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之妻

战争片日本2020

主演:苍井优,高桥一生,东出昌大,坂东龙汰,恒松祐里,美浓介,玄理,笹野高史,Chuck Johnson,Nihi

导演:黑泽清

 剧照

间谍之妻 剧照 NO.1间谍之妻 剧照 NO.2间谍之妻 剧照 NO.3间谍之妻 剧照 NO.4间谍之妻 剧照 NO.5间谍之妻 剧照 NO.6间谍之妻 剧照 NO.13间谍之妻 剧照 NO.14间谍之妻 剧照 NO.15间谍之妻 剧照 NO.16间谍之妻 剧照 NO.17间谍之妻 剧照 NO.18间谍之妻 剧照 NO.19间谍之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0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1940年的日本神户,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福原里子正等待着在外国做贸易生意的丈夫的归来,这时她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已经是日军宪兵的津森泰治告诉里子,他丈夫竟然从外国带回一个女人,并且那个女人已经去世。在里子的追问下,才得知丈夫在那里偶然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事件,并下决心要向全世界曝光这件事,为了丈夫的安全和两人的幸福,里子当然想要阻止丈夫的行动。

 长篇影评

 1 ) 对间谍之妻两处画面的理解

难得的日本导演对战争历史的反思。 作为社长的男主优作在中国东北亲眼目睹了帝国军队在大陆上的罪行,在国家利益和普世正义之间选择了正义的优作决心在第三国向全世界公开证据。女主聪子最初远离战争,优作从东北带回的护士女子让她心存芥蒂。在餐桌上,聪子追问优作关于护士的身份。此时的她,对丈夫优作的正义感和战争暴行都近乎视而不见,她在乎的是自己的家庭幸福。优作对于自己在东北的所见所闻和对护士背景的解释她都将信将疑,甚至听不进去。 晚餐的光线照在优作的侧脸,一半明亮一半阴暗。聪子看到这样的脸,丈夫所说的话都像是明亮的一半,然而似乎自己的丈夫在隐藏着什么,如同另一半的阴暗。这"隐藏"的事实让她担心自己幸福的家庭被破坏。聪子对丈夫优作满是怀疑,想要看清那若有若无的关于丈夫和护士的关系,却无法相信优作对自己的辩解。

晚餐

护士在全片只有一个特写镜头,柔弱和不安的眼神让人无法忽略,是会吸引异性的样子。这个镜头加上优作偷偷示意她赶快离开的小动作,让聪子对丈夫的怀疑更容易被理解。

护士

第二个画面。优作决定了公开帝国军队的罪行,他走在街上,远处一只部队走来。路边的群众面向部队欢呼致敬。而同一个画面中的优作靠着路灯,背对街道,对于部队的到来冷漠无动于衷,和行人们对部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优作对于侵略战争的立场。

部队

本片画面考究,充满秩序感,令人印象深刻。

 2 ) 普世价值在斗争中和解

好久没有看到苍井优的新作了 看了预告片的影像风格更是让我眼前一亮 一直很期待这部片子的资源

一个为爱被迫使正义成为信仰的女人,一个为了正义牺牲爱意的男人,一人一次告密,两者的反应截然不同,男人暴怒质问,女人崩溃昏倒,这注定了两人的截然不同,也注定了结局的悲情

大量的室内戏把人物封锁在自我之中,战争推动正义继续向前,正义逼迫着爱意退后,戏剧感是无法避免的,毕竟这种情感关系太过极端,即不生活也无体验

框架是战争,立意是反战,思考小了看是爱与正义孰轻孰重,往大了看是自我价值的对立,这部影片之所以让人感动的原因,是因为他为了自我价值留下了后路,也给予了态度,女主为了男主安全舍弃了侄子,男主为了女主安全(更好实行自己的正义)篡改影片,让女主在本国还能苟延喘息,两次反转不够,伤情人貌似死了,证明却是伪造的,女主靠着残存的爱支撑她去了远方,

“不相信你死了,我更不相信正义结束了,你不会对我有任何一丝的爱了”这是我自行脑补的一句话

爱与正义同样是普世价值的两个分支,总会有人想把他们分出了你高我低来,可是价值既然普世,两种其实并无差别,斗争之后的和解是必然的,只是谁坚持的时间长,谁就是看起来胜利的那一个,影片的答案很简单,爱胜利了也输了,正义胜利了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二者此消彼长,和解就是唯一的出路

 3 ) 爱之边缘——间谍之妻

(得闲再补)

警局一帮警察跟优酱看电影的那段戏,我居然流泪了!!你能想到那里有反转,你更想看到她会怎么演,出彩的配音,动人的黑白默片,优酱情绪的转变,非常棒!超喜欢电影里所有放映片段,戏中戏简直爱死了!!!

说实话还是非常动人的,你以为的间谍,你以为的妻子,并不是一个你以为的简单名词,能把个人情爱这种小感情上升到一个更广阔的维度,真的非常令人惊喜,在那个时代,大家能有那样的先锋意识,去做坚持的认为对的事情,真的非常棒。所以每一个时代还是会有它的相通点在里边,真正拥有大爱的人在哪个时代都会出现。关于影片中女性角色的几次转变非常有意思,一直期待,终于看到了很满意,而且对于时代的控诉还是有的,关于四几年日本题材的片子本身看的比较少,这次也能在电影里面看到那个时代面貌,还是蛮有趣的,值得在大荧幕观看,有机会一定要去影院看,绝对让你惊喜!

 4 ) 从女性视角看世界,荒诞得一塌糊涂

一部荒诞剧,公私两个层面的全线崩溃。公共层面的荒诞,是男人们为了各自“高尚”的“政治”理念、“正义”观,大义凌然地破坏,结果是所有其他人都要为他们的“崇高精神”付出最大的代价。

日常交流时我们也经常会对话题进行区分,政治、经济,这些是严肃的话题,情感、家庭,这些似乎是女性的话题。然而严肃的话题就是男人的话题,只是男性通过把自己代表为人,男人话题就变成了人的话题。女人的话题就是次一等,是情情爱爱不上台面的琐碎小事。但仔细想想,这世上最糟糕的事,不正是从对这些“小事”的抹煞开始的吗?大家都少扯一些“政治”,“正义”,就像女主一样“目光短浅”,只要求追求自己的小范围的幸福,世界反而会美好多了。

不过最觉荒诞的,是故事里这对夫妻的私人关系。这是看起来般配的一对,妻子虽不是个“革命家”,却也坚定又热烈。她一再地表达了自己渴望与爱人真正“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她的果断和深情观众都能看得到,结果她的爱人,那个充满“人道主义”的丈夫,完全不接受她,也不相信蕴含在女性这种情感下的力量。无论是想保护她也好,还是认为这种“人类事业”大任只能他自己去完成也好,在她发现自己被骗了的那一幕,我只觉得太荒谬了,这样的亲密关系,毫不值得

 5 ) 【新】影团:黑泽清的环境“催眠”艺术

本文基于微信群讨论创作,并非全部个人原创。

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黑泽清依靠《间谍之妻》获得最佳导演奖,这部被冠以“反战”主题的电视剧改电影收获很多好评,在黑泽清擅长的“社会环境与人”的表达之下,滨口龙介的加入,让影片在男女感情方面有了更多讨论点,也为黑泽清的“催眠”布下重重掩护。(Q:你怎么就知道催眠!)

一、间谍与妻子:剧情设置

M:这部片子主题到底是什么?是讲战争中的夫妻关系还是反战? 《间谍之妻》以二战时期的日本为主舞台,讲述一对夫妻策划将意外获取的日军731部队暴行罪证偷运出国的故事,本片聚焦宏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控诉日本战争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带出了男女对待婚姻和爱情的不同态度,这两面无法抛下任何一面单独去讨论这部影片,之于国家层面的间谍和之于婚姻层面的妻子绑定,身份大小在剧情层面形成很好的对照。 L:我看完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标题取得很好,“的”这个字,它既可以表从属,也可以表形容,表明了苍井优这个人物的状态。虽然标题取得是间谍的妻子,但到了结尾其实就变成了间谍和妻子。 “间谍之妻”这个线索几乎贯穿整部影片,先是聪子觉得这个带有背叛性质的称号是种耻辱,而后因能与所爱丈夫一起行动,又觉得这危险身份值得骄傲,最后又被丈夫在语言和行为上双重否认间谍之妻这个身份,聪子的心路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因为标题先入为主,观众会更在意实为形容词的“间谍”二字,作为悬疑类型片的一个元素,这个词非常有欺骗性,而且聪子的第一次登场也是扮演间谍,再次加深本片悬疑感,但实际上间谍和妻子两个身份从始至终也没有融合在一起。

尽管背叛国家和背叛婚姻在剧情上相辅相成,可主次之分在后面剧情中就相当明显,也打破悬疑类型片的思路。 S:故事的主体基本就是夫妻二人,因为作为间谍夫妻对立面的这个特务机构行为很蠢,造成了反派缺失的情况。 笔墨不多又十分功能化的权力机构让间谍游戏更像本片一个背景,国家机器与行为正义的对峙也并没有那么悲壮或凛然,因为本片重点还是放在妻子发现丈夫可能有外遇之后的情感变化上。 M:个人觉得《间谍之妻》这个故事的人物关系和反战主题的联系有些模糊。感觉全程大家都在猜测、摸索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变化,夫妻关系在特殊时期之下也并没有特别之处。 观影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大家不是担心计划败露,反而更担心婚姻关系的不稳定,除了国家权力在本片中无作为这个原因之外,也跟一直延续至今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讨论以及任何婚姻中的男女交锋有关。保险柜旁的棋盘也暗示了剧情主题从国家间谍往婚姻间谍的转向。(M:这暗示也太直白,不如《色·戒》隐晦。)

看到豆瓣一个友邻的评价,男人为了理想可以抛弃一切,女人为爱情可以抛弃一切,正是本片最好的注解。而且编剧有滨口龙介就很难不往这个思路想了。 Q:拍法上很黑泽清,但滨口龙介带来了非同凡响的改变。这个剧本很有滨口龙介的特点,即被欺骗、被利用才证明更亲密,所以我所理解最核心的也是这层关系,这是滨口导演带到黑泽清电影最不一样的东西。 黑泽清与滨口龙介两大导演的首次合作,效果不错。

讨论1:谁写的匿名举报信? C:我觉得丈夫对妻子还有爱,但最后为了实现理想,所以写匿名信举报,这样既能给自己打掩护,又可以让妻子不流亡国外,而且丈夫在之前反复质问妻子是否信任他,好像也为后边举报做铺垫。丈夫用那个短片来告诉妻子他仍然爱她,只是迫于形势身不由己。 在特务机构审讯室播放的短片较之前不同,被加上了背景音乐,歌词大意是缅怀他们短暂的爱。猪猪字幕组的资源没有翻译歌词,我觉得会影响理解。这段背景音乐可能是丈夫给妻子的最后“温柔”,如果只是为了保全妻子而调换证据影片,其实是没有必要费心添加音乐,除非在分别之前就确认要与妻子永别,所以才花了点心思,而影片也确实给了一个丈夫站在船尾告别的镜头。 L:我的理解就是丈夫举报的,从妻子得知真相的表情可以解读出来,她发现是丈夫设的局。 以为自己是棋者,没想到最后自己成了棋子。

但片尾字幕又给予这个猜测不确定性。 Z:我开始也以为丈夫把妻子给耍了,要牺牲他的妻子,但从结尾字幕来看又反转了,为何特别标注丈夫的死亡证明可能是伪造的?也许是为了说明一年后妻子去美国,是为了表达会与丈夫重聚。 因为没有明确解释,所以可能妻子只是单方面去赴当年之约,也可能是丈夫安排她去的。这个不确定性让夫妻临走之前,表现紧张的仆人显得十分可疑,有没有可能是被特务机构威逼利诱,或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举报了他们呢?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样也能补充特务机构的行动或普通百姓的盲目,但仍然不能掩饰丈夫的心机。

我没有疯,但生活在这个国家我不得不疯。这是一个女人在最清醒的时刻对男权社会提出的控诉,而其他被军国主义理想蒙蔽双眼的人们,被男人抛弃的女人们,何时才能清醒?

二、人与环境:拍摄手法

我:在补完两部黑泽清的电影后,发现他很喜欢使用横移跟拍人物的镜头,本片尤其展现日本军人巡逻那场戏印象很深,这是他电影的特点吗? Q:确实是这样的 ,一来剪辑会破坏氛围,二来每个片子有不同的因素决定着他选择这样。另外,我最喜欢的黑泽清导演的一个特点是它的环境是可以用来叙事的。比如那个囚室中左右摇的镜头,也是他很典型的手法,先用特定环境做叙事,再搭配摄影机的运动,很多导演处理到那场戏会比较凌厉一点,比如直接切到遭受酷刑后血淋淋的人脸,但黑泽清的思路不是这样。 我:《X圣治》也有类似镜头,不直接拍暴力反而更恐怖。

1.光的使用

Q:这个电影是由光主导,这是我觉得不舞台剧的一点。本片打光是采用自然光+加强光的形式,最明显的就是,光是真正的光源,比如光是从窗外照射进来,而室内的灯光不足以照亮画面全部。但是宪兵小队的提审,以及夫妻商量去美国的段落,光就不是这样设置的,因为这两段代表国家和社会层面,而非表现夫妻亲密关系。 Q:在用光表现亲密关系时,有一个明显的转变,丈夫回来指责聪子给宪兵小队告密的那场戏,他们看了一次胶片,聪子有一个让丈夫关门的命令,就从这里开始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控光(主导权力)的人,我理解的这里和《隐形人》里的妻子一样,她要数次回到那座房子,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这个控制权从丈夫手中抢回来,这个权力是隐形的,不是说主角的任务就是要抢,而是突出关系的变化。

我:原来剧情和调度上双方面都表达这时候女性压制男性了,打光是有电影感,但是我觉得走位还比较像舞台剧。 Q:关于走位的问题,除了自然光本身变化的运用,聪子的脸部打光有很多场戏是依靠演员走位呈现,比如一开始的亮相 ,她扮演影像里的角色,她说自己不演了,然后走到暗处坐下来去开台灯,这是一个前奏。影片前段时候,是靠人的走位,去控制光的变化,来表达对聪子的遮蔽,比如丈夫第一次说自己要去美国的时候,他们往暗的那个空间走过去,再比如聪子问丈夫那个信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丈夫的身影也对聪子进行了遮蔽,这两段代表聪子的被动,这都集中在影片前半段,到影片后边,在他们讨论逃亡方式时,丈夫为聪子擦眼泪,又出现了遮蔽聪子脸上的光的段落,因为这里丈夫已经有别的想法了。后来你看聪子躲进箱子里,凿穿透几束光,那也是光和聪子这个人物的互动。另外,聪子只有在宪兵小队,我们认为她有一种明确态度的时候,才会出现常规的大平光。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走位是有另一个作用的,就是通过演员的调度来做光的调度。 Q:当然黑泽清的拍法本身就需要走位,因为他不能打破那个氛围,大多数的电影可能先打光后走戏,这样就限制了演员的表演,但黑泽清这个电影不会,演员的走位是自由的,同样,侯孝贤的电影也不会,他们都是演员先走戏,然后灯光师再考虑怎么布光,这一点来说,其实也是比舞台剧要真实的。

2.环境叙事

Q:和《X圣治》对比的这张图。(其实片中很多场景能让人想到《X圣治》)

《间谍之妻》

《X圣治》

Q:这就是他典型的、喜欢表达的人和环境的关系,人走入了那个环境,某种意义上环境成为电影叙事的主体,大多数电影都是通过人来讲故事,通过人来提取主题的意义,但黑泽清很依赖于环境这个客体,在他的表现上,环境成为了一个主动的因素去做了叙事作用,有时候人退居其次,这也是我觉得很多黑泽清的电影前面比后面要“好看”的原因。因为用人讲故事最后的主题升华和提炼就很简单,但用环境叙事到最后就不得不找其他元素替换 ,前面是铺展故事,所以黑泽清的拍法就更自由一点。 Q: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电影当中的一个人或一个最重要的戏用道具,代表了电影主题的某种精神的话,你可以顺理成章把它一直沿用到最后,因为你看得明白,但一般我们认为电影中的环境,它就是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但我觉得黑泽清是提高了环境在叙事中的用处。但让大多数的观众去接受以个场景有什么意义又很难,因为环境缺少变化,它会一直存在,不像一些电影会刻意去做一些道具的变化。所以你就要为这个场景去赋予一个更加实质的替代,就比方说把环境等同于某个人或某件道具,或者是某一句台词,这个台词就能表达他内心的心思,我觉得滨口龙介的剧本给这个电影带来的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在黑泽清的拍法上面,就他对于这个场景的光的运用和滨口龙介剧本当中核心的东西是非常匹配的。 我:我发现还有一个是轰炸前盘子抖动,《X圣治》中也有类似一段,也算利用环境叙事吧。 Q:这也是说明黑泽清选择调度先行,像很多导演在这里的处理是先进表演,但黑泽清会弱化表演,仅仅是让苍井优从床上起来。

讨论2:关于电视剧质感 F:电视剧不会有这么厉害的调度,运镜和打光很高级。 Q:我觉得有些人判断像不像电视剧,就是看这部电影有没有花钱,看服化道和场景的华丽程度来判断,本片也确实就不怎么花钱。还有就是叙事,本片就叙事节奏和内容来看完全也不是电视剧的叙事。 Z:大家说的电视剧或舞台剧感,可能就是因为场景比较单一,对话又比较多。 我:大部分戏场景都在室内,但室内的摄影构图还行,但多次出现的仓库就显得简陋不少。

讨论3:表演 W:我觉得苍井优很棒,这个角色换个人演就没那个味了。 Z:苍井优确实非常有发挥。 苍井优把那种依靠于丈夫的妻子角色演绎的很棒,也确实优秀,表扬的话就不多说了,结尾两场戏有点夸张,但放在那个疯狂年代又好像不能完全说演的不对。 一个是在审讯室看完短片后的崩溃,“好极了!”然后瞬间倒地,这个表演实在不免让我想到舞台剧,悲痛欲绝的装疯卖傻。另一场就是医生与她见面,说丈夫死了,苍井优马上给了一个提线木偶断线的反应,可以解读成失去所有念想,也是失去束缚后的重启。 我:我觉得片中所有人都像带着面具表演,不知道是我感知问题还是故意这样做的。 Q:那是苍井优的习惯,这不是她的最佳状态,虽然完成了表演,也很难突出封后,算在她的舒适区里表演。高桥一生也没有很好,但那个笑面虎的样子很适合这个角色。 W:我觉得高桥一生演的一般。 Q:就是偶像剧的演法。对比《X圣治》中役所广司的表演,就算在被“催眠”的情况下,脸上不能有太多标签,却可以用眼神演出更多内容。相比东出昌大就纯粹是个木头。 L:东出昌大变脸全靠一张嘴:我要翻脸了! 我:他跟大街上那些群演没有太大差别,就是多几句台词,有个走位设计。

日常羡慕环节:

L:在电影院看,对那段展示罪行证据的默片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影院人还不少,但这一段就只能听到观众的呼吸声。这就是影院的魅力,所以海南电影节一放豆瓣大V们清一色好评吧,而现在评分不升反降。

 6 ) “参与者”黑泽清收获了自己首个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

“当时我还在读研,看到媒体上宣布黑泽清导演《1905》,梁朝伟和松田翔太出演时,我非常兴奋!战前的世间残酷如果让黑泽清老师拍摄的话,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本片的编剧之一滨口龙介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这样提到。黑泽清新片《间谍之妻》对于黑泽清自身而言确实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是他第一次拍摄年代剧,同时整个《间谍之妻》的企画是出自自己的学生,自己更多的是以“参加者”的身份加入到本片,这种全新的体验也让已经年过60的黑泽清非常兴奋。纵观整部作品,确实到处都充满着滨口龙介和野原位这对《欢乐时光》组合的元素,同时整体氛围依然保留着黑泽清电影的魅力。

《间谍之妻》的企画其实始于野原位,当时他参与了正好NHK-8K的创作企画会议,正好自身是黑泽清的学生,而黑泽清出身于神户,于是他立刻邀请了自己的好友,一同创作《欢乐时光》的滨口龙介一同开始创作。起初,他们一共写了两个关于神户的故事,一个是关于现代的神户,而另一个就是《间谍之妻》。而黑泽清在读完剧本后,非常喜欢,于是整个《间谍之妻》的企画正式始动。黑泽清曾多次表示电影剧本如果不是自己参与制作的话,很难实现他想要的映像。但是这次滨口龙介和野原位的剧本原型,他保留了80%,自己只是在整个剧本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这或许也和今年黑泽清自身作品对于“夫妻”或者“女性”关注度的提升有关联。其实,《间谍之妻》的故事处处能够感受到滨口龙介和野原位对增村保造的喜爱。增村保造在60年代创作了大量以“妻子”为主题的作品,包括《清作之妻》《华冈青州之妻》《妻之告白》《妻二人》等作品。影片中对于女性对爱的执着,对爱的冲动所带出的破坏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影片中苍井优扮演的“妻子”也可谓是一个爱的矛盾体。而正是这种类似增村保造电影中若尾文子的角色,让黑泽清的映像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出道于粉红电影的黑泽清,“女性角色”自始至终都在黑泽清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抛开粉红电影本身的“女优电影”的属性不说,《赎罪》里的小泉今日子,《岸边之旅》的深津绘里,《旅途的结束,世界的开始》的前田敦子都在黑泽清电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苍井优在《岸边之旅》登场数分钟既拿下电影旬报年度最佳女配角的壮举,也算是此次《间谍之妻》合作黑泽清的前奏曲。苍井优为了准备本片的拍摄,还特意观看了大量1940年代的作品,尽可能地达到时代的还原。

黑泽清在谈到滨口龙介导演的《欢乐时光》时,曾表示自己拍不出这种作品,同时《欢乐时光》也完全可以不用5小时的时长,只是滨口他们一开始就完全没有考虑过片长的问题,所以最终拍成了5小时。其实,争对此次的剧本,滨口也提到与其是让黑泽清修改剧本,其实更多的是让黑泽清去“删减剧本”。黑泽清在公开场合曾提到,如果完全按照滨口龙介和野原位的剧本进行拍摄的话,影片或将超过3小时。当然,作为学生的滨口龙介和野原位一开始就非常期待黑泽清对剧本的修改。而黑泽清在某些细节上的完善也确实让整部作品达到了更进一步的高度。特别是其擅长的“幽灵”元素。其实,本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着和黑泽清初期电影类似的部分。战争时期的那种“丧失感”在此次的8K映像中展现的相当出彩。除了登场人物被时代翻弄,失去自我存在感之外,整部作品的氛围始终被一股“邪气”压制,这股“邪气”我们可以理解为军国主义,也可以理解为战时状态。而其看不清真面目的属性恰恰是黑泽清电影的核心元素。最终,影片随着“间谍”和“狂人妻子”的走火入魔,达到了崭新的境界。此外,一般情况下的日本年代剧,几乎都会从“和风日式”的角度去描写那个时期的日本,而黑泽清却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日本导演镜下的“榻榻米”永远逃脱不了小津的魔爪。所以他结合当时神户这个对外交流重镇的属性,影片中无论是服装还是建筑,几乎都是洋风登场。为此,整个制作组做了极其精细的时代考证,美术担当安宅纪史在这方面功不可没。黑泽清多次表示没有安宅纪史,《间谍之妻》无法完成。

此外,《间谍之妻》中还有一个令影迷异常兴奋的元素----电影中的电影。无论史战时混乱的时局,亦是黑泽清电影的虚实意境,其实和“电影”元素都非常匹配,更何况是对于现代观众比较陌生的40年代的“电影世界”。而神户作为当时日本较大的对外港口,与西洋文化的交流比较多,而日本电影史的起点其实也在神户。1896年神户企业家高桥信治以私人名义从海外购入了当时爱迪生发明的“活动电影放映机”,并在公开活动中将其成为“活动写真”,而高桥也在一旁担任默片解说员。可以说,从那时起日本电影史正式始动。而高桥一生扮演的影片主人公福原虽史贸易公司的社长,但本人非常痴迷电影,在那个年代居然拍摄自主电影,家中还有小型放映机。整个设定也为之后故事的推进进一步的加深了“间谍”的氛围。影片中时常会出现关于电影的对话,“你去看了沟口的新作吧,是不是又是一部佳作”,这里很多日本影评人分析到很可能是指向《残菊物语》和《浪花女》两部作品。而电影中出现的聚乐馆更是载入日本电影史中的象征性场所。值得一提的是,《浪花女》是田中绢代首次主演的沟口健二作品,而由于胶片的缺失,本片已经无法观看,而从历史上所留下的记录来看,《浪花女》的故事和《间谍之妻》又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此外,影片中还引用的山中贞雄经典作品《河内山宗俊》,这一系列的电影元素也充分体现了黑泽清们对于“电影”的痴爱。

今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世界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岁月,而黑泽清的首部战争题材作品在今年收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可谓意义非凡。希望这位已经年过60的电影奇才能够继续给观众带来只属于他的映像世界。

原载于深焦://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9990451912937#_0

个人企画黑泽清深度访谈://www.youtube.com/watch?v=o4qedMDMDHg(无字幕)

 短评

#3rd HIFF# 主竞赛。前入围威尼斯+圣赛。#年度十佳Mark# 本届若评奖,金椰奖必须是这部。倒不是因为被唤起了民族创伤记忆,以及感动于日本电影人们的反思力度(这两点任何一个点都足以送五星);而主要是因为拜服于对人物关系精到的拿捏和极致的推演(“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感到是爱你的”),对惊悚气氛的准确把握,以及剧作上的精巧设计(片里的局布得是真漂亮)。不少时刻想起[色戒],那种在危险气氛中迸发的奋不顾身的爱情,真是美到极致。片中片自制小电影,以及顺带致敬了山中贞雄的[河内山宗俊]和沟口健二。虽然开头还是有点慢,美服化道的日剧感还是比较强,部分时刻也比较舞台剧化,但是电影化程度尤其是对人物关系的把握上还是相当之高,其实就凭着能写这种“为了正义而背叛国家,但注定是毫无用处的拼死一搏”的主题也要大力推荐了。

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黑泽清老师教你什么叫电影的视听语言调度,大银幕看到了这部,海南岛不虚此行了!黑泽清以前的片子一般是有几场重头戏的调度了得,到了这部是从头硬到尾,这回终于小宇宙大爆发,展示了他真实的导演功力!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如果说《在世界的角落》是在加强“败者=女性=受害”的话语,那黑泽清则是在揭示这种构建本身。它的政治性在于脱离那些更容易展示的帝国军妻或者为国造兵器的妇孺,反其道而行从一个“良心觉醒”的正义使者的家庭入手,用前半段塑造出一个貌似充满能动性的女性角色;再在后半段展示“她”为何仍是历史的”演员“而非导演,仍是一个没有名字的“间谍的妻子”。也是在正视史实性上的军国残虐与女性受害的同时,揭露出历史话语构建上的战胜者正义论与受害者的女性化。而作为“爱”的苍井优和作为“正义”的高桥一生是一对在用自身实在的矛盾性消解对方抽象的确定性的因子,她们之间的联姻注定是对“家国同构”本身的揭露。

9分钟前
  • Methy
  • 力荐

怎么又有东出昌大……感觉他出事之后哪哪都有他,就是不糊

14分钟前
  • JcChao
  • 还行

本片最为牵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高桥伏案展开世界地图,清晰描绘出两条亡命路线的戏剧性高潮。妻子携影像资料在线人的接应下只身偷渡赴美;丈夫带英译笔记孤本途经上海辗转去到旧金山,两人约好前后脚在那汇合。任谁都无法撼动的事实真相必须通过图像和语言的完满拼合才成立?黑泽=滨口给出的答案正相反。由图像对语言,或语言对图像的绝佳(お見事)背叛所变现出的混沌领域,才恰恰是真/伪一分为二之前,最值得电影作者去探讨的实体样态。正如关东军治下的满洲,作为欣欣向荣和满目疮痍的混合体,它既可以被当成是苍井优那段谍战言情戏助兴式演出(剧情片)的大背景,又确实是731部队惨无人道的实验场(纪录片),前者的眼泪和后者的尸堆,都足够撼人。

16分钟前
  • sink3000ing
  • 力荐

海南节金椰奖特别推荐片目,导演黑泽清去年来做过大师班演讲,这次又送来了新片展映。不愧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获得作品。虽是导演的第一部表现上世纪40年代的“时装剧”,化服道、摄录美掌控得却很地道;特别调度精准的室内对白场面,极显功力;悬疑类型片的剧作节奏把控,也是层层恰当。有人诟病有些处理过于“电视剧、话剧化”,其实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手法、风格从来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上面提到的正是4、50年代流行的艺术方式。反战、揭露日军“731部队细菌杀人”罪行当然更是影片价值和引入的重点。推荐!

2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在大银幕上直面日军在华人体试验的事实,这本身已经足够挑战了。这还只是导演的背景,前景是一个完全被丈夫轻视被历史甩开的女性的命运。这两个层面构成了对雄性思维的彻底反省,似乎是在说,往往是无爱的人制造了历史。剧场化的调度、舞美和表演,呼应了这种间离感,也让结尾的深渊跌得更深。

24分钟前
  • 57
  • 推荐

聰子的轉變並非不可尋,甚至那稱不上是轉變,而是底線浮現,共建與丈夫共謀的必經過程。由此至終對伴侶忠誠,不見對國家忠孝,投身於私愛大於國家之愛本身在那時代就是不被容許,假設聰子會跟隨丈夫靠邊站似乎也不成立的,目擊人體解剖的影像,只不過消解了她的懷疑,換起了的惻隱之心,不會,亦不只是因為丈夫,國家幽靈不可能動員/入侵她,黑澤清所說是日本電影少見的女角,可能因為她早已是不願讀懂空氣的反叛性,大於現實的信念之火。從個體/性別或與父權影像等問題退後一步來看,是夫妻作為社會連結的最小單位,和情緒高漲的國家意識無形對抗,黑澤清的夫妻命運共同體,又再一次面對如何抗拒外部入侵危機,那至於外星人、至於無法逆轉的生死,至於失效的鄰人和睦,忠誠與信任,黑澤清所言之愛是艱苦又漫長才能抵達,但已是銀幕外不被目擊之事。

26分钟前
  • 何阿嵐
  • 推荐

嫌你累赘,又或是不愿你涉险。无论哪一个,你都不在他的梦想里。

29分钟前
  • 推荐

信念是鬼火,持攝影機如握水中刀,要你看的是鏡中花——黑澤清一如既往的「乍看入侵其實一切早已翻面」。

33分钟前
  • Wallys
  • 推荐

一言难尽...拍得不能说不好,但细节处理非常糙...剧情值得吐槽的地方很多,比如妻子转变那么快也就算了(可能为了情节戏剧性),但都不跟夫君通个气就做那个决定,而且是个高危决定,前一秒钟还想踏踏实实过洋盘小日子,后一秒钟就开始杀伐决断勇敢弃子,是不是有点扯~~然后俩人下了个决定,又开始高高兴兴过家家似得准备了半天,说是整盘缠,大部分时间都没啥谍战气氛...黑泽清真的除了少数几部,都这个调调,有佳句无佳章~

37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还行

一星不能更多了。垃圾。

39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很差

真反战而不是反战败,黑泽清令人敬佩。拍摄上,他将女性成长包装在一个间谍故事里,深爱着丈夫的妻子——你是间谍,我就做间谍的妻子——在个人私欲与人性情怀间斗争,上演了一出爱情的三角游戏与政治的间谍风云。但不管是儿时玩伴还是亲密丈夫,他们都或许有爱却都靠不住,间谍之妻的结局原来早就放在了戏中戏里。在疯狂的国度里,清醒的人会被认为是疯子,但即使如此也要用爱用欲望去保持清醒,这也许就是《间谍之妻》对这个时代具有的现实意义吧!

40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左派反战片。黑泽清确实厉害,有几场调度太帅了。演员部门也很不错,高桥一生特别帅。苍井优有几个情绪变化也是相当精彩。可注意苍井优第一次从洋服换成和服的角色变化。另外,这片迷影元素也是非常多了。苍井优的角色更容易被看透一些,而高桥一生的角色则更藏起来多些。对应下来,又有性别与爱的解读。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或正义或邪恶,男人们总能找到些理由抛弃女人,并美其名曰“事业”“大局”,只有女人愿意为爱抛弃一切。

45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黑泽清和滨口龙介师徒联手,威尼斯最佳导演奖。1.平铺直叙下却有极强的戏剧张力,反转和走向的可能性与人物的心态和抉择丝丝相扣。2.家国战争宏大叙事话语权下和夹缝中的女性命运,间谍之妻子=间谍之棋子=间谍之弃子。3.影中影的戏仿、暗示和互文,出现了山中贞雄的《河内山宗俊》。电影本身又是对影中影的戏仿和颠覆。

47分钟前
  • 宗教大法官
  • 推荐

黑泽清的夫妻就不能好好沟通是吗 couple counselling了解一下哈

49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最后半小时的情感太饱满了 为了我的眼泪加一星

50分钟前
  • 十二辰子
  • 推荐

大概是期待不高意外地很喜欢,虽然故事简单&非常像舞台剧,但背景的复杂性➕演员之间的张力足够抓人,这个题材预计会在国内小爆吧,并且大家还可以借此愉快地骂死东出昌大(片里每一套衣服都好美)很多人说女主的转变突兀,对我来说却正是本片的迷人之处,女性的世界并不是只有追逐或者禁绝爱情,可以作为妻子,作为间谍,也可以作为间谍的妻子,至少在本片里,这份意志没有被轻易地定义。

51分钟前
  • 心是鬆餅的獵手
  • 推荐

TGHFF57-全片"燈光"設計超讚!! e.g.森林那場戲,女主一直沐浴在陽光裡,陸軍男2的臉一直處在陰影中… 隨著女主發現丈夫越來越多秘密,她臉上的高光也逐漸變暗…女主懷疑丈夫出軌的餐桌對話,夫妻都是[陰陽臉](但即使在投影機高亮的Titan廳,還是有些場景太暗…) 舞臺劇感的場面調度(或因成本有限 多在室內/棚內),夫妻爭吵幾乎都用長鏡頭,主要Focus在女主,很少切到男主表情 (高橋一生在這部刻意壓低聲音,眼線被畫太重狠難看😂)… 夫妻買飾品,中遠景長定鏡… 劇作/表演層面 女主的人設和情感描摹可以更細緻,目前有些"轉變"太突然(或著說 一些地方 讓女主顯得很"無腦" 不像會做出這麽縝密的行為…也有人把這解讀成是對MeloDrama的消解) 最後20+分鐘給全片大加分,反戰主題昇華

53分钟前
  • 木柵永樂町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