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5

主演:何炅,王嘉尔,魏大勋,姚伟涛,安贤珉,刘恺乐,黄研,田树,胡莎莎

导演:刘薇

 剧照

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1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2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3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4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5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6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13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14拜托了冰箱第一季 剧照 NO.15
更新时间:2024-05-06 00:42

详细剧情

  《拜托了冰箱》是腾讯视频独家版权引进韩国JTBC电视台的一档明星美食脱口秀节目。节目由何炅与韩国got7组合成员王嘉尔一起担任主持,每期2位明星大咖和自己的冰箱一起来到节目现场,通过揭秘冰箱来与6位性格各异的主厨畅聊美食生活、八卦趣事,每期2位主厨利用明星冰箱食材进行15分钟创意料理对决。

 长篇影评

 1 ) hhh

uuuu
《唐人街探案》的影评
喜剧外表下的杀人案里子,陈思诚这手牌打得漂亮!

山水烟花
2015-12-27
写在前面:微剧透,慎入。

王宝强领衔主演,小沈阳陈赫肖央强力加盟,海报画风预告片上弥漫着浓郁的夸张表演风格,东南亚杀马特风格充斥着画面。你很容易觉得这是一部略有点低俗只为了博你哈哈大笑的贺岁喜剧,正如我走入电影院之前那样。不过,这次我有被其狠狠惊喜到。2015是大荧屏喜剧的市场,无疑,《唐人街探案》为其画上了一个有创意、有心意、有诚意的句号。

【想看喜剧的看喜剧,想看探案的看探案,想看动作的看动作,想找点情怀感动,OK,你敏感多思也没问题。】——陈思诚这次做了个漂亮的电影!

电影将故事环境设置在泰国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剧情可以设置的更为大胆出位,警匪之间的小人物斗争也更能赤裸裸的讲讽刺意味。主线很清楚明晰,刘昊然饰演的秦风因一个特殊的原因考取刑警失败来泰国找表舅舅唐仁散心,偶然被卷入一场杀人案件,在一周的时间内不得不被迫破案找寻失落的黄金。同时,陈赫饰演的黄兰登和肖央饰演的坤泰代表了警方的无能、闭塞和自大,本职工作做的一塌糊涂,为了上位副局长却不择手段。

王宝强饰演的唐仁虽依旧一头卷发、油光满面、充满了底层小人物的屌丝气息,但与以往的角色相比,这个绝对主角不仅多了一分头脑,不再仅仅充当搞笑的角色,在动作设计上也发挥了演员本身的独到优势,为电影添色不少。在整个电影的喜剧设计当中,有低俗的黄荤段子,有常见的翻转梗设计,有刻意埋下的角色梗(比如陈赫的鼻子)笑料丰富充盈,撑起了整部电影的前半部分。当然,也要夸一夸小沈阳陈赫肖央的表演,作为传统的喜剧咖,他们很精准的找到了观众的笑点触发位置,自然不尴尬,这是很多非喜剧类演员所做不到的。

如果电影只是简单的堆砌笑点而无视标题中明晃晃“探案”两个字,我想这大概就是一部借鉴《泰囧》的庸俗模仿片。观众对于喜剧的关注度总是有限,《唐人街探案》精彩的部分在于:当你笑了上半场之后开始进入疲倦期,电影的剧情正一步步推向高潮。秦风这个缜密逻辑的高智商少年角色开始详细认真的破案,导演也将观众的精力再一次轻松拉拽到大屏幕之上。

中国的破案电影做的好的少之又少,所以当我在一部打着喜剧名号的电影中看到完整的涉案—推理—破案流程还是颇为激动。单支线索在前期埋的很好,刘昊然抽丝剥茧的推理也有完整的逻辑可循。剧情设置了三层翻转,杀人凶手从唐仁—养父李—思诺,并不是靠主角的天眼开着金手指抓凶手,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的做了一个精致的密室犯罪,而利用的,除了警方的低智和现代科技的漏洞,更以人性的欲望做辅,杀人动机堪称“完美”。

在电影的后半段剧情里,充当主力表演的是小鲜肉刘昊然和小姑娘张子枫,少年少女的人设本身在故事中就容易让人卸下心防,所以当话锋一转,清秀阳光的少年梦想是“实施一次完美的犯罪”;甜美可爱的姑娘阴森一笑,聊起善恶的恒定公式化身幕后操纵者,总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虽然这样的故事在国外犯罪电影中屡见不鲜,密室设计也毫不掩饰的说明参考了外国各类侦探小说,但在国产喜剧片中看到这样的剧情,仍旧觉得创新难得。喜剧和探案的融合度完成的相当不错,刘昊然虽然前期入戏偏慢,有些不愠不火,似乎有些跟不上王宝强的节奏,但作为一个表演新手,在荧幕上的发挥仍算的上令人满意。我这么喜欢这部片子是因为,《唐人街探案》至少向国产观众展现出了一个态度:这是陈思诚对于电影的尊重。

用心之处在于,电影在整理的设置上也处处展现了导演的小精心。如果说《北京爱情故事》算陈思诚圆的很尴尬、导的很稚拙的、但是还是不掩认真的作品,那么《唐人街探案》的的确确是在认真的同时,无论对演员的把控、动作场面的调度、还是节奏的把握上面,都上了一个大台阶。王宝强口中时常出现的老歌彰显了唐人街原本的老中国风貌,佟丽娅的花瓶阿香不仅美丽而且东南亚风情十足,医院枪战爆炸的慢动作设置有老警匪港片的style,途牛广告的植入与众不同不仅不出戏反而制造了另一个笑点,并且,小人物背井离乡满口跑火车以及警察的奢靡作风无能做派也暗搓搓的来了个现实讽刺。如果说《北爱》靠着认真的劲儿和最后一个老人的故事我给了5.5分,那么这次《唐人街》足值得7.5分的中上水平。

即使如此,《唐人街探案》的缺陷也依旧十分明显。比如剧情设计上虽然完整,但流畅度还并不是那么自如,达不到浑然一体;部分节奏掌握的不错,但不同画面的切换中还是会有割裂感发生(比如恶搞喜剧到正经探案的过渡);以及插入的王宝强煽情部分略显得突兀,导演想在人物塑造上增加更多的东西,但时机并不是非常恰当。不过对于一个演员转型的导演,陈思诚克制住表演欲不参演已经需要给一个大大的赞,更何况质量还不错呢~哈哈。

总之,《唐人街探案》算是2015最对我胃口的国产喜剧,愿意尊重电影和观众的导演值得受到更多人的尊重。陈思诚,这次干得漂亮!

PS:最后推荐一下李宇春的主题曲《唐人街》,虽然在电影院我没有听到这个曲子,和电影风格也略有偏差。不过这首歌的词曲都算难得的中国风味,不错!

PPS:聊个剧透部分。关于最后丹是否是被思诺所杀,我认为不是。鉴于颂帕是个十足的gay,有理由怀疑他对丹有着变态的想法,丹和思诺因为相似的家庭背景走到一起,并想要除掉各自的父亲就变得水到渠成。丹假装失踪,并把矛头带到思诺身上,思诺再假造日记一手借刀杀人,搞掉自己的养父。这大概是秦风猜到的真正真相吧。
有用(589) 没用(82)
cover
唐人街探案
 7.6 41933人评分
陈思诚/王宝强/刘昊然/喜剧/2015-12-31(中国大陆)
作者 山水烟花
“情感路上的奇女子 热爱写评的电影丫头 喜欢旅行,喜欢交友 约稿请豆油,有情怀的作品来者不拒 ——我是一只爱玩爱笑爱哭爱闹的doge
回复 76
万俟老禅
9 天前
电影最后放了李宇春的主题曲,在片尾曲后面。专门陪脑残粉去听歌的。电影前半段略无聊,以为又是个烂片,后面渐入佳境,居然还不错。打四星有点高,但是绝对值三星。
山水烟花
9 天前
万俟老禅电影最后放了李宇春的主题曲,在片尾曲后面。专门陪脑残粉去听歌的。电影前半段略无聊,以为又是个烂片,后面渐入佳境,居然还不错。打四星有点高,但是绝对值三星。
我觉得三星半吧,鼓励下,四星。
山水烟花
9 天前
万俟老禅电影最后放了李宇春的主题曲,在片尾曲后面。专门陪脑残粉去听歌的。电影前半段略无聊,以为又是个烂片,后面渐入佳境,居然还不错。打四星有点高,但是绝对值三星。
没等到片尾最后,回来听的主题曲,和你朋友说,好听。
神之骄傲
9 天前
王宝强风格的喜剧片,注定了只能演卑微屌丝,不断自贱的角色,从<<泰囧>>到<<唐人>>亦如此,只不过没有再像徐峥那样吃泰囧老本新复制一个港囧,走悬疑+喜剧是对的,起码有突破
山水烟花
9 天前
神之骄傲王宝强风格的喜剧片,注定了只能演卑微屌丝,不断自贱的角色,从<<泰囧>>到<<唐人>>亦如此,只不过没有再像徐峥那样吃泰囧老本新复制一个港囧,走悬疑+喜剧是对的,起码有突破
这个片子是王宝强系列主打了。比起囧系列主打徐峥,陈思成给他的发挥空间更多,而且片子拍的也更有活力。我觉得蛮好。
zarsn
8 天前
我看了南征北战的在这部电影里的MV,演技好渣,电影会不会也是这风格?
可尔繁人
8 天前
楼主最后的猜测比较有意思,虽然牵强了点,但是也颇为合理,也是电影里说的:人们渴望看到的真相。
山水烟花
8 天前
可尔繁人楼主最后的猜测比较有意思,虽然牵强了点,但是也颇为合理,也是电影里说的:人们渴望看到的真相。
这种的话,故事就偏向《白夜行》了。不过我觉得是想说的真相。
更多回复 76

 2 ) 美食节目的新出路,下饭综艺。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下饭综艺啊。

这种根据嘉宾冰箱里的食物来剖析嘉宾的日常生活和处事性格等一些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另一面的模式,还真的挺有意思的。何老师和王嘉尔也互助的很有趣,即使是平常看起来有些反感的插播广告,也被中文不顺溜的嘉尔整的欢脱无比。

看着一档美食节目在变成娱乐性质的访谈节目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专业性如此强的何老师也在轻松交谈的氛围中被经常带偏,真的让我们这些观众忍俊不禁。一个美食节目能做的即有娱乐性,又不失主题特色,必须要赞一个了。

 3 ) 不像美食节目的美食综艺

又是一部买的韩综版权的节目,只是不得不说综艺感很足,主持人毕竟何老师在我还是放心的,王嘉尔全程逗趣儿也笑点十足,主持笑点方面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和别的照搬韩综的其他节目相比算是办的比较好的了,只打4分是想说可以不毁中国的厨师吗!原版里的厨师做的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一分就是差在那些所谓“大厨”,菜的品质,这真的是一部美食综艺吗?我大天朝的美食出了名,只是在这个综艺上却感觉我们菜的品质在哪里?论综艺是够了,何老师偶尔蹦出的荤段子,王嘉尔傻白甜式的幽默也不觉得厌烦反而觉得甚是可爱,只是希望不要忽略这是个美食节目的本意,希望能把菜做的好点也就完美了

 4 ) 仅用两期节目,《拜托了冰箱》就上正轨了

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了四期,总播放量已经超过一亿四千万,不得不说这又是一档话题性和娱乐性极高的互联网综艺。其实准确的说,节目目前只播出了两组嘉宾,因为每一组嘉宾会剪成两期来播。但是,仅仅通过第一组嘉宾的磨合,到第二组嘉宾时,节目的诸多问题便全部解决了。

一、搬运嘉宾冰箱的VCR回来了

首播的两位嘉宾是郑恺和陈晓,两位的冰箱也第一次通过节目展示给所有观众看。但是在原版开头都会有一个非常短的搬运嘉宾冰箱的VCR,画面剪辑非常快,作用就是告知观众节目的真实性。但是在中国版的首播中,这一环节的内容不见了。

原版《拜托了冰箱》中搬运冰箱的VCR片段


这个部分虽然看起来很短,但是绝对不是可以忽略的地方。刚才也说了,可以起到真实性的佐证,而且通过VCR转场至演播室,会让节目的进程有一种正在进行时的错觉,也能稍微破一下纯演播室的节奏。

但是很快,在第二组嘉宾昆凌和魏晨的节目中,这一原版中的固定环节就被很快找回。因为昆凌在台湾,冰箱的搬运确实有困难,但也通过远程VCR强调了其真实性。而魏晨的冰箱则是通过真实的搬运VCR来呈现了这部分的内容。


魏晨的冰箱被工作人员原样搬运至演播室


必须承认,节目在这些重要的细节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一方面遵循原版的制作要求,一方面也是增加节目的真实性和可看性,通过细节抓住观众的猎奇心理。

二、明星嘉宾之间不熟的硬伤也解决了

其实《拜托了冰箱》是一档打着美食旗号的脱口秀节目,所谓“左手美食、右手八卦”就是对这个节目的精准描述。但是如果两位明星嘉宾之间完全不熟悉,那这个多人的脱口秀节目该如何进行?同时,由于是第一期,各位厨师之间也不熟悉,原本希望能让通过明星来破冰,结果谁跟谁都不熟,于是第一期就只剩下何老师和王嘉尔之间的卖力的捧场了。

看过原版的网友应该知道,每一期请到了两位明星嘉宾一般都是有一定交集的,不敢说有多深的私交,至少彼此有些了解,有合作过的经历。熟悉的好处就是能让节目迅速进入一种聊天的状态,话题能很快聊起来。尤其是在介绍其中一位明星的冰箱时,另一位也能很容易参与进来。而不是像做晚首播中的那样,介绍郑恺时,陈晓就几乎不在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为是一期郑恺的专访。

还好,节目在第二组嘉宾昆凌和魏晨的节目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以为又是不怎么熟悉的俩人,竟然之前有过合作,昆凌曾担任过魏晨MV中的女主角。由于这样的一层关系在,就让这一组嘉宾的两期节目变得轻松了很多,互动性也在增强,并没有顾此失彼。但是,在未来的节目中,还是希望明星之间的互动能更多一些,还不够。

三、后期剪辑的节奏也越来越对了

首先,前两期的整体节奏太慢,都说韩国综艺节目节奏慢,但是没想到这个模式的中国版也能如此慢。当然由于是刚开播,各位厨师需要介绍,新人主持王嘉尔也需要介绍,但是,直到接近第7分钟时,主持人才请出了第一位明星嘉宾,在这之前全都是一些看似无聊的对话,失衡了。

可能有人会说,原版中闲聊的内容也不少,没错,但是原版中主持人简单开场白之后,很快就请出了两位嘉宾,而且所有的话题几乎都是围绕两位嘉宾而产生,所以就不会感到节奏慢。

另外,第一期节目被压缩到只有38分钟,不知道是因为内容不够,还是从互联网受众的观看习惯出发进行的改造,但是冷眼君想说的是,为什么只有38分钟的节目,也会让人看得那么累呢?

另外,如果是现场发现的意外话题点,后期应该准确的抓到并随之放大效果,让该话题能够迅速被人记住。那如果是事先就知道,属于录制前的基本点位,那么,后期就更应该抓住了。

比如郑恺的冰箱,打开后几乎没有东西,而且大部分都是过期了的食物。首播第一位嘉宾的冰箱就是如此景象,说实话,还是很有记忆点的。而且在原版中也曾不止一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每一次都能借此聊出很有意思的内容。但是对于这个点位,后期没有进行放大,人物的标签本应可以适当与此挂靠,而不是始终围绕感情问题从头聊到尾。

好,下面再说昆凌和魏晨的这两期。从剪辑节奏上有了明显的改变,由于两位嘉宾彼此熟悉,所以在很多看似闲聊的部分都会易于接受。而回到冰箱本身,围绕嘉宾展开的话题与冰箱内的食物发生了紧密的勾连,不仅没有脱节的感觉,而且一期节目延长到45分钟后,也不觉得累了。再加上厨师团和主持人的性格标签逐渐形成,在包装和花字处理上,也都逐渐形成了专属的风格,比如田树,虽然很烦,但是很有记忆点。

四、做菜环节终于丰富起来了

做菜环节应该是《拜托了冰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首播中问题比较大的部分。先从时长上来对比,如果是从挑选食材到最后评定出胜负,中国版的做菜环节只有不到10分钟,而原版中,一般都会在18-20分钟。显然,一档以美食为核心主题的节目,却将美食制作的比重压缩,真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


<图片3>

原版中,对每一组厨师的料理对决的过程,都展现得很详细,每一步制作的工艺流程都有镜头交代。最关键的一点,在料理对决结束之后,会有专门的一个VCR将之前的料理步骤进行详细的分解回顾,让观众能够清晰的记住这道料理的制作过程,起到了服务性和实用性的功能。


<图片4>

然而,在昆凌和魏晨的这两期节目中,做菜的时长增加了很多,虽然没有原版中的步骤的回顾总结,但是也做到了每一步的制作详细过程,绝不再是蜻蜓点水的一带而过。

节目需要成长,所以需要时间进行调整,但是这个时间最好越短越好,而对于这一点,《拜托了冰箱》算是基本做到了。

 5 ) 绯闻拜托了!冰箱!或者茶话会的另一种形式?

先说明,本人非专业人士,只是原版从开始到现在的忠实粉,任何专业术语一概不懂不知,在手机打了洋洋数字居然限140字发表不了,可一旦话题说开了又不喷不行于是忍不住在办公室偷偷发表,只知道有什么说什么,不喜请绕道走开。
看了现下的两集,给我的感觉只有乱+烦。
1、剪辑后期太多!导致画面太乱!!隔一会儿来个影视资料,隔一会儿来个变声,隔一会儿来个头大特写,频率过高,我这个观众看得太烦!!反而呢,做菜时长太短,细节几乎没有!!都是匆匆带过!!
2、无处不在的喧宾夺主!!!
说比做多,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制造美食身上,却抓住绯闻黄段子之类的话题不放,烦!
应该将视线放在厨师美食身上,却被满眼的的红色特别是那土黄的椅子乱花了眼!(特别是那椅子见一次吐槽一次)
3、为何我看了原版总遗憾于没有材料给我能亲自动手操作一番,还有这做得都好(ˇˍˇ) 想吃,但中国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我是跑开了,没看到?(事实上,我因为太失望连前进都没按过,因为一不小心将仅有可看的错过了就不好啦~)
4、竞争形式很没有气氛,比原版改版(仿世界杯形式)之前的气氛还要差!!!他们都是来打酱油的吗?以至于是节目的环节制造出厨师给人的感觉就是根本没什么料,只不过长期在家自炊然后听人说做得还可以所以节目组就请来的吧!!的感觉??(特别是让嘉宾拿着手机选菜单那个环节真的是想掀台!!!!!这个饭我不吃了!!!!!)
5、那个灶台能做得大气点吗?感觉只适合煮个泡面加蛋啊!!还有两个燃气灶头?那是叫什么来的?我忘记了,拜托,人家是要15分钟做出来,多弄两个又怎么了!!
6、何老师应该很辛苦吧,我怎么觉得他再录几集会瘦十斤的?为何我总感觉其实他不是很适合这个节目,或者跟汪涵做搭档会不错?又或者主持是汪涵跟欧弟?
7、这个是改了形式的茶话会吗?美食是其次,不过是一大堆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吹吹水,好了,时间到了,有点饿,这就抓紧时间开餐吧,吃完好散了的感觉?
8、毫无竞争的气氛,毫无紧张感!看得好无聊!!!
9、话说,我真想看哪位说话充满诗意的厨师会做出什么来,还有,那位哪位哪位做出来的是怎样的我也想知道!!可是那该死的竞争形式,嘉宾又不选他!!看得好暴躁!!!
10、看在,中国应该是模仿加创新而不是100%模仿这句话的份上,我先不吐槽那个弹食物出来的比赛规定,也会再看两集观望看看,如果毫无改进的话,这绯闻拜托了要弃是一定的了,我又不是要看娱乐小报,再说这几十分钟的娱乐小报只有一点点内涵,是怎么也生存不下去的吧。
两星是留有余地,手累,吐槽完。

 6 ) 菜谱

拜托了冰箱【何炅版】

【第一期】
①特殊食材:
a.臭豆腐 → 可以用酒去杀一杀味道
b.咸鸭蛋 → 只取蛋黄用(用处多为含汤类)


②煎饺配炒酱

a.速冻饺子 牛肉

b.锅加热放入食用油,饺子放入锅中小火烧

c.打一面糊(十勺水一勺面粉两勺油,打匀倒入锅中盖上锅盖中火烧)

d.准备炒酱→洋葱牛肉切粒炒香加入水、咸蛋黄耗油酱油汤烧稠即可

e.饺子倒放盘子,炒酱涂放一旁,撒上葱丝(大葱葱白切丝)√



<图片3>
③牛肉+炸水饺

a.牛肉 威士忌酒 苏打水 速冻饺子

b.牛里脊切大粒,洋葱切碎,加入胡椒粉腌制

c.速冻水饺去两粒,裹满蛋黄液(只取蛋黄)炸制金黄酥香,

捞出装小碗佐辅食

d.热锅橄榄油,放入腌制好的牛柳粒翻炒,烹入whiskey,

放少许老抽上色调味,出锅装盘

e.葱和干辣椒切碎小碟,取热橄榄油烧淋,变成油泼辣子,

加入whiskey三滴,蘸食煎饺√


小技巧:
a.用手贴近锅底感受温度
b.横切牛肉阻断它的纤维 更加嫩
c.腌肉可以加入苏打水,含有二氧化碳可以迅速让牛肉更加鲜嫩
d.红曲粉,天然的红色素少量使用可以让食物增色增香

--------------------------------------------------------------------


【第二期】
女生冬季真心必备:秋葵 山药 西红柿 白萝卜 乌鸡

<图片7>


a.食材→秋葵 山药 西红柿 洋葱 牛肉 白萝卜

1.将白水煮沸,然后放入秋葵和山药氽烫

(氽[tǔn]方言,漂浮:木头在水上~)

2.西红柿切小片(切的非常碎),然后旋转做成玫瑰状,并加糖

3.山药去皮切条

4.秋葵去心加入山药条

5.锅内待油半沸,投入西红柿、洋葱、牛肉片一起翻炒

(西红柿切碎,适量放水,和正常一样调味熟了出锅)

6.摆盘→西红柿花朵放一侧,

另一侧摆好秋葵(4)在盖上(5)+少许抢来的白萝卜丝√

(秋葵里藏着山药配牛肉等一起尝入味)

<图片6>

b.食材→娃娃菜 牛肉 鸡蛋 山药 芝士

1.将半颗娃娃菜切碎

(娃娃菜,外形与大白菜一致,但外形尺寸仅相当于大白菜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类似大白菜的“仿真微缩版”又称微型大白菜)

2.将山药擦成糊状,并将鸡蛋与白菜碎末混入面粉20-25克、白水30cc中搅拌均匀

3.将大葱切碎、姜切碎与蛋黄沫加入其中

4.平锅加热倒入色拉油,将上述材料搅拌均匀的糊状物加入平锅中,单面煎3分钟闷盖

5.加入牛肉片与适量橄榄油后翻面煎3分钟

6.再次翻面加入水牛芝士

7.萝卜切片切丝后待用,嫩叶切成末待用

8.内部熟后取出入盘,加入猪排汁与黄豆酱与嫩叶和少许萝卜丝装饰√


小技巧:盘子加热防止食物冷掉影响口味
ps:山药分2种:粗一点的适合炒着吃,细一点的eg:铁棍山药适合煲汤
----------------------------------------------------------------------

 短评

王嘉尔真的要笑死我了

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挺喜欢的慢综艺,吃着饭看着这档生活美食节目,真的是很有食欲啊!第一次发现有才的王嘉尔,何老师一如既往的暖心多才多艺。

12分钟前
  • bekey
  • 推荐

看了六期,其实也没太多黄段子吧。财迷嘉嘉还是挺可爱的,讲黄段子的何老师也依旧是暖贴心前辈,其实不太想看那六只互侃的部分。总体还好,所以是没看过原版就没有伤害吗?

17分钟前
  • fr
  • 还行

王嘉尔实力懵逼23333333333333333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我觉得何老师和嘎嘎的搭配意外萌 这种说不好中文男孩太可爱了哈哈哈哈厨师的话比较喜欢安老师和黄老师 其他都挺奇怪的 韩国不这样啊

23分钟前
  • 上官铁牛
  • 推荐

挺不错的下饭综艺,掌控全局的何老师,认真搞笑的王嘉尔,做的食物看起来都挺好吃的,有些还挺简单的可以自己试着做

28分钟前
  • ceci🍰
  • 推荐

王嘉尔要不要这么可爱!第八集是大张伟老师,请大家多多支持!

2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嘉尔真真是个耿直boy😂

31分钟前
  • Z.Y.yi
  • 力荐

挺喜欢王嘉尔,真实不做作,帅气,声音好听,才华横溢。这节目吃饭的时候看真是太棒了,其实说是15分钟做菜,一般家里还是不要想了,买菜的时间都没算进去,食材、调料、工具,哪一样不重要?不过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热爱生活的心~

33分钟前
  • 瓜田里仰卧起坐
  • 推荐

打广告尴尬到不行 做菜美味也没有拍出来 几个厨师都很没梗 拿两个人在生硬地凑cp 后期每五秒就要加一个特效都不让人完整的看一个片段 在最后一期才稍微好一点 何老师快本硬拗自嗨的特点在这里更加明显 加二表现可圈可点 还有就是大老师真是综艺里的沧海明珠

38分钟前
  • 李非烟
  • 较差

对,就因为这个。开始爱上/关注王加二 <3,我竟然没有打分O—O

43分钟前
  • Moonlight Bae
  • 推荐

wuli嘎嘎好圈粉!没看的都要去看!

47分钟前
  • Stefanie
  • 力荐

荷尔蒙cp

49分钟前
  • 暖暖的阳光
  • 推荐

就冲何老师我也必须给五分,但是节目也真是很新鲜很好看啊,和以往的综艺节目很不一样,而且很容易让你流口水,哈哈哈!

54分钟前
  • 翠蝶🌸羽生✨💫
  • 力荐

何老师和王嘉尔出乎意料地搭,王嘉尔中文不好反而还挺萌的。大张伟那一期笑喷了,污出天际

57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何炅和王嘉尔让我觉得是华人节目里非常合拍的主持搭档。两个人各种特质的互补程度甚至超过蔡康永和徐熙娣。

60分钟前
  • 瑾昕猻
  • 力荐

这季真的很好看。习惯尬聊尬笑的何老师在没有娜姐的加持下也变得轻松自信多了,甚至觉得连主持风格都变了。植入广告做的赤裸裸的可爱。可惜好景不长。

1小时前
  • 力荐

最喜欢黄老师做菜,高冷背后是一颗温暖的心

1小时前
  • 烏龍3.3茶仔
  • 力荐

看这个综艺完全就是虐自己,大晚上九点钟最饿的时候看他们做美食!!!!!!!不过该说不说,看着这个节目吃泡面也变得美味多了,真不愧是“最下饭的节目”(除了大张伟那期😂)

1小时前
  • 良歌宽钰
  • 推荐

现在的网剧=广告?

1小时前
  • 椰子味薄荷糖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