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记录片美国2022

主演:伊隆·马斯克

导演:金国威,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播放地址

 剧照

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2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3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4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5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6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3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4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5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6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7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8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9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7

详细剧情

奥斯卡获奖导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和金国威(《徒手攀岩》《泰国洞穴救援》)首次将镜头对准天空,讲述了 SpaceX 鼓舞人心的崛起历程,以及埃隆·马斯克 20 年来为重振美国太空旅行野心所做的努力。这是自 2011 年航天飞机退役以来首次在美国本土执行载人任务,这是一次难得的机 会,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背后功臣工程师和宇航员。《回到太空》记录了 NASA 资深人员鲍勃·本肯、道格·赫尔利和其家人在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将带领观众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激动人心的旅程,并探访马斯克和 SpaceX 团队的任务控制中心,见证其如何以“海面溅落”的方式将太空人送回地球。

 长篇影评

 1 ) 马斯克

《回到太空》更像是一个宣传马斯克和美国合作的纪录片,深度讲的东西几乎没有。前几日对马斯克有过个人揣度的小文,现在更觉得他确实是某未知文明把他的脑部限制调高或是松开了一些,让他在人类科技领域达到目前的极致。但为什么会由他来开启人类科技进步,原因是什么?是引领我们跨入科技新纪元?还是到一定时候又他来有效掌控人类?一切未到节点是未知的。但可以确定,他肯定不是外星人,他最多是个傀儡载体,来具橡一个任务而已。他没法和特斯拉相提并论,他是在已知领域尽可能走到人类极致,不能像特斯拉那样,开创任何事物由无到的质的变化。如果他能有效使用周边能源使用,比如太阳能有效的采取和储存,地球上反重力的有效使用和推广,太空穿梭能量的使用等等。SO: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去火星?是地球在地球上太拥挤、能源不够用?那去火星真的能好好平安无事的生存吗?生存的各种风险远比地球低吗?PS:我倒假想而且真的有可能,在东方,有人悄然在修炼意识,来链接高能,改编他自己,甚至得大道者会引领部分人类走向真正的文明……

 2 ) 火箭和我——不是影评的影评

片子其实早就看完了,有感而发把以前一篇没写完的随笔改一改就当影评了吧,其实和片子没多大关系。

说起与SpaceX结缘,还是在2019年的某一天。那时候的我忽然迷上了火箭发射的视频,于是在B站闲逛的时候,我一眼就盯上了当时如日中天的SpaceX,那时猎鹰重型的热度达到了航天届的顶峰,好像所有的人都在谈论SpaceX与马斯克。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猎鹰重型的发射:两发助推器的回收就好像从宇宙降临的礼物赠送给人类,以庆祝人类新的太空探索时代到来。我甚至不敢相信这是世界上现有的科技,但主推降落时不稳定的直播画质、箭身上烧黑的色块、以及马斯克以及全体SpaceX员工在指挥室的欢呼,这些不完美的小细节和研发者对于这一成功的激动,提醒着我这一起都是真切的科研成果,并不是科幻电影的特效制作。 从那时起,这位和我父母差不多大的中年人——马斯克,以及这家年轻火箭公司——SpaceX,就吸引着我燃起了这个对航天和火箭的“小爱好” 之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去看一些有关航空航天的视频和文字:火箭发射锦集、每月发射报告、航天科普......还有很多很多,在这期间不断地自行百度和维基查找那些不懂的名词解释,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去了解这些知识,尽管我知道它们对我的应试毫无帮助,而且我并不能记住和理解那些复杂晦涩的参数和资料,因为我仅仅是一个成绩很拉跨高中文科生。 那一年年末,长征五号遥三发射成功,我国的重型航天任务便从2020年开始激增。那一年起,全球航天最闪亮的两颗星无疑是SpaceX和中国航天。有很多场发射都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印象:高考出分那天中午发射天问一号、半夜四点爬起来看发射嫦娥五号、中国空间站的飞速组装,当然还有影片中的龙飞船发射,简洁到极致的内舱和宇航服展示着世界上最新一代的载人飞船研制者spacex的高技术力与美学考量。 其实至今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会对航空航天有这样“叶公好龙”一样的兴趣,我尝试着去解读自己:或许是人类基因中对太空的向往?或许是对终极科技机械的崇拜?或许只是纯粹的无聊,搞不明白……不过看着火箭升空喷吐的尾焰拉出一串漂亮的马赫环,一级一级解体的推进器,以及点火那一刹那的轰鸣和入轨时人们的欢呼,不知为什么都让处在学习焦虑和生活迷茫下的我感到一些治愈,对于成人世界不习惯和逃避的我,也许有一天也会像小王子那样“回到太空”吧。

 3 ) 《回到太空》:再抬头看这份广袤

脑中想了许多溢美之词,又觉得在这里发言可能需要更多的一些谨慎,或是另一种理性吧。埃隆·马斯克是一位人们可以撇开国籍撇开年龄性别认知撇开地球人此时手上做的事情,值得一句赞美的一个人。

有些人为了民族解放作出牺牲,为权力平等作出努力,有些人刻画不朽精神,有些人为国家争得荣耀,这些人在他们生活的百年间,他们是无可争议的伟大的人,但若放远目光,这些必然无法永恒,都会湮没在时间的潮流中,国家会衰落,政党会消亡,没有一个政体会长世永存。牛顿带领人类向科学迈近了一大步,爱因斯坦奠定了物理学上的两大基石,数千年之间人们都会为之传颂。若干年后当人类登上火星,开发太阳系,走向更广阔的宇宙之时,人类也不会忘记加加林,阿姆斯特朗,不会忘记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上的十四位宇航员,也许也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埃隆·马斯克为人类航天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哪怕是向前一小步的试探。

航空航天让不同国家的人们回到了最基础的共同点,人类上。空间站对接成功,几名美国宇航员和俄罗斯宇航员拥抱在一起,不需要夹杂过多思虑,不需要掌握同一门语言,以人类最基础的动作欢迎彼此来到太空。彼时我们互不相闻,但此刻和你同在于此。地球上美俄之争,肤色之争不可开交,但与这一片广袤浩瀚相比,如此游尘土梗又算得什么呢?

马斯克算是拿到了最棒的人生剧本了,他所拥有的一切并不是他出生时就获得的。南非出生,两次移民,转学又退学,依靠强大的实力一步步走到了如今。而同是成为世界头部富豪的那些人,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贝尔纳·阿尔诺,或者,曾经也是雄心勃勃的马云?只有马斯克走向了太空,走向了宇宙。他有曾经面对媒体的腼腆,有面对连续三次巨大失败的不知所措,面对一次完全顺利的载人航空任务发言时的磕磕巴巴,面对数位航天前辈的轻蔑评价和出力阻止,他说,“他们是我的英雄,但这太艰难了,我希望他们能来参观看看我们在这里做着什么,我想这会改变他们的想法。” 他喜欢看漫画和科幻小说,不会在公众场合说一些虚无缥缈的场面话,他是一个有趣的亿万富翁,一个无比鲜活的人。

金柴夫妇又一次献出了极为优秀的纪录片。剧情如电影一般跌宕起伏,狠狠抓住了作为观众的心。一个好的故事若是缺少了优秀的讲解者必然也会黯淡不少光芒,剪辑叙事角度来说都无可挑剔,已经开始期待他们的下一部作品了。

“当你绕着地球转的时候,你看不到地图上所画的线和边界,你会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看作我们的家。”

回到太空

 4 ) 《回到太空》:励志的公司宣传片

《回到太空》是由美国导演金国威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追踪了伊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过去二十年里不可思议的崛起过程。在疫情期间看这样的片子,相信许多人会受到鼓舞或感动,并由衷地感叹自己的活动范围与片中那种宏伟梦想之间的差距。这种反思正是这部片子想要取得的效果之一。它成功地把一家公司的宣传片拍成了一首献给理想主义的赞歌,燃情又励志。

我曾经问一位研究传媒的美国博士,“回到太空”“开发火星”这样的口号真的对美国公众具有普遍的吸引力?他很肯定地回答,“是的。”原因在于,美国一直是科技的受益者,这是美国人“用科技解决一切问题”思路的延伸。比如,如果地球上的环境污染失控,变得不适于居住,那么如果已经在火星建立了殖民地的话,就等于留好了一条退路。在美国,有一群像卡尔·萨根那样的科普作家向公众宣扬科学家的理想主义精神,激发人们探索太空和未知的兴趣;阿波罗登月、挑战者号爆炸等标志性事件都在美国人心中留下了“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再加上《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的大量大众传媒的渲染,太空不仅是科学家关注的研究对象,也强烈地存在于普通人的想象中。多数美国人会觉得去太空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所以,这样的口号在美国很有影响力,能够牵动普通大众的神经。

美国人确实有太多的理由需要回到太空。自从2011年7月美国最后一架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退役后,美国就丧失了从本土想太空运送与航天员的能力。之后几年,美国宇航员只能坐俄罗斯火箭往返太空,还要付给俄方高额的“路费”。这当然让一部分充满国家自豪感的美国人感到不舒服,他们一边怀念六七十年代美苏太空竞赛的峥嵘岁月,一边骂当今美国的政客没有远见。片中一位宇航员难堪地回忆,她从太空回来后参加电视节目,许多学生观众问她成为一名宇航员最重要的是什么,“学好俄语!”她回答。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诞生了。他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一个有点特立独行人,经常发表有点古怪、耸人听闻的言论。虽然他的两家主要公司今天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但是即使在美国,人们仍旧对他褒贬不一。在一些中产阶级眼中他是有点“邪恶”的富人,和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一样,利用法律漏洞逃税,苛刻地对待工厂工人;一些知识分子认为他是“骗子”,通过迎合政府的环保政策获得补贴,骗取纳税人的钱。

虽然有这些争议,但马斯克在商业上非常有决策眼光,且知道如何包装自己公司的卖点。美国国会之所以砍掉航天飞机项目,主要是因为太贵了,据说平均每次发射的费用高达5亿美元;而且出事故的概率也很高,五架飞机就爆炸了两架。太空项目主要是冷战的产物,美国已经证明了自己在空间科技方面的领先;加上美国国内贫富差距近年来渐渐加大,当时许多穷人质疑仅仅为了科学研究花这么多钱是否划得来。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中国等国在太空技术方面逐渐追赶上来,美国人的心态又变了。片中一位NASA官员担忧地说,未来太空中我们将落后于中国,“甚至落后于印度”。

马斯克敏锐地觉察到,在美国的体制之下,要说服美国政府支持自己的私人公司,必须证明它更有效率,发射成本更便宜。这也符合美国右派的信条,认为私人公司一定会比NASA这样的政府实体更有效率。凭借20年来持续不断的研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地研发出了火箭和太空船回收利用技术。按照片中的宣传,这样可以将发射成本降低到NASA发射费用的十分之一。很显然,帮助美国人“回到太空”的决定因素并不是科学家的理想主义,而是非常实际的基于成本控制的商业计算。此外,虽然这是一家私人公司,马斯克本人进行了大量前期投资,但它主要的客户是NASA,它的发展仍旧离不开政府支持,最终要由纳税人的钱来买单(虽然更便宜),这就给人换汤不换药的感觉。

虽然这些背后的因素是很明了的,但是这部纪录片有意回避了这些,它也回避了比如“太空技术掌握在私人公司手里是否是件好事”这样的普遍担忧。它把镜头对准了充满抱负的企业家,富有科学精神的研发人员和奉献意识的宇航员。它强调了太空探索的科技挑战和风险,克服这些挑战所需要的毅力和勇气。它回顾了美国在太空取得的历次标志性成功和灾难性事件,甚至“过时地”展示了乘坐龙飞船到达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的生活细节——玩具恐龙如何悬浮在空中,宇航员在空间站健身,太空行走等等——仿佛这些都是第一次发生一样。这些充满怀旧色彩的镜头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美国属于这里,美国在这里不能缺席。

 5 ) 回到太空 有感

2011年nasa做了最后一次航天飞机的飞行,后续美国的宇航员都乘坐俄罗斯的火箭去往空间站。唏嘘和感慨,时代变迁,这群万里挑一的人才在2011年也感到无比迷茫吧。

看完它才知道马斯克的space x成长有多艰难,当他们这类新兴势力闯入这个行业时。旧势力(波音)带着阿姆斯特朗等往届宇航员+国会议员来阻挠和否定他们,其中充满了金钱交易和旋转门,理想?no,生意。

Space x的早期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对创始团队来讲,这就是一场赌博,虽然行业政策是鼓励的,但造火箭这件事基本没有容错率,而且还是从零开始,失败就意味着失去绝大部分。我想压力是极大的,同样,选择这么做的人,想必拥有着对理想的坚定信念,极度渴望自己梦想的画面,好比小时候无比渴望玩到游戏机。

紧接着是连续3次失败,账户资金吃紧,顶住压力,在失败中学习,不容易太不容易。第一次成功进入轨道后,拿到NASA15亿美金合同。然后解决火箭再回收利用,精准落地的问题。然后我好奇为什么NASA都没能做到的事他们这个初创公司搞定了?官僚的保守的,成功过的但被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住的NASA,注定搞不定。而充满着信念,“追求”失败,从失败中不断总结,加上我推测市场化的薪水招募到有能力来解决问题的员工,这些是space能成功的原因。

这是一场持续的,不断地突破新的挑战,参与的人需要持续保持紧张的努力的状态

另外,这个纪录片也提醒我,不能只关注他们的政府,也应该关注他们的先进的领域。

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物种的进步,是需要不断的有前行者,前行者影响后来者,不要停滞,技术和科技不是随着时间就会进步的,金字塔、长城我们都已经忘记如何去建造了,很多年前我们能登上月球,但后来我们也忘了。趁着还没忘太久,赶紧去做!

 6 ) 全球第一富豪,又贡献了部震撼世界的烧钱大片

前几日“‘摘星星的妈妈’回家了”刷爆网络,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从古人的九天揽月、蟾宫折桂,到如今的神舟十三次迭代发展,从古至今,人们都始终怀揣着一颗太空梦。

太空旅行、星际运输、火星移民.....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词听起来是不是仍然如同“天方夜谭”。

但如果说有这样的一家民营公司,以此为经营项目,潜心20余年研发,如今可能真的离这样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你相信吗?

让我们走进奈飞最新的纪录片 《回到太空》,去看看这遥不可及的梦想,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的照进现实的。回到

马斯克,这个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

就在前段时间,福布斯发布《2022全球亿万富豪榜》,埃隆·马斯克以2190亿美元财富位列第1名

1995年至2002年,马斯克与合伙人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2”、电子支付“X.com”和“PayPal”

2004年,加入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并担任董事长与产品设计师,随后成为首席执行官。

2016年,联合创办了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该公司专注于开发脑机接口。

......

而在其中最瞩目的当属2002年成立的Space X,这家公司也估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是仅次于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的全球第三大独角兽企业

而它的目标就是降低太空运输的成本,并进行火星殖民

是的,你没听错!

“地球上那小小的人类意识的火苗,它出现的时间不长,也很容易就消失不见。一颗彗星,极端气候,谁知道呢,第三次世界大战?都可以毁掉它。显然,我们需要通过成为多行星的物种,将生命延伸到地球之外,保护这点意识之光。”

这便是埃隆·马斯克对太空的执念,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太空梦并不来自于对太空的情怀,或是对技术的迷恋,他对于人类文明繁衍的危机感

伴随着埃隆·马斯克这句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前瞻,仓库大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当之无愧的主角——猎鹰运载火箭

众所周知,航天项目的科研堪称吞金巨兽,有能力有资金发展的国家寥寥无几,能够独立研发火箭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

但是火箭发射可是一个一次性买卖,送上去可以,想要完整的收回来就很困难了,想要收回来,还收拾收拾下次接着用,干可循环买卖,那可就是难上加难!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降落伞回收,但主要是对发生目标的回收,比如说咱们的神舟飞船返回舱再回到地球时就是开伞降落的,至于送他上天的火箭助推器则是一次性消耗品,用完就没了,下次发射还得重新造。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简直就是为马斯克量身定制的。

21年前,2001年马斯克已经是一个创业两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并且财富自由的高质量人类了,

换做常人,或许就此“金盆洗手”,提早退休,颐养天年,可他是为人类文明繁衍而操劳的马斯克啊!

他做了一个惊人而又伟大的决定,把自己手里这1.6亿美元全部花掉!

造火箭!

SpaceX就此诞生。

马斯克也深知宇宙运输成本高昂的根本原因,为此他开始着手研究火箭的回收计划。

火箭不同部分的成本都是不同的,其中绝大部分的成本都来于发动机,如果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循环使用,那成本绝对可以大大降低。

其实火箭回收这个思路并不新鲜,几十年前就有了,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发展仍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为什么呢?

其实让火箭回收大概有两种思路,一种就是学飞机横着降落,第二种就是像火箭起飞一样,竖着在降回来。

第一种横着降这种思路其实就是航天飞机,但最终证明这个思路并不便宜,成本甚至比一次性的还要高。

以美国举例,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整体耗资超过了2000亿美元,平均每趟旅程的运费高达16亿美元

第二种竖着降落的思路,学名叫液体垂直回收火箭技术路径。它的风险极高,但回报又偏低,普遍被业界不看好,那他究竟有多困难呢?

这就需要火箭上天后,尾部完成助推使命开始分离,方向上就需要旋转180度,掉头朝向地面展开深隔壁不断调整飞行姿态,期间还要发动机的点火来减速,各个方面精准配合,才能保证最后着陆成功,准确降落到目标回收点,整个过程也就短短几分钟,这么仓促的时间里,哪一点上出了偏差,火箭都可能会被炸毁,变成一场烟花。

而我们的狠人马斯克,就是这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作为一个已经拥有大量成功商业经验的马斯克,最初几年靠刷脸在硅谷投资人那里东拼西凑出来了1亿美元,再加上自己小金库里的1亿多,研发就此开始。

古往今来,没有哪项傲人的科技成就是可以一次成功的,马斯克的火箭也不例外。

研发之路十分坎坷,最初六年就烧光了2亿美元,只换来了炸机三次

当然,失败乃成功之母。虽然在外界看来,这不过是一场不自量力的梦的破碎,但是在Space X团队看来,这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接近真相的扎实的脚印。

第一次事故,2006年发动机自燃导致坠毁,这次事故调查发现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缺陷;

第二次2007年第二次试飞的事故原因是,起飞七分钟之后发动机停火导致了火箭坠毁,经调查发现,原来是飞控系统的参数出现了错误;

而第三次2008年的8月试飞,一级火箭推力过剩,撞到了二级火箭,导致双双坠毁

成功可能真的只有一步之遥,可是这时候马斯克没钱了。

肖特维尔是将SpaceX从破产边缘拯救回来的关键人物。

2008年8月,SpaceX经历“猎鹰1号”运载火箭第三次试飞失败后,马斯克面临崩溃。

当时,肖特维尔向客户说明他们的发射是成功的,要做的只是修复一台“猎鹰1号”以及在一二级火箭分离方面花些时间。

在接下来的9月,试验成功了,12月,徘徊在生死边缘的SpaceX获得NASA的合同。

之后,马斯克提拔肖特维尔为公司总裁和首席运营官。“没有她,我们根本做不到现在这样。”马斯克曾这样评价。

2015年12月21号晚上,SpaceX公司成功发射猎鹰九号火箭,

发射十分钟后,火箭的第一级部分将会地面,并且保持树立的姿态平稳落地,这开创了火箭从太空直接垂直回收的历史

自此火箭“回到太空”,不再是梦。这也让人不禁遐想,遨游甚至移民太空的那一天好像不远了。

其实我们国家也一直不甘于人后,在发展火箭回收事业上,也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争取到2035年左右完全实现运载火箭的重复使用,现在国内的一些航天企业就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2019年国内某航天公司推出一款RLV-T5小型火箭,高度8.1m,起飞重量1.5t,在回收实验中他的表现非常不错,可以飞到300m高度下落回收,回收的精度达到了7cm。

另一家公司的星云—M火箭甚至能连续回收使用二十多次,此前也在陕西完成了一百米级的垂直起飞和降落回收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当然目前的我们和SpaceX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后来也还有很多技术难题等着我们去攻克,但不能否认咱们已经迈出了前进的步伐。

本文作者:浅浅

 短评

像是看了两小时 porn

6分钟前
  • Crepuscule
  • 力荐

精心包装的资讯重复与狭窄的角度呈现,连同此前也同样是在Netflix登陆的《发射倒计时》,至多成为对SpaceX最好的推广总结片或是有些激荡人心的赞歌。即使可能看到属于Elon Musk有些感性的一面,抑或研究中充满温度的地方,更或是它提出的“超出国度”之外的构想,但收纳于一部足够长的纪录片还是显得薄弱。“金柴夫妻档”被给予许多允许,得以触及很多难得的材料;但从《徒手攀岩》到现在,陷于可能会削弱“羽毛”的项目并不是一个积极的讯号。

11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没有人知道这个星球上有过多少个“世界首富”,但埃隆·马斯克绝对是目前最牛逼的一个。

13分钟前
  • xTnis
  • 推荐

不能接受任何失败的NASA在纸上解决所有问题,SpaceX则一直建造东西,看看有什么突破,然后从那里迭代。这也是两种体系的碰撞,僵化的庞然大物与充满活力,敢于试错的年轻个体。

17分钟前
  • 差不多查理
  • 推荐

很喜欢Elon Musk最后说的那段话:“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进步)并不是必然的,当人们认为技术会自动改进时,那他们就错了,技术不会自动改进,如果你看看像古埃及这样的伟大文明,看到他们之前能够建造金字塔,但他们现在忘记了如何去做,还有罗马,他们之前建造了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沟渠,但他们忘记如何去做了。1969年,我们能够把人送上月球,然后我们忘记如何去做了,机会之窗现在敞开着,但我们不能指望它能敞开很久,我们需要趁那扇窗还开着的时候好好加以利用。” 虽然这段话是建立在技术的角度上,可却同样精准凌厉地点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运动态势,更警醒着我们当下所处的位置,即重蹈覆辙的十字路口面前。人们总是理所应当地认为人类是一直向前进步的,可事实是,有时会倒退,有时会停滞,但如果不去为之奋争,便再无可能希望。

19分钟前
  • 低级趣味
  • 推荐

跟《泰国洞穴救援》同期进行吧,疫情第一年,这对导演夫妇实在太有事做了。对着两个重大事件的大量素材,做归纳整理。《回到太空》估计有从几年前就开始的跟进采访。纪录呈现方式依然纯熟而扎实,却没有《徒手攀岩》亚历克斯那样性格的主角(马斯克当然不错,某种意义也是主角,但并非他上天嘛),揪心的细节也从事件性质上比不了《洞穴救援》,因此不大可能继续无敌抓人眼球。另外,可能出于乌克兰战争和全面抵制俄罗斯的时局原因,国际空间站的两位俄国宇航员只被匆匆带过。因为中国没有参与这个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美方出于政治原因反对中方资金),也就没任何对同时期天宫系列发展的对比讲述。

24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敢想,敢干,敢失败,必成功。

28分钟前
  • Novichok
  • 力荐

就挺…流水账的。上一秒还沉浸在人类大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下一秒就想起来🇨🇳因为zz原因被NASA从ISS除名。坐在DEN terminal大落地窗前,看完全片抬起头正好看到一架飞机落下,远处就是科罗拉多连绵的雪山,思绪万千。

32分钟前
  • hansglz
  • 还行

不愧是奥斯卡系的导演夫妇,对素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精准,观看期间几度哽咽,既感叹于世界航天已成过去时的黄金三十年,又对spacex等私营航天力量的崛起充满期待。奥巴马处在时代的交接点,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显现,终点是月球或者火星不再重要,过程已足够美丽和震撼

34分钟前
  • 陈以泉
  • 力荐

古埃及人当年可以建造金字塔,但是他们现在忘了如何去建。运气是最好的超能力。

39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还是会有激动或者感动瞬间。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他妈得值一百个星!这么牛逼的电影一分十秒的主题曲,牛逼! 这才是人应该干的事情啊! 这导演真是个狠人,拍的都是狠人!徒手攀岩拍出了人的体能极限,回到太空则见证了人的智力极限!

42分钟前
  • 左右
  • 力荐

扎克伯格想把人们拉进元宇宙,马斯克想把人们拉进真宇宙。我想在太空里感受自己的渺小,不想在虚拟世界里沉溺于自身的“伟大”。

46分钟前
  • 鹅岭懒人
  • 推荐

让我给出一个买特斯拉的理由的话,埃隆·马斯克…

48分钟前
  • 可真豆
  • 力荐

其实讲SpaceX发展历程的前半部,要比讲龙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后半部好看得多。和后者题材接近而且拍得更好的纪录片还有不少,可只有前者才是独一无二的。身处封控中、乱世凶年般的上海,看这样一部纪录片,也差不多应了王尔德的那句名言:“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了吧~

52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只有太空。安慰了我的政治抑郁

54分钟前
  • 撒野
  • 力荐

片尾曲赞

57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推荐

这对夫妻档拍片真稳,编排素材的能力很强,看他们的纪录片都像在看剧情片,观赏性非常高。

1小时前
  • Mr. Lei
  • 推荐

很意外,不是什么马斯克个人传记,小到科研人员,大到宏观宇宙,大小细节都详略得当,比洞穴和攀岩都更稳了,对史料递进式情绪做的很好,算是对于太空题材的一个简单尝试

1小时前
  • Sanders03
  • 推荐

在上海疫情最严重,且解封看似遥不可及的那一刻看完了它。被各种负面消息打散的情绪平复了很多。这是一部能让人抽离当下琐碎的,纷扰的日常之事的纪录片,让人以更大局更全面的视角与心态去看待此刻,重新审视自己。 如果此刻的人生,有更大的机会窗口展开在你的面前,那就好好抓住它吧。

1小时前
  • Jaguar@s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