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

科幻片大陆2020

主演: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邓超,欧豪,邱天,周思羽,刘显达,石昊正

导演:管虎,郭帆,路阳

播放地址

 剧照

金刚川 剧照 NO.1金刚川 剧照 NO.2金刚川 剧照 NO.3金刚川 剧照 NO.4金刚川 剧照 NO.5金刚川 剧照 NO.6金刚川 剧照 NO.13金刚川 剧照 NO.14金刚川 剧照 NO.15金刚川 剧照 NO.16金刚川 剧照 NO.17金刚川 剧照 NO.18金刚川 剧照 NO.19金刚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2

详细剧情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 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 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长篇影评

 1 ) 最佳的抗美援朝电影题材,是战俘碧潼奥运会!!!

不论金刚川,还是正在拍摄的长津湖,都不是最佳的抗美援朝电影题材。 他们的受众只能面向国内和华人,无法打动全球所有的人类, 能够走向世界的抗美援朝题材只有一个:碧潼战俘奥运会。 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质,绝对会震撼世界。 这是一场比北京奥运会更加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操、最博大的胸怀和最文明的人格。其中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不但会让中国人自豪,更会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崇敬。

中国一直缺少世界级影响力的电影,而这个题材就是最佳突破口,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备,为何却没有人注意到它呢?

先回忆一下那段精彩的故事。 1952年11月15日,中国在朝鲜碧潼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时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分别是美国,韩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哥伦比亚,菲律宾,荷兰,比利时,墨西哥,希腊和波多黎各。 共进行了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27个项目的比赛。 各国参与人员13107名,其中包含参赛选手500名,在历史12天。

而此时,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11月14日至11月25日)正打得激烈异常。 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俘虏了大量美国以及联合国军战俘。 到1952年,单在朝鲜平安北道碧潼郡的战俘营里,就已经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等14国军队的战俘,共计13107名。

中国军队有着优待俘虏的传统,战俘营里没有血腥和镇压,反而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是一个“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 志愿军对所有战俘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美国人而虐待他们,更不会因为是小国弱国而予以轻视,对任何种族歧视偏见坚决制止。 一位美国黑人俘虏说:“我有生以来,在战俘营中才第一次感到被人平等的看待。” 志愿军自己省吃俭用,好的留给他们带,待他们如兄弟一样。 为了照顾俘虏们的饮食习惯,还特地从国内运来了面包烤箱;对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俘虏,还从国内运来了活牛羊。

为了改善俘虏的精神生活,志愿军做了很多工作。 志愿军成立了战俘营文艺工作队,经常在战俘营巡回演出,歌舞,戏曲,音乐,魔术等文艺活动。还建立了战俘俱乐部、电影队、图书阅览室、墙报、板报、有线广播等。 志愿军还购置了大量的体育器械,战俘们也自制了一些。 他们共修建了82个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滑冰场等运动场地,战俘们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组织各种友谊比赛,志愿军也和他们一起运动打球。 夏天,战俘们可以到鸭绿江游泳钓鱼,冬天可以在江面滑冰打冰球。在进行这些室外活动时,没有武装哨兵跟踪和监视,也没有战俘会逃跑。

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战俘们的热烈请求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五团驻地碧潼盛大举行。

会场上挂着“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平是人们共同的目标”等巨幅标语。 在音乐声中,运动员裁判员列队入场。运动员们手里举着和平鸽符号的旗帜,迈着整齐的步伐,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进入运动场。 美军战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进入会场,绕场一周后把火把交给大会主席王央公。 王央公点燃了主席台上的火炬,奥林匹克五环旗在运动场上冉冉升起。

在战俘营,中美联社的资深记者,获得过普利策奖,绰号为“老爸”的弗兰克·诺尔有拍照的自由,而且照片还被传回了美联社。在他的后半生中,靠这些照片获得了巨额财富。 这些照片在世界上传播后,对新中国和志愿军的形象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意义,打破了美国宣传部门一直捏造的中国军队虐待俘虏的谎言。 在比赛中很多战俘非常高兴和感动。有战俘写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碧潼会有如此快乐的时光,我天天微笑着入梦,微笑着醒来。我感到我又回到幸福的世界了,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无限感激,我将永远记住他们是如何善待我们的。” 后来有84名战俘联名写了36封信,给美、英等国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呼吁和平,制止战争。

美国著名将军李奇微在朝鲜战争的回忆录上这样写道: “我们后来体会到,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但是,我们发现,较之朝鲜人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正所谓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固民不以兵革之力。这支军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最骁勇善战的军队也是最善良的军队。 直到今天,美军的训练中教官还会经常提醒:“认真训练,不要心存侥幸,不是每个人都有好运气成为中国人的俘虏。” 战争结束后,21名美军战俘及一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我自认为读书不算少,但直到今年年初,才发现在朝鲜战场上竟然有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 这么完美的电影题材,怎么就没有人想到把它拍成电影呢?

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以美国为首的“新联合军”已经形成,处处针对中国,战争未必不会打响。我们需要一部电影对美国发出警告,同时向世界人民表达中国的态度和心声,而这个故事就是最佳的载体。

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的特点:

(1)他展现了中国的态度和心声。 碧潼战俘奥运会在人类战争史上就是一个奇迹,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中国这样善待俘虏。中国的所作所为,完全超出了世界所有人民的想象。而美国及其西方跟班,直到现在还经常发生虐杀俘虏的事情。 两相对比之下,世界人民将会感受到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心愿,体会到中华民族与人为善、厚德载物的高尚品质,也会真正理解为什么志愿军会有如此可怕的意志力。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文明之师、无敌之军! 试问有谁能够战胜?

(2)他是中国政府对美国发出的强烈警告。 中国虽然热爱和平,但不是一只兔子;他是一头沉默的雄狮,文明而又凶狠。 如果来的是朋友,他会为你端上美酒;如果来的是敌人,他就会亮出獠牙。 这部电影就是在警告美国: 60多年前,一穷二白的中国能打败你俘虏你,今天强大起来的中国更能打败你第2次; 若是执意挑事,中国战俘营的大门将再次为你打开!

(3)他将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中国形象。 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在世界上一直被西方妖魔化太久,这个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将会破除谣言,为世界人民揭开真相。 破处真相最有力的宣传武器就是电影,因为电影的传播力最强。西方人民绝大多数对中国的印象都不好,他们被媒体洗脑,根本不了解中国。 但是这部电影将会给他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既展现了中国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文明素质,这是他们根本难以置信的,也是从未见过的。 而其中中国军人所展现出的善良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无论是谁都会被深深的感动,从而扭转西方人们的偏见,对中国产生好奇,喜欢和钦佩。 他们将会真切的感受到,天安门上毛主席题写的那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4)这部电影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 当今的中美对抗国际背景,决定了这部电影一经推出必定受到关注,此为天时; 同时2022年冬奥会又将在中国北京举办,此为地利; 后疫情时代中国形象的大幅度提升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此为人和。 完美的将战争、和平、运动、奥运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人道主义普世价值,与世界每一个追求善良的人类心灵共鸣,这样的电影要是不拍,天理何在?

所以这部电影的定位,不仅仅是国内市场,更是面向全球。 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拍给世界人民看的。 我相信只要这部电影拍的合格,票房将会超越战狼2。 那些国内的导演们,还在等什么呢? 别让这个题材等待太久,还在世的抗美援朝老兵已经不多了。 快点行动起来吧!

 2 ) 它本可以更好(无剧透)

欢迎来公众号:叫我魏小黑,找我玩

当听到讲述抗美援朝的《金刚川》要上映时,其实我是很期待的。我小学时就读了一本讲抗美援朝的书,大部头,五六百页,挺厚的,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动。尽管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但很多情节我还记得很清楚。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一路凯歌,攻到釜山,但战线拉得太长被美军从仁川登陆,拦腰截断,人民军又一路快被打到鸭绿江边,金日成请求中国援助。 选帅时,原定的元帅林彪装病不出,毛主席改用“谁敢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把彭德怀元帅从大西北调到东北,带着第一批38,39,40,42,50,66军进朝鲜。 抗美援朝一共打了五次大战役,第二次战役收复平壤,第三次战役打下汉城,第五次战役还是因为供给线跟不上,被李奇微反扑。 第五次战役失败以后,就注定了不可能收复全朝韩半岛,此后双方围绕三八线展开争夺,小型战役不断,但大的战役没再有过,《金刚川》的故事背景和原型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其实之前我并不知道《金刚川》的原型故事,因为当时我看的书还是以宏观讲述为主,所以我特意去看了历史事件,但发现历史故事发生在1953年5月,而电影所采用的背景金城战役发生在1953年7月,金城战役开打时,金刚川所在的地方已经属于后方了。但电影在拍摄和宣发时还一再强调这座桥是金城战役的“生死线”,把这座桥打造成金城战役的“胜负手”,我理解作为电影要进行改编和架构,但我还是觉得,这种电影要尊重真实的历史。而且,全片其实跟金城战役没扯上太大关系,换用真实的历史背景,大家也应该能懂这种紧迫感。 说回电影,这是一部作品,因此我们抛去场外的因素,导演管虎整的那些活儿,什么背着手向纪念碑鞠躬,戴着美国海军的帽子接受采访等等,我们都不去考量,只谈论电影本身。可我还是要说,这是一部让我失望的电影。 在知道电影讲的是金刚川架桥这样一个小故事时,我还有些奇怪,为什么抗美援朝的电影不拍上甘岭,不拍长津湖,这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比金刚川架桥更有张力的故事(每一位志愿军英雄都值得同样的尊敬,这里的意思是说就戏剧来说,上甘岭等事件有更好的冲突性和对抗性)。后来了解到这部片子8月才开始筹备,10月就上映,应该是为了赶抗美援朝70周年,所以找了一个相对而言简单的故事。两个月的时间,能制作出这样一部架构、情节都很完备的片子,值得称赞。 但也许是因为故事简单,也许是因为时间匆忙,导演玩了一个三一手法,就是用三个视角去讲述同一件事。这样的手法在悬疑片或者剧情片上用的比较多,宁浩就是多线叙事的高手。但问题是,这是一个战争片,又没有什么需要解密和反转的地方,多线叙事的优点发挥不出来,但缺点却全占了。你把同样的故事讲了三遍给别人听,搁谁谁不得审美疲劳。所以虽然第三个部分讲张译吴京那个视角是最好的一部分,但看到第三个部分时,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问影院能不能开个倍速。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一部好的电影,精彩的群像刻画是必不可少的。《金刚川》本来可以拥有很好的群像,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邓超,欧豪都有可以说的地方。但,全片被分割成几个小章节,把群像之间完全割裂。而且,几个主演的形象都没有立得住。邓超和欧豪是特别出演不说了,魏晨作为主演镜头和台词少得可怜,甚至还比不上友情出演的超哥,在原型故事里这位才是主人公啊喂。李九霄倒是给了很大的篇幅,但这个角色本身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是电影里转移视角的工具人。张译和吴京的形象倒是立住了,但问题是,那时观众们已经审美疲劳了。 全片被分为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讲同一件事,第四个小节收束加升华。 第一个小节主要讲李九霄,虽然角色本身故事并不突出,但作为第一个出场,推动全片的情节,倒也马马虎虎说得过去。 第二个小节就非常拉胯,主角是美军飞行员,如果是以美军的凶狠残忍衬托我军的英勇无畏倒也罢了,但整个第二小节给我的观感是塑造了一个尽职尽责,有仇必报的美军飞行员,最后他还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我军两个高射炮阵地全部摧毁,说实话,我根本没看明白导演到底要表达些什么。 第三个部分非常不错,张译演技爆表,吴京也很好,两个角色本身也有很高的立意,但,唉算了我不说了,再说我就“三一”了。 所以说,如果把以上三个视角全部拉到一条叙事线上,再给魏晨饰演的修桥工兵连一些笔墨,这个时长仍然是够的,整条故事线也很完整,又有出色的群像。最后结尾再升华一下,这个故事应该能得到很好的评价。 缺点也说的差不多了,还是要讲讲优点。 整部片子的调色我很喜欢,白天的色彩淡雅且暖,虽然也有爆炸的场面,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很舒适。晚上基本全暗色,偶尔出现信号弹、火光、爆炸等一些亮光,明暗之间给人感官的刺激度还是够的。 还有最后的结尾还是很能打动人的,画面用静音,志愿军渡桥的场面加上炸弹落在周围,带给人很大的冲击感,画外音播放“一条大河波浪宽”,确实很能打动人,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打动人的故事,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最后,打个分。影片本身的话及格分,因为志愿军的缘故加一些分,因为导演的缘故扣一些分,最后还是及格分。如果换成单线叙事的话,应该能给7分或者8分。

 3 ) 《金刚川》不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胜利

《金刚川》不太行。还是戴锦华老师评价《八佰》的那句话,我们太习惯用他人的视角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忽视了自身的视角。《八佰》里的他人视角是苏州河对岸的「中间派」,因此显得没那么突兀,而《金刚川》里的他人则变成了本是敌人的美军。从这个角度出发,事实上影片是回避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我们为什么能胜利?我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影片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工期短解释,这也情有可原,但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表现出了较高的工业水准,因此我们不用对此苛责。在电影工业水平已经整体上升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清楚地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拍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志愿军是有正义性的。当影片不断地呈现出战争的惨烈与战士的牺牲时,大家都会感动的。但如果影片只停留在这里,那么最终的落点就只能是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该杜绝战争。如果看到最后留在观众心中的只有这样一个粗糙的反战思想,那它在表达抗美援朝这件事上一定是有失偏颇的。这话很正确,可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战争不是我们挑起的。

当影片无法通过视角效果而只能通过片头片尾的旁白来传递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时,观众显然是不买账的。无法正确表达我们为何胜利,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惨烈来震撼人心,那带给观众的事实上就只剩下了战争要靠一个接一个的牺牲来实现胜利这样的印象。这不是胜利的根本原因。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是全国各族人民是在党的动员下的。回避这三重的表述,那落点只能在外部视角。

在影片最后,当那座通过志愿军和后勤的桥被飞机炸了数次又被修了数次后,志愿军一个个立在江中,以肉身为桥墩,撑起了桥面,让志愿军通过。而美国飞机上的驾驶员看到这一幕后,认为大部队已经通过了没必要再炸了,对上级说要派轰炸机编队支援,然后自己开着飞机来回盘旋,毫无动作,最后感慨了一句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让我看到了神迹。

这一幕看起来很感人,但深究起来荒诞滑稽又不可思议。

为什么要修桥?因为岩里江在夏季江水湍急,根本没法涉水而过。这是修桥的小背景。这才有了工兵连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架设桥梁,而桥梁一次次地被美国侦察机炸毁的事情。这是影片在前3/4讲述的内容。

然而戏剧是需要有高潮的。当前面已经铺垫到了这个份上,当牺牲的人已经有许多之后,最后的高潮点应该如何设置呢?影片选择了人身作桥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无论从戏剧逻辑还是历史落点看,都是有问题的。

从戏剧上我们看到,之前之所以志愿军们要搭桥过河,而不是涉江而过,是因为江水湍急。在真实背景中,原工兵连长张振智回忆过江水与山洪的恶劣条件。

无论从真实背景还是戏剧背景看,江水都无法直接通过,因此才需要不断地修桥搭桥,但影片最后的是选择人身作桥,恰恰违背了最初的设定:如果志愿军们可以在江面上顶着桥,为什么还要修桥过人?是的,在长征、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中,确实都有过类似的情况,但事例是不能随便移植的,它必须考虑到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是戏剧逻辑,另一方面是现实逻辑),否则张冠李戴就会显得滑稽,仿佛之前那一次次的牺牲都是没意义的。

如果说为了戏剧的高潮点,设置这样一个困境还可以理解,毕竟困难是一步步递进的,递进到最高点如果确实情绪可以烘托上去,那么是可以忽略逻辑上的纰漏的。

从戏剧上看,整部影片中志愿军面对的困境有二,一是江水湍急,二是美军凶残。现在既然将江水湍急的困境回避掉了,那接下来要做的就该是强调为了打跑美军,我志愿军是如何英勇抗敌的。从而表现出志愿军的胜利来源,并以小见大,衬托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源。

但荒诞的是,情绪不仅没有被烘托,而且被高拿轻放了。

影片选择了让美军无动于衷。

美军飞行员看到了这一幕后,给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然后呼叫了轰炸机编队过来,但他自己被震撼了。是的,影片在最后表现使用的是美军飞行员视角,这种视角呈现翻译成文字就是:连美国人都对中国人的行为表示了尊敬,那抗美援朝难怪会胜利。

这是什么逻辑?

从戏剧角度说,观众并不能因此产生在绝境中翻盘的观影感受,观众看到这里,在已经接受了人身桥的设定后,是想看到志愿军是如何更加勇猛地将美军干趴下的,可是这里居然连张译扮演的张飞单挑的困境都没有展现。用这种方式做结尾,在戏剧上是偷懒的,在逻辑上是不过关的。

事实上,这同样表现出影片对抗美援朝胜利原因的模糊性。当故事和情绪已经推进到这一点时,当张飞都直接用高架炮打下一架飞机时,影片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进一步干掉更多的美军。这是戏剧上的无奈,但也是价值观上的无力。

因此在美军呼叫了轰炸机编队过来后,影片就戛然而止了。为什么?接下来不好拍了。是拍志愿军英勇反击吗?那为什么现在不拍?是拍志愿军失败吗?那问题更大。所以最后只能留一个不写明的结局。影片在这里遇到了阻碍,而这种阻碍事实上在影片一开始就埋下了种子,终于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影片显然无法回答本文最一开始的问题,因此只能将话筒交给美军,并寄希望于通过美军对志愿军的认可与尊重来完成影片的价值观落点。

如果把胜利的结果都归结为外因,那整部影片的落脚点是什么?

为什么能打赢?靠的是人身作桥让敌人尊敬吗?不是的。靠的是中国人民的保家卫国意识觉醒,靠的是党对军队的领导,靠的是党对全国支援前线的动员力量,靠的是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战争。

从这里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在第二段落时,影片称呼美军为「对手」,而不是「敌人」。因为无法理解我们是怎么靠自己打赢的,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是绝对正义的,所以只能模糊交战双方的对错。当战歌唱着「打败美帝野心狼」时,影片却对此产生了不确定性的表述。

好了,下面还剩下最后一项工作:如果我们要以金刚川上的桥为背景,我们应该拍什么?

按照上述的思路,很显然我们需要先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会胜利。如果不理解这个但又不愿读资料的话,推荐对以下影视作品仔细观看:《古田军号》《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此外《激战无名川》这种同样在讲抗美援朝中修桥的电影总得看看。

我军之所以能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英勇奋战、在面对装备极其优良的敌人时纹丝不动,靠的是我们愿意用肉身去堵枪眼吗?不是的。不是说你拿着大炮硬生生跟对方死拼才是英勇,《地道战》也没什么特别激烈的战斗,但是照样战胜了敌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工业国?一支装备装备不如人家、后勤后勤不如人家的部队靠的是什么打赢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民群众,靠的是党指挥枪。

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要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组织更重要。否则一旦出现大量的封建残余,三十年代的德国和日本欢迎你。所以现代化的组织形式是我党、我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和国军的关键,当很多人认为我们战胜国民党只是侥幸时(功德林里大量的国民党将领这样想),我们战胜了美军。从那一天起,杜聿明们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

这种组织形式不是来自大都仍是粤军的南昌、广州和秋收,而是来自秋收上山以后的改编,当党指挥枪与土地政策两样被贯彻后,我军的组织能力才真正做到如臂指使。

那么这样的话,影片的叙述视角首先不该是美军这个「对手」,它并不能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必然性。其次影片的叙述视角也不该是士兵,士兵是过桥的人,他们无论是否能够最终通过,他们的主战场都是金城,更何况高连长死了以后的冲动放枪其实是没必要的,子弹很宝贵,要留到战场上去有效地打敌人。

所以只剩下了高架炮和桥了。

高架炮的设计可以保留。为了给修桥的工兵连做掩护,高架炮的炮手甚至甘愿暴露自己,这一点的设计很好,这是体现我军英勇壮烈的一面。不过关班长和张排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再深入一点,这不仅仅是兄弟情、师生情,更重要的是战友情、同志情。现在更多展现的是二人之间的情绪。而革命理想维系着二人的情感,这种组织关系是可以与远在家乡的组织关系直接挂钩的,观众会立刻从情感上明白组织性与纪律性下的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性。

至于桥。说实话是可以不要的。本文前半段事实上都是在分析人身桥这个设置在戏剧上和价值上遇到的困境。这样的困境本身就是影片要将桥作为最后的落点。但是真正的落点是桥吗?

不是的。

是工兵连。

我不是很清楚影片为何最终将工兵连的戏份弱化。但无论是从戏剧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工兵连才是应该真正大书特书的对象。

有了工兵连的存在,才能以小见大,通过金刚川上的桥反映出抗美援朝为什么胜利。

影片花了大量篇幅表现了战场上志愿军的英勇,只花了较少的笔墨刻画工兵连一次又一次地将桥梁搭起。但在真实历史中,受到的威胁最大、遇到的困难最多的,是这支没有在前线战场上打过仗的华东军区工兵第10团1营3连。

任务下达后,张振智立刻带着排长们到岩里地区勘探时差,在短短几天内,他们跑遍了下游每一个可供选择架桥的地段,最终选择在悬崖下的一段河岸。这里有一个凹部,是敌人观察死角,炮兵射击也难以直接击中,甚至连敌机也不容易低空俯冲投弹。

这是张振智在报告中所陈述的选择桥梁的原因。从这短短几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到,在选择桥梁之前我军事实上已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避免了被敌军侦察到的情况。但在影片中所呈现出的,却是为了表现战争的残酷性,而特地将桥架设在极易被察觉的地方。我可以理解这样做的戏剧用意,在戏剧中对历史适当的改编是可以的,但最终的价值落点如果没有能够完成,那这种戏剧就只是戏剧本身了。

尽管做了这样的部署,困难依然很多。首先是架桥装备的稀缺,人手一把土木工具,能够拿到的器材也只有铁钉和炸药,而架桥的材料只能在现场采集。

可事实上这些材料的采集非常困难。由于附近山上的树木大都被敌军炸断,因此连队必须从四十里外去运木材。但在面对这种事时,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认为不能在战场上杀敌是遗憾,每个人都任劳任怨,并且在连队政委的说明下,明白了任务的光荣与重要。终于桥梁被架起来了。

这是一个能真正反映现代化组织的时刻。党指挥枪、依靠人民群众,因此在战争中没有人逞强,没有人冒进,上级的任务坚决执行,战场上的每一个战士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无法完成任务的士兵来说,他们是难受的,因为他们会不断强调说,没有完成党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人民的重托……

所以我们会看到,真正能体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点就在这里。当联合国军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时,当大多数人都是糊里糊涂入伍时,我军指战员已经跟每一个战士说清楚了每一个行动的意义,思想动员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动员,而不是冷冰冰地下达命令。

我们要的不是在牺牲中展现人性,而是在点点滴滴中呈现人性。不是某一刻的转变才是人性,时时刻刻的尊重也是人性。而后者是我们胜利的源泉。因为我们把每个战士当人看。

这就是我党我军的正义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敌军的空袭和炮击就能激发起观众对敌人的反对情绪而不是在战场上的换位思考了。当架起来的桥一次次地被炸毁时,我们要怎么反击,我们要怎么预防,我们要怎么行动?

这是智慧。这是来自人民群众几千年来的智慧经验。而不是莽撞。

我们不要拍盲目地奋不顾身去迎敌。我们要保存有生力量,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劣势中回避冲突,然后积极寻找主动。

而张振智当年是怎么做的呢?

非常巧妙。

首先,他们将桥梁伪装成断桥。

其次,他们利用黑夜,准备好两三套桥梁的材料预备。

第三,他们在桥梁下游再架设一座轻型吊桥,保证至少物资和伤员可以输送。

当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尽管桥梁屡次被炸,但3连始终可以保持不断地提供新的桥梁搭建材料,不断地避免人员与桥梁伤亡,最终确保了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以工兵连为主要叙述对象的影片中,场面可能不大,主要的激战画面可能是由炮兵连完成的,但它能真正体现出我军胜利的源泉。就好比张振智后来被授予二级模范与工兵英雄称号时所说的那样:

「他虽然是一名基层指挥员,事迹看起来好像只剩架桥、修路,但却为我军的工程保障技术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他虽然身处基层,但有高度的全局观念,能够从合同作战的全局利益出发,以有力的工程措施,去保障合成军队的战斗胜利。他善于创造性地把技术手段与战术的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把利用部队的装备器材与充分地利用现地就便器材(包括敌人的器材)结合起来,使我军劣势的工程技术手段,也能发挥很大的战术效益。他善于灵活地运用原著,从不墨守成规,能注意依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分队完成任务。他具有坚定沉着、临危不惧和知难而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能以身先士卒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带动下级。」

小人物可以拍吗?当然可以。而且要大拍特拍。但拍小人物不是要拍他们在战场上面对的残酷,那样的话得出的情绪是单一的;也不是拍他们被推动着走,更不是拍他们的一个个为牺牲而牺牲。我们要拍的小人物,事实上也是拍大人物。以小见大,关键得能见到大。怎么见到?我想,在金刚川真实的背景中对张振智的这段评语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回答了本文从开始就提出的所有问题。

当然,在观看影片时,哭泣是很应该的。我自己也有很多地方被感动到了,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归根结底是为了抗美援朝战争里的烈士们而哭泣,为了他们的牺牲而让我们今天得以和平而哭泣。向他们致敬。影片有瑕疵,但影片毕竟在今天承载了这样一个任务,所以我们要承认它的局限性,也要明白它的意义。

最后,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为什么会胜利?因为我们是正义的。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4 ) 借《金刚川》再论复调式结构

战争电影一直担负着诸多使命,《金刚川》也是如此,反映的是当下的政治文化。影片从拍摄到上映只有短短几个月,并在宣传上起到某种微妙的效应:如果拍的不好,就会出现“时间有限,情有可原”的论调,如果成品还不错,则会被赞为“奇迹”。总之正反都能说。我无意追认到底有多少因素导致如此仓促的拍摄周期,何况影史上短时间内完成的杰作也有不少。归根结底,制作周期本质上与作品质量不成绝对正比,而作为观众,只需关心摆在面前的作品。所以,不必过多进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必拿制作周期推托,单凭电影语言本身,《金刚川》就很难说是一次美妙的观影体验。

一直以来,在谈论电子游戏的时候,我总是乐于对标一些电影领域的美学现象,但谈电影时很少会提到游戏。一方面是从电影影像到游戏影像,至今仍是一条单行道,电影语言深切影响着游戏的表现手法,但反之并不如此。另一方面是读者群体的不同,影迷远远多于玩家,拿游戏举例常显得有些不明所以。但这次看罢《金刚川》,可对我而言,这部主旋律抗美援朝影片最合适的参照物,恰是几个月前引起轩然大波的游戏巨制《最后生还者2》,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到其他时间更接近,受众更广泛,印象更鲜活的例子了——即使两部作品从主题立意、人物和故事上完全没有一丁点关联。无他,二者都运用了相同的复调叙事结构,且均以此为最显著的美学特征。

剖析《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

当然,也许不少人会联想到《敦刻尔克》,但它的可比较性其实并不比《最后生还者2》来得多。《敦刻尔克》在内核上是与《金刚川》完全不同的叙事策略,对时空结构的设计和最终的表达目的,都与本片是两种建构思路。而《最后生还者2》无论是外在的戏剧结构还是所选择表现方式,都与《金刚川》如出一辙。包括其结构性问题导致的叙事崩陷,也摇身变成另一种形态全面侵蚀本片。如果说前者是因人物与主题的失调,以及对玩家代入性视角的考虑不周,导致复调叙事没能达成相互阐明主题的效果,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对事件素材想当然的重复利用,以及凌乱不堪的视点选择,破坏了完整的表意系统,致使叙事从内部瓦解。

《金刚川》与游戏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得益于后期调色赋予的绝佳影像质感,外加张译极为精彩的表演。影片整体上的对比度、饱和度,甚至是夜景镜头的噪点和数字摄影机的拖尾,均赋予了一定的视觉魅力和对真实的切身想象,就像《最后生还者2》在逼真的演出及场景之上,又全程添加了胶片滤镜那样。因此在最表面的感官体验上,影片基本是无可指摘的。而张译的表演,是叙事层面最亮眼的存在。他自带抢戏光环,只要入画,就必然会吸走我们的眼睛。他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情绪的精确把握,体现在生动变换的眼神、气息与语调,以及敌机到来时微微抽动的耳朵上。这是难得一见的好演员,似乎也只有他能让那些浮夸的台词显得不太违和。

但视觉滤镜终究遮掩不了文本、群像、调度与整体风格的匮乏。于是,面对这部电影,我不得不再次谈起复调叙事结构。自巴赫金从音乐界挪用这一概念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又被引入到电影叙事理论中以来,复调结构已成为五种常见的电影结构模式类型之一。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同时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表达手段。这种手法打乱了传统叙事的因果次序,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影像单元组成,以便有效处理充满矛盾的复杂事件材料,因为这样的事件材料往往需要展现不同立场、不同意识的各方视点才能被清晰表述,才能充分彰显主题的深刻意义。常规的独白式叙述在这样的素材面前,往往不够有力。

复调叙事不等同于非线性叙事,虽然它时常展示出非线性的特征。诸如《化身博士》《双面玛丽莲》《最后一班地铁》这种宏观上的线性叙事影片,因为其中蕴含了不同独立主体间的多声部对话关系,比如博士与变身后的邪恶自我的对话,童年诺玛珍与成年梦露及心魔诺玛珍的交锋,亦或戏中戏反映出人物情感后设式的映衬。这些都符合米兰·昆德拉论述复调“各声部缺一不可,相互阐明,相互解释,审视同一个主题,同一种探询”的定义,均可归为复调叙事,即在整体上构成一种矛盾的心灵复调情感内涵结构。可见,无论是戏剧层面的视点切换和非线性讲述,还是文本层面的各意识主体间对比性对话关系,复调结构的艺术价值,在于作品内部的互文性涵义功能,所揭示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内容。

而当我们将以上三部影片,纳入到《罗生门》《公民凯恩》《罗拉快跑》《暴雨将至》等一系列作品构成的广泛影像体系中考察,更会意识到所谓复调叙事的结构性问题,本质上首先是内容的问题。就像昆德拉、卡尔维诺、莫言和残雪的小说那样,复调结构根本上指的是一种复调思维,是作者不再借用创造的角色和事件来发表观点,而让角色或事件以各自不同且平等的角度说自己的话。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面对非常特殊的叙事材料时,作者才会选择以复调的方式来承担思想的表达,或者说达到了一定复杂性的叙事材料,才决定作品必然以复调的方式去呈现。

这种思想表达当然依旧是作者的主观意图,但在执行过程中显露出对人物事件的“放任”和“失控”,是文本在重新组合之后产生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所形成的艺术魅力。简而言之,《最后生还者2》和《金刚川》的缺陷,都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匹配导致表意的离散。前者至少可以看出制作人在对仇恨和救赎的主题上,试图进行一种正反性质的双重对比描绘,故而选择了庞大的复调叙事结构,也许最终效果不尽人意。

而反观本片的结构性问题,则在于围绕修桥展开的这场战斗,不仅作为一种戏剧情境,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历史转述和主旋律话语,是否复杂到需要运用复调叙事结构去承载?是否对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复调思维留有一定余地?即便已决定启用了这一形式去呈现,又是否有机地将各影像单元契合在了一起?是否完善了多声部间的平等,以及主体性、独立性、对话性和对比性的涵义功能?答案显然是不容乐观的。

在《金刚川》的「士兵」「对手」「高炮班」三段中,主体视点的混乱造成了第一个叙事问题。影片一方面以字幕“1953年7月12日下午”的反复出现,严格切割三个单元的不同叙事角度,另一方面在每个单元中穿插大量其他的叙事视点。这虽然并不影响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却混淆了空间逻辑的合理性。比如以刘浩作为主体视点时,引入张飞与关磊的视角,在美军飞行员的段落中,近距离捕捉高炮班的近景或特写。只有第三单元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因为将大量时间留给了张译的独角戏。但即便如此,随着故事的展开,「高炮班」这一段落还是集结了前两个单元的不同视点,通过各种正反打搅乱了多声部的主体性。这让摄影机近乎退回到上帝视角,成为战场上一种全知的存在,反而消解了结构应有的规整,让重复出现的字幕显得不再有必要,也阻碍了影像的节奏与感知过程。

最糟糕的是「对手」这一单元,美军飞行员作为外来者视角,对于这部影片而言毫无意义。首先这一人物,从头到脚冒着中国导演大部分时候拍外国人流露出的虚假与做作,还有牛仔帽、九十年代美国动作片台词那种过时的脸谱化塑造。影片里的刘浩、关磊等几个主要角色,几乎全部是充满血性但意气用事的形象,而这位飞行员就是这群人的代表。他所展现的精神主题也无非是战友阵亡后的强烈复仇情绪,对本片的主旨和思辨性能起到什么补充作用呢?再加上乏善可陈的剪辑和调度,还有不合时宜的夸张表演,让这一单元凸显“潦草”二字,单拿出来看也是极度虚假无聊的空战戏。是为了表现敌人的凶残无情,还是想表达战场上无论敌我都面临着残酷的命运和人性挣扎?至少在如此粗糙的影像表现力下,我无法产生哪怕一丁点认同或反思。

按理说,外部视角的引入,是在追求不同立场、不同阵营所做出的没有偏颇的实际观察,从而更全面地走入历史事件,这无疑会显现某种“他者”的价值和意义。其根本目的是借助这一视角,对(尤其是历史文本的)主旨立意进行补充、校正和改进。但是《金刚川》里的美军视角不仅在剧作上对此毫无帮助,同时在复调结构中也缺乏与其他声部的有效对话关系。这里的对话关系依旧指的是涵义关系,是各个具有不同价值和思想的主体展开的平等交锋。纵使他与张飞后来的对抗高潮都基于报仇这同一个理由,但由于表现方式过于直接简陋,让本不丰腴的叙事又降了一格,无法有效释放对话性的涵义功能。这场交锋所有的张力都来自于张译的表演,而这种基于复仇的戏剧性对立又显得有些多余,因为战场上天然的敌对关系已足够营造冲突了。尤其在已有无数战争电影都指涉过这一主题的当下,此类较为直白的人物描写早已落入窠臼,失去了其对人性和战争应有的启示意味。

(且任何前期宣传上都对美军这段只字不提,也不知是为了卖关子还是怕这段引起争议而心虚,这不免又让我想到《最后生还者2》前期宣传刻意隐瞒埃比。)

因此,美军视角无论在感官体验上,还是情绪的推进上,都是文本上最薄弱的一环,也没能对主题进行任何补充、校正或改进。这一视点是三个声部彼此失衡的缩影,同时也让一些镜头和剪辑的调度略显赘余。比如大量使用的遮罩镜头,即刘浩、关磊等人频繁用望远镜观察战场,这当然符合人物行为,却也因为缺乏更明确的叙事何风格目的,而让此技巧显得有些意味不明。与之类似的还有大量的升格镜头,给人物和场景蒙上一层不必要的仪式感,因为使用次数过多,再配合煽情式的音乐,反而严重阻碍节奏的流畅性,隔离了应有的情感投射。所以「对手」这个单元,最终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又看了一出矫枉过正的全景式历史叙述观。

第二个问题,是影像素材的重复利用,给叙事节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叙事节奏的本质是控制信息的流露,尤其对类型片而言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元素。在类型片创作中,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工具用来加速或拖延节奏,结果本片拖延节奏的方法是升格镜头和信息的不断复现,很难说是一个好的办法。而在复调结构内,尤其是针对类型片的并列式复调叙事里,创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缝合各段落至一个整体,进而在不破坏各主体独立性的前提下,形成对话和比较。《金刚川》的做法大致是在前一个单元跳接下一个单元的画面,但不关心上下文的连贯性,事实上这不仅让电影的“舞步”磕磕绊绊,也是造成视点凌乱的原因之一。

本来复调叙事的一个优势,便是通过对立统一的各声部,按照心理逻辑或情绪链条有意切分不同情节片段,迫使观者主动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从外在形式上而言,就是通过非线性的情节穿插,强调不同主体经历事件的共时性,但我们在观看电影时,依旧是遵循先后顺序的(除非一些分屏电影),所以需要大脑不断重组因果关系。这便制造出一种视听上的张力,并往往伴随着悬念的产生。但这种故意的分割,也会导致文本在重组过程中因某种失误而陷入偏差,阻碍叙事的完整流畅性,造成真正的叙事系统或主题上的割裂,乃至意义的缺失。《金刚川》的跳接,几乎就陷入到了这样的困境之中。由于这种跳接不少是重复素材的二次甚至三次剪辑,信息的回流不仅阻断叙事节奏,同时也丧失了应有的紧张感和悬念性。

最明显的例子是水里的延时炸弹,在三个单元分别爆炸了三次,第三次还给了一个倒计时的镜头,但是这个镜头在这一时刻是完全失效的,因为它真真切切地已经爆炸三次了,绝对不是什么“桌子底下的炸弹”那样的悬念技巧。而同样的画面,同样的机位不光带来的是无趣的重复观感,同时也分解了影像本身的张力。另外,电影对大多数人物的塑造本就比较羸弱,而人物命运的终点被反复呈现后,也很难再推进并升华应有的感动时刻。另外,少数重复利用的素材还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我印象中第一单元张飞关磊望远镜的场景,就与第三单元重复演绎时有着显眼的差别。前者二人只是对视一笑,后者却在相同动作范畴内说起了台词。而张飞点燃信号弹的重复播放,或许也在致敬上世纪的一些动作片吧。

最后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即旁白和纪实影像资料对戏剧结构本身的损害。第四个单元「桥」跳脱出了严格意义上的复调结构,在燃烧弹轰炸后将情节向前推进到终点以外,本质上是一个跳出前三单元既有情境的总结性收尾,以小胡和另一名美军飞行员作为对这场惨烈战斗的回望。那座用无数生命搭起来的人肉桥,通过二者的口述显现出不一样的意义,一方是对牺牲战友们的缅怀和对胜利的坚信,另一方则是对对手的敬仰。二人在之前还一直以旁白的形式,讲解着这场战斗给他们留下的印记。问题在于,他们在主要段落中一直是面孔模糊的,如此似乎令整个叙事文本失去了一个清晰的支点。而本片所采用的特殊叙事结构,以及鲜明的主体性视点,又不像《八佰》那样是绝对的群像主义。如果非要用画外音,那么小胡和年轻美军飞行员在整个故事中,至少应作为次要线索加以展现,才能得以将这段历史事件与当下现实关联起来,而不仅仅是在第四单元腾出几个仪式感的升格镜头。

此外,开头让我想起早期新闻纪录片的那一长段影像资料,旁白的叙述风格似乎又退回到过去那种较为保守的主旋律语境中去了,它的问题在于与正片的手持摄影、小长镜头和遮罩技巧所渲染出的现实氛围,以及结尾的残酷诗意都有些格格不入。结果看罢两个小时的电影后,最让我动容的,还是片尾字幕短短的新闻影像资料,因为只有这一段,才彻底抛弃了所有的假定性,具有最真实的力量,但这是新闻资料天然的影像属性所决定的,与电影的关系又不大了。总之,无论对本片是否满意,那段铁血悲怆历史是真切存在的,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是真切存在的,永远值得我们用更生动、更高明的方式去反复讲述。

 5 ) 本来可以更好

《金刚川》上映的第一天就去看了,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对抗美援朝这场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之战的战争,已经太久没有在主流文艺平台上亮相了,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并且国内外局势波谲云诡的时间节点上映这么一部主旋律影片,我认为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一件事。片子的拍摄制作的时间很紧,但最后拿出来的成品基本上算是合格,电影的场面调度、特效、演员的表演等方面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整片看下来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口气,似乎本来可以更好的。

首先,片子争议最大的应该是采用了三个视角来表现同一事件的手法,这种拍摄手法其实也屡见不鲜,也涌现出不少经典之作,用在战争片中是否合适姑且不论,但本片中这种手发的应用却显得水平不高,有注水之嫌。同一个事指的是1953年7月12日下午到晚间,美军试图炸毁桥梁而志愿军保护、修复桥梁的事件,在影片的第一段就已经很完整的呈现了这一事件的全貌,第二、第三段又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统一事件,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生怕观众看不懂,大量运用了重复镜头以及时间节点的提示,造成的结果就是观众积蓄起来的情绪不得不再来一遍、又来一遍,并且这三场戏重复的过程中,对事件的整体并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只是在细节的展示上侧重点不同,这就显得有些车轱辘话来回说的意思了,再加上相同画面一再重复出现,很容易让人出戏。同一个事说三遍(第一遍就可以了解全貌)和说三遍后才对同一个事有完整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其实,影片采用正序的表现手法,在正常的时间线里切换不同的视角,效果也不会差吧?如果实在要用这种“三一手法”,也不是不行,毕竟更有新意一些嘛,但拍摄每个角度时,能不能不要切换到其他角度的画面,比如拍摄渡江大部队时就不要出现江对面高炮班的画面(可以有远景,但只局限在江的这边看到的),拍摄高炮班的故事时,就不要再出现类似李九霄拿着望远镜往这边看的镜头了。而且,千万不要出现重复画面,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不要重复、不要重复、不要重复!

其次,影片的高潮,除了最后“人桥”的升华外,是放在第三段张译饰演的张飞排长和美军飞行员史密斯的个人对决上的,这一段也是整部影片中细节最丰富、表演最佳、也最煽情的段落,但看完这一段,却觉得颇有些游离在整场战斗之外。固然,所有的战斗分解下来,都会落到具体的每一个士兵身上,每一个战斗英雄都是我们崇拜的,但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实际上是他们背后每一个勇敢的士兵,英雄主义崇高不假,但除了每一个士兵的勇敢,要想胜利,更多依靠的是正确的指挥和整个战斗集体的配合,片中在最后时刻放大张飞行为的做法,无疑更多表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相比之下,前有吴京、后有整个炮兵班的牺牲,似乎都沦为了张飞爆发的背景。这种做法最终效果如何,恐怕是见仁见智。

第三,在意识形态上面,本片似乎颇有不足。我个人也不喜欢动不动就把影视作品往意识形态上靠,但主旋律作品的一个主要的功能不就是意识形态的输出吗?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在本片中除了片头片尾的旁白,正片当中根本没有体现,至于大到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小到这个修桥护桥的战斗,我们志愿军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本片没有能够很好的回答。观众看了本片,对最后胜利的原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勇敢无畏、不怕牺牲、钢铁般的意志?这个固然是对的,但影片也仅限于此了,它没有解答志愿军战士为什么会不怕牺牲,也没有解答仅仅不怕牺牲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这样更深层次的问题。对此,影片也许是回避,也许是解答不了。 我们为什么能打赢,靠的只是志愿军战士不怕死吗?不是的,绝不仅仅如此,因为光靠不怕死是无法保证取得胜利的,敌人也有牺牲精神,敌人也是一支百战之师,更何况,敌我力量的相差是如此的悬殊。我们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全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意识的觉醒,靠的是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们知道,只有打退眼前的敌人,背后的祖国才能享受来之不易的和平;靠的是三湾改编后的党指挥枪,靠的是全国上下同欲者胜,靠的是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才是我们的战士具有钢铁般意志、大无畏精神的力量源泉,才是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而这些,影片中都没有体现,它只能干巴巴的告诉我们,因为“不怕死”。这其实不怪编剧导演,因为他们自己压根儿也没整明白。

最后,还有一些在逻辑上不甚合理的地方,比如影片最后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搭人桥方式通过,那为什么前期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桥,显然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比如张译最后缺手缺脚,却能完成正常情况下半个班的战士才能完成的工作,并准准的打下敌人的飞机,颇有些神迹的意味。并且,实际上金城战役前夕,志愿军的弹药已经相对比较宽裕了,而在渡河这种关键战斗中,只剩两门高炮,并且弹药量如此窘迫,也有些人为制造戏剧冲突的意思;再比如李九霄饰演的小班长,在关键时刻却在情绪的带动下,脱离战斗岗位,在战场上没头苍蝇一样的胡乱行动;还比如最后敌人轰炸机大队飞到战场上空,却只表现出对志愿军精神的惊叹,然后因为“主力已经过河,再轰炸也没有意义”这样的结论,草草扔下几颗炸弹,虽然我也明白这里有象征性的意思在里面,不过看起来确实有一丝丝的违和。 以上这些都不一定合理,但在影片气氛的渲染下,观众可能很容易忽略这些,就不知道算不算是瑕疵了。

 6 ) 趁此机会本历史盲恶补了知识,惊叹于抗美援朝的牛逼,记录一下

看完了。电影还是很不错的,在国产战争片属于中上。最大特点是用了双线叙事,像敦刻尔克那种。喊口号比较克制。也许是三个月拍摄时间仓促,人物有些疏离感,整个电影因此有意往史诗寓言的感觉营造,氛围很好。

(更新:随手写的,没想到这么多人评论,补充说明,本影评是刚看完电影立刻写的,众所周知刚看完电影时评分都会偏高,实属正常。本来是标记一下看过,顺手写短评,字数超了提示转长评,干脆就转长评发散一下。本文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最近连看n个纪录片后,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感想。基本上是抓住最印象深刻的部分和“第一印象”写。错漏之处,欢迎提建议,禁止秀优越。)

抗美援朝战役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最牛逼的战役之一,但是电影不太有拍出最牛之处,没有表达出为什么共产主义战士比世界上其他军队都更牛逼,其实所有战争片几乎都没有拍出,这个话题太深了所以也没期待这个电影讲这方面。总体来说还可以,更期待《长津湖》,他们这会已经在朝鲜拍着了。

当时朝鲜半岛正在打统一战争,金带领军队推过三八线,把南朝鲜军围困在釜山,就要统一朝鲜半岛了。这个时候美帝为了打击共产主义,出兵干涉他国内政,把北朝鲜打了回去,一路过三八线直达鸭绿江,轰炸中国丹东。所以美国是侵略战争,中国是保家卫国。中国当时刚结束解放战争,是真·身经百战,战力惊人。向苏联请求空军支援,苏联不给,说怕变成三战(后期中国大优势了才给,参见米格走廊。)所以战略上,中国步兵很强,但没有空中掩护,这种情况下采取了夜间行动的战略。美国的纪录片中老兵说“晚上我突然醒来,发现营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好多中国人,我身旁的战友立刻挨了一枪”,这就是不搞远程战,夜间突袭直接近战的战略,发挥了优势。轻步兵硬钢重火力部队,还打赢了,所以中国轻步兵是世界第一,抗美援朝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在这场战役后,中国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美国患上了夜袭恐惧症,今天,中国的火箭炮世界第一,美国夜视仪世界第一了。笑。)美军的失败,麦克阿瑟的傲慢也有责任的,美军因为他吃了不少亏,(弱小和无知不是………)最后美国被打到看不见曙光,被迫扭捏谈判,南北朝鲜分界线回到了三八线,中国把朝鲜半岛的状况又恢复了原状。

共产主义战士为什么比世界上其他军队都厉害呢?一方面是保家卫国。另一方面,其他军队最多武装到牙齿,我军则是武装到头脑。美国的战争研究认为一个部队战损率达到30%,战力会大大减弱,战损50%,战力基本归零。但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一个部队战损达到500%仍然能保持战斗力。解放战争中,一个三人小队跟大部队彻底失联,走着走着发现一波敌人,自己观察判断是个首领,就悄悄偷袭了。这就是共产主义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自内心认为这是我的战争,我在进行解放全人类的事业。上至将军,下至每一个小兵,都能思考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发挥到最佳。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相当惊人的,当然可以逼近人类极限。所以,在新中国刚建成的年代,人们认为,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建设成共同繁荣的共产社会。我们现在觉得不可能啊、没有私有制怎么能努力啊、人只会为自己努力啊…但这在当时完全不是痴人说梦,是有真实依据的,因为他们真的亲眼看见了啊!如果你亲眼看过,你也会相信。

中美建交之后,我们弱化了对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直到最近……又开始了。本历史盲的以上总结可能有些疏漏。这方面,最推荐b站up主的系列视频,搜索第一的就是,其次推荐央视正连载的抗美援朝系列纪录片,和各战役纪录片。美国pbs的长津湖纪录片,可以对照看一下侵略方士兵认为自己在干什么(他们认为“朝鲜在侵略韩国,我们帮忙保卫了韩国”,那你们还差点推平北朝鲜呢怎么讲?这他们就没提。)最近又看了博物馆特展,展设计的得蛮好,也推荐,我自知学习的历史还很不足,就不继续补充啦。

 短评

张译是很不错,可是有必要一个故事讲三遍吗?

9分钟前
  • _风靡万千少女
  • 还行

看之前有人说形式像敦刻尔克,看之后表示这玩意和敦刻尔克比简直就是登月碰瓷。

12分钟前
  • 水色深瞳
  • 很差

想学诺兰的《敦刻尔克》,但是很明显没有那个能力。

17分钟前
  • 傲天
  • 还行

3.5。比想象的好点儿,不过也不能说题材好,电影就自动是好电影了。美军视角对于我这种毫无军事常识的人来说还算管用,但就是英语配音太假了,好像是在GTA之类的游戏里听英语听力。看完很想爷爷,人类什么都可以克服,为什么还不能战胜癌症呢。

18分钟前
  • 甄子
  • 推荐

低配版《敦刻尔克》,有点超出预期,三个导演的风格合成一个,还真看不出那部分是谁拍的。最后说一句,张译是真的牛!!!

20分钟前
  • 守望电影
  • 还行

1、没有紧张、没有惨烈,剧情拖沓,可以砍掉一半时间;2、太多的镜头重复,为了让张译上位,至少10分钟垃圾时间给了他;3、感觉这是场没有组织的战斗,中美都那么几个人在玩;4、农村戏班子的水平。5、主旋律,给6分,无聊时凑合着看吧。

24分钟前
  • 哈哈哈
  • 还行

《八佰》讲赵子龙救存亡精忠护国,《金刚川》讲刘关张扬国威血战到底。主旋律电影和商业战争大片的优质结合品,借鉴《敦刻尔克》《复联》大概是电影人的无奈之举,但这最终结果满意,买账,致敬!

27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这个电影可能只拍了一天,从早拍到晚,因为机位多,硬是剪出了两个小时

31分钟前
  • Silentstorm
  • 还行

#🍋观影# 管虎拍了一个讲不好的故事。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战争,哪有输赢,哪有正义与邪恶,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生死,时刻准备牺牲。管虎把这点说清楚了,好评~至于前后抱大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33分钟前
  • Shirleysays
  • 推荐

就一个主线反反复复的拍几遍,使整部电影离散得没了看下去的欲望,已经赤裸裸的在写诗歌了,其他的点是不是合理已经抛诸脑后,只不停的问,这些我都知道了,后面还有吗?结果后面啥也没有,与其看这个,不如看一部实事求是带解读的纪录片,要精彩得多,年度期待,失望扫兴!5分

37分钟前
  • 九段
  • 还行

即便從開拍到完成只有短短幾個月,已經算是奇蹟,但是終究還是先天不足的殘次品,哪怕對“中國人牛逼,美國人傻逼”這類情緒宣泄式主題容忍,《西游記後傳》般對素材的反復使用,全程用力過猛到只有悲憤的情緒表現,混亂的多重視角和一元的價值表達,都讓人失望。同樣是戰爭題材,同樣是多重視角,明明不是諾吹,也想發自內心地對拍出了《Dunkirk》的諾蘭說一句牛逼,他一個頂四個,不對,他一個比四個加起來強太多太多了!

38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较差

晚上带爸爸去看首映,老头儿说挺好,我其实看到了他中途偷偷抹眼泪 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大伯。

41分钟前
  • 大金牙呀!
  • 推荐

张译生动诠释“如何拯救电影”

4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八佰》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金刚川》是赵云后面的故事,连角色名字都明示了,张译叫张飞,吴京是关班长,「长坂坡前救赵云,吾辈张飞,莽撞人」,张译死前的这句唱词直接是把管虎的心里话都唱出来了。可不就是为了救《八佰》吗。单说质量,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离《八佰》差很远,重复镜头实在太多,看得人特别累,但是三种视角的形式,真的很聪明。张译那个视角是重点,演得太好了,美军的视角是亮点,这种时局里,把美军也处理的有血肉像个人,很好,很难得。#7分

47分钟前
  • 3号厅检票小哥
  • 还行

中途睡了个午觉醒来,发现啥也没错过。

52分钟前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很差

张译值得一个影帝,我直说了,金鸡。

56分钟前
  • 糕若萸
  • 力荐

不信神的工兵在金刚川上演魔法,信神的牛仔在苍穹目睹神迹。这桥是通往安宁的路,纵然断了手臂,也要把当阳桥喝断。纵然败走麦城,也要把荆州守好。因可敬的对手前往地狱是幸福的,却有人从此闻着焦味在人间犹如地狱。想不通木桥为何会复原,断桥为何能撤军,不知这个国家,用血肉筑起过多少前行的桥。

6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看完挺失望,像是小学生在做仿句练习,原文是谁应该不难看出吧。不过这个造句可是太失败了,看到第二视角之后都能猜出第三遍演啥,剧情完全没有任何推进!!可怕!!白瞎了几个好导演好演员……

1小时前
  • 永恒
  • 较差

众所周知 张译 谁用谁爽 一直用一直爽👌

1小时前
  • 大力绵绵冰
  • 推荐

中国速度横行,终究还是踢到了艺术创作的铁板。不怪管虎和演员。

1小时前
  • K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