过了几个小时,路透社发布消息:这支部队是中国海军派遣的特战小队,目的是为中国海军 撤侨提供安全屏障。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肯定这支特战小分队就是从执行撤侨任务的临沂舰派出的,而这也跟《红海行动》的情节设置似乎有着微妙的关系。据制片方介绍,《红海行动》就是根据此次也门撤侨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目前关于这支特战小分队的任务执行情况,外界也没有更多的信息,也许大家只有走进电影院,才能解开心中的疑惑吧。



蛟龙特战轻武器抢眼
蛟龙特战队是《红海行动》的另一个亮点所在。中国海军自开始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以来,本着练兵的目的,每支护航编队都会编有一支海军陆战队的特战分队。这支特战分队主要执行对可疑船只进行登船临检、快速机动和协助商船进行重点防护等任务。除此以外,侨民外事保护也是其一项重要使命。2015年,也门发生局势动荡,我海军两艘战舰抵达亚丁港执行撤侨任务时,舰上的特战分队即前出部署,为安全顺利撤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红海行动》即是根据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进行相关再现和改编。
从预告片的画面可以看到,“蛟龙”配备的轻武器非常先进,也非常酷。
两个机枪手配备的都是比利时FN公司制造的米尼米型5.56毫米轻机枪,美军装备型号为M249。这是一款为世界多国部队装备的成熟武器,装备国家及地区多达74个,13个国家和地区或授权或仿制。其性能稳定,是一款优良的小口径班用支援武器。因为采用5.56×45毫米的小口径机枪弹,其弹药携带量要超出原来的7.62毫米口径机枪很多,火力持续性好,射击稳定性高。
因为是小口径机枪,重量也比传统的7.62毫米口径机枪(一般重12-14千克)小了很多,仅7.1千克。所以电影里蒋璐霞扮演的女机枪手也可以操作自如,即使是双手端着射击,其命中精度也是不错的。
其他的队员装备了两种自动步枪,一种是捷克CZ 805布伦式自动步枪,另一种则是比利时FN公司制造的SCAR自动步枪。
这两型步枪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一型枪械系统,意即基础部件通用,再更换不同的部件,可以组合出多种不同口径和功能的枪型,这是当前国际轻武器设计领域的一大潮流,可以满足一支武装力量多种作战任务的需求,而将采购费用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内,也算是一种精打细算的思路。
捷克是老牌的工业制造国,有着悠久的轻武器制造史,抗战时中国军队大量装备的ZB26机枪就是捷克造。二战结束后,捷克被划入华约组织版图,但他并没有装备华约的制式武器——AK47步枪,而是另起炉灶,搞出了一型与AK外形相似、但内里完全不同的Vz58自动步枪,性能却也不差于AK系列。时间进入21世纪,捷克已经加入北约,为了配合北约装备体系的建设,捷克陆军需要换装一型5.56毫米体系的步枪。
捷克布罗德兵工厂推出了CZ805布伦参与了捷克陆军的选型。CZ805一开始设计有5.56毫米、7.62毫米和6.8毫米等多个口径,后来慢慢简化到只有5.56毫米一个口径,通过选用360毫米和277毫米不同长度的枪管,可以演化成标准步枪和卡宾枪,枪上均装有红点瞄准镜和机械瞄准具,部分标准步枪还加配榴弹发射器,特战型卡宾枪则加装消音器。这些我们都可以在电影里看到。
有趣的是,主演们手里拿着的另一种SCAR自动步枪曾经也参加过捷克陆军的步枪选型,并一直战斗到最后与CZ805步枪PK,后来可能因为CZ步枪的国产身份而惜败。
不过SCAR也是一型野心大大的自动步枪。2004年,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开出特种作战步枪竞标,FN公司与其他四家公司接标竞争。SCAR也是采用模块化设计,除基础通用部件外,射手选用不同长度、不同口径的枪管,可以组合出轻、重两种步枪,分别适应近战和狙击两种任务。该枪后来在美军的竞标案中力压德国Hk公司的XM8步枪而胜出,但因为全案取消。
但FN公司仍旧没有放弃SCAR,而是继续推进研制,最后形成5.56毫米口径SCAR-L和7.62毫米口径SCAR-H两大系列六个分型的枪械家族。SCAR曾经参加美军多个性能对比试验,性能都优于其他多个型号,尤其是美军现役的M4步枪。
目前SCAR已经为世界上27个国家的军警部门所采用。除了军方采用外,SCAR在影视圈和游戏领域也是大热,目前共参演了《盗梦空间》和《谍影重重》等7部电影和植入《反恐精英》、《穿越火线》等23部动作游戏,相比之下,CZ805只参演了2部电影和6部游戏。
从这两型步枪同时参演《红海行动》,可以看出剧组的枪械道具部门相当的专业,挑选了两款无论是性能和外形都十分不错的步枪。
接下里说说狙击手黄景瑜的装备。他手里的家伙应该说比较小众,不像巴雷特和SIG公司的产品那么响亮和常见。但也是一家专门制造精密级武器的枪械公司——德国布拉塞尔公司生产的布拉塞尔R93战术狙击步枪,是基于该公司的R93猎枪改进而得。
布拉塞尔R93采用栓动设计,虽然射手的子弹上膛和退壳动作需要手动完成,但因为枪机采用直拉式设计,熟练的射手不会因栓动设计导致射速降低。
R93的装备国家也不少,有17个国家的军警部门采用。采用R93的保加利亚特种部队曾经带着它,赴阿富汗参加多国维持稳定部队,执行作战任务,但具体战果不明。
但是,为什么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特种部队在国外作战会使用非制式枪械呢?
其实作为海军陆战队这样一支相对来说作战地域更广泛的部队,熟悉和学会使用其他国家的枪械应该是一项基本技能。我海军陆战队的特战分队在长期的亚丁湾护航任务中,经常要与也在同一海域执行任务的其他国家海军进行联合演习及训练,交流与学习使用双方的武器应该说是一门基础课程。我们经常能从新闻里看到中国海军和外军交流武器使用心得的画面。不仅中国军队如此,外国军队也是这样。200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到中国湛江进行友好访问时,就曾经试射中国制造的95式步枪。近年来,我陆军派出多个参赛队赴澳大利亚参加陆军技能比赛,比赛间隙,我军官兵就曾经试射美军的M4卡宾枪和澳大利亚陆军的EF88自动步枪。2017年国际军事比赛中国赛区,到新疆参赛的俄罗斯等外国部队都是使用的中国武器,小到步枪,大到火箭炮或步兵战车,无一不是中国造。
据参加《红海行动》拍摄的中国海军演员王强介绍,本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本来是由也门政府军提供保护来护送我国侨民的。而现实情况危急,也门政府军已经没有能力有效保护时,他们有义务为前去执行护侨任务的中国海军特种部队提供武器支持。在相关国际法内也是有法律依据的。
其实我觉得倒也不用太纠结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考虑到电影实际拍摄的需求。电影的拍摄地是摩洛哥,所以剧组能够找到诸如T-72坦克和M60坦克这样的大家伙,但当地恰恰没法找到中国造的各种轻武器,剧组也不可能为了拍摄电影,生弄一批95式步枪去摩洛哥,海关也不会让你进去。这样的话,选用北约制式枪械也无可厚非。尤其又是在几千里以外的境外作战,捡起一支CZ805作战又如何?电影背景的也门本也是一个轻武器“万国牌”的典型国家,世界各国的轻武器都能在这里找到。
据了解,本次电影拍摄所使用的武器也都经过有关方面的确认,嘿嘿,你觉得呢?尽在不言中嘛。

 6 ) 作为国内最有公信力的影评网站——豆瓣,《红海行动》真的值8.5分吗???

这几天看到《红海行动》在各大网站一片飘红,好评如潮,五星点赞多之甚之。一部主旋律电影在新年能得到众多影迷的共鸣,高涨爱国情绪,提高民族自信力,实乃一件幸事。我对这部电影也是充满了期待,中间几次调档,也一直都在关注,以至于初一上午就迫不及待的去一睹它的风采,可惜最终以提前离场结束了这次观影(这是第一次提前退场),整个观影感受可以说从期待到震撼,再到尴尬,到疲倦,最后愤然离场!电影优点自是不少,这里只谈缺点。

1、最诟病的,剧情太单薄,铺垫的太少,以至于很多演员在后期情绪爆发时并不能打动观众,反而很尴尬。人物设置很多,导演想要做到无主演,个个都出彩,可惜没有一个人物形象能立的住 。

2、主线不清晰,杂乱无章,主要是撤侨,但最开始还有黄饼这条线,到底去干什么,确定目的才能确定战术,黄饼这条线太弱了。

3、节奏掌握的太差,观众没有一个情绪上的升华以及释放。中间根本没有起承转折的衔接,三段式的演出,每一段都很孤立,这样就没有层次了,根本没有高潮,而只能美其名曰全程高能,无尿点,我真服了!

4、海清演技没毛病,但在本片中完全是在尬演,看到他自述丈夫和儿子的死因以及对自己以后生活的改变,这些都显得太单薄了,没有说服力,以至于看到她凿墙跺脚的样子,我真不知道用什么情绪去回应她!

5、说是讲究团队作战,可后期救人质的时候完全是单兵作战,每一个队员所在的位置不清晰,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哪呢,之间怎么联系,说这叫战争的真实性?太牵强了吧。不能拉出一个中远的镜头直观的看一下吗,乱!

6、最后救完人质已经精疲力竭了,观众也被轰的差不多了,此时结束,也不失为是个及格的作品,黄饼完全可以留白或者为续集铺垫,可偏偏非要再去行动,累不累啊?

7、整个电影被直升机、战舰、迫击炮、机枪、炸弹…还有那个多余的沙尘暴充斥,感觉导演完全就是在堆积这些场面,用没完没了的爆炸,血腥来刺激观众,说他是中国的迈克尔贝,迈克尔贝这几年都堕落到啥程度了,最近这几部《变形金刚》不是垃圾吗?

8、很多人都拿这部电影和《战狼2》对比,豆瓣7.2分对狼2来说是公平的,也就确实值这个分数。可《红海行动》呢,8.5分,太吓人了吧,主旋律电影也不能就这么过分吧,7.5分,不能再多了,真不能再多了!!!(这已经一让再让了)

欢迎点评!

 短评

珍惜一切在国内看到的R级片

5分钟前
  • 雨前羽街
  • 还行

湄公河行动文戏仓促,这次干脆拿掉不要,撸起袖子上来就干,在一场接一场血肉横飞的实战中刻画出几条线索、人物群像,干脆利落。林超贤拍动作场面没话说,武器装备、作战形式眼花缭乱,这部也是空前血腥大尺度,小队突围,今晚吃鸡。每位主演都非常出彩,黄景瑜很贴合角色,那个圆寸妹子相当飒!

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贺岁档的黑马,算是军事题材电影的口碑之作了,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大片,画面很真实,直接切入主题,毫不拖泥带水,朋友说我重口味,看的津津有味。蛟龙小分队组合也实在完美,每一个都有特点,全都被虐的狠,没什么大演员但演技都有,很喜欢狙击手顾顺,新演员很亮眼,林的枪战片真的有很大飞跃值得二刷

8分钟前
  • 幕天席地
  • 力荐

节奏全靠配乐撑着,靠剪辑的快和机位的多撑起来的伪节奏感,如果没了配乐,也就无法看了。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强烈呼吁电影分级制度!

15分钟前
  • 南先森
  • 力荐

后半部分好看,拯救人质那条线扣人心弦、一气呵成,国产动作枪战片拍成这样可以的。2018版《战狼2》+《拯救大兵瑞恩》+《湄公河行动》。爆破手杜江、狙击手尹昉…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1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活不错。一个人的林超贤,可以追赶荷里活level的战争片。你对血腥场面的恶心、反感和排斥,恰好符合了战争的本质。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好于《湄公河》。就是有点过长了,最后那部分其实完全可以拿掉,拯救一个人以及一群人足够了,没必要这样一唱三叹。以这种热度来看,这种特种军事题材应该会被规模复制。

22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别说什么强者无敌,面对每一个尸骨累累的屠场、每一个妻离子散的家庭,我相信除了统治者,没有人是热爱战争的。

25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超前点映场。场面真实,剧情紧凑。中间其实很想上厕所,但是愣是没有找到任何尿点…作为战争片,已超额完成任务,在真实度还原上,达到了国产影片从未有过的高度。细节处理也很妙,剥糖纸的那一段看的揪心。被海清和蒋璐霞的演技圈粉…看到最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燃烧。准备春节的时候带着爸妈二刷。

30分钟前
  • sylvia晓霄小小
  • 力荐

好莱坞叙事,好莱坞水准!14岁以下不宜观看!!

34分钟前
  • Helle
  • 力荐

故事没有编排,两个半小时劈头盖脸把爆破场面往观众脸上扔,累不累累不累!

37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主旋律类型片基本做到头了,将主旋律的诉求置于出色的类型片经验当中,战争场面可看性非常高,够刺激够紧张。林超贤又一次展示他的直男趣味,够硬够血腥的动作片。全片都是打,基本没什么文戏,也算扬长避短吧。毕竟,一停下来就有些别扭。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了红海你一定会为中国海军而自豪,会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国家都是我们背后最坚强的后盾!黄景瑜真是爱死这个大男孩了绝对的硬汉实力派,很军人、很热血、很澎湃,你必须要看!

42分钟前
  • 少数派的报告
  • 力荐

春节档最好!最好不是战狼而是战争,有点类似黑鹰坠落,主旋律色彩下,真实又残酷的战争渲染。故事性不强,文戏不超20分钟,从头打到尾,林超贤场面调度极佳,巷战、偷袭、突击有条不紊,军械武器展示效果不错。尺度超大,钢锯岭式血肉横飞,还给你看特写!敌人如丧尸一般打不完,双方的狙击手都是亮点

45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本质上就是一个爱国主义通关游戏,胜在节奏感好,一快遮百丑。商业片导演们请向林超贤学习、学习、再学习!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好莱坞大片的质感,138分钟有100分钟是枪战爆破,坦克追逐戏精彩。就写实而言与其说是国产《黑鹰坠落》不如说是升级版《危机十三小时》,林超贤更像爆炸贝附体。没有《战狼2》那样刻意煽情突兀搞笑,没有《湄公河》那样玩到脱线,只有燃到炸裂的团队协作一气呵成,这血腥程度放春节档也是够胆。7.5/10

52分钟前
  • 瓦力
  • 推荐

真的是特别燃的电影,不管是大场面还是小细节,看下来真的非常震撼,林超贤真的很用心。每个人物都非常立体,团队配合默契,顾顺的狙击战让人印象特别深刻,黄景瑜演得很到位,很有潜力。蒋璐霞真的太拼了,好酷的小姐姐。看完电影民族自豪感杠杠的,值得再去二刷三刷!

54分钟前
  • 有有
  • 力荐

超出预期,非常刺激,最后几场大战,血肉横飞,估计创下了近些年华语战争题材尺度之最。片尾没有强行拔高主题,或充斥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整部影片都是一场接一场紧凑且高难度的任务,山地、沙漠、空降各类地形和作战任务几乎都涉及到了,狙击和营救的部分格外惊险,结尾亦干脆有力。

56分钟前
  • cult
  • 推荐

老实说,拍的质量没得说了,这次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剧情惨烈,没有中枪不死,该牺牲的就牺牲了,各种武器装备能用的都用了,大无人机很帅,就是出场时间太短。从头打到尾啊,林超贤导演666啊

1小时前
  • 海盗船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