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大战国语

动作片香港2022

主演:刘青云,蔡卓妍,林峯,李若彤,谭凯,陈家乐,汤怡,何珮瑜,吴浩康,洪天明,车婉婉,斌子,李菁,马志威,杨天宇,胡子彤,朱鉴然,马睿瀚

导演:韦家辉

播放地址

 剧照

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2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3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4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5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6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3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4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5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6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7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8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19神探大战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42

详细剧情

  连环命案、私刑执法、预告杀人、以暴制暴...一群号称“神探”的团伙掀起了一场香港有史以来最邪恶的犯罪!患有精神疾病的“癫佬神探”李俊(刘青云 饰)为查真凶独闯犯罪现场!以“神探夫妇”陈仪(蔡卓妍 饰)和方礼信(林峯 饰)为首的重案组也开启了与杀戮赛跑的缉凶之路!敌友之间,正邪边缘,死亡审判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真正的“神探”到底是谁?

 长篇影评

 1 ) 我不太相信有人能看到最后还保持严肃认真的状态

这片子的细节从头假到尾,就没有一个是经得住推敲的。我不太相信有人能看到最后还保持严肃认真的状态。随便举几个例子好了:

首先就是武器,这是香港又不是阿富汗,掉了一把警枪都可以查10年的,这帮神探团伙人手一把枪战斗起来堪比特种部队算什么鬼啊。这么多炸弹又是哪里来的啊,召集一群普通人随便练练就能到这个水平的吗。

那个屠夫把女主抱住转个圈就能糊弄整个警队就更荒唐了。这女的要么从左边来要么从右边来,任何智力正常的人类都会选择我都要,怎么可能因为受害者一句话另一边就算了不查了啊。而且凶手能确保他那么大的房子20年没人进也是挺自信的,遇到疫情怎么办呀,居委会砸门门进去查核酸不是全暴露了嘛,难怪这故事不是发生在大陆啊。

枪战场面有多好笑更不要说了,几个主角开了无敌一样直挺挺站着互射,开场墨警那几枪多干脆多漂亮呀,没想到是卖家秀。

至于女主的体力问题都懒得多说了,我觉得她就是担心自己小孩命太长,根本不需要现场非要去,有种碰瓷的味道。脱衣服那段应该很震撼但又不敢多拍,有一种“这段可能没法过审大家意思下吧”的味道。

总的来说神探一是天才之作,缺点是太飘,对普通观众不友好,这部反过来了,过于弱智普通观众都吃不消了。

 2 ) 从“神探”到人探

《神探大战》总体来说依然是典型的韦家辉风格,但似乎又产生了很多变化。能强烈地感受到,韦家辉这次将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按钮,都扭到了max、推到了最高处。癫狂,是看完的第一观感,人物癫狂,故事癫狂,其中的意味也癫狂。

往年间,韦家辉、杜琪峯和他们的银河映像,但凡涉及警匪犯罪类型题材,决不会走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路子,一定要在某些地方剑走偏锋,癫、邪、怪、奇、新、妙,我们尽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字眼来给这些作品加上标签。尤其是韦家辉主要操刀的电影,更加具有癫狂怪诞非理性的趣味,比如《大只佬》、《神探》,他的电影中多怪人(甚至是畸人),因为怪人的非理性、神秘性、不可操控性所能引发的戏剧冲突,远远超乎正常角色,也更能让他发挥天马行空的、随兴而来的视听创造能力。

他极为热衷于探索人物内心原始本能的善恶冲突与欲望纠结,而了不起的是,他又非常擅长将这种内心世界的争斗,以视听的方式加以呈现,变成独特的电影语言:《神探》中“人人都有鬼”,神探可以看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多重人格,具象成鲜明的人物形象,再加上怪人主角非理性的幻想与妄想不断以画面呈现,整体上就钩织成一个真假难辨、幻相幢幢的世界,而他又擅长在一些小细节、小道具上下功夫,不是丢枪就是换枪,不是一串数字就是几句格言,总有一种将事态不断复杂化的冲动,于是给电影增加更多的叙事层次,加大剧情密度。从《神探》到《神探大战》,都是这样不断加码与复杂化的构思逻辑。

但不同于其他烧脑型犯罪推理类型片的是,韦家辉的重点似乎又不是烧脑,叙事层次多、剧情密度大,只是为了表达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世界观:理性并非总是有效的,冷静并非总是有效的,善良的本性也并非总是有效的,很多时候,非理性的疯狂、天赋的直觉、邪恶的灵魂面相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邪恶,也可以抵达善良,黑暗,也可以抵达光明,而天赋,残酷的是,经常只有天赋才能触摸到真相——《神探大战》呈现出来的不仅是热闹的“大战”,还是对这种世界观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索。

相比于韦氏其他的作品,我倒是觉得《神探大战》更加世俗了,癫狂加码,世俗也加码。角色之间毫不考虑弹夹容量的无节制对射,让人想起最浪漫时的吴宇森,撼天动地的花样爆破戏,让人想起陈木胜,印象中,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阵仗浩荡的韦家辉。我们印象中的银河映像,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韦家辉似乎也不追求那种用最直接粗暴的手段刺激视听的大场面,他更愿意往“怪巧”的方向走,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这次大为不同,我想,导演大概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感官的刺激,大概还有另一层考虑,便是将火爆至极的、令人应接不暇的冲击力场面,与人物内心的爆裂状态,形成一种内与外的呼应。

我们都知道刘青云的表演多么出色,这部电影中的李俊这个人物一直在嘶吼,情绪基本上都是燃烧的状态,甚至肢体也总是在大幅度运动,整个人物给人一种极为不安定的、疯狂的观感,面对危险的爆炸与枪林弹雨,他毫无畏惧的感觉,自然因为他憨、癫、狂,但或许也因为他时时刻刻在内心中正经历着这样的场面。

将一些元素加码、扩充、增强,并不是风格集成,而是风格极端,我很喜欢韦家辉电影中对“善恶”这一俗套大主题别有新意的探讨。他的电影不管如何复杂,一件小事如何引发越来越严重的失控、不可琢磨的谜团,但内核上基本都是人性之善恶争斗、欲望之挣扎。《神探大战》里那么多案子,一会儿黑帮杀人一会儿渔夫烹人,一会儿屠夫一会儿魔警,以一种快节奏的叙事互相穿插,疑点层层析出,颇有种间不容发的感觉,难免会让观众看得辛苦。可迷云渐渐散开,依旧是人的问题,是善和恶的问题。以私刑惩处逃过司法公义的恶行,是善还是恶?

其实这个主题并不新鲜,多是往爽片的方向走,为了正义杀无赦,给观众以暴力的爽烈刺激,韦家辉却是往疯魔的方向走,所谓“与怪物搏斗,最终也成为怪物”、“凝视深渊,深渊也回以凝视”。往疯魔的方向走,不断增加剧情密度,提高叙事节奏,难免会导致剧情在一些逻辑衔接点上不太牢固,过于异想天开了,这是韦家辉电影里常有的小瑕疵。不过他的电影不能过于较真,真正吸引人的也不是多么巧妙的逻辑推理,而是那种非理性的黑暗气质(常浮现出动人的温情与浪漫)和独树一格的人物塑造。

《神探》中,刘青云饰演的陈桂彬最后在镜阵里,用枪指着林家栋饰演的“魔警”高志伟,也陷入纠结:开枪还是不开?开了,和别人有什么分别?刹那间,他说,我为什么要和别人有差别?于是,他开了枪,杀死高志伟,主持了正义。《神探大战》最后,他面对最邪恶的魔警方礼信的儿子,同样陷入纠结,要不要杀死这个婴儿为女儿报仇,最终,他选择了善,他的疯魔到底有个善的底子。“善恶乃一念之间”的人性谜题,是导演特别喜欢讨论的。最疯魔的,可能是善,最正常的,可能是恶。善恶无明显的分野,难以分辨,疯魔的李俊和正常的方礼信,差点调换了罪恶的身份。

——在《神探大战》中,韦家辉彻底消解了神探的权威与正义,任何神圣化都会导致危险,而对天赋的依赖也难免会发生差错,“神探”的名号已经变得有些可耻与黑化了,韦家辉将神探还原成了人探,就像电影最后李俊在警局里所说,查案只是要尽心尽力而已,说起来,这也是一种世俗化了。

 3 ) 太「正常」的这时代,需要「癫佬」韦家辉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神探大战》最大的对手,或者说障碍,定然是《神探》。

2007年,韦家辉出走银河又回归,跟杜琪峰再度联手,就出了这部几乎绝尘的经典。十五年间光辉渐盛,晃得《神探大战》从立项开始就不被看好,续集诅咒,加上剩下韦家辉独当一面,种种难堪。

但事实上,《神探大战》拍得挺好,尽管那种好,看似已在另一个范畴内。韦家辉当然知道《神探》回不去,那部电影成形及倾吐的环境已经成了戏中人大梦的背景,不过神探总归是一个时代里的精神审视载体,始终可以应时而生。

他的第一个变动,是要嵌套到一个更被当下观众,尤其是内地观众,所兼容的语境里。韦家辉不得不做一些物理割席,只讨一瓢神探通天异能与「癫佬」人设,延续与鬼「对话」这种带有诅咒性质的功用,就把《神探大战》狠命推向影市大战。

既然港片近年最有市场号召力,也最有突破口的是警匪片,那么冲这类型平向靠拢,无可厚非,反正通俗里头,富含叫人摩拳擦掌的挑战成分。再说,同台对垒,久别的韦家辉未必输给风头正猛的邱礼涛与郑保瑞。

《拆弹专家2》

香港警匪片如何突围,乃至登顶,靠的是浑然的生猛。

邱礼涛的《拆弹专家2》虽然也炸青马大桥跟赤鱲角机场,但是跳出了前作炸红磡隧道的单一「市场」恶徒模式,光是让品相方正的刘德华及其饰演的英雄角色潘乘风一同崩坏,就构成对病入膏肓却冠冕堂皇的规矩、世道、人性的二次拆解。

郑保瑞的《智齿》是舍弃内地市场的激越发挥,利用断掌残肢、垃圾秽物,打造现世外化的脏污本体,然后圈起人物的暴戾、绝望,叠在视觉刺激上催吐人对人的恶心,倒打慈航普度下的极致虚伪。

《智齿》

韦家辉选择遵从这边的法则,来摊薄回本压力。但是,《神探大战》的生猛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香港作者都有从凶案、奇案里汲取营生的本能,先把眼球抓过来,再刺进去,韦家辉自是佼佼者之一,而这部新片更是来得汪洋恣肆。

此番烧尸、烹尸、飞尸,恶得花样百出,而魔警、屠夫、杀人魔,亦真亦幻地穿插十数年间,构成鬼影幢幢的人间。更重要的是,最狠的凶徒还可以披上警察的皮,操盘更狠的凶事,十来年一直无人知晓。以黄欣(李若彤饰)为首的无能警官,偏听偏信,办事不力,对应着一整个无能且傲慢的警局,也成了凶的外化。

更不用说从警局扩散至外界的舆论环境,火急火燎地给神探李俊(刘青云饰)盖棺定论,就是给看不清的自我判定罪行。但所有人在云里雾里混淆羊狼,也都成了反派。于是从《拆弹专家2》,到《智齿》,再到《神探大战》,疯魔的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到了此时的群魔乱舞,更见从市民到城市的脏器溃疡,怀疑、嫉恨、怨憎,尽显腐烂。商业片能在这一片区杀疯,其实有许多穿透得了言说范围的生猛表达,难免叫人在当下,接续了对《拆弹专家2》的暗中惊叹。

可以说,邱礼涛在几番场面话后夹带私货,映射更大的八仙饭店在吃人,吃那些用进废退的人。郑保瑞推开「西游」魔障的《智齿》,呼应了《怪物》《狗咬狗》匹对丑陋、低智的阴沟暗角垃圾区。韦家辉也挤掉了喜剧的水分,任由病态都市内里的脏水瓢泼到众生心坟。

此间三个扭曲的末日进阶降临,不是偶然。那一份肃正,从原初的反省,到了现下的抨击,有香港警匪片及中坚导演由内及外的生猛。

生猛异常,疯癫至极,但生猛和疯癫之于韦家辉,再寻常不过。这些年来,他笔下与镜头前,堪称疯人云集。

初期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大时代》的丁蟹,将他人逼入死路,但自我也不过是时代死路上的一枚顽石罢了。日后无论多少狂徒癫佬,都有了祖师爷,那祖师爷可以是丁蟹,更可以是韦家辉心中最火热最躁动的化身,或者永动的缪斯。

他看得很透,但又执迷。雄性故事里相关人等数不胜数,显而易见,因此更要看到,哪怕是在都市爱情喜剧里,他也要疯癫作陪。从2000年的《孤男寡女》一路数到2013年的《盲探》,合作多次的郑秀文,那极具个人特色却又变化多端的神经质,是能够兼顾韦家辉本身标记的。

《盲探》

此后张柏芝接过一阵子旗,只是花期短如韦家辉出走银河的时日。《钟无艳》里的夏迎春尚在雌雄边界暧昧,等到后期连发自导的《鬼马狂想曲》《喜马拉雅星》《最爱女人购物狂》,「鬼马」「狂」都能用来代驾病态的喜感,要想给韦家辉《神探》前期自我摸索阶段稍微翻盘,这是一个入口。

当然,在更硬核的疯癫故事里,刘青云才是最适合韦家辉的容器。同样跟银河合作多次的刘德华,有自动归位的正面形态,哪怕穿女装,哪怕眼瞎,哪怕杀戮,都偏向于演员自我的突破。还是与伟光正相对绝缘的刘青云,异装、失明、开杀戒都有更广阔的层次。

这样的境况甚至可以出现在《再生号》,一部被其他演员灾难般表演与配音拖入深渊的电影,也还是有他撑住迷离幻局,悉数留存韦家辉去到尽的影像体面。但韦家辉确实能善用刘青云多元的脆弱、温和、倔强、狠辣,能把这些属性跟疯癫撞出暗花,甚至在无人之境再生玄机。

《再生号》

《神探》的化境自不必说,容纳了千人千面,仍是那个刘青云或神探陈桂彬。到了《神探大战》,疯癫不再独属,而成了群体症候,这时候的神探李俊,疯的是世俗下的皮相,比起其他人种种眼盲心乱,他反是最清醒也最澄明的一个。

于是不再只是「我左眼见到鬼」,而关乎你有没有看到那个怪物,甚至你愿不愿意承认看到,或者愿意顺势说出。

如此一个彻底沉沦的世道,弱肉强食再添七分险,而神探与癫佬的拉扯、捆绑,就成了唯一救赎。李俊的极端情绪几乎无从停歇,到了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也依旧焦虑,因为在与怪物斗争时,他眼里的自己,有了心中最怕成为的怪物的模样。

劫后余生,不是松懈,反是惊骇。把这个对照放到电影外的现实语境里,也有呼应。那是韦家辉的警示,也是自省,可以这么说,要想理解韦家辉,刘青云是个可供参考的镜像。

把人拍在时代的砧板上,再去构想何以至此,然后以不乏理智的癫狂串联,韦家辉这构思过程与表现手法,注定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哪怕有些时候被遮掩,被误解,成了哑炮。而很多作品在现下重温,我们兴许会慨叹再癫狂也不为过,毕竟年月飘逝,时代只会暴露出越来越与之贴近的本质。

韦家辉的癫狂,因此令人越来越沉迷,也越来越值得沉迷。《神探大战》哪怕在上映时已经一身刀枪,但是多年后重执导筒的韦家辉,对自我风格的彰显,还是进了一阶。

没了杜琪峰的规整甚至收敛,韦家辉就泼墨一样宣泄他的色彩。《神探大战》若有杜琪峰的参与,兴许会有对人与外在排兵布阵的讲究,会有某种神异闲笔,突然就把人从喧闹中抽出来。

但是他不在,韦家辉就推高了快打的节奏,情绪都被裹挟着飞奔,所有角色几乎是一刻不得闲地运动,他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厘清现下状况,观众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咀嚼芜杂讯息,但是事态的崩坏总是先了一步,管你急火攻心还是正气萦怀。

韦家辉就是有这么一种横冲直撞的豪勇,他对电影风格的操控,也趋于疯癫,不那么节制,甚至也不那么在乎缜密逻辑,更不用说演员调度的精细,或视觉传达的精准。

他是以气势与心性取胜的,像《喜马拉雅星》《再生号》构建空中楼阁来抒怀,或像《一个字头的诞生》《神探大战》放大现实黑暗来悲鸣,往往内在表达会先发制人。

这是他的独到之处,这独到让《神探大战》替他在新旧障碍的阻击下一扫颓势。这当中,有自我与外界的斡旋,譬如适应规则进行修改,或者以小尺度暗喻大尺度。又有自我与自我的斡旋,依然澎湃的时代故事,每段取舍生杀都很贪婪,如同神探本人,想要尽善尽美,想要一心一意,但是外界不去读更读不透。

怪物是这部电影,神探是韦家辉,陈怡(蔡卓妍饰)是观众,神探问陈怡,你看到怪物没有?

回过头想,他固然是杜琪峰绝佳的搭档,成就无数,不过,当二人单打独斗的时候,他往往是要被质疑的。但其实杜琪峰的互补,需要去压韦家辉的狂放,像是陈怡要动用李俊的才干,会保护他的棱角,也会适度削平一些「不必」为大众知晓的尖锐。

现在更要明白,自成体系的韦家辉,是并不依赖于杜琪峰的一个创作者。他们合作有平衡的高超,《神探》就很精致、畅达,但每次韦家辉没有杜琪峰时,他拍的是杜琪峰也拍不出的另一种电影,那电影可以更豪泼,更犀利,更能替始终风云变幻的香港,日渐趋同且失色的都市,发出根植于当下的闷响甚至咆哮。

在这个处处要求正常,要求哑忍,要求同声同气的时代,我们何其需要「癫佬」。

 4 ) 二刷后基于几处细节的猜测(大量剧透,看过的来)

这个片子有这么几处,不像是bug,但按照明线解释不了的东西。

1,最明显的自然是李俊老婆自杀事件出现在片尾剪报中,暗示案件有蹊跷。

2,李俊大闹警局为什么要硬绑架女儿在车里,还在手臂上刻字

3,李俊和陈仪的无数次重叠射击动作有深意么?

4,恶魔的出现,以及片尾镜中方礼信的出现有深意么?

以下,把片子情节捋一下,稍作解读,希望能把这几处细节串起来。

按时间顺序,电影中最早发生的事情应该是方礼信杀死母亲和哥哥,欧阳剑当时办这两个案子,没查出来。李俊资历比黄欣还老(李若彤演的那个废柴),合理推测,此时经常越权办案的李俊,很有可能已经注意到这两个案子的问题,甚至有一点怀疑到方礼信。

方礼信是谁招进警队的,不清楚,不离谱的猜测,是欧阳剑可怜这个小孩子,并且被年轻的方礼信洗脑,做起了方的大哥哥。

李俊老婆因抑郁症自杀,从片尾李俊桌上的剪报本看,无论剪报本是方礼信的还是李俊的,都说明这个案子不简单。李俊很有可能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恶,是超过自己想象的是恶魔,精神压力陡增,一年后出警时发生幻视,看到恶魔,当时黄欣在场。这之后李俊被停职。

这件事发生在屠夫案之前,还是屠夫案和魔警案之间,我没注意到。从魔警案后,李俊大闹警局时他还有警灯,警局里的人对他还算尊重来看,魔警案时李俊应该是刚停职不久。尤其是陈仪在屠夫案时是年轻的女大学生,这之后才可能加入警队,而陈仪显然是知道和尊敬李俊的,所以可能比较合理的猜测是,屠夫案先发生,然后的四年间陈仪加入警队,与李俊有重叠,以及发生了李俊老婆自杀事件,然后是魔警案。

所以重捋时间线:方礼信母亲、哥哥的案子——》方礼信入警局——》方礼信一边做警察一边做屠夫——》陈仪出逃、屠夫案发,李俊在职但没在现场——》之后四年的某个时间点李俊老婆自杀,李俊看到恶魔,失控,被停职——》然后是魔警案,李俊破釜沉舟大闹警局,被关入精神病院。

魔警案,也就是影片当下故事的17年前,此时已经停职在家的李俊决定带女儿大闹警局,此时为什么女儿手臂上有刻字?比较武断的猜测是,李俊当时知道自己大闹是破釜沉舟,此后可能会和女儿失散,所以刻字方便失散后相认。但这个猜测并没必要,不突兀但对剧情有帮助的理解是,不管这个“hate”是李俊刻的还是他女儿自残,李俊当时的家庭内部氛围极差。李俊已经对女儿的成长有了极差的影响,恶已经在他身上了。也就是说,妻子的离世,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是暗线交代的,明线没强调。为什么用手铐也要带女儿去警局?做见证?不知道,也可能是不放心女儿自己在家。

hate,仇恨,这或者是女儿对李俊的仇恨,或者是李俊想给妻子报仇。另外一个合理的推测是,作为神探的李俊,即便没有明确的怀疑到警局内部的大恶魔方礼信,也绝对是意识到了自己身边有巨大的恶,而自己老婆的自杀,很可能事出蹊跷。说不定方礼信也意识到了警局内的神探对他的威胁,做了这个案子对李俊进行恐吓,也很可能就是为了把李俊压垮,李俊果然就魔怔了。

注意,李俊老婆自杀的时间点到底在哪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李俊和方礼信在警局的重合时间,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他们互相之间没有彼此意识到对方,没有角力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大概率是交过手了,并且以李俊大败,精神崩溃告终。这之后的情节,其实是方礼信的赶尽杀绝和李俊的绝地反击。

17年间,方礼信一直在培养复仇组织,以便陷害李俊是复仇神探们的幕后老大,又或者引他到西村,诬陷为屠夫。这个方案应该是随机应变的。雪茄可能是在这个时间点放的,也完全可能更早。同时,他还在一直跟自己的幸存者谈恋爱,洗脑和培养陈仪。他对陈仪的行为,应该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一种对自己过往罪恶快感的重温,对被虐者的进一步变态的控制欲吧。

而李俊,精神病院关五年,出来后在桥下故意把自己推理到的一切都写出来,放风吓唬凶手,逼凶手来搞自己。连伊恩结也写上、画上,就是给凶手看的。这里我有一个推测,就是明线上,这17年方礼信在警局内外非常忙碌,而李俊,对李俊来讲,至少是出院后的12年,在做什么没讲。但从后面李俊对警方一系列老案子的熟知程度,甚至在西村现场可以瞬间叫出死者名字,他对于警方资料显然是有渠道一遍遍查看的。李俊虽然被官方排挤,但警方内部没有尊重敬佩这个传奇的人么?没有愿意帮他的人么?一个更重要,对影片情节有决定意义的推测,李俊会不会在这12年的准备中,已经知道了陈仪是当年的幸存者?

我推测他是知道的!根据如下。首先,这个信息是警方对外保密的,处于对受害者的保护,内部接触这个案件的人,能够看到这个案件资料的人都是知道的。更重要的是,从影片表现出来的内容看,李俊一直在跟陈仪强调,他跳渠遇到陈仪是偶然的,而实际上,李俊在跳渠前等了很久,仿佛是在等陈仪,而且他知道陈仪是神探,是有能力推理出投尸地点的。另外,李俊一上来就以车坐满了为由,营造了和陈仪独处的机会,电影无数次交代了,李俊是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幻想的,他非常清楚后排三个位置可以坐人。在车上,李俊大谈自己高尚的动机,一辈子是警察,说实话,很像是在表演给陈仪看,获取她的支持。后来李俊跟踪光头,也是主动给陈仪打电话,并且在车站等陈仪一起上车。其实请大家回想一下,李俊整个所谓的办案过程,就是一个争取陈仪的过程。李俊成功的关键点,是陈仪听谁的,陈仪认为谁是屠夫。所以我有理由推测,李俊一早知道陈仪的特殊身份,也因为他其实早知道对手是方礼信,知道陈仪的重要性。

还有个细节,这个细节其实非常值得玩味的,是电影一个小高潮。即李俊公车跟踪光头时,一直跟陈仪强调,让她把她老公叫上。而方礼信得知陈仪和李俊在一起跟踪光头时,表情是诧异和在快速思考的,他的几个卧底在警局的伙伴,也多少表现了不安。这其实是李俊对方礼信的一次人质绑票示威。方礼信的回应是,坐在他俩后面,并且故意提醒李俊,那个女司机就是他们的女领队,又问李俊,你女儿在哪。这是方礼信对李俊的反人质绑票示威。

然后我们要说一说陈仪和李俊开枪动作的重合有没有深意了。这里需要稍微拉开一点,提一下这个电影的主题。除了打怪物时自己也会成为怪物之外。还有一个主题,就是小心自己的心魔,怪物最擅长的就是对人心魔的操控和利用。欧阳剑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所以他非常容易被方礼信操控。年轻的冤案后人们,因为仇恨被方礼信利用,去杀人放火,当枪使,最终死得好惨。这是方礼信这个怪物对人性的操控。而李俊这个为了打怪物而成为怪物的人呢?他手中无枪,却从头到尾让陈仪帮他开枪,到最后他对陈仪的洗脑完成,最终由陈仪杀死了方礼信,李俊手中还是没枪的。

陈仪被操控,她的心魔是什么?这个电影还是稍有暗示的。陈仪也是神探级别的,她的智商是没问题的,但她的情感因为曾经的被绑架虐待的经历,而存在弱点,简单讲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陈仪第一次在魔警案发布会上听到李俊说屠夫案是冤案,然后在神探案中又看到了神探们准备为屠夫案伸冤。他理智上,至少潜意识上是猜到了很多东西的。但当方礼信吼她回家,又给她系鞋带之后,就顺从了。典型的被巴掌和甜枣操控。他在情感上,因为不幸经历产生的弱点,恰恰是方礼信玩味的快乐,也是李俊看重的机会。李俊与其说是在破案,不如说是要在陈仪面前演全套,最终目的,就是让陈仪杀死方礼信,完成自己对妻子的复仇。

李俊第一次看到怪物,是在妻子自杀之后,此时他看到的是方礼信身上的恶。第二次看到怪物时,方礼信死了,烧死的。在熊熊大火中,升起了怪物,开枪却没打中,跑掉了。这个恶,与其说是方礼信身上的,还不如说是他自己。他在完成了复仇或者除恶计划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恶。这个镜头已经完成了电影主题的表述,即恶是不死的,他只会随着人们的恶行,在人们之间转移。

最后的剪报本大概率是李俊以前留在警局的,也就是说他从欧阳剑办方礼信母亲案件时就注意到了蹊跷,并且一早就把妻子的自杀当做与方礼信相关的案件来处理。当然小概率也可能是警局同事把方礼信那里搜到的东西交给他,如果是这样,那也就成了方礼信的供人书,母亲,哥哥,和李俊的老婆,都是我方礼信杀的。无论是那种情况,这一幕都意味着,李俊和方礼信的搏斗,远不止李俊大闹警局后的17年,而是从方礼信第一次杀人就开始了。而李俊在与方礼信长期的搏斗中,思维模式,心理状态都在不停的趋近方礼信。即便他不停的提醒自己,成为怪物却是难以避免的。

以上,欢迎讨论。

 5 ) 气质一致,表里一体

《神探大战》,真·无尿点。刘青云的演技真的炸了。林峰好帅,也有高光时刻。比较来说女性形象刻画不立体。以及国语配音真的太糟糕了。

很多人说不如07年的《神探》,时间太久了我实在不记得那部电影了,无法比较,且我个人认为没必要比较。本片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是非常合格乃至优秀的,不必强凹哲学神学的高度。

从悬疑刑侦类型的内容创作角度来说,《神探大战》对同类型创作和影视ip孵化都很值得分析学习。

以下影评严重剧透,警告⚠️(毕竟不剧透没法评)

先讲主题,刘青云反复对女儿说了n遍“对抗怪物,小心变成怪物”(大意),还是用德语说的,到电影结尾才接出了后半句更为出名的“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原文出自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主题,悬疑小说创作十之有八是这个主题。人性之善恶,是佛还是魔,只在一念间。所以这句“深渊”我真的看太多次了,并不新鲜。

但本片讲这个主题的方式很新鲜,全片情节太密集节奏太紧凑了,善恶选择主要体现在电影结尾的刘青云身上,而刘青云是一个(疑似)神经病,原本就疯癫、偏执、人格分裂等等,总之不正常,似乎对于这样的人设会容易忽略掉善恶的本性,似乎他做出任何选择都是“正常”的,是“可以被理解和原谅”的。正因为如此,刘青云的选择才更加感动人心,他是不正常,却比看起来最正常的林峰,要更像一个“人”。

没有给林峰这种煽情的选择,也是本片我最满意的地方。这涉及到本片的第二个问题:人设。

刘青云作为真·神探,人设外在表现却是一个“疯子”;而看起来是好老公好警察的林峰,才是真正的疯子。两个主要人设各有反差,互有映照,直切主题。

人设部分最大的优点,我个人认为体现在反派。如果以文本表现来判断,刘青云的人设是不容易讨观众(读者)喜欢的,这也是影视表现形式比文本更具象的地方,刘青云优秀的演技,可以完全掩盖疯疯癫癫巨大嗓门台词靠喉的可怕人设,虽然疯,但令人信服,喜欢,还觉得有点新奇。

而反派林峰坏就是坏。虽然也给出了他坏的根源是原生家庭母亲哥哥双重家暴,但全片没有以此为借口给他“洗白”,强行按头让观众同情他。严重反社会人格,心中没有善恶的概念,没有爱恨,杀人就是为了杀人,作恶就是想作恶,布局挑战神探一方面是为了自保一方面就是觉得刺激。纯粹的恶。

这一点大多数悬疑作家都不敢去做,多数作家会选择给反派洗白,让读者去共情反派,其实实无必要,而是应该根据作品本身的质感、内核、主题来做人物设定。有一些作品体现这一点是为了呼应主题,若没有这种需求,何必多此一举。人性的复杂,并不一定要给恶一种解释,无由来的恶本身,也是复杂的一部分。

比如本片,是可以安排一些林峰童年被虐待的镜头,让观众共情他理解他的,可这个人物的魅力会被大力削弱。片尾他端着枪追杀蔡卓妍,说她是自己最完美的作品时,不是更可怕吗?他想激刘青云杀死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以此搞明白自己会不会痛,难道不是更令人毛骨悚然吗?一个这种高智商牛逼疯批大反派,绝对没必要被感化到跪下来抱头痛哭哭诉童年悲惨。

再说情节密度。电影在宣发初期我就被各种宣传海报吸引了,以悬疑编辑的视角来看,也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今天看电影才发现,这个情节密度,真是舍得下本。

全片每个案子全都只是电影的背景板。可是那些背景板单拉出来,都是一个可以扩充的完整甚至精彩的故事。连环杀人案都有好几个!

雨夜杀人魔,一个出租车司机雨夜杀害二十多年女性再抛尸,最后因患帕金森才收手,并且逃离法律制裁,只有疯了的神探刘青云查出他是真凶,却无人相信。(是不是有真实案件原型啊?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想起黄秋生)

屠夫案,主线案件,但是精神病林峰是怎么杀人的,三十名女性受害啊,这是相当可怕的巨案,太多故事值得一写了!

小一点的案子,少年林峰如何被母兄虐待产生人格问题的?他是如何杀母嫁祸毒贩,如何偷车撞死哥哥,如何接近警察演戏装无辜?还有那对已经离婚的夫妇当年如何杀人焚尸?……

本片的背景板,随便一个故事,就足够悬疑作家做素材写成一部作品了。

太奢侈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强情节密度和快节奏,所以本片是真的无尿点,原汁原味的港片。

缺点当然有,几乎没有文戏,人物没有生活,全片案子叠加案子,你追我赶;人物之间的情感淡,关系成长转变也淡,比如刘青云和女儿之间,比如林峰和蔡卓妍之间,基本上一笔带过。其他为亲人报仇成为林峰工具的人也是如此,两个警察死前的拉手隐约令人觉得惋惜,他们如果没有被洗脑复仇,也许可以正常生活得到爱情……

女性角色很不立体,蔡卓妍实际上是一个很值得挖掘的人物;李若彤的人设也很糟糕,作为本片警方职位最高,只会摆poes,暴怒,哭,无脑怀疑,全程完美中林峰设计。结尾她终于去看了监控里“神探”的手,勉强算一个人物高光吧。

但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取舍。描绘太多,电影的视角一变,就难免影响电影的节奏和质感。从宣传海报到内容本身,气质一致,表里一体。写作也应当如是,很多时候没有完美,只讲取舍。

补充:

重温了一遍07年的《神探》,确实是好电影,但也更确定《神探大战》没必要拿来跟它比较。除了主演都是刘青云,导演都是韦家辉,刘青云的疯子神探人设略有相似(也只是略有),其他的根本没有可比性,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两个定位,两部作品。

《神探》的故事极其简单,只是讲故事的方式背后藏着有韵味的解读空间,是那种可以有很多解读的电影。一千个哈姆雷特吧。我个人认为,主视角有两个,一个是刘青云的内心世界,一个是安志杰的内在转变。对,虽然是一个破案故事,但我觉得一切的表达都是向内的探索。所以看完我代入其中,有一种悲凉的感受。

《神探大战》则是一部更加典型定位清晰的商业类型电影,更直接更简单更粗暴。刘青云也是一个疯子神探,但全片极少有笔墨去表达他的内在,海量的台词,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与自己对话,包括他在罪犯体内看见腾空飞起的妖怪,这些具象的表达,是为了推进破案的过程,为了加速双方势力对决的节奏,而无意去探索人物内在。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吧,但不多。看完我的感受是爽。

非要说哪一部更高级,实在没有意义。定位不同而已。

 6 ) 《神探大战》,造“爽”的教科书

数桩旧案,编织成一个难以突破铁桶,警方每次努力,均无功而返。谜局中,患有精神疾病的昔日警员、被称为“癫佬神探”的李俊(刘青云饰)似乎是唯一的解局人,可病态又常将他带入幻觉——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让观众更难摸清头脑……

如果必须用一个字来形容《神探大战》,那就是“爽”。

因为,《神探大战》突破复杂案情的唯一招法就是暴力拆解式的“硬闯”,通过步步紧逼,真相露出了尾巴。仔细推敲,《神探大战》中每个“硬闯”都不奇特,可组合起来,却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爽”感。相信不少人如我,直到影片结束,也没完全理清案情发展线、人物性格线、故事衔接线……但那份回肠荡气的“爽”感,却实实在在。

“爽”,因为《神探大战》的节奏特别犀利。

长期以来,当我们观看影视作品时,总会本能地想到:主题、故事、人物演绎、服化道……很少提起“节奏”,似乎“节奏”只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神探大战》引人反思:一部好片的重心,也可以是“节奏”。

觉得“爽”,因为有这四大杀招

《神探大战》涉及数桩连环案,由此带来海量的故事量,彻底消除了传统警匪片的“套路感”“重复感”,可把这么多故事压进一部电影中,特别考验功力——快“节奏”叙事,还要好看。

《神探大战》的办法是:

其一,所有人物都是带着故事上场,是被故事“推”进电影的,而不是“演”进来的。前无铺垫,后无抒情,除结尾处,主角李俊的女儿被杀,凶手甚至对自己刚出生的婴儿开枪,刘青云一句“你连你自己的仔都杀”,无限苍凉、幽怨,但很快又回到激战中,用克制陈述来淡化高潮——越是高潮,越用平常语气,大大加快了叙事节奏。

也许有观众觉得,除了主角,片中其他人物的发挥空间不多,其实,《神探大战》暗含了女主角陈仪(蔡卓妍饰)的性格变化,从“烹尸案”受害者,到“魔警案”的侦破者,再到“癫佬神探”合作伙伴,再到最后时刻决定局面的人,从懦弱,到坚定,到狐疑,到自我战胜,人物性格不断改变……这些都是通过故事激发出来的,而非静态塑造,所以《神探大战》的“节奏”能快得起来。

其二,大多数故事是半故事。故事需“发生—发展—高潮—结尾”,否则就成了片段,可生活中真有完整的故事吗?绝大多数的人生不是故事,不完整的故事才更契合真实。在《神探大战》中,“魔警案”“屠夫案”等都只交待了结果,“烹尸案”相对完整,却嵌套了另两个半故事——无辜者受冤枉被警方击毙,反派的前史。同样的叙事时间,讲述了三个故事,所以《神探大战》有“很沉很满”的感觉。

其三,充分利用“暗靶”:多层嵌套故事犹如迷宫,必须有路标指引,《神探大战》则耍了个小伎俩,刻意利用“神探”的歧义性——一般认为,“神探”肯定与警方有关,且主角李俊自称是“神探”;但事实上,“神探”是黑恶组织,是连环杀人的真凶。通过淆乱“神探”的语义,出现了坏蛋谈“神探”、警方也谈“神探”的奇局,提升了悬疑度。

“癫佬神探”露宿在天桥下,用红油漆写了许多类似的名词“暗靶”,从而最简练地将数桩旧案串在一起,有的“暗靶”是正确的,有的是错的,复杂谜面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他们的心理时间地被偷偷调快了。

其四,双线交叉设疑:《神探大战》的主线是“癫佬神探”与警方追逐破案,“癫佬神探”怀疑警方有内线,这条线易取信观众;警方怀疑“癫佬神探”,则不易取信观众,毕竟李俊是主角。《神探大战》将李俊设为精神病人,他自己都不知自己是否邪恶,加上他对“神探”之称的偏爱,更暗示他可能在犯病时是反派。由此形成的“互疑结构”,让绝大多数场景中的搏斗变得正邪难分,带快了叙事节奏。

几种手段相结合,所以《神探大战》的节奏之快,可称为“狂奔”,尤其是前20分钟,特别考验专注力。而到结尾处,随着各条叙事线收束,又让人豁然开朗——所谓的“爽”,即从此来。

拿捏好空间,才能酿出紧张感

真正的节奏来自人类的心灵,来自悬疑,来自恐惧,来自无力掌控现实,来自对周边环境的感知。所以,提高叙事节奏的关键在紧张感。有了紧张感,观众才会觉得刺激、过瘾。

确实,《神探大战》中有不少震爆眼球的场面,爆炸、追杀、跳楼、炸船、枪战……但在警匪片中,这些已属“常规项目”,为何《神探大战》还这么抓人?

除场面设置上更精心外,还有两点值得关注:

首先,绝大多数动作在狭窄的、逼仄的空间中完成。

从李俊去湍急的下水道捞尸,到警方在筒子楼中追杀“神探”,进而延伸到大排档中追杀,以及双方在公交大巴上激战,最后在大船上决战……空间大多是逼仄、压抑的,无法腾挪,每个逃跑动作都需特别设计。这种空间上的挤压与时间上的快节奏,形成合力,使观众在别扭、压抑、紧张、不舒适中,不自觉地融入到影片的“节奏”中。当此之时,爆炸反而成了一种解读,随着一声声爆炸响起,观众生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爽”感。

其次,随着情节推进,空间越来越大。

在《神探大战》中,争斗的场景是随着情节发展,而日渐显豁的,大结局设在船上完成,有逼仄有空旷,这就给最高潮提供了足够宽阔的舞台——李俊抱着元凶的婴儿,元凶抓住李俊的女儿——形成一个类似《哈姆雷特》的场景,5人(包括女警员陈仪)在共时中感情互相激荡,碰撞出悲壮感。

在今天,快节奏叙事的影视作品不少,但能做到“高潮时推得上去”的不多——叙事节奏快了,人物刻画不易深入,止于新异,拙于隽永。《神探大战》通过拿捏场景的空间,便突破了这一困境。

壮观不壮观,凶险不凶险,是比出来的,没有绝对的壮观,也没有绝对的凶险。只有通过不同的场景的显著落差,才能将壮观、凶险之类比出来。所以,一样多的血浆包,《神探大战》却能拍出更惊心动魄的效果,体现了空间运用技巧的力量。

喜欢古龙小说,就会喜欢李俊

节奏快了,故事量大了,那么,该怎么塑造人物呢?《神探大战》的解决方案是:写好边缘人。《神探大战》中的人物都是亦正亦邪,左右他们行为的根本力量,来自分裂的内心。

“癫佬神探”李俊拥有一流的破案直觉,可遭遇事业上、生活上的挫折后,这份直觉将他带入癫狂。他过于相信自己,以下犯上,使他失去警员资格,他想放弃这份直觉,可没有直觉,他如何才能区分自己与别人呢?

断案时,李俊总是跟着直觉走,并神奇地屡屡猜中,可实际抓捕时,他常以为用手比作枪形,就可完成射击——他离开警队多年,常年不持枪,时时沉浸在回归警队的向往中,这个向往扭曲了他的真实感,也让他在无数个关键时刻掉链子。

终于消灭对手后,李俊再度出现幻觉——看到怪兽从火中飞起,而并肩战斗的女警陈仪却表示,她也看到了,瞬间的信任让李俊重新找到了自我。这些精妙的桥段,嵌在动态的故事中,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再如女警陈仪,曾在“烹尸案”中落入变态狂魔手中,被殴打三日,侥幸逃脱,她想不到,救她的人就是变态狂魔,随着她成长为警员,她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始终存在,也正是这份软弱,使她轻信李俊,李俊得以完美发挥。

陈仪是传统警匪剧中较少见的角色,既有警务工作者干练的一面,也有普通女性阴柔的一面。所以,她不知道自己成了恶魔精心设计的“产品”,而恶魔这么做,来自痛苦的童年遭遇,他需要加害别人,来摆脱自己被加害的记忆。

三人的共同点是偏执,颇有古龙笔下的人物风范——个性张扬,绝不妥协,在任性中才能找到自己。即使这自己已被人涂改、扭曲,仍会高调地显现出来。

所以,一个鞋带上的系法,能让李俊立刻明白了恶魔是谁,而恶魔知道李俊一定能看出来,一定会做出选择,所以给他布下圈套……

写边缘人,不仅极大提高叙事速度,且契合“性格决定命运”,既激荡人心,又合情合理。《神探大战》又胜一场。

学会带节奏,也是真本事

《神探大战》堪称是一部造“爽”的教科书。它的节奏感不是靠情节反转再反转,似乎出人意料,其实常被人猜到的俗套中,而是调动了各种节奏因素,包括空间塑造因素、人物塑造因素等,这些手法值得深入研究。

在今天,一说起“大片”,就是大场面、高投入、大制作、电脑动画等,确实,“大片”离不开这些,但不懂方法,很可能是花了很多钱,画面拍得很唯美,观众却不买账。

因为从剧本层面,会从“节奏”角度思考问题的编剧便少之又少,等到了拍摄、剪辑等环节,更是常将故事离奇、画面切换快、对话快、情节反转多等视为“节奏”,为了“节奏”,不惜丧失合理性。

《神探大战》呈现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不露斧凿痕迹,不用人为提速,不必每个镜头都套上滤镜……节奏依然快得起来。

因为人才是节奏的主人,是人玩节奏,不是节奏玩人。人类心灵自有对节奏的期待,它们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所谓高科技,不等于动辄电闪雷鸣,不等于动辄鬼怪特效。在《神探大战》中,一到关键时刻,李俊频频用手比枪,做出射击的动作,以对抗对方的真刀真枪,都一下把节奏提到了嗓子眼——这些细节无需高技术,却比任何高技术更能带节奏。当然,这个场景可能是在致敬自周润发当年的一些警匪片,可《神探大战》将它提速了,就让它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元素。

好的电影不只是“讲什么”,还包括“怎么讲”,把节奏讲好了,一样出精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速度,既然我们生活在高节奏的时代,就应该有高节奏的艺术相匹配。从这个角度说,《神探大战》绝对值得一看,特别是对于那些习惯了捧着肚子慢慢聊的影视创作者,尤其该看看。

 短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考公检法政审查三代的必要性。

8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这就像一道麻辣水煮鱼,感官刺激到位了,也让人欲罢不能,但无法深究那条鱼的鱼肉究竟新鲜吗?后半段说教太多,国配刘青云全程咯痰嘶吼但也无法阻拦他出神入化的演技,林峯有高光点,在塑造优秀女性角色上有点不足。

9分钟前
  • 匪子
  • 还行

看完电影感觉听力严重受损 每个人讲话都超大声 这个国语配的太折磨人了 (蔡卓妍是女超人吧 刚生完孩子还能跳河 完了还能捡起枪来继续杀人)

14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还行

7.3的点映场,音频有问题,字幕和粤语也对不上,场面倒是整得很大,但是毫无逻辑,也没什么“探”的部分,没有什么博弈。

18分钟前
  • 无姓之人
  • 较差

不得不说韦家辉的场面调度能力比杜琪峰差了一大截,几乎没有留下印象深刻的单场戏,一大段一大段毫无特色的枪战爆炸戏根本就是为了简单喂投内地警匪片市场制作的。文本运转基本就是神探IP人设+反转+抗争运动的隐喻叙述,几种配方的简单叠加,“与怪物搏斗,小心自己成为怪物“这个概念没有渗透到文本里,而是重复诉说后变成宣教说辞。 2.5

19分钟前
  • LOOK
  • 还行

其实挺失望的,逻辑硬伤太多了。节奏快,内容满到根本没给你喘息和思考的空间,用离场爽感掩盖住不合理的地方,对爱看快短爽的观众很有效。但特效差强人意(看后面字幕发现竟然是TVB做的),各种爆炸大场面仿佛在看邱礼涛的片而不是韦家辉的。除了刘青云独自卖力又贡献出影帝级发挥,尽管前面连角色铺垫都不给他他也能圆着来演(金像奖感觉都可以直接颁奖了),其他人的演技实在是不见进步。大概比反贪5好一点吧,跟怒火比都差远了,别说寒战毒战无双了

22分钟前
  • Xaviera
  • 还行

当一个创作者开始致敬自己,就说明他的创作开始出现疲态了。

25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李若彤怕是演了个二百五

26分钟前
  • 大梦不觉
  • 还行

这片子的逻辑就像片中的怪物一样,看不见。

27分钟前
  • Bei
  • 还行

节奏非常好,以至于你根本感受不到逻辑这件事,然后就结局了。

31分钟前
  • 绷带僵尸
  • 还行

什么叫神探?怀孕32周坠楼如翻身还能危险驾驶带枪火拼毫发无伤生完孩子马上下水游一千米亲手解决不法分子!这就是TMD就是閪鸠神探!雨夜命案,港岛杀人回忆,屠夫魔警神探,概念很好,细节太糙,无能香港警察得需要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前警察才能破案,是时候接受英明神武的党的领导了!

34分钟前
  • 阿孝咕
  • 较差

还是得身体好 当年能被打三天之后徒步 今天能刚生完孩子就游五百米之后枪战 瑞思拜

38分钟前
  • 是个女孩名
  • 推荐

天才编剧+疯子导演=韦家辉;香港,一个考警察不需要政审的地方;按受害人数,本片最大反派是香港警察;蔡卓妍,娇妻的终极形态——为母则刚;最后,本片特别赞助商——尼采。

43分钟前
  • 梦话患者
  • 推荐

电影本身不算特别喜欢,但羡慕、尊敬、祝福港片仅剩的这一点疯癫。希望港片能疯到最后。

4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李若彤我愿称之为香港刘涛

51分钟前
  • 在哪脱都能闹海
  • 还行

建议李若彤还是别演戏了

55分钟前
  • 二火山
  • 还行

够丧!够颠!才是真正的金牌编剧韦家辉。《神探》的点题金句“大家都系人,点解我要吾同啊?”进化成《神探大战》“大家都变成怪物,点解我唔可以变怪物?”《神探大战》中的一人分饰七角固然没有前作七人分饰一角在设定上的惊艳,然而本作却以雷霆万钧的剪辑和剧情推进,尽情演绎末世之世的末法之法,TDK都要甘拜下风。黑衣人被黄衣人蛊惑,被复仇和仇恨蒙蔽了双眼,昨日之因成今日之果,今日之果又成明日之因。如果仅仅是血腥的杀戮,那么这只不过是又一部令人生厌的《小丑》而已。《神探大战》最为弥足珍贵的是能够跳出因果,才能超越轮回,韦生再次证明即使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仍然能够拍出有血性、有态度、有风格的电影。没有什么瑕不掩瑜,韦生所有的瑕都是瑜。

57分钟前
  • lixunhuan
  • 力荐

-九命,香港电影,莫再来搞聋我耳朵。-(重金属🎵享受中)啥?-莫!再!来!搞!聋!我!耳!朵了!!!-(重金属🎵享受中)啊?哦。-😮‍💨…-突突突突

58分钟前
  • Omar
  • 较差

作为一个悬疑片,枪都漂水面上了还给我谈什么逻辑???

1小时前
  • 墨瞳电影
  • 较差

人总是会反复爱上蔡卓妍

1小时前
  • Fernwe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